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位名家2002年的阅读记忆

发布时间:2020-04-10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王晓明(学者,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吴 亮(文艺评论家)

  葛剑雄(学者,复旦大学教授)

  潘小松(学者,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周振鹤(学者,复旦大学教授)

  叶兆言(作家)

  姜德明(作家)

  丁 东(文艺评论家)

  格 非(作家,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雷 颐(学者,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刘 兵(学者,清华大学教授)

  吴兴文(出版家,作家)

  欧 宁(文艺评论家)

  梁小民(经济学家)

  陈家琪(学者)

  周国平 (学者,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

  谢 泳 (学者,文艺评论家)

  白 烨(文艺评论家)

  朱正琳(文艺评论家)

  江晓原(学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李洁非(作家,文艺评论家)

  乐黛云(学者,北京大学教授)

  张远山(作家,文艺评论家)

  卢周来(经济学者)王晓明

  

  王晓明

  

  《暗示》/韩少功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这本书很有味道。它完全不像小说,作者则说是一部“像典”(与“词典”相对)。书中包含了很多的议论和故事,也有点像一本学术著作(比如后面有人名索引等),立意很特别。我想作者选择这样的形式,一定有其深意。而这深意之一,就是:今天的小说家还能像以前那样继续讲长的故事吗?

  

  《帝国》(英文版、台湾中文版)

  这本书估计在国内很快就要出版。我正在对照着看它的英文版和台湾中文版(可以偷懒)。这本书在海外引起很多讨论,它认为,单一国家的政治主权这一种结构,在现在这样的全球化时代,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
而一种新的主权政治——帝国——已经出现。用我们习惯的话来说,虽然它开出的“药方”不大令人信服,但对现实世界的分析,还是有相当的深度。

  

  《失明症慢记》/萨拉马戈著,海南,三环出版社2002年5月版

  萨拉玛戈说,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作家的最重要的工作,是以“批判的方式”对待他置身的时代。但这批判凭借的不是理论,也不是数据,而是文学的想象力和洞察力。这本小说正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吴 亮

  

  《加缪全集》/(4卷本)柳鸣九等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版

  一直很喜欢加缪,原来出版得不全。对加缪这样的人物,我们还有什么要多说的呢?只有看他的作品了。

  

  《S/Z》/罗兰·巴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读完这本书,真觉得罗兰·巴特对文字似乎炫耀过分了,让人觉得饶舌;
写文章千万不要这么写。我其实很喜欢罗兰·巴特的作品,但我喜欢罗兰·巴特这个人超过他的作品。罗兰·巴特这个人确实很有意思。

  

  《反建筑史》/(日)基崎新著,香港科文出版公司出版

  这是作者个人文章和对话的结集,他的建筑有罗兰·巴特式语言的奇思妙想。罗兰·巴特用语言来构造他的思想,这是不会倒塌的;
而基崎新是用建筑实物来打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更难。

  

  《唐鲁孙集》/唐鲁孙著,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

  一本谈吃喝玩乐的书,主要还是谈吃。这是一位真正的高人,其家族背景有点复杂,当年有幸在宫廷里生活,从东家吃到西家;
后来离开大陆来到台湾,居然凭着记忆,写成了这么一本回忆录。书中对戏剧、古董等等旧京历史风物、民俗掌故娓娓清谈而能妙趣横生。作者不谈文化,但骨子里却浸透了中国文化。

  

  葛剑雄

  

  《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资中筠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2月版

  这本小书收集了作者自1996年以来断断续续在各类报刊上发表的非学术性文章几十篇。“出世”精神是一种维持人格独立的退路,是心灵的净化剂。因此有狂狷,有淡泊宁静,有安贫乐道、心胸豁达这些秉性,如果没有这一精神上的退路,那么只有人人不择手段地在宦途的独木桥上挤压、竞争,只剩下《儒林外史》中那些猥琐形象,中国的道德文化面貌可能是另一个样……这本书给人印象至深在于: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是眼光。资中筠在文章里讲的东西是中国的,但目光是放眼世界的,只有将传统性与世界性有机结合,进行全方位思索,才能更好地观照自身的传统文化。

  

  《大学人文读本》(三卷)/夏中义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版

  这是提高当代大学生人文修养比较有参考价值的几本书。如今不少大学生正在急速成为 “有知识没文化”的一代,提高其人文素质修养并非一本书可以完全做到,但本书旨在贯穿一种精神观念。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书中着重讲述一些人与自然、人与国家、人与思想、人与文化的东西,力图弥补当今中国大学教育的人文缺失。

  

  《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梁小民、王铭铭、胡军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版

  这套丛书并非为专业人士而著,受众是针对经济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爱好者,立意深入浅出,行文娓娓道来,是非常实用的普及丛书。

  

  陈子善

  

  《英伦采风》《闲笔生花》《我读我在》/林行止著,文汇出版社2002年版

  前些天刚好在书店遇到两个人在谈林行止另外的几本书(《经济门楣》、《经济家学》等),很有点意思。一人问:“你买这些书干吗?”另一人答:“做生意参考啊!”问话的人说:“做生意?做生意你只要掌握六个字就够了:心狠手辣,皮厚!”希望发财的人看这几本书,肯定会失望的!林行止先生这些书其实是经济文化随笔,以普及经济知识、文化为主,把枯燥的的经济学问题讲得有趣生动,不管是学经济的还是一般的喜欢文化的读者,都很适合阅读。

  

  《田家英与小莽苍苍斋》/陈烈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9月版

  这本书很漂亮!编辑和印刷如此精美,确实是难得。更为难得的是书中体现了一位书生的怀抱、文化修养和风骨!田家英对传统文化的关爱很是难得。书中的文字深入浅出,一般的读者都可以当做了解传统文化的书来读。

  

  《美语录·言犹在耳》、《美语录·听其言也》/乔志高著,世界图书公司2001年、2002年版

  乔志高离开大陆已经70余年。他生在美国,在中国读书,后又到美国。他是中英语翻译界的权威,也是中英语翻译研究界的权威。这两本书都是从语言的角度,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看美国文化的变迁,言谈具体而不空泛;
谈方言、谈俚语的变迁。幽默而有趣,耐人寻味,称得上是别开生面的美国文化读本!

  

  《从前》/董桥著,三联书店2002年11月版

  在这本书里,董桥试图开始其文学随笔上的创新。他以小说的方式来写散文,(比之韩少功以散文化的方式来写小说正好相反)但还是散文,只是沿着小说的路数走过“从前”。书中充满了对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香港、大陆文化界旧事的追述,保留了很多“从前”有价值的东西。

  

  《红尘冷眼——一个文化名人笔下的中国三十年》/宋云彬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版

  作者是原开明书店的老前辈,也是一位历史学家。这是一本难得的资深文化人留下的在解放后的日记。全书根据留下的档案整理,没有做任何删改。这些文字是五六十年代一部中国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作者非常直率,看待历史也很有见地,作为研究和了解那一段历史,很有历史价值。

  

  周振鹤

  

  《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樊洪业、张久春选编,上海科技教育、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8月版

  任鸿隽是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为科学普及工作与提高科学在中国的地位贡献了毕生精力,但人们似乎已经忘了他。任是一个很特别的人,既当过清代最末一批的秀才,又接受了最新的西式教育。他的一生大致都在“科学救国”之梦中度过,他不知道他一开始就走错了路子。他组织的中国科学社是一个私人学术团体,仿照的榜样是英国的皇家学会。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里,一个私人的学术团体是不会有存在的合适环境的,我们从文存中可以看到任鸿隽如何一生在为维持这个私人团体而奋斗。这本文存始于1914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时写的文章,终于解放后对中国科学社社史的总结,总字数几近八十万字。现在的读者都很忙,一般不可能从头到尾读完这么厚的书,我建议读者先从最后一部分读起,以便先了解任鸿隽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科学社是怎么一回事。而后再将前四组的文章各挑一些重要的读下去,我们就会对任鸿隽及其他中国科学的拓荒者油然而生敬意。

