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凤凰山在哪里 [城市发现:武昌凤凰山,这里全是念旧的时光]

发布时间:2020-03-23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唐代诗人岑参有诗“路指凤凰山外云”,指的就是武昌的凤凰山。   凤凰山是武昌古城的门户,有“欲制武昌,先制蛇山,欲制蛇山,先制凤凰山”之说,为历代军事“要塞”。清末张之洞曾在凤凰山顶修筑炮台,控制城北及江面。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时,起义军曾在这里布放炮兵阵地,炮轰江上的清军兵舰。
  其实现在的凤凰山仍有一个看起来很神秘的基地,听说是个炮兵营。
  
  [凤凰山的来历]
  凤凰山位于武昌解放路北端东侧,与螃蟹甲连体,东起得胜桥,西接解放路,南抵省实验中学,北临中山路,面积2万平方米,海拔高程44.9米。
  凤凰山得名于三国时期。据说当时有凤凰飞来,栖息此山。不知是否为东吴孙权称帝的粉饰作用――有凤来仪,正是新皇帝上任的征兆。它的得名与东吴政权的形成关系密切。
  
  凤凰山上,静静生活
  
  一个朋友在凤凰山上租了房子,约我们前去参观。
  正值傍晚时分,几个人顺着崎岖但也算好走的山路一路直上,抬头看见一个尖顶红窗的欧式小楼,朋友指着那个窗户说:“瞧,我将来就住那儿!”
  这可把他身后的一行人给羡慕坏了,大家热烈讨论起来:“哇,还是尖顶的呢,好有情调啊!”“真怀旧啊!”“好像是老租界的房子吧?”……
  即将成为凤凰山主人的这位朋友自豪地介绍了他的房子:“这个房子以前属于瑞典教区,大概传教士就住这儿吧!”
  “啧啧!”大家赞叹声不断:“这种房子都能被你租到,真了不起!”
  但是接下来,这位朋友开始抱怨起来:“这个房子很不方便啊,没有厕所!”
  “那有什么关系?夜壶呗!”
  继续抱怨:“隔音很差唉!楼上的地板咯吱咯吱响,隔壁的电视放什么节目我家都听得一清二楚,我都不敢放音乐了!”
  “那有什么关系?这种房子就是用来隐居的!”
  大家纷纷责怪他“身在福中不知福”。但其实大家心里明白,不方便上厕所、隔音不好都是居家过日子的大问题。只是这房子的外观已经极大满足了可以“活在电影里”的梦想,所以在一开始大家宁可不去介意那些“世俗事物”。
  或许,凤凰山的老居民屋,大多都是这样“中看不中住”吧!
  之后又走访了几家凤凰山的原住民,却发现,原来他们并不介意这些不方便。“我们住得很舒服!”是大家一致的心声。许多家庭都用老式的煤炉烧水做饭,冬天来了,几乎每家每户都在屋外晾着腊肉或香肠。
  在新中国之后,整个凤凰山几乎都被职工宿舍淹没,曾经的市仪表厂、新华造纸厂、市医疗机械厂、凤凰二厂――它的凤凰牌收音机曾经盛极一时。最近几年,这些厂渐渐不再存在,职工们下岗的居多。他们中年轻的外出打工,退休的则在此安度晚年。
  
   [瑞典教区的前世今生]
  瑞典教区属北欧建筑风格,1890年建筑而成。砖木结构,2-4层,外柱廊采用券拱式。
  瑞典教区是基督教瑞典行道会所创建,为该会在中国的最大教区,同时这里为行道会在湖北的总会驻地。行道会在武汉先后修建基督教道路堂、主任牧师楼、真理众学等。
  抗战期间,瑞典领事夏定川将瑞典领事馆迁入教区内,并代理英美等国与武汉日伪政府间的有关事物。1952年,领事馆闭馆。
  
  如今,瑞典教区已经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居民楼。这座楼,即便已经充溢了浓浓的居家生活味道,但那仿佛来自遥远北欧的浪漫气息还是叫人挥之不去。
  
