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里的“巡航导弹”]巡航导弹

发布时间:2020-03-24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发射后,“弹簧刀”无人机能迅速张开双翼,进行自杀式袭击      一种袖珍的自杀式攻击机即将在天空中静静地翱翔,时刻准备俯冲袭击地面上的目标,这就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蒙诺维亚市的航空环境公司生产的“弹簧刀”微型无人机,它被认为是美国尝试追杀恐怖嫌疑人的“新武器”。
  据美国《大众机械》杂志报道,美国军方一度希望让每个排都配备大型作战无人机,但现在美军的目标已改为“努力让每名士兵都携带一架轻巧的‘弹簧刀’”,今后士兵一旦发现目标,他只需躲在墙背后,动动手指,遥控这款载有炸弹、超静音的自杀式无人机砸向目标……
  
  “背包飞机”与“热狗炸弹”
  提起无人机,人们自然会想起美军的“掠夺者”、“全球鹰”以及以色列的“苍鹭”等,而提起巡航导弹,人们也会很自然地想到美军从巡洋舰、轰炸机和核潜艇上发射的“战斧”。以前如果有人把这两个东西结合成一个整体,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如今航空环境公司却将其变成现实。
  今年10月,航空环境公司向美国陆军交付了第一批“弹簧刀”微型无人机,它携带有监视仪器,可对移动目标实施跟踪监控。更离奇的是,这种可以装到背包里的无人机还内置一颗热狗大小的袖珍弹头,引爆后可迅速消灭目标。按照美国陆军无人机系统项目助理蒂姆?奥因斯的说法:“机翼可折叠的‘弹簧刀’便于携带,士兵可轻松将它塞入双肩背包。需要发射时,士兵可立即将其从背包中取出,然后再把它放入同样轻巧、形似迫击炮的发射管内弹射出去。‘弹簧刀’的作战就开始了。”起始阶段,“弹簧刀”的机翼是隐藏在机身内的,机身被弹射出去后,它的两对机翼迅速自动张开。采用电动静音马达的“弹簧刀”在空中几乎没有声响,它自身搭载有高清摄像头,所“看”到的一切可实时传回地面――士兵通过一款带液晶屏和类似游戏机手柄的操作器,洞察“弹簧刀”飞过的区域。有意思的是,航空环境公司在设计“弹簧刀”的操作器时,相当注重细节:操作器可安装遮光罩。这样即使在阳光刺眼的环境下,士兵也能看清操作器上的显示屏。当士兵在深夜行动时,遮光罩还能避免敌军在黑暗中发现显示屏所发出的亮光。
  当发现目标后,“弹簧刀”就会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收起机翼,像鸟儿调整翅膀一样,变成一枚小型巡航导弹,直接与其锁定的目标同归于尽,模式颇类似二战期间日本的“神风自杀机”,不过个头与打击精度不可同日而语。为了彻底做到悄无声息,在发动攻击时,遥控的士兵可以选择关闭“弹簧刀”的马达,让其完全以滑翔的方式撞击地面目标。这样一来,在黑夜中,地面目标根本不会知道头顶上有颗“炸弹机器人”正在落下。
  更厉害的是,士兵可通过“弹簧刀”拍摄的高空影像,判断是不是他要打击的目标。如果是,就对目标实施自杀性攻击。如果士兵突然间改变主意,发现找错了目标,还可以下达指令把攻击命令取消掉,使用起来非常灵活。
  