  

  《日本汉学史》第一卷/李庆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

  近几年来,对于汉学史的研究逐渐深入,已经从介绍性的、简单的通史式的著作发展到分国别的研究。这本日本汉学史就是一部典型的代表作。读完这一卷,会使我们对近代日本汉学的起源与确立有深刻的印象。

  

  《中国来信》/?捷?严嘉乐著,丛林、李梅译,大象出版社2002年9月版

  此书是捷克耶稣会士严嘉乐于清代康熙雍正之际从中国寄回其祖国的几封信的结集。书的篇幅不大,份量却很重。因为这些信除了拉丁文版与捷克文版以外,第三种版本就是中文版。好在我们有捷克文的专家愿意翻译此书,否则国人恐怕不会有多少人能读懂这位多才多艺的会士热情洋溢的信件,这些信为我们展示了18世纪前期中国宫廷与社会的部分面貌,很有历史价值。我们希望这样的书能出得越多越好。而且有意思的是,“大象国际汉学研究书系”三个系列的书市场成绩都不错,至少在复旦大学附近的几个书店里都是来多少销掉多少。

  

  雷颐

  

  《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任鸿隽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8月版

  这是一个早该被纪念但几十年来却有意被遗忘的名字。他在七八十年前的思考,至今仍有深刻意义,是他超前,还是我们社会进步太慢?

  

  《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资中筠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

   作者学贯中西,文字典雅,娓娓道来,却有罕见的思想力度,对自由、民主、平等、公正、民族主义……都作了深刻的分析。

  

  《思远道》,何向阳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

   这是对历史的探索和思考,但作者的思考不仅仅或说主要不是对“历史文本”进行学究式的研究,而是长期“在路上”,跋山涉水,探访历史遗迹,同时对当下的人、生活、社会又作了活生生的社会调查,融历史与现实于一体。

  

  《林徽因》,张清平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月1月出版

  有关林徽因的书已经不少,但这一本仍然别具一格。细密的史实考订与入情入理的细节和心理想象重构了那一代人的生活、思想、情感世界。

  

  《人外人》,老村著,漓江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

  在这部长篇小说中,来自陕西的作家老村以陕西一个名叫“呼儿海”的小镇为舞台,塑造了在这个舞台上表演得淋漓尽致的阿盛这个人物,浓缩了一段历史,透视了阿Q之后的“国民性”。

  

  叶兆言

  

  《纪德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3卷小说,花城出版社5卷散文

  对一般的读者,这些纪德的作品自然不可能都看。我如今阅读,大部分属于重看。纪德  一直是自己向往的作家,家里他的书本来就多,这次是更全面了。

  《哀泣的缪斯——安娜·阿赫玛托娃纪事》/华文出版社2002年1月版

  与这位女诗人有关的一切文字,我都会有兴趣,有强烈的兴趣。不过这本书有些乱哄哄的,作者说自己的事略多了一些。

  《鸡窗集》/夏志清著,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3月版

  这本今年才读,出版日期其实已是2000年3月。书虽然旧,感觉完全新。

  《暮年上娱——叶圣陶,俞平伯通信集》,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年1月版

  45万字,记录了两个老人的友谊,读了让人无话可说,今非昔比,不胜感叹。有些事因为自己本来就熟悉,所以读起来,更有一层亲近。

  《檀香刑》/莫言著,作家出版社2001年1月版

  这本书是我向莫言讨来的,很有力很灿烂的一本书,作为同行,有些嫉妒。

  

  姜德明

  

  《暮年上娱》/叶至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年1月版

  本书是俞平伯与叶圣陶暮年书信结集。年轻时候,俞平伯与叶圣陶在上海共办刊物,交往至深;
及至老年,又都移居北京,已至人生知交半零落之秋,遇一挚友自是倍感不易。奈何年老体衰,遂鸿雁传书,自七十年代中叶始,数日即有一信往复,甚或一日二书。两文儒,寄情尺素之间,自为暮年之上娱。两位文学前辈,在文革那段最黑暗的日子里,依然能够读书精神不灭,在书信往来中畅谈外国小说,各抒己见;
字里行间凸现出两位老人渊博的学问、坦诚相见的精神,他们与对方相知相惜,相互探讨学术问题,事无巨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时有真知灼见闪烁其中,(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令后辈读来受益匪浅。

  

  《狄更斯作品三百图》/狄更斯著,张炜改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9月版

  书中选取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双城记》、《董贝父子》、《老古玩店》、《小杜丽》等10部作品,撷取英文原版中300余幅精美插图,配以简明文字,连缀成一组组再现英国十九世纪各个社会生活层面与各色人物形象的风俗长卷,较之阅读汉译文本,更添形象直观而赏心悦目的神韵,实为鲁迅油印《死魂灵一百图》之后最有份量的图版名著。书中插图印刷非常精美,其作者如克鲁克香克、约翰·利奇、哈·布郎(笔名菲兹)等均为狄更斯指定的英国著名画家,美中不足的是书中对画作介绍比较少,不过亦是瑕不掩瑜。本书为普及读本,价位低而质量高,于文学于绘画爱好者都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丁 东

  

  《大学人文读本》(卷)/夏中义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版

  书有三卷。第一卷《人与自我》350页,定价29元,第二卷《人与国家》350页,定价28元,第三卷《人与世界》318页,定价27元。此书共有大学、人生、日常生活、心灵、青春、婚姻、性别、角色、苦难、生死、记忆、传统、革命、自由、民主、公正、宪政、知识分子、和平、人权、民族、文化、环境、发展、科学、市场、全球化等二十八个主题,选中外文章200余篇,旨在穿越官方意识形态的遮蔽,向当代大学生传达普世价值。九月初投放市场以来,已经连印三次,知识界好评如潮,认为是目前中国大陆最好的启蒙读本,是九十年代人文精神讨论后迈出了建设性的一步。

  

  《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王芝琛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3月版

  编书不编“百年《大公报》”,而编《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原因何在?《大公报》在中国大陆的存在可分为两段,一段是1902年到1949年,一段是1950年到1966年。后一段同当时其他党报没有本质的区别,而在中国新闻史上自成特色的只是1949年以前这一段。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四位当代学人对《大公报》的历史或某一方面的专题述评,第二部分是《大公报》社评选登,第三部分是《大公报》星期论文选登。这些文章,可以大致地让今人领略当年《大公报》贯彻“四不”方针,践行文人论政的风貌。后两个部分虽然是半个世纪以上的旧作,但今天读来并无过时之感,甚至有一种穿越遮蔽,窥见历史真相的快慰。这样由文人独立思考、议论国事的文章,在我们身边,已经久违了。本书所选的图片也很精彩。虽然是黑白照片,也能让人感受当年那些报人自尊、自信的神采。

  

  《我向总理说实话》/李昌平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1月版

  今年以来,能够直面中国现实问题的书首选《我向总理说实话》,关心三农问题。李昌平有他的特殊之处,相较一般的写书人,他有基层工作的经历;
比较当地干部而言,他是经济学硕士,能将问题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样的作者在中国当代很罕见。

  

  潘小松

  

  《柳如是集》/柳如是著,范景中等辑校;
《柳如是事辑》/,范景中等编纂,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3月版

  如今突然发现读新书、读洋书,读得语言感觉都没有了,好象缺失了太多的中文的营养。新文学运动以来,提供的新的精神产品已经不能让人满意,值得咀嚼一下的东西太少了。读柳如是的文字,可以恢复语言感觉。柳如是的文章和诗歌都非常好,就文学性情而言,很少有大文学家可以与她相比。为什么像陈寅恪、钱锺书这样的大学问家,虽然精通外语,但还是坚持用中国的古典汉语从事自己的主要学术的写作?从文学审美、语言审美等方面来看,现在的很多翻译作品能否丰富本土文学或文字,我深表怀疑;
文字翻译得不好,甚至对本土文字是一种破坏。“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我始终觉得语言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从某一程度上讲,学术是性情的产物。柳如是的文字就是证明。