  凤凰山上,穿越时空
  
  我们开始抱着游客的心态,掏出包里的相机,边拍边走了下去。
  沿着并不宽阔的小山路一直走,忽而上坡,忽而下坡。大家啧啧称奇:“这里完全不像武汉嘛!”“武汉居然有这么一个地方?”
  去过凤凰的朋友说这里让他想起了凤凰,去过漓江的则说让她想起了漓江,还有朋友说他想起了重庆的磁器口,只是房子没那么古典……这时,我们的前方传来一个妈妈叫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地地道道的武汉方言这么一吆喝,大家瞬间跌回现实世界:“果然还是在武汉!
  一路上遇到好几只关在铁栅栏里的大狗,经过时,它们每个都很激动地朝我们大吼,大概这里还不太习惯有外来人吧!
  就是这么一个沉寂着的山,即使在网上搜索关于它的新闻,也实在少得可怜。2004年4月29日的《楚天都市报》曾报道过这么一则关于虫灾的消息:“连日来,不计其数的怪虫涌上武昌凤凰山福利村居民区中,将原本绿油油的刺槐树叶啃得精光;这些‘不速之客’还成群结队爬入居民家中,引起人们不安……”虽说这不是好消息,但正从侧面说明了凤凰山的自然环境之好。
  而2008年12月10日的《湖北日报》则有另一则《武汉地名混乱令人迷糊》的报道:一位外地人来武汉寻找凤凰山最后却找到了江夏……原来关山也有个凤凰山!在此提醒大家不要混淆了。
  
  [凤凰山与武昌十三山]
  武昌的地形属于典型的残丘性河湖冲击平原。历史上,武昌山多水多,岗岭起伏,湖河交错,“外扼地理要冲,内依地势险阻”,为兵家必争之地。原武昌城内的山丘,民间有十三山之说。这十三山为:蛇山的5个山段黄鹄山,黄龙山,殷家山,高观山,棋盘山;炮架山,崇福山,凤凰山,胭脂山,一字山,?石山,梅亭山,肖山。
  
  凤凰山与花园山只有一路之隔,中间的这条道路即著名的昙华林。大多数来此地的人,几乎只是在昙华林和花园山游逛,因为那些著名的建筑几乎都集中于此。但如果你往昙华林街的背后,花园山的对面,这个初看并不起眼的山上走一走,会发现更多日常的精彩。
  这就是凤凰山。
  
  [凤凰山、花园山与昙华林]
  自然文化历史上,昙华林街区有“一湖三山”之说,即北临沙湖,西靠凤凰山,环抱花园山和螃蟹甲。
  美国圣公会韦廉臣主教
  
  凤凰山上,日常诗意
  
  经过这么多年的变迁,外面的世界早已不是它原来的样子了,但凤凰山上的变化却很小。
  就在今年,昙华林一带被整修一新。但不管是昙华林街区还是花园山的房屋,似乎都被翻新过度了。而凤凰山……大概因为它一直最不被重视,大概是因为此山上的著名历史建筑不够多,所以基本没怎么被改变。
  这对于我们却是极度的幸运,因为我们能在这里寻访到最原汁原味的老武昌,一个叫人意料之外的武昌。
  只是偶尔,当我们的视角从山上移向外面时,看到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在回看这山附近的老江夏民居,竟然有时光交错的瞬间错愕之感。
  
  [凤凰山的传说]
  其实关于凤凰山,还曾有过一个民间传说――孟宗哭竹。
  孟宗是著名的二十四孝子之一。在传说中,孟宗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有一次年迈的母亲病得厉害,冬日突然想喝笋汤。孟宗到处寻觅竹笋都不得,最后只好跑到竹林中抱着竹子哭了起来。他的孝心感天动地,地上竟然冒出了新鲜的竹笋……
  后人为了纪念孟宗的孝以及孟母的慈,曾在凤凰山下立碑修墓。就在凤凰山脚的南麓,曾有孟井、“孟宗哭竹生笋处”大石碑、镌刻着“吴司空孟母墓园”的石牌坊、石砌的孟母墓、古色古香的应山祠等古迹。可惜到了上世纪50年代,凤凰山因为被划为军事重地,孟母墓园被平整,并建起了驻军的饭堂。时过境迁,凤凰山已不再是军事禁区,在孟母墓园及孟宗“哭竹生笋处”的遗址上建了居民住宅――市医疗机械厂宿舍。■

相关热词搜索:凤凰山 武昌 念旧 城市发现:武昌凤凰山 这里全是念旧的时光 城市发现 这里全是念旧的时光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