  “纳米黄蜂”玩不过“弹簧刀”
  说起“弹簧刀”的创意,其源自2007年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计划局(DARPA)启动的一项名为“阿努比斯”的计划,目的是研发一种体型微小的武装无人机,既可对目标实施侦察监视,又可执行对“具有较高价值目标”的杀伤任务。众所周知,美军和中央情报局习惯用“掠夺者”、“死神”等大型无人机发射“地狱火”空对地导弹,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对恐怖分子据点发动“定点斩首”行动,但这些大型无人机无法确认具体击中的目标,且所发射的大威力导弹往往殃及无辜,令当地仇恨美国的人越来越多,结果陷入“越反越恐”的怪圈。这些缺憾迫使美军不得不寻求解决问题的新利器,能集无人机的侦察监视和巡航导弹的攻击功能于一身,微型无人攻击武器应运而生。
  奥因斯回忆说,最初,财大气粗的波音公司竭力推荐一种“纳米黄蜂”的手掌型无人机,它的样子酷似飘浮在空中的蒲公英,可以搜索几英里外的敌方狙击手和汽车炸弹,一旦敌人试图袭击美军,“纳米黄蜂”就如同急速下坠的自由落体炸弹消灭目标。可是“纳米黄蜂”最大的毛病就是可靠性太差,其侦察设备需要频繁更换,因此,该机实际只能在美军对抗路边炸弹和地雷这样的任务中使用,不可能应用到日常侦察和攻击行动中。
  就在波音公司铩羽而归之际,航空环境公司毛遂自荐,提出了更富实用性的“弹簧刀”计划。有赖于该公司在新概念无人机和特殊材料研发上的优势,整套系统的毛重被压缩到不超过15磅(约6.8公斤),长度也被控制在1.5英尺(约46厘米)左右,步兵能将其装入背包中携带。高度的灵活性,使得“弹簧刀”能及时为作战部队提供关键信息,使部队具有更快、更安全的机动性。正如列克星敦研究所分析师洛伦?汤普森所说,一旦美国陆军侦察分队或特种部队携带“弹簧刀”出击,就能在不暴露自身目标的情况下掌握敌情,并在不需要后方支援的情况下直接展开精确打击。而且,使用“弹簧刀”造成的伤害较少,特别适用于城市作战。
  不过,由于侦察与攻击两用的“弹簧刀”无人机尚未投入实战,有不少人怀疑其威力。据资料显示,“弹簧刀”无人机的重量受到严格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弹簧刀”显然无法携带足够多的弹药,其攻击力、摧毁力必将受到影响,能否彻底完成需要执行的任务也就是个未知数。与以往用于侦察监视的小型无人机相比,“弹簧刀”的自杀式特性使其失去可回收再利用的功能,如果敌人伪装技术较高,“弹簧刀”一旦“出鞘”,就很可能要白白“牺牲”了。
  
  袖珍无人武器大行其道
  其实,像“弹簧刀”这样的袖珍无人武器并非绝无仅有。自从2001年美国发动全球反恐战争后,为应对在异国他乡作战所面临的复杂情况,减少士兵的伤亡,参战的西方国家纷纷开发和应用微型无人作战系统,从小如蝼蚁的仿生侦察虫,到堪比玩具的微型无人地面车辆以及微型无人机均成为士兵们的好伙伴。
  一位DARPA官员指出,微型无人作战系统的长处是,它们能进入人无法进入的空间和复杂的环境,如小巷、房舍、车底、洞穴、地道、雷区,使人能置身事外地执行那些所谓肮脏(Dirty)、危险(Dangerous)、枯燥(Dull)的“3D任务”。
  为解决近战中最头疼的地下室、洞穴等封闭空间的敌情侦察问题,以色列一家公司开发出绰号“眼球”的神奇侦察球,它被誉为士兵的“第三只眼”,其外形恰似一枚手雷,士兵可以随身携带。它的“五脏六腑”包括传感器、无线通信设备和电源等。使用时,士兵将侦察球直接扔进建筑物、地下室或洞穴里,由传感器采集周围的信息,然后由无线通信设备将这些信息传送出去。士兵利用便携式显控装置接收信息,借此了解封闭空间内的情况。它除了可以采集视频和音频信息外,也可以安装化学或生物传感器,用以探测生化武器。
  据报道,在2011年8月举行的拉斯维加斯“黑帽防御系统大会”上,与美国空军长期合作的网络安全专家泰瑟与航空工程系统专家比金斯展示了“黄蜂”无人机,其长度为1.83米,重约6.4千克。“黄蜂”的精华在于其搭载的无线网络(Wifi)渗透系统,当它在空中飞舞时,能自动“嗅出”地面上哪里有Wifi网络信号。它的内部塞满了各种装备,其中包括一台搭载了Linux操作系统、性能超强大的微型电脑。该电脑还装有能通过“蛮横攻击式解码”破解在Wifi网络中传输的密码的电子系统,其原理是:“系统地将所有可能正确的密码都试一遍,总有一个会是正确的,这种解码方式理论上可以破解任何加密信息。”据介绍,“黄蜂”具备截获手机通话内容的功能,“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当地网络运营机构根本无法知晓它的存在”。
  由于袖珍无人武器的不断出现以及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以后我们也许会看到一种全新的战场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5场战争引人注目,这就是美军主导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北约国家对利比亚实施的空中打击。1991年的海湾战争揭开现代高科技局部战争的序幕;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则是一场典型的以远程和高空精确打击为主的“非接触性战争”;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则全面展示了信息化战争的威力。在这几场战争中,无人机、精确制导炸弹、远程打击能力大行其道,特别是北约对利比亚的定点空袭,几乎是在“零伤亡”情况下实现作战意图,缩短了作战进程。军事专家认为,类似这样以“非直接接触方式”摧毁敌国目标的新一代战争即将到来,届时,神出鬼没的袖珍无人武器应用会更多。
  
  编辑:田亮 美编:苑立荣 编审:吴迎春

相关热词搜索:巡航导弹 背包里 背包里的“巡航导弹” 把导弹装进背包 美单兵巡航导弹可藏身背包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