  

  《权力与相互依赖》/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新现实主义极其批评》罗伯特·基欧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很多国人一引进外国学术,总在强调要建立什么体系或突出什么概念。这两本书则并非如此,译者和出版者旨在原本地翻译和引进国际上存在的学术和思想。这两本书称得上是目前国内引进的国际关系领域最有价值的著作。

  

  格 非

  

  《跨语际实践》/刘禾著,宋伟杰等译,三联书店2002年北京版

  作者旨在讨论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现代性问题。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刘禾教授对于鲁迅、老舍、沈从文等现代作家的分析和论说,尤其是她在论述这些作品时的独特视角。

  

  《汪晖自选集》 汪晖著,广西师大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

  这本书虽然出版于五年前,但我最近才读到。这是一部讨论中国现代思想史问题的著作。虽是一部论文集,但作者对局部材料的处理显示出了整体性的文化历史眼光。

  

  吴兴文

  

  《从黎明到衰弱: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雅克·巴尔赞著,林华译;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国内一向比较缺少西方文化史的书,特别是这部由现代开始讲起的《从黎明到衰弱: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讲述,这五个世纪间共有民族主义、个人主义、解放等十到十二个主题,它们不是历史“推动力”或“原因”,而是隐藏在事件或运动后面的愿望、态度或目的,有的体现在长期存在的制度中。作者基本上是历史学家,是个讲故事的,试图解开男男女女和青少年的行动所织成的错综复杂的情节。而本书“衰弱”这个词指的只是“减弱”,它指出:“现在是一个非常活跃的时代,充满着深深的关切和忧虑,又有着它特有的躁动不安,因为它看不到清晰的前进道路。它失去的是可能性。生活中艺术的各种形式已经用尽,发展的各个阶段也已走完。制度的运作艰涩困难,造成的重复和失望让人难以忍受。现在的主要历史力量是厌倦和疲乏。”我们的文化虽然还没有走到这个地步,但是人们频繁使用“反”和“后”这个表达轻蔑意思的前缀语,并许诺要重新发明这个或那个制度,值得我们进一步省思。

  

  《大追寻:美国媒体前研报告》/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受到2001年传媒产业投资泡沫化的影响,资深媒体人士刘勇带着以下几个问题,到美国寻求答案:中国能够成为一个媒体大国?中国媒体的空间有多大?报纸、杂志、电视,怎样构建一国的媒体行业结构?刘勇与四十余位美国媒介机构、投资基金、媒介经纪组织内的思想精英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话,写成《大追寻:美国媒体前研报告》,可视为“中国媒体人带着自身命题对美国的一次思想叩问”。

  

  《田家英与小莽苍苍斋》/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9月版

  介绍完上面两本这么大命题的书,我还是要效法鲁迅的“躲进小楼成一统”,翻翻陈烈的《田家英与小莽苍苍斋》,一方面可欣赏田家英的书生本色,一方面品味他所关注的时代和那个时代的人物、思想、学问、趣味,包含着许多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们的交往、友情、应酬,乃至论争。虽然本书只是从其藏品中精选百余件明清、近代人物的诗文手稿、楹联、条幅、信札及印章、铭砚、善本等珍贵文物,但是从爱书人的角度来看,全书取精用宏,图文相得益彰,配上左右书缘的学人小传和释文,实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图文书典范。

  

  欧 宁

  

  《后娘主义:近观中国当代文化与美术》/尹吉男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11月版

  喜欢陆智昌的装帧设计。

  

  《田家英与小莽苍苍斋》/陈烈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9月版

   图版非常精彩、罕见。

  《中国网页设计前线》/文芳、李明编著,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2002年3月

   新媒体设计的发展,让人感到后生可畏。

  《经典200:最佳华语电影二百部》/蒲锋、李照兴主编,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出版2002年1月版

  收藏华语电影的最佳指南。

  Tank Book? Best of Tank Magazine 1998-2000/Edited by Masoud Golsorkhi and Andreas Laeufer? Thames & Hudson? 2002

   Tank杂志的摄影精选,为创意工业带来惊喜。

  

  刘 兵

  

  《从一到无穷大》(俄)伽莫夫著,暴永宁译,科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这本书其实在20多年以前出版过,这是新的修订版。作者曾经写过一本很有名的《物理世界奇遇记》,但我觉得这本比它更好。当年上大学时看过,印象非常深。同代人对这本书都有很深的印象。全书以漫谈的形式讲述数学、物理上的很多事情,非常有意思。我个人觉得这是到目前为止,科普书里最好的一本。

  《邮票上的数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这本当然谈不上有很深的思想性;
但鉴赏性和可读性却非常高。作者能够收集到这么多的好邮票并配以一定的文字来说明数学上的一些问题,确实是难得。

  《魔镜——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布鲁诺·恩斯特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埃舍尔的画在科学界非常有名,但单从科学的角度很难作出准确解释。这本书是根据其本人的绘画作品、生平资料而编辑成画册,对科学上的、绘画上的、数学上的诸多问题,提供了一些解答。

  

  梁小民

  

  《制度重于技术》/吴敬琏著,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5月版

  一般的观点里面讲技术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的较多,其实制度更是影响着技术的发展。建立有利于技术发展的制度有两种:一是政府占主导,比如日本、东亚,效果不太好;
二是市场占主导,企业在制度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典型是美国,做得比较成功;
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最关键是让企业在技术创新中起到重要作用,在一个竞争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另外书中对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事例有深入的展开,资料很丰富。

  《带一本书去巴黎》/林达著,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5月版

  林达的书向来是好读的,清晰、质朴、分析客观。这并不是本简单的巴黎游记,“带一本书”带的是雨果的《93年》——一本对法国革命反思的书,书中集中讨论的是革命要不要摧毁人性。林达带着这个问题这本书在巴黎游历,我们看了也有启发意义。

  

  《快餐国家》/(美)艾里克·施洛德著,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这是一本记者写的书,很有意思,美国被看作是一个快餐国家,饮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过程。快餐业在美国的发展集中体现了现代化进程,“快餐”既能吃饱,又能保证营养,进行的是标准化作业,“快餐”代表的就是效率。但这中间也有问题,书中黑幕一章,揭露了快餐对工人的剥削,行业的辛酸。但不可否认它也为千百万人创造的机会。(详细推荐请参考本期《好书》)

  《体验经济》/(美)约瑟夫·派恩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5月版

  这本书主要概括了当代消费的特点——不重结果而重在体验,说的是现在消费者的消费越来越个性化,我们做企业、发展经济也要按这个方向发展。近年,我们之所以大力发展服务业,也是使经济内需问题得到缓解。

  

  陈家琪

  

  《施特劳斯与古典政治哲学》/刘小枫编,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3月版

  2002年对于我,影响大的还是列奥·斯特劳斯。要把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现象学》(黑尔德编,倪梁康、张廷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海德格尔的《路标》(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出版)、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的《海德格尔传》(靳希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和刘小枫主编的《斯特劳斯与古典政治哲学》结合在一起来读。我就几乎是同时在读,交叉着读,有时发现问题一样但角度不同或观点对立,就格外注意并重新来读。主要问题涉及:1.如何从更多方面理解柏拉图的“洞喻”;
2.西方哲学史中的柏拉图传统与亚里士多德传统在社会伦理与政治哲学上的不同;
3.自斯宾诺莎以来的犹太思想家(包括马克思)对解决犹太人问题的不同方案;
4.现代性与大屠杀问题;
5.理性与启示、哲学与律法、古代与今天、知识与意见间的对立与张力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所可能具有的意义;
6.世俗化、自由主义、现代性问题以及虚无主义问题,等等。问题不仅在于有了重新解读西方哲学史的可能,而且也有可能重新认识中国近代思想史与当代中国的思想问题。

