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派 遇见百年梅派

发布时间:2020-04-04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位于台北市中心的两厅院,黄瓦飞檐、红柱彩梁,仿故宫太和殿的戏剧院与仿保和殿的音乐厅遥相呼应,分据南北向,环抱四座广场,构成台湾最受瞩目的艺术殿堂。   5月26日至29日,《梅葆玖&魏海敏――遇见百年梅派》世纪演出亮相于此。除梅葆玖与其台湾弟子、京剧名伶魏海敏领衔外,特邀叶派小生传人叶少兰,梅派弟子胡文阁、尚伟等人,与梅兰芳京剧团、国光剧团名角共同登场,两岸联演阵容盛大,让宝岛的京剧迷们大饱了耳福。
  接受采访时,77岁的梅葆玖容光焕发,精神矍铄。“你说京剧复兴也好,当年都是大陆的老师,台湾它不是没根基。台湾老观众相当多,他们一是喜欢戏,再就是喜欢流派,喜欢哪个他就给你叫好!”
  梅叶两家再同台
  “《凤还巢》是梅派经典剧目,我父亲当年多次在京演出,老观众多。”
  1929年,梅兰芳根据《风筝误》编改的《凤还巢》在北京首演,全剧生旦净丑行当齐全,情节巧妙戏味横生,悲欢离合终得团圆,是梅派经典中的轻喜剧佳作。
  当年,梅兰芳在此剧中以传统青衣扮相塑造了清纯少女程雪娥,人物形象雅致贤淑,唱腔端正大方,表演自然传神,受到观众盛赞,久演不衰。
  5月28日晚,戏剧院上演梅葆玖与叶少兰合作的《凤还巢》,台湾观众尤为期待――两位都是颇具乃父风范的京剧传人,同演这出戏,意味着梅兰芳、叶盛兰当年同台的情景重现。
  77岁的梅葆玖与69岁的叶少兰自小学戏,“文革”时都因出身传统戏曲家庭而遭批斗。相较梅葆玖随父全身而退,叶少兰与父亲叶盛兰却没能躲过抄家之灾。叶少兰笑自己“贼心不死”,在下放农村进行思想改造时期,会趁夜色跑到山沟边喊嗓。自己甘冒风险,只因父亲抄家后对他说,“深入人心的东西,是不会磨灭的。”他回忆,“抄家过后的那个晚上,有人咚咚咚地敲着家里大门,战战兢兢地开门后,两位自称是铁路工人的男人给了我们一个小包,要我们好好收着,一打开,里头是父亲的8张唱片啊!”
  提及“文革”后复兴传统京剧之难,梅葆玖说:“整整十多年没唱戏,嗓子、腰腿功的恢复最难!我花了一年多,一天吊个几句,才慢慢恢复。”
  对于百年流派传承,叶少兰总结道:“流派创始人,没有一个人标榜自己是什么派的。流派是经过无数人的效仿学习、内外行的承认、作品的流传而得以继承流传的,如果你排出一个戏来不上座,没市场没票房,没人学没人演,就不是流派了。”
  梅兰芳的乾旦(男旦)风姿迄今深植人心,但梅葆玖之后,梅派衣钵在他们的下一代中却没有了传人。梅葆玖感慨,梅家后代因“文革”被耽误,“目前我们正在孙子、孙女辈中寻找适合的人。现在我大哥的孙子梅玮能唱《宇宙锋》、《霸王别姬》、《凤还巢》和《贵妃醉酒》,他从中国戏曲学院毕业后,主要以研究梅派艺术理论为主。这也算梅家隔代的传承吧。”
  5月29日下午“听见梅派LIVE音乐会”的结尾高潮,梅葆玖随着弟子胡文阁同台献唱梅兰芳代表作、传统剧目《宇宙锋》的一段西皮原板。
  老爹爹发恩德将本修上,明早朝上金殿面奏吾皇。我主爷有道君皇恩浩荡,观此本免了儿一门祸殃。
  年近八十的梅葆玖捏着小嗓登台唱了一小段,“出来登台主要是为了推学生,胡文阁是我徒弟,也是梅派近半个世纪以来惟一的乾旦传人,我对他寄予很高期望,希望梨园新人能得到更多关注,这样京剧艺术才能常青,梅派艺术才能发扬光大。”
  追忆梅兰芳
  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皓月当空,恰便似嫦娥离月宫,奴似嫦娥离月宫。
  此次在台演出,梅葆玖谢幕前唱了《贵妃醉酒》中这段著名的二黄四平调,甜润流丽的唱腔,引发了台湾观众对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追崇之情。
  在5月26日晚首场演出的《红鬃烈马》中,梅葆玖与他的台湾弟子魏海敏轮番出演王宝钏,期间魏还饰演代战公主与老师同台,师徒二人共同诠释了梅派经典在温婉中的深厚底蕴。
  受访时,魏海敏回忆了自己的学艺之路:“台湾的环境很不一样,49年后另起炉灶,80年代各种表演工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我们从小学戏,老师也没说学什么正宗流派,只要戏好看我们什么都得唱,所以我82年毕业看到梅老师演出时才下定决心要学梅派。原本以为‘好’是一举手一投足都严谨、唱歌要规范,后来看到老师整个演出是自然的,所有程式都化于无形,才明白‘好’就是这个!”
  5月27日晚,魏海敏领衔另外4位梅派弟子张馨月、尚伟、胡文阁、姜亦珊,分饰杨玉环,重磅打造梅兰芳的夺魁大戏《太真外传》。
  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首届旦角名伶”票选活动,梅兰芳以《太真外传》拔得头筹,赢得“四大名旦”之首。这出据《长生殿》传奇改编的京剧分4本,自《入选》至《梦会》凡十余折,蔚为大观。音乐由徐兰沅、王少卿精心设计,创新许多板式和极为精采的唱腔。
  在台湾上演时,《太真外传》全本被浓缩为七折,一个个古典美人身影穿梭于如梦似幻的舞台上;一句句隽永传承百年的梅腔声韵,令人沉醉其中。
  在末段《剑阁仙会》亮相的魏海敏,更是令人惊艳。她身着浅蓝纱裙,手执素白拂尘,头戴璀璨凤冠,凌波微步走上楼台,吟唱着不舍,与“唐明皇”情意缠绵,共赴云海……
  对于弟子们“旧瓶装新酒”演绎的精缩版《太真外传》,梅葆玖十分满意:“我父亲本人就主张改革创新,但创新是有根源的,京剧看演员,观众一定要听派的,无论你怎么创新别离开我这梅派。文脉相传,戏得靠人来传,海敏带了不少学生,她到北京来,我说,我父亲有的老照片和旧资料,我都提供给你,你要让学生知道这梅派是怎么传下来的,这样她再往下就不会失传。
  (实习生王杨卡佳对本文亦有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遇见 遇见百年梅派 三百年后遇见你 百年梅派在台北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