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一河:“时评本地化”:小心触雷

发布时间:2020-05-20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人民网》近日有篇文章说,“时评本地化是大势所趋”,因为“读者最关心发生在本地区的新闻和评论,它从阅读心理上更容易接近读者。再由于作者是本地的,对本地新闻的解读和领悟容易到位,所作的分析和提出的建议也更现实更切合实际,其针对性和实用性都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因此有利于提高报纸竞争力”,云云。

  

  我不以为然。何也?我也是爱写时评的,写的时评在本地发表后带给我的感受可谓刻骨,不仅在报纸上“更正致歉”,还差一点领受处分。故见人鼓吹“时评本地化”,不由大吼一声:小心触雷!

  

  前几年,我有篇本地时评,说的是我带了两个大四生做实习班主任。他们又忙实习,又忙找工作,“隔三岔五向我请假”,因此我认为这是一场“打了折扣的实习”。文章见报当天,几辆小车开进我校,不一会,我被叫进校长室。在查明我不是“别有用心”之后,来人便要我在报纸上“更正”。我据理力争,文责自负。见我是个“短颈子”,校长送走客人后说,人家以你“师德不合格”向市教委举报,要求吊销你的教师资格……你想打官司?人家随便扯一个出来便是教授,你算老几?淫威之下,不得不从,于是他们“捉刀”我署名,向有关方面致歉。

  

  去年底,我在本地媒体上发了一篇时评:“争创示范高中的三个绝招”:一是买“课题”,二是买“名师”,三是买“尖子生”。由此断定,没有大把大把的银子是创不起“示范高中”的。我举了例子,某名校去年产生的本市高考文科状元,就是当年从笔者的学校“买”去的。我把“前年”写成了“去年”,结果人家捅了天,编辑打来电话,我又不得不表态“更正”,还好,只是改正个时间错误。

  

  从此我的时评对本地“敬而远之”。我做时评,愿“千里之外取人头”,不愿路见不平以笔助。可能有细心的读者还记得今年初人民网上有篇文章,叫做《新闻,为什么不能实话实说?》,那就是我有感而发的,也可以看做是道出时评难以本地化的原因。

  

  再说一篇别人的时评。有一篇名为“尽早拔掉大新村的毒刺” 的时评,说的是江西某地大新村前支书的超高私房,是一处典型的违法建筑。文章指明点姓地在本地媒体上曝光,真是痛快之极,它被誉为“一篇本地批评的力作”。但我注意到,被批评对象的身份是“前支书”。正是这个“前”字,把这篇时评归于打死老鼠之列。  

  

  我的意思不是说,地产没有好时评。但老实讲,本地时评少有重量级的。如惊动全国的孙志刚、刘涌、日本“买春团”等等重量级的时评,它们是“本地化”出来的吗?有很多事情,本地的那些媒体连屁都不敢放一个。而荣登上本地时评排行榜上的,都是些“吃拿卡要”的小角色。你“时评”了他们,他们翻不起大浪,不会变成大鲨鱼,或者给作者打上一个“黑社会”那样的电话。看这样的时评看多了,我从中感受到一种凉意。我就直说了吧,“时评本土化”,怕的是不痛不痒,怕的是遮遮掩掩,更怕打死老虎,甚至打死老鼠。而有些时评作者(当然也包括我),正是这样做的。

  

  我以为,时评好不好,不能单纯以地域来划分。写时评,总是革故鼎新,激浊扬清。可以选择影响大的题材来评,也可选择身边的小事来说。时评本地化肯定是有诸多好处的。我生于斯,长于斯,时评于斯,回报于斯,何乐而不为之?

  

  我想自己的时评本地化,但它是不是“大势所趋”,就只能走着瞧了。

相关热词搜索:触雷 本地化 时评 小心 傅一河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