  

  谢泳:2002年的几本书

  

  《中国科学与科学革命——李约瑟难题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论著选》/刘钝、王扬宗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

  李约瑟难题是研究中国科学史和中国社会结构时总要遇到的问题。(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这本书的好处是把国内外关于这一研究的主要论文都收集在一起,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成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李约瑟难题”研究史。特别对于非科学史专业的人来说,看看这样的书,是很开脑筋的。

  《夔庵随笔》/潘光旦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1月版

  “夔庵”是潘光旦曾用过的一个笔名。这本书主要是游记和随笔。大部分发表在潘先生主编的《华年》杂志上。潘先生是老一代社会学家,是很能写文章的。虽然北大出版了他的全集,但因为专业的因素,看全集的人总是少数。看这本随笔的好处是知道高水平的游记和旅行记是怎样的。

  《顾准文存》/顾准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1月版

  顾准的文章前几年知识分子经常谈论。这次出版的文存共四册,分别是《顾准文稿》《顾准自述》《顾准笔记》《顾准日记》。特别是《顾准笔记》是第一次出版,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从顾准的笔记中,可以看出一个独立思想者在黑暗年代里的思考轨迹。前几年出过几本顾准的书,但有了那些书的读者,再有一套他的文存是不多余的。

  《胡适传记三种》/胡不归等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版

  胡适的传记不少,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本却不常见。特别是胡不归的这本,多数写过胡适传记的人都不一定看过。这是最早的胡适传记,是胡适在世时看过的。另外两种出自台湾学者笔下,与我们这里的传记有极大差别。了解胡适,在传记这一方面,我以为先看这本比较好,特别是初次接触胡适的读者。

  《中国知青文学史》/杨健著,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1月版

  这本书的作者曾写过《文革中的地下文学》,在资料积累方面,国内研究文革文学的人很难超过他。前几年有过一阵知青研究热,也出了一些研究专著。但专门的知青文学史这还是第一部。虽然是一部比较粗糙的书,但首创之功不能忘记。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应当是列在参考书目中的。

  《北行小语——一个新闻记者眼中的新中国》/曹聚仁著,三联书店2002年7月版

  这是曹聚仁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在香港出版的三本关于新中国的书。那个时候,能自由往来中国和香港的文人极少,曹是有特殊背景的。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写出了五十年代中国高级知识分子当时的处境。虽然曹的观点我们不好接受,特别是他对于那些知识分子处境的评说,可以说多数是不真实的,但那是他个人的看法。为我们研究那时的历史提供了另外一个角度。五十年代中国高层知识分子的内心,我们很少这方面的材料,所以曹的这本书是非看不可的。胡适在他的日记里提到曹,很没有好感,可能与曹对新中国的评价有关。胡适说他是一个妄人。

  《红尘冷眼——一个文化名人笔下的中国三十年》/宋云彬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版

  这本书名字很怪,其实就是宋云彬日记。宋云彬是浙江海宁人,徐志摩的同乡。但他的日记却在山西出版,真让人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宋是左翼文人,曾在文化人的核心圈中呆过,所以他的日记非常有价值,记下了很多当时文人的表演,不但有历史价值,还非常有趣。

  《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洪子诚著,三联书店2002年8月版

  洪子诚对于当代文学史研究的最大贡献是他把当代文学做得最像一门学问。当代文学史的学科地位是很脆弱的,但在洪子诚手里,他把一门正在生长的学科,用当代和历史的眼光观察以后,比较准确地叙述出了它们与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之间的关系。这本在北大的讲义,有可能成为这门学科研究的必读书,因为洪先生有文学史的眼光。

  《病隙碎笔》是史铁生患了双肾功能衰竭之后的新作。就实际写作过程说,它确是疾病间隙的零碎笔录,就作品本身说,却丝毫不让人感到病和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仍是一个健康灵魂的完整的思考。这部新作证明,在史铁生身上业已形成了一种坚固的东西,足以使他的精神历尽苦难而依然健康,备受打击而不会崩溃。这是什么东西呢?在我看来,就是智慧和信仰。这二者也正是这本书的主题,得到了异常精彩的阐述,使我仿佛看到了最纯正状态中的智慧和信仰。

  《沉重的睡眠》/苗强诗,韦尔乔画,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2年2月版

  苗强是一个脑出血和失语症患者,在病中写了一百零二首十四行诗。韦尔乔是一个医生,在医院值夜班时随手画了许多钢笔画。这两个人互不认识,可是,把他们的诗和画放在一本书里竟如此协调,他们相遇在没有路标的生命迷宫之中。天地间有一种纯粹的诗,它们的作者是没有国别的,它们的语言也是不分语种的。在存在的至深处,人和语言都回到了本质,回到了自身,一切世俗的区分不再有意义。苗强的诗就是这种纯粹的诗。

  《景色无限》/王猫猫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这是王猫猫的短篇小说集。让我喜欢的,一是文字的拙和语气的幽默,使我想起老舍,二是场景的荒诞和内涵的真实,使我想起卡夫卡。作者显然喜欢并且善于编故事,我能感觉到她的想象力在编故事时所享受的那份快感。但是,她又知道生活的平凡,因此,她的故事有一个特点,便是情节之突兀和结局之平凡都同样出人意料,戏剧性的叙事最后往往画上了一个日常性的句号,使你若有所失又若有所思。这本小说集出版了一年,至今无人注意,我很为读者感到可惜。

  《自由秩序原理》(上,下)/哈耶克著,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12月第1版

  《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哈耶克,邓正来、张守东、李静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1月版

  《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二、三卷/哈耶克,邓正来、张守东、李静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月10月版

  《哈耶克论文集》/哈耶克,邓正来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

  今年我比较系统地读了哈耶克著作的中译本。我读它们不是为了赶时髦,学界那一阵哈耶克热早已过去了罢,而是因为我正在研究的一个课题旁涉到自由主义问题。我读得津津有味,一则是因为哈耶克本身的思想魅力,他的自由主义论辩具有突出的明确性和透彻性,为我把握自由主义的核心思想和思考其难题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当代文本。二则是因为译文非常棒,邓正来是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翻译的,他的这些译著堪称学术译著中的精品。  

  

  乐黛云?:2002年,我读什么?

  

  上海译林出版社10卷本的《世界英雄史诗译丛》终于出全了。我们很早就从诗歌、小说、歌剧、故事中知道了一些英雄史诗的片段,但始终未得一睹全豹。书一到手,首先阅读了从泥版楔形文字解读出来的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这是目前世界文学中可以看到的最古老的英雄史诗,原始的写本出现于公元前17世纪。接着又翻阅了已故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杨周翰教授一再论及的古罗马史诗,维吉尔写的《埃涅阿斯纪》。杨周翰教授认为维吉尔是西方第一个近代意义上的作家,他使史诗脱离了在宫廷或民间集会上说唱的口头文学传统和集体性,而成为真正的现代意义的文学作品。后来又读了日尔曼史诗《尼伯龙之歌》,由于很早就看过华格纳的歌剧《尼伯龙人的指环》,因此更是急于一览庐山真面目。读这些史诗,的确感到一股阳刚之气,正如出版者言:英雄们那些寻求与开辟,夺取与保卫,艰难漂泊与返回家园的寓言仍然意味深长。

