必然发生的性格悲剧

发布时间:2018-06-21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 要:《奥瑟罗》是一部性格悲剧。奥瑟罗对苔丝狄蒙娜由信任变为猜忌、从深爱变为痛恨的转变并不突兀。他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性格特点,早已为其转变埋下伏笔。在伊阿古的推波助瀾下,奥瑟罗性格中的小缺点被放大到极致,他最终犯下杀妻的暴行乃是必然结果。
  关键词:“奥瑟罗”;《诗学》;性格悲剧
  布拉德雷在《莎士比亚悲剧》中表示,“性格悲剧”便是在悲剧前半部便能预示结尾的灾难,而后半部能显示灾难是必然发生的后果。《奥瑟罗》便是一部典型的性格悲剧。《奥瑟罗》以15世纪末叶赛浦路斯岛作为背景,讲述了威尼斯“黑将军”奥瑟罗跨越种族的阻碍与美丽纯洁的苔丝狄蒙娜相恋、结婚,却因听信侍从伊阿古的谗言,疑心妻子不贞而将她杀死,得知真相后悔恨自刎的故事。有学者认为,奥瑟罗对妻子的态度从深爱、信任到猜忌、痛恨,前后变化如人格分裂一般极端,显得生硬突兀且不合常理。其实不然,莎士比亚对剧中主人公奥瑟罗性格的塑造,十分契合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的性格一致原则:“刻画性格,就像组合事件一样,必须始终求其符合必然或可然的原则。这样,才能使某一类人按必然或可然的原则说某一类话或做某一类事,才能使事件的承继符合必然或可然的原则。”
  敏感是奥瑟罗最隐秘的性格特点。他后期表现出的猜忌、轻信等缺点,正是这一性格特点并放大、扭曲导致的必然后果。本文通过将深度分析奥瑟罗敏感的性格特点的形成原因、从敏感到猜忌的合理转变,论证奥瑟罗悲剧发生的必然性。
  一、典型环境造就典型性格
  奥瑟罗从信任爱妻的丈夫变成猜忌轻信的妒夫。这样的转变,绝不是因为奥瑟罗天性善妒,更不是因为奥瑟罗头脑简单、易受挑拨。一个有勇无谋、轻信善妒的莽夫是无法成为一军之帅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奥瑟罗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英雄,他残暴杀妻的举动完全是伊阿古小人作祟所致。实际上,伊阿古不过是抓住奥瑟罗对自己的身份地位及世人对自己的态度格外敏感这一性格弱点,正中要害,使奥瑟罗选择性地忽视了谎言的漏洞,猜忌妻子出轨,最终犯下暴行。而奥瑟罗敏感的性格特点,并非超然独立的表象,而是在社会环境、社会关系所造就的。莎士比亚通过安排适当情节,构造典型环境,将人物性格表现出来。
  威尼斯曾是整个地中海最著名的集商业、贸易、旅游于一身的港口城市。公爵、长老等人接受“到处为家、漂泊流浪的异邦人”奥瑟罗,视他为威尼斯的一份子,固然有威尼斯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贸易城市,具有开放、包容的特质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威尼斯依靠海上贸易致富的同时,也需要有强有力的军队保护海上贸易的安全。而英勇善战、忠心耿耿的奥瑟罗,正好是威尼斯需要的军事人才,故而得以在社会上立足。
  即便如此,奥瑟罗的异族身份并未被人忘却,他仍因为种族歧视与社会偏见受到排斥。一方面,由于奥瑟罗并非土生土长的威尼斯人,他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得到威尼斯人的接受、获得本该享有的财势。另一方面,从他向苔丝狄蒙娜讲述自幼起奇异而悲惨的经历:“我一年一年地讲述我所经历的各次战争、围城和意外的遭遇。我就把我一生的事实,从我的童年时代起,直到他叫我讲述的那一刻为止,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我说起最可怕的灾祸、海上陆上惊人的奇遇、间不容发的脱险,在傲慢的敌人手中被俘为奴和遇赎脱身的经过。”从勃拉班修的控诉“要是这样的行为可以置之不问,奴隶和异教徒都要来主持我们的国政了”,以及“老黑羊”“贪淫的摩尔人”“魔鬼”等对奥瑟罗的称呼,我们可以窥见以奥瑟罗所在部族为代表的异族部落被征服、杀戮、奴役的生存境遇,以及白人世界中有色人种低下的社会地位。
