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VS“三农”发展滞后]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
发布时间:2020-03-23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今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解决“三农”问题一直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尽管国家对“三农”问题始终高度重视,在农村医疗、农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工户籍改革等问题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农村污染严重、农民增收困难、“新圈地运动”等问题依然令人担忧,这也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城镇化步伐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事件
2009年末至2010年3月特大干旱给云南省农业造成重大损失,多个农业领域受到重创。由于自然及人为等因素导致的特大旱灾给全省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20亿元以上,饲草、饲料价格上涨,畜牧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减收因素增多,农民增收面临新的困难。
8月1日起,河北省邢台市相继在3个县、15家建筑企业、20个工地实行了建筑劳务实名制“一卡通”,为2400多名农民工发放实名卡。此举意在维护农民工权益,探索一条破解拖欠农民工工资难题的新途径。
8月1日,重庆市开始受理农村居民转户申请,截至8月26日,已有3.6万余名农村居民转为城镇户口,整户转户7300余户。
9月26日,《人民日报》报道,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文盲、半文盲及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整体劳动力的26.94%。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种植养殖技术水平普遍不高,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始终难以提高,收入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
10月20日,由水利部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编制的《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实践与探索》在北京发布,报告披露,由于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全国目前仍有超过1亿的农村人口喝不上干净水。
声音
“科技和信息化就像金融严冬中的一件‘保暖内衣’,应该给广大农民发一件。”“‘农民工二代’注定要像他们的父辈一样,再度成为城市的匆匆过客。所不同的是,他们可以回归的那个‘家乡’,在心灵深处已经不再属于他们这一代;对它的记忆不仅不再甜美,甚至很可能是苦涩和令人窒息的。”
11月3日,《新京报》报道,河北省通过‘新民居工程’,预计3年改造7500个村庄,增加建设用地50多万亩。农民将被迫离开自己的住房,被“集中住楼”。除了得到一套补偿房,宅基地置换后产生的效益将与农民无关,全由政府支配。据报道,这样的“圈地运动”正在河北、山东、安徽等20个省市进行。
中国城市化的大趋势谁也不能阻挡,这个趋势从本质上对农民有利。我们在指出问题的同时,切不可以为城乡一体化这件事本身就错了,更不要以为这件事是剥夺农民的一个阴谋。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统筹城,发展的思路。这个思路的心是解决城乡收入差距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等问题。我国农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约10%,但按照统计部门的说法,我国“农村人口”占到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因此,农村人口的收入不可能高。按我的计算,在目前已经有1.5亿多农村劳动力在城。务务工的基础上,农村的隐性失业率仍然接近50%。
我国目前近60万个行政村,大量的“村庄”已经无多少农事存在,更多的村庄没有几户专业农民。如果把无农事或农事少的“村庄”当城市来建设,逻辑上是对的。但是,平均不到2000人的60万个行政村怎么接城市标准建设?如果就地建设,就会有一大批没有吸引力的假“城市”,脱离农业年轻人不会喜欢它,最终会被他们遗弃。现在一些地方的“迁村并居”已经发生了这样的问题。针对目前的“圈地运动”,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出台对增加挂钩试点的管理细则,细则首先应该进一步强调农民自愿原则,同时要循序渐进,明确对农业专业户不能集中居住,要帮助他们建设分散居住点,也方便农机的存放。
相关热词搜索:滞后 三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VS“三农”发展滞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