  今年,我又接触到一部中国自己的空前巨著:《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这部巨著囊括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台湾暂缺)的全部民族民间文艺遗产,各分为戏曲、歌谣、曲艺、谚语、民间故事、民间歌曲、民间舞蹈、民间器乐曲、戏曲音乐、曲艺音乐10部,共计300卷,约4.5亿字。我只是随意翻翻有关我的故乡贵州省的部分,儿时的乡情和记忆就都一时涌上心头。深感这种对民间艺术遗产的空前规模的抢救,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对全世界来说都是绝无仅有的,它对于保存民族文化遗产的意义怎么高估也不为过。应该说它的出现构成了一个有世界意义的、无与伦比的民间艺术宝库。这部巨著自1979年由文化部会同国家民委和中国文联共同发起,历经20余年,“六五”、“七五”、“八五”规划都被列为国家重点资助项目,若不是依靠政府行为,这样的伟业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在理论方面,2002年,我对埃德加·莫兰的《方法:天然之天性》、《方法:思想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十分着迷。这是莫兰的四卷本巨著《方法》中的两本。我认为生活在我们这个一切都在转型、一切确定性都受到质疑的时代,随机应变的、与时俱进的、当下、即时的“方法”至为重要。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不要空谈“左”、“右”,“摸着石头过河”,“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等都深得此中精髓。莫兰引用薛定谔(Schrodinger)说:“就其本身而言,一小群专家在一个狭隘领域里获得的孤立认识没有任何价值。该认识惟有融入整个认识理论体系,并在综合中对‘回答我们是谁’这个问题真有裨益时,它才具有价值”。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如果我们仍不顾一切地盲目封闭于自己狭小的领域,以有限的生命孜孜矻矻于早已不合时宜的“界限”和“规范”之类,岂不是很大的损失!(于北大朗润园)

  

  李洁非:从《檀香刑》到《花腔》

  

  《檀香刑》莫言著,作家出版社2001年1月版

  从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开始,在近二十年中,莫言的创作差不多一直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这在同时期的作家当中,颇有一枝独秀之态。究其根本,应该归诸莫言的感觉方式有着深厚的地域、民间渊源,虽然早先对莫言本人来说,这种渊源尚未被意识到,甚至他所主动追求的还主要是外来小说观念及技巧(例如魔幻现实主义),但实际上他的心灵是被童年少年时代所经验的本土文化因子深深俘获的,这一点人们可以从莫言小说对色彩的感觉、对魅幻魔变情节的着迷以及诸多意象中找到根据——数百年前滋养了蒲松龄的那种鬼仙文化,同样滋养了莫言。

  《檀香刑》是这样一个标志:民间渊源首次被放到文源论的高度来认识,也被有意识地作为对近二三十年中国小说创作宗从西方话语的大格局寻求超越和突破的手段加以运用;
同时,作者关于民间渊源的视界进一步开拓,开始从抽象精神层面转化到具体的语言形式层面,从个别意象的植入发展到整体文本的借鉴。

  题材的特殊性,令莫言在《檀香刑》里付诸实践的一切,有了一种奇妙的艺术效果。作为历史事件,义和团现象本身就是民间文化所孕育所造就,是一次山东民间文化的狂欢。通过这个题材来激活一种以民间文化为底蕴的小说叙述,不仅再合适不过,使内容与形式之间天衣无缝,并且形成了一种妙不可言的“回声”。民间戏曲、说唱,不仅被移植到小说的语言风格之中,而且也构成或影响了小说人物的精神特征、世界观和情感方式。这种“形式”与“内容”的浑然一体,使得《檀香刑》比以往任何高扬“民间性”的小说实践,走得更远,也更内在化。

  神奇化、暴力倾向,仍旧是莫言所给人的突出印象,这一次,它们是跟中国文化另一特色——酷刑联系在一起的。并且,作者把他的这一奇特兴趣,用于表现或映衬一种桀骜不驯,一种野性,一种英难主义气概。重要的不在于人们是否接受他的观点,而在于他的这种心理倾向已经铸成了一种十分鲜明的小说个性。

  《鹦鹉的定理》/?法?德尼·盖之著,作家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7月版)

  在对自然科学的认识以及相关知识传输教育上,法国人和我们的观念是有着天壤之别的。至今,我们恐怕都没有意识到差距在于观念。我们仍然以为我们的不足和问题出在方式上,以为方式的转换——例如以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便可以解救我们中小学教育的危机。那么,请读读《鹦鹉的定理》吧,读了以后就会知道,只要观念上没有彻底更易,在我们这里就打死也不会有人想出德尼·盖之那绝妙的形象化数学教育的点子来——例如,书中这样描写三兄妹:老大饶纳“他身材不厚,但较宽,胸部就像16:9的屏幕。欧几里得会说他是‘面积’。因为他‘只有长度和宽度’。”他的双胞胎妹妹蕾雅“短发,下牛仔,上茄克……乳房小而硬……她身材纤细,线条优雅。欧几里得会说她是‘只有长度,没有宽度’。”老三麦科思“身材圆圆的,前额宽宽的……肌肉之发达与年龄相比令人吃惊。‘这影响他长高。’比蒂家的人在乐彼克街上遇到他时这样说。……欧几里得呢?他会怎样说麦科思?嗯……他会说麦科思是个个体。他不是‘既有长度,又有宽度,又有厚度’吗?所以,是体。而且还是空间立体的‘体’。”我初见这种笔墨时,大为骇然:原来数学也可以这样讲述的!那么准确、生动,而且直抵本质。有人可能以为,只是涉及比较初级的数学知识时才可以这样,但实际上《鹦鹉的定理》全书都以这种笔法写成,(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甚至后来讲到哥德巴赫猜想时依然如此。之能如此,作者思路的阔达、超脱、机智是一个原因,但根本而言,是其观念所定;
这种观念,不把数理学科看成与人割裂的抽象物,相反,指认它们完完全全来源于生活,内在于生活,就是我们最普通的日常世界的一分子一方面。

  

  《阿难》/虹影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3月版

  卷入现代化对中国来说,最深刻的困境并不是经济或知识体系上的,那可以通过“转型”来克服,而有一种困境既必然发生又无法克服,亦即对自身文化的不认同(或曰难以认同)。二十世纪中国诸多大事件(包括文革在内)、大论争以及知识分子普遍的精神分裂现象,甚至一些杰出人物如毛泽东、鲁迅身上复杂的矛盾性,皆以此为最终解释。这种与自己为敌的处境,不单单蚀损了中国人的自信心,它真正可怕的前景在于精神“归途”的惘失。从国家到个人,对精神“归途”的寻求始终未断,有如孤雁飘零;
人们寻求过“德先生”“赛先生”,寻求过进化论,寻求过马克思主义,寻求过人道主义,寻求过存在主义……结果都因无从解决与固有文化历史的关系而搁浅。现代化进程每前进一步,上述困境也就加深一层,事到如今,精神基础的脆弱与暖昧,已直接威胁到社会的完整性、凝聚力,乃至民族的长远生存。

  我以为虹影所看到和表达的,也正即此。有着游记般美丽和罪案小说般悬念的《阿难》,实际上是对中国和中华民族精神危机的一次长镜头式铺览,是对精神上“家”的概念的追问。《阿难》结尾处隐晦地写道:“你是那种‘黑寡妇’的贪婪的雌蜘蛛,我将让你吞食我,一口口撕咬吞进你的身体,在一场忘情的交合之后。”这个令人震惊的句子与场景,也许将是对全球化下文明冲突的最深刻的象征。作者有多年国际化生存的经验和体会,在这当中,中国人在“现代性”时代的精神无归或悬空状态,想必更具体,更有质感。

  

  《花腔》/李洱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

  一部任何方面都堪称杰出的作品。一部可能代表现有中文小说写作最好水准的作品。

  尤为重要的是,本书对于近二十年来中国小说的艺术变革与创新,具有一种总结性的意义;
是所有这类实践中一个真正成熟、摆脱了外在化弊病、使形式变化与作品内涵完全水乳交融的罕见例子。在九十年代先锋小说日渐式微后,《花腔》的出现和所取得的成就,更显价值,更值得关注。

  作者对语言这一事物的独特生命力,有深刻透彻的认识。整个作品显示了语言作为活生生和最高现实的真实性。讲述、叙说、多维话语的交织,不仅作为历史构成的基础,同时也形成对后者的解构;
它们相互间的重合、矛盾与错位,展现并揭示出历史固有的复杂性。然而在具体情节趋于扑朔迷离之际,保存并忠实体现着时代文化特色的语言(叙述人的话语、措辞及口吻)反而最为直接地复活了历史,使之如此生动、清晰;
不同的讲述之间,除了作为被述情节的能指,更重要的,是自身同时成为所指,以独立存在的方式参与甚至决定了小说所表述的历史内容。