  在这个社会环境中,“黑将军”奥瑟罗既被威尼斯人接受,又被排除在外。他深知自己边缘化的社会处境,并因受到的歧视与排斥发出了不平之鸣:“随他怎样发泄他的愤恨吧;我对贵族们所立的功劳,就可以驳倒他的控诉。世人还没有知道——要是夸口是一件荣耀的事,我就要到处宣布——我是高贵的祖先的后裔,我有充分的资格,享受我目前所得到的值得骄傲的幸运。”处于社会边缘地位的奥瑟罗的性格必然是十分复杂的,他既因自己摩尔贵族的身份而骄傲,又对自己的身份地位及世人对自己的态度格外敏感、在意。
  二、从敏感到猜忌的转变
  正因奥瑟罗对世人对自己的态度格外敏感,并且十分珍惜自己收到的善意,当苔丝狄蒙娜独具慧眼地选中了奥瑟罗时,奥瑟罗也因她对他表现出善意而坠入爱河。“她为了我所经历的种种患难而爱我,我为了她对我所抱的同情而爱她”。正如雨果所言,“奥瑟罗把苔丝狄蒙娜当成了光明和狂恋的对象。”
  他们突如其来的爱情犹如新培育的幼苗,生机勃勃却没有深入土壤的根。
  当奥瑟罗与苔丝狄蒙娜在议事厅互诉衷肠,得到众人的认同时,勃拉班修的警告便已在他们爱情幼苗的边上埋下了毒草的种子:“留心看着她,摩尔人,不要视而不见;她已经愚弄了她的父亲,她也会把你欺骗。”而伊阿古借此唤醒了那颗危险的种子,使奥瑟罗产生“妻子有能力不动声色地瞒骗自己”的念头:“她当初跟您结婚,曾经骗过她的父亲;当她好像对您的容貌战栗畏惧的时候,她的心里却在热烈地爱着它”,“她这样小小的年纪,就有这般能耐,做作得不露一丝破绽,把她父亲的眼睛完全遮掩过去,使他疑心您用妖术把她骗走。”
  奥瑟罗心中的苔丝狄蒙娜是贞洁美好的,他对她的爱也是真挚、热烈的,然而种族歧视所导致的边缘处境始终是他的心魔。多年的歧视、排斥已让他失去安全感。而狡诈的伊阿古对奥瑟罗的一切了如指掌,一语破的:“当初多少跟她同国族、同肤色、同阶级的人向她求婚,她都置之不理,这明明是违反常情的举动……我恐怕她因为一时的孟浪跟随了您,也许后来会觉得您在各方面不能符合她自己国中的标准而懊悔她的选择的错误”,攻破了他的心防。就算苔丝狄蒙娜当时不在意自己的种族、肤色,但在对异族人不友善的社会大环境下,她真的不会被改变吗?奥瑟罗认为年纪大、生得黑丑、不善辞令的自己,与恰好跟苔丝狄蒙娜同国族、同肤色且年龄相仿、英俊潇洒的凯西奥相比,很可能是自取其辱。而以世人的角度来看,凯西奥与苔丝狄蒙娜明显更为般配。眼见奥瑟罗疑心妻子不贞,伊阿古趁热打铁,用充分的“出轨”证据浇灌发芽的毒草,使它疯狂蔓延,彻底挤占了爱情幼苗的生存空间。
  奥瑟罗自幼的经历和威尼斯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敏感的性格特点,是其性情大变的内因。再加上伊阿古的循循善诱、推波助澜,奥瑟罗的猜忌轻信、残暴杀妻是必然的后果。尽管最终悲剧的发生有手帕丢失等巧合因素的影响,但究其实质,《奥瑟罗》仍是一出早已注定的“性格悲剧”。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喜剧悲剧集[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2]亚里士多德,陈中梅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卞之琳.莎士比亚悲剧论痕[M].北京:三联书店,1989.
  [4]Michael Mangan.莎士比亚悲剧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贺祥麟.莎士比亚研究文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
  [6]威廉·哈兹里特,顾钧译.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雨果,丁世忠译.威廉莎士比亚[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1.
  [8]陈琳.移位的骑士:论奥瑟罗的男性气质焦虑[J].外国文学,2014(4):134-140.
  [9]袁佳玲.奥瑟罗的多重人格及其人文主义内涵[J].外国语文,2010(6):15-18.
  [10]赵玲洁,赵彦荣.人类心灵的镜子——《奥瑟罗》中奥瑟罗的悲剧人物性格心理分析[J].作家,2012(12):95-96.

相关热词搜索:悲剧 性格 发生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