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力建:两会代表应更多关注国家制度创新

发布时间:2020-06-04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从两会新闻报道看,今年最突出的仍然是关于民生的具体话题,住房、医疗、教育三座大山,以及税收政策和物权法草案的审议,成为代表和委员们关注的焦点。这种情况大体与往年相似,造成大会的重点在前一阶段,大家注目于政府工作报告、财政报告等直接涉及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课题,至审议人大常委会和两院报告时,重视度已是远不如前。每年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时,此种情况尤甚,乃至于对人大常委会及两院报告的审议甚为草草,决议内容也是极其简单,即便在会议审议中有这样那样的不满和意见,决议中也决无反映。由此揭示出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即我们的代表和委员们在关注民生的同时,还应把目光深入到民生问题背后的制度,重视国家制度的创新,并以此推动民生问题的根本性解决,从制度上保证人民民主和各项社会政治经济权利。

  过去的几年中,在经济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也目睹了许多社会问题在不断积累,有的日趋严重,有的表现为此伏彼起,难以根除。以贪腐问题而论,官煤勾结的大案,陈良宇的社保资金案,尔后又冒出国家统计局长和药监局局长的贪腐案,国家审计局披露的各种经济问题动辄亿万之巨,许多皆不了了之。一个人的问题往往带出一长串,造成的后果波及一个地区乃至全国。所有这些案件的追查处理都是在事发日久腐败彰然于世之后,而且前腐后继,不能根绝,以至于有些地方的连续几任官员均被查处。对这一现象追根溯源,根子在制度的缺陷,这种现行制度上的缺陷致使某些行政权力不受限制,监督失控。人民群众在失去制约的权力面前处于弱势,社会主人翁地位缺乏制度保障。

  所以当今许多民生问题和其他社会问题的背后其实都反映为制度上的问题,也只有从改革创新制度上着眼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邓小平同志早就明确指出,要靠制度,搞制度靠得住些。两会代表和委员应当具有更为全局性的着眼于长远的眼光,将关注的焦点投向国家有关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例如:

  要关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应当从代表与委员如何产生、如何依法行使职权开始,创新和完善一系列制度,使其更具代表性,更有议政能力和水平,与基层保持更密切的联系,使两会真正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最高协商议政机关,以保障国家宪政体制的建设和运行。

  要关注政府改革和体制创新。要形成四个有效机制:一是改革和完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形成有效的有益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有益于国家与民族凝聚力的,符合公共精神和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制定机制。二是改革和完善国家公务员的选拔任用过程,特别是具有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和选拔任用和晋升过程,形成德才兼备的党政人才、特别是一把手的制度化选择机制。三是改革和完善公共财政与预算过程,形成基于政府绩效、公开透明、兼顾公平和效率、结构合理的公共财政与预算的民主机制。四是对行政权力的有效约束和监控机制。对行政权力的限制问题突出表现在对政府部门行政权力的限制,强化政府的集中统一领导,明确规范部门行政行为的确定范围,切实扭转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的趋向。

  要关注司法体制改革。当前亟待解决的是各级法院在人事、财政方面与地方脱钩的问题,从体制上保证司法独立的实现。在此基础上再研究建立国家宪法法院和行政法院的问题,以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

  我国自新中国建国以来至今不到六十年,改革开放以来也不中二十年,从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三代领导人都反复强调,我国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现实的中国国情,是决定国家一切大政方针的客观基础。毫无疑问,初级阶段的发展中状态,不仅指中国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同样反映国家民主与法治的现实发展状况,并且唯有国家民主和法治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最近有人依据某一外国媒体报道说,中国的民主法治已经成为世界的新模式,这如果不是夸大其词,大概也是一种“捧杀”的新招,不符合我国初级阶段的实际。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身处最高层,理应具有清醒的头脑和现代民主法治精神,具有全局眼光和对中国国情的深入洞察,不仅应关注现实的民生具体问题,更应关注隐藏在民生问题背后的制度原因,推动国家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衷心期望在两会的下一阶段,两会代表委员能于国家制度改革创新方面有更多关注,这一关注点的转移对于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必将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两会 制度创新 代表 关注 更多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