  本书的语言修养和丰富性,对历史中贮存的各种相关语言资源的开发与参悟,达到令人吃惊的程度,巧妙的运用比比皆是。可以说,二十世纪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各种主要文化身份的语言特色在小说中应有尽有,并且很好地凭借小说叙述使其达到艺术的整合——事实上,《花腔》就是一部以语言为元素,精确、直观地呈现的二十世纪中国史。也因此,它是彻底中国的,从而真正实现了世界性小说形式与本土现实之间的统一。

  

  朱正琳:探索的兴趣

  

  特别想说的是新近读到的一套从美国引进的书——书海出版社推出的《学生探索百科全书》。全书共分四卷:《地球探索》、《动物探索》、《历史探索》和《科学探索》。这种划分的根据显然不是学科知识,而是我们认知活动或探索活动的对象。有必要指出的是,科学本身在这里也成为了一个探索对象。这样一种划分包含了一种对知识的理解,编著者有意让读者更接近知识的源头,更接近求知的活动,而不是让读者只管去接受现成的分门别类的知识。所以,尽管编著者们的身份(都是著名专家)已经保证了他们提供的知识的权威性,使这套书当得起“百科全书”之称,但这套书却没有被编成一套备查的工具书,而是被编成了一套能激发起极大阅读兴趣的读本。我已经不止听一人说起,拿起这套书就放不下手(有什么工具书能达到此种效果?)。我自己的体会是,这套书激发起的阅读兴趣就是一种探索的兴趣,或者借用王小波的话说,就是一种“思维的乐趣”。知识确实是能引人入胜的,这套书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孩子们有时候之所以会对学习知识感到头疼,我想多半是因为我们常“把知识做成药丸”(再次借用王小波)硬让他们吞下去的缘故。

  这套书的编著者显然深知此理,为了不把知识做成药丸,他们的做法真称得上是匠心巨手。你翻开任何一本的任何一页,从任何一幅图或任何一条文字都可以开始你的阅读。你可以从图读到文字,也可以从文字读到图;
你可以从点读到面,也可以从面读到点;
你可以一气读下去(依次和跳跃均无不可),也可以在任何一点上打住;
……总而言之,这套书的任何一幅图和任何一条文字都能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兴趣点,同时又能构成一个通向其他知识或知识系统的入口。曲径通幽,读这套书真有如游览某个古代园林。

  试举一例言之。《地球探索》卷“洋流和潮汐”一条下,一个小方框里记录了如下一则“奇怪的事实”:“当8万双耐克球鞋从一艘来往于韩国和西雅图的船上掉进海里后,柯蒂斯·艾比斯美亚便追踪着它们,借此研究洋流。大约一年后,这些鞋陆续地被冲上美国西海岸。”你看,这则“奇怪的事实”本身是一条知识,这条知识却又让人充满好奇,让人产生一种和科学家艾比斯美亚一样的冲动,想去追踪研究洋流的规律,因为那8万双鞋冲上美国西海岸虽很神奇却绝非偶然。而且,耐克球鞋离孩子们有多近呀!

  篇幅有限,想再简单说一本书,那就是海南出版社今年5月出版的《风、沙与星晨》。这也是一本翻译过来的书,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小王子》的作者——法国的圣埃克苏佩里,不知为什么却好像没引起媒体的太大注意。圣埃克苏佩里是一位邮政飞行员,长年在非洲沙漠上空飞行。这本书就是他飞行时期写下的散文集子。如书名所示,他总在写沙漠里的风沙和星空,但也正如他所言:最让他关心的“是人而不是飞行”。面对浩瀚的沙漠和无边的星空,《小王子》的作者对人类命运的思索自然是又辽阔又深远。我们因此读到一种具有独特的美的散文,其中包含着浓度很大未经稀释的感受与思想。比较起来,我们今天流行在市面上的一些散文恐怕就显得兑水过多了。有朋友曾开玩笑说:“你把一杯牛奶兑成一桶就也罢了,可你无论如何也不该把它兑成一个游泳池呀!”又扯到题外去了,打住。

  

  白 烨:2002年小说内外

  

  《无字》(上中下)/张洁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从阅读上说,张洁的洋洋三卷本的《无字》,并不很好读;
但作者在一对中年恋人由相亲、相恋到相离、相怨的过程中所生发和挖掘出来的东西,却以其丰盈和深刻格外地灼人和引人。

  人近中年的女作家吴为与副部长级干部胡秉宸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由“同病相怜”发展到相互爱慕,这本属自然而然的男女之恋,但却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引出了一系列想象不到的家庭问题、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乃至给当事人造成难以弥合的巨大精神创痛。

  让人掩卷难忘的,是作者张洁那种漫溢在作品字里行间的爱恨交加的叙事态度,那种强度、力度与深度,都无以复加,又难以名状。正因如此,我们多少才能够理解作者何以给她的三部曲作品以“无字”名之,那是爱与恨都无以言说的言说。

  

  《抒情年华》/潘婧著,作家出版社2002年4月版

  潘婧的《抒情年华》,是以小说方式完成的大散文,或者说是以散文的方式完成的叙事诗。这样的小说,是一般的作者无法写出来的,它需要这样一些特定的因素:以“知青”的身份经历过“文革”,在那个非常的时期开始谈情说爱并爱好诗歌,当然还要现在能以平静的姿态、细密的感觉还原过去。这一切,作者潘婧恰好都具有。

  这部作品的大部分内容,基本上是写在那个乱糟糟的年代的懵懂懂的爱情与孤单单的流浪,但给人的感觉不是浪漫和温情,而更多的是灰暗与枯涩。无孔不入的“革命运动”,已把个人生活挤压得一贫如洗,使得“成长”中的个人从生活到精神都无处逃遁;
诗歌和爱情,成为那个时候不安分的青春灵魂的唯一栖息地,而且还时常风雨飘摇。在这个意义上,“抒情年华”也即苦乐年华。

  不仅在社会生活的层面,而且在精神情感的层面,如何还原我们以往的历史和以往历史中的我们,潘婧的《抒情年华》可能是一个十分难能的文学样本。

  

  《花腔》/李洱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

  《花腔》是一部从许多人的角度,来追述和忆说当年投身革命后逐渐销声匿迹的文化人葛任的经历与命运的小说。作品叙事人找了许多人来了解葛任的行状与故事,结果还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事情反倒更加地蹊跷与迷离。作品的字里行间,时时闪现着智慧,处处隐匿着“反讽”,时常让你忍俊不禁,或掩卷长思。就经读与耐看而言,《花腔》在近年的长篇小说中绝无仅有。

  

  《经典关系》/莫怀戚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莫怀戚的《经典关系》是一部现实题材的小说,但它又和一般的现实题材作品有别,它通过生意场与情爱场的交错演进,写了茅草根、南月一、东方红、东方兰等普通人当下的生存状态。这种状态就是,他们在改革开放的生活中,既不甘于寂寞,又疲于奔命;
情爱场上,既在取得,又在付出;
生意场上,既有收获,又有损失。两相权衡之后,真很难说谁多谁少,孰轻孰重。

  莫怀戚始终对生活中的俗人俗事有着乐此不疲的强烈兴味,《经典关系》这部作品,无论是写俗人释放俗欲的快乐,还是写俗人身陷俗世的烦恼,都真切而生动,亲切而魅人。也是在这种混合了文与野、粗与细、雅与俗的各种元素的生活画面中,他把社会的“现在进行时”表现得活力四射、张力四溢,并以热闹的的生活场景与悲情的人物命运的反差,引人掩卷长思。

  

