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企业(39)熊本,栗川商店]kumamon官网旗舰店
发布时间:2020-03-24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拿起一把熊本县的特产――“来民柿漆团扇”,就能从它那曲线优美的竹制骨架中感受到一阵轻柔的凉风。涂有柿漆的和纸扇面呈现出的琥珀色也不断加深,十分养眼。现代社会逐渐依靠机械来制造“清凉”,而熊本县一家企业却一直坚守着这一缕带有情趣的凉风,它就是栗川商店。
山鹿市鹿本町的来民地区位于熊本县北部山间,该地的街道旁建起了一座画廊,栗川商店便位于此地。一对夫妇来到这里,想要给住在远方的老母亲送点礼品。听了他们的话,第4代店主栗川亮一拿出了笔墨,当场在团扇上的图案旁边写下了“祝伞寿”与“松山邦子”等字。这对夫妇还带着使用多年的团扇前来修补,他们对记者说:“这里的团扇的弯曲程度与别处不同。”扇沿得到修补后,他们的团扇就又变得“充满活力”了。
栗川认为,产品的独创性能够提高其附加价值。庆祝生日用的“命名团扇”和绘有家徽的团扇便属此类。他还想出了许多团扇的新用法,例如使用带有书法绘画的和纸制作装饰用的团扇,或是将用于熄灭供奉神灵的灯火时使用的小型团扇改造为便携式团扇等。栗川还想把团扇制作成能装进信封中的留言卡片。
“来民柿漆团扇”的历史可追溯到1600年左右。据说,制作柿漆团扇的技术是由一名来自香川县丸龟的云游僧从四国地区传过来的。昭和初期,团扇制作达到了鼎盛期,来民地区的街道上有十多家团扇店铺。团扇成为了商店促销品的主力,约2千名手艺人每年都会生产600万至800万把团扇。但是,电扇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随后空调也变得不再遥不可及。市面上的团扇逐渐变成了塑料制的工业产品,手工团扇店铺纷纷破产。
仅靠一名手艺人是制造不出团扇来的。制造过程共分3道工序:制骨架、糊和纸、上柿漆。负责每一道工序的手艺人都需要有精湛娴熟的技艺。制骨架的手艺人被称为“骨师”,能将2厘米宽的竹子沿着纤维分成30到40根竹条;糊和纸的手艺人被称为“张方”,要在和纸的适当位置涂上浆糊。
虽然团扇滞销,但团扇手艺人终究得靠手艺养活自己。他们的生路只有一条,就是制造那些能以高价销售的团扇。“不把团扇当做促销产品,而当做馈赠礼品不就行了”――20年前继承店铺的栗川产生了这种想法。
栗川年轻时曾是个调皮鬼,他已故的父亲在生前曾如此激励他:“你爱怎么活就怎么活吧!”在当地的大学毕业后,身为长子的他继承了家业。然而,当他与那些聘用手艺人、开店铺或经营公司的青年会议所的同伴们进行交流之后,他发现了经营的乐趣,并开始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
栗川想要制作高价团扇的目标实现了。涂有柿漆且结实耐用的团扇开始被人们视为吉祥物。上世纪80年代时,来民柿漆团扇的售价是每把500日元,而现在则涨到了1千到2千日元,年产量达到了1万把。栗川商店在营销策略上也下了功夫,把工作室的一部分与画廊合并,让人们能够近距离看到手艺人糊和纸的过程。有时,手艺人还会表演用刀切掉纸张的多余部分以及切竹子的绝技。顾客可以买团扇赠送亲友,也能买来留给自己使用。
2006年,澳大利亚悉尼举行了“日本节”。栗川商店也参加了此次活动,大力宣传“UCHIWA”(注:团扇的日文发音)的文化。能不能把团扇变成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或英国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中观战时使用的商品,能不能举办一个把团扇当做小型道具的时装展呢――这样的想法在栗川的脑中不断闪现。
只是,栗川认为“在迎合时代发展的同时,要坚守传统的制造方法”。8月上旬,栗川和员工们摘下了那些略微发青、尚未成熟的柿子,将它们捣碎后在井水中泡了一夜。经过3到5年的发酵,这些柿子汁就会变成呈琥珀色的柿漆。柿漆能够驱虫,颜色也会逐年加深。制团扇用的竹子为3年生的斑竹,需要在秋季至冬季期间在阿苏外轮山采伐。团扇的和纸则使用奈良、吉野的产品。
目前,来民地区只有2家制作来民柿漆团扇的店铺。团扇虽新,却颇有历史感。时间越久,制作团扇的技术与原料便越有韵味。让公司能够顽强、长久地生存下去的,正是那灵活而多变的创意。(文:柴田菜菜子)
相关热词搜索:熊本 商店 企业 百年企业(39)熊本 栗川商店 体育商店以30元的价格 20元同心卡促销包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