  《桃李》/张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

  在近年的小说创作中,像《桃李》这样写高校校园生活的作品并不很多;
而在一些写高校校园生活的作品中,像《桃李》这样既有看头又有嚼头的更其少见。

  确实,张者的《桃李》以描写其他作品较少涉及的高校校园的研究生生活,在题材上占有补苴斛漏的先机;
但更为难能的,还在于它毫不手软地撕下罩在名牌高校身上的温情面纱,从一个局内人抖搂内幕的角度,把某大学法学院导师与研究生最为日常也最为惊人的人生状况揭示给人们,让人们看到了他们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张者的文笔是亦庄亦谐的,如何以轻松述说沉重,以戏噱接现庄严,他在《桃李》一作里作了很好的尝试,由此也表现出他独特的艺术才力。(详细推荐请参考《好书》2002年第3期)

  

  《张看》,陈子善编,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9月版

  “张看”,曾是张爱玲第二部散文集的书名,这个上、下两册的《张看》,是新编的张爱玲散文集,只不过沿用了过去的书名。因此,这个《张看》,并非那个“张看”。

  张爱玲的散文,有着一个知识女性对于当年那个时世、时风与时尚的敏动观察与细切感知。从这些灵动的感觉与优雅的文字中,人们既可窥知张爱玲看了些什么,更可以领略张爱玲是怎样看的。这也是当初的张爱玲和如今的陈子善,都很在意“张看”这个深富意蕴的书名的缘由所在。说句在别人看来也许是夸张的话,张爱玲的散文,并不输于她的小说,或者说至少是双峰并峙。

  陈子善是著名的现代文学史料专家,他搜集整理的这本《张看》,除技术上的原因少收了张爱玲的四五篇散文外,张爱玲一生所作的散文作品,大都尽收斛中了。因此也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备的张爱玲散文结集。

  

  《激情时尚——70年代中的艺术与生活》/萧悟了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这是一本以过往的美术作品来再现过往的时代生活的图文书,书中分工农、文教卫、知青、铁姑娘、接班人、斗争、大日子、小日子、神坛上下等10个专题,以七十年代广为流行的板画、墙画、年画、宣传画中的代表性作品,形象而生动地反映了七十年代“革命化”的艺术劳作,以及由这一劳作所折现的“革命化”的社会生活。

  七十年代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但人们似乎很少提起,乃至于快要忘记。而不忘如七十年代这样的过去,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我们的现在,并对社会生活的演进保持一种深富历史感的态度。《激情时尚》这种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重现过去的生活的图文书,(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以其有心的搜集、有意的整理和有识有见的编排,不仅有助于人们强化对于历史生活的记忆,而且可对完全不了解过去的新人进行形象化历史教育。

  

  《一生的读书计划》/?美?费迪曼著,海南出版社2002年8月版

  这是美国著名报人兼专栏作家费迪曼教授为读者所作的一份一生的读书计划,书中分门别类介绍了欧美100多种古今世界名著,实为读书人所应常备常用的读书工具书。

  费迪曼做这份读书计划,旨在“避免精神破产”,显现“西方思想与想象力的主流”,因而在作者与作品的选择上,流行性与经典性相兼顾,思想性与艺术性相融合,可以说从荷马到现代的各类世界名著,都囊括其中了。还值得称道的是,费迪曼在每条书目之下,都有千字左右的作品介绍,这些介绍以生动活泼的文字勾玄提要,精警凝练,要言不烦,本身即构成引人又启人的读书指南。

  《一生的读书计划》,在八十年代由某家出版社出版过一个简本,当时曾在读书界流行一时。这次的海南版,又增收了所列作品的精彩选段,从而使其更加完备。

  

  卢周来:2002经济书阅读

  

  我读书总是比时间慢半拍,所以,2002年我读的经济学著作主要以2001甚至更前时间出版的书为主。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十部著作是:

  《以自由看待发展》/?印?阿马蒂亚·森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

  本书是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森的一部代表作,综合了他在各个领域的经济成果,将人文关怀有机地揉于了经济学分析,使经济学回归古典。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英?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在我是作为今年经典重读的最重要的著作。有许多新感觉。其中最让我感到有意思的是,那些大老板以及他们的御用经济学家,都声称是斯密信徒,而斯密却很尖锐地指出,这个世界上,对于其他社会阶层有利的必然对于全社会有利,独有大老板们的利益是与全社会的利益相反的。“对于这一阶级的任何建议,都应当十分小心地加以考察”,因为“他们的利益在于欺骗公众,甚至在于压迫公众”。

  

  《企业共同治理的经济学分析》/杨瑞龙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3月版

  在读过张维迎的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分析后,再读杨的这本书,感觉更好。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更能看出本书经济学底力的扎实以及观点的中国现实性。

  

  《萨缪尔森〈经济学〉批判》/韩德强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全面展示了近年来作为经济学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韩德强的基本理论观点。对于他提出的核心命题:“建立道德市场经济”,我的评价是:经济学是纯粹的,而韩德强作为经济学家却不纯粹。

  

  《混乱的经济学》/左大培,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年8月版

  在中国,别的所谓非主流经济学家批评奉新自由主义为圭臬的主流经济学,主流经济学家大概都会问一问对方有没有资格;
而左大培的批评不仅直中要害,而且恐怕会让主流经济学家们“失语”。

  

  《经济解释》/张五常著,商务印书馆2001年5月版

  大家都看,我不看显得我不合时宜。看后印象最深刻的一点在于书中为中国市场改革来龙去脉提供了另外的可供审视的题材。

  

  《增长的政治经济学》/?美?保罗·巴兰,商务印书馆2000年7月版

  最著名的左翼经济学著作之一。竟然从中可以找到所谓“恐怖主义”以及中东问题的根源。尤其感觉“9.11”后美国《新闻周刊》主编那篇著名的社评《仇恨的根源》似乎有“抄袭”巴兰这本写于1956年和著作之嫌。

  

  《经济学大师的人生哲学》/?美?迈克尔·曾伯格编,商务印书馆2001年12月版

  不仅满足了一把对于经济学大师们作为一个常人的生活的“偷窥”欲,更了解了大师们经济学理论背后的深层次动机。

  

  《大坝经济学》/?美?P·麦卡利编著,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年3月版

  临近三峡截流的某一天,参与一个课题鉴定会,期间翻看这本书,被一位当年三峡工程论证的主要参与者(那天也在参加这个课题鉴定会)看见,便借去一读,事后说“看来当年还是有许多没有想到的”。于是,这本也许很少被别人注意的书我便高看了它几眼。

  

  《资本主义的伦理学》/?德?P·科斯洛夫斯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在“自由市场”信条大流行的当下,本书具有清醒剂的作用。

  

  江晓原:2002科学文化阅读

  

  《人们为什么相信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舍默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舍默(Michael Shermer)试图站在科学的立场上,对一些有较大影响的伪科学或神秘主义现象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心灵术士(与死去的人交谈)、伪科学机构(“研究和启迪学会”)、濒死体验(本书译为“临死之前的经历”)、长生不老、遭遇外星人、巫术、魔法、神创论(本书译为“创世论”),否定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大屠杀。

  据说本书出版后好评如潮,上了《时代》等杂志的畅销书排行榜。总的来说,本书确实不失为近年在科学传播方面特别值得重视的翻译作品之一。对于认清伪科学的本来面目,颇有帮助。书中提出的避免受诱惑“信稀奇古怪事物”的25个论点,也颇有可取之处。

  

  海蒂性学报告》(3卷)/海蒂著,海南出版社,2002年9月版

  《海蒂性学报告》实际上是“海蒂向我们提供的关于她自己性学观点的报告”,书中反映的是雪儿·海蒂(Shere Hite)本人的观点;
而不是一份关于人群中性现状的情况报告,尽管书中也有一些类似的数据。

  这套书早在8年前就已经引进中国大陆了。此次的新版,调整了篇目,译文也是新的,并抽去了旧版附录的几个在美国地区所用的问卷,而代之以三份中国地区的问卷。新版是从台湾引进的,所以每册前面有不同的台湾学者写的序,其中有的是颇有名声的女权运动人士,比如“中央大学性别研究室主持人”何春蕤(书上还将这个“蕤”字印错了);
有的是“致力于女性书写的重要作家”,比如平路。这些序能够起到很好的导读作用,同时也间接说明了《海蒂性学报告》和女性主义的密切关系。

  

  《乳房的历史》/玛莉莲·亚隆著,华龄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为人类的某个器官写一部历史,也算别出心裁。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器官都能写得成一部历史,比如“阑尾的历史”或“脾脏的历史”,恐怕就写不成,因为这些器官上没有多少“文化”,可供形成“历史”。但是乳房不同,乳房上的“文化”,可是深厚之至──它联系到生育、性爱、健康、政治、商业、审美……。所以当1997年,美国从事“女性和性别研究”的女学者玛莉莲·亚隆(Marilyn Yalom)出版《乳房的历史》一书后,立即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兴趣和注意。

  本书实际上是一本“乳房文化史”,虽然从表面上看,甚至没有什么“观点”。但作者收集了大量资料,有些资料是读者平时不易见到的;
还有不少资料是平时人们不从“乳房文化”的角度去看的。这样将“乳房文化”史描述出来,也就很有价值了。其实西方许多学术著作都是这样的。   

  

  《吝啬鬼、泼妇、一夫多妻者》/?美?马克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世间有人可以将阅读色情小说作为工作──而且是“严肃的学术工作”!马克梦(Keith McMahon)基本上就是这样。他研究中国明清色情小说已经多年,此书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他提出了“吝啬鬼”、“泼妇”、“一夫多妻者”三种类型,借助这种分类来分析中国色情小说中的性和男女关系。

  马克梦分析的一夫多妻世界,是中国18世纪色情小说中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是否曾经真实地存在过?依据色情小说分析中国人的“性”是否可靠?此事说来有趣——世间有“真实的谎言”,同时也有“虚构的真实”。真实的谎言,常见的办法是举出一系列真实的事情(同时当然要隐瞒更多同样也是真实的事情),但让这些事情构成一幅虚假的图景。虚构的真实,最容易理解的例证就是小说,小说中的故事情节通常是虚构的,但是这些虚构的情节所组成的更大的场景,则有可能是真实的。

  

  《中国古代科学》/李约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5月版

  李约瑟在中国媒体中,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接近于“半神”境界,他的一些心里话,我们已经不太有机会听到了。本书由五篇演讲稿组成,这些演讲是1979年李约瑟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举办的第二届“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上作的。

  上来第一篇《导论》中,令人惊奇地,有“先驱者的孤独”一节,备述他所受的种种冷遇──而且就在他一生工作的剑桥大学!“同样一堵墙也把我们拒于(剑桥大学)科学史系门墙之外,这一现象何其怪异啊!” 当然,“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李约瑟者,亦庶能近之,所以他最后只是说道:“然而这个时代已经赋予我们很高的荣誉了,又何必埋怨太多呢?”聊自宽解而已,保持着君子风度。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听到不少李约瑟的心里话。

  

  《科学的历程》(第二版)/吴国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不宜将《科学的历程》称为“畅销书”——尽管它实际上是畅销的。因为我们现在常说的“畅销书”一词,已有特定含义,并不是所有销量较大的书都是“畅销书”。至于此书何以会畅销,有很多原因,据说其中还包括极为特殊的原因。但此书确实有许多优点,对于了解一般科学史,此书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原创中文读物。第二版则更为完善。另一方面,今天的社会确实需要一本这样的读物,但是这样的读物偏偏非常缺乏,此书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畅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作者吴国盛教授曾表示,这是“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当然是自谦之辞。

  

  《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任鸿隽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版

  如今要通读此800页的大书,绝大部分的人不可能做到。但是我们可以将此书当成一座丰富的矿藏,从中发掘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当年任鸿隽赴美国留学,很快成为当时留学生界的领袖人物。他本人虽然没有在科学前沿上做出多少贡献和成绩,但1915年他创办《科学》杂志,成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影响最大的综合性科学刊物;
他创建的“中国科学社”,则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参加人数最多的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坚持到1960年,终于寿终正寝;
至于《科学》杂志,经多年停刊之后,总算有一份名称相同的杂志至今还在出版。

  任鸿隽的名字也许对今天的年轻人已经陌生,但他实在是中国近代科学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他梦想以科学救祖国,追此一梦,就可以不朽。其实任鸿隽所做之事,殆可一言以蔽之,曰“科学文化”而已矣──因此我们可以说,任鸿隽,就是他那个时代的“科学文化人”!

  

  张远山:年终喜见图雅,而其人已如黄鹤

  

  今年国内出版界乏善可陈,所以我今年读的主要是旧书。不过在出版界颇有活力的年头,我也一向以读和重读旧书为主,辅以读一些已经抵抗住了数年时间淘汰的半新半旧书,以及每天花数小时上学术思想网站看贴子,以便与时代不太隔膜。我认为,放着那么多一辈子都读不完、反复读都读不通的不朽经典不读,却把时间浪费在转眼就过气的水货上,决非明智之举。

  我今年新读的并非今年出版的好书有(重读的尽人皆知的经典不列):《故事海选》(人民文学2001,黄宝生、郭良鋆、蒋忠新译),这是《五卷书》之外的另一部印度故事宝典,我盼之久矣。赫兹利特《燕谈集》(严辉、胡琳译,上海社科2001),赫氏当年与兰姆齐名,现在却鲜为人知,但我个人的偏嗜,却认为赫氏远胜兰姆。另外还有钱穆的《国史大纲》(商务1996)及明人谢肇淛的《五杂组》(辽宁教育2001)等,限于篇幅,恕不一一。

  今年出版的值得一提的好书计有三本(仅限于我所经眼的)。

  第一本是夏天去敦煌购得的《敦煌——纪念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敦煌研究院编辑,朝华出版社2002年版,无月份),内容之丰富、印刷之精美令我爱不释手,是一本我会反复重读和翻阅的好书,而价仅98元,即使加一个零我也会买下。此书在我逛过的敦煌市内乃至整个河西走廊的书店里都没有,连莫高窟外的书店也没有,似乎专供进入莫高窟内的参观者,可能还是一项以票款赢余补贴印刷成本的义举,给我一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温暖。

  另外一本是赠书《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赛妮亚、梁祝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版)。揄扬赠书似有瓜田李下之嫌,但我得到的赠书很多,近年来有超过自购书的趋势,之所以不避嫌疑地称赞它,是因为赠书被我弃之不顾的更多。而且另外一个问题是,许多好书常常不受大众欢迎,或者入不了书店采购者的法眼,往往难以购得,获赠是令我惊喜的弥补方式。本书副题是“中国小说七剑客”,入选的七位小说家依次是:赵光鸣、北村、尤凤伟、马建刚、王石、刘庆邦、阎连科。所选作品大都不错,而全书压轴的阎连科《乡村死亡报告》,更是一篇令人灵魂惊栗的不朽杰作。读完全书,我认为“内容提要”所说的“中国思想型作家的第一次集体登台亮相,对当代中国文坛的健康发展会产生具有深远意义的影响”并非虚誉。

  最后一本是前不久买下就读完一遍并且正在重读打算撰文评论的《图雅的涂鸦》(现代出版社2002年11月版)。有人把王小波称为“文坛外高手”,我想网上杰出作家图雅可称为“纸媒外高手”。我的看法是,图雅的成就不逊于王小波。可惜中国的文学环境对天才具有极强的杀伤力,以致王小波英年早逝,而图雅在1993年7月上网后,于声名日隆的1996年7月毫无预兆地突然消失,至今再无音讯甚至生死不明——令人不得不仰天长叹。

相关热词搜索:名家 记忆 阅读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