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球图片 没有橄榄球的橄榄球赛
发布时间:2020-03-20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高位截瘫,是个非常残酷的名词。让这个伤残级别最高的群体在运动场上竞技,是让人无奈而又阳光的选择。 他们连上下轮椅都需要人抱,然而坐在轮椅上,来回冲撞,拼力夺球,从来没有退缩过。背后是难以想象的艰辛:这群成年人都穿着婴儿用的纸尿裤,因为身体的缘故,甚至连汗水都无法排出。
不是第一名,没关系,重要的是,身体的障碍没有让他们放弃对生活的渴望。他们仍然可以骄傲地大声宣告:战胜自己的人,是所有人心中的英雄。
“快!快快!卡死!”“防守!”辽宁残疾人体训中心篮球馆内叫声一片,砰砰砰砰几辆轮椅撞在了一起,很快,一名男队员取得领先优势,双手拼命摇着轮椅,其他七辆轮椅疾驰而出,你追我赶,冲刺了,过人,过人,再过人,轮椅如离弦之箭般掠过终点。球进了!
他们身坐轮椅,却灵活过常人。轮椅的每一次冲撞,都让人心紧绷;轮椅的飞速前进,让人目瞪口呆。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这一切的存在。
绑在轮椅上的“战士”
进攻、防守,传球、带球,激烈的比赛还在进行。轮椅发出来的撞击声,却让我为他们一阵阵骄傲。为了防守对方的进攻,队员们毫不犹豫的移动着自己的轮椅挡在他人轮椅的前面,两辆甚至是更多的轮椅撞在了一起,发出让心灵震撼的金属撞击声。
轮椅橄榄球的运动员大部分都是高位截瘫的残疾人,必须是颈椎损伤者,按照国际标准,除了下肢必须依靠轮椅外,上肢还应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轮椅是他们的“腿”,“腿”的原动力便是双手。一个没有上场的队员脱下手套,毫不夸张地说,那双手比鸡爪大不了多少,“能握个手吗?”他努力往里收了几次手指,始终不行。这样的手,如何驱动轮椅?轮椅每滑动一米,要付出怎样的艰辛?
“只能靠搓。往手掌缠胶布,或者带上手套产生摩擦力来搓动轮椅。”几百圈、几千圈、几万圈……为了练出速度,两只手就在和车轮一遍又一遍的摩擦中变得越来越粗糙,布满老茧和磨破的伤口。“必须练好大臂,靠大臂带动小臂,增强手的功能。”
大多数队员传球时,用手腕把球甩出去,球过来时,只能往怀里揽。他们的胳膊根本抬不过头顶,球稍微在身后一点点,就没有办法了。
由于胸部以下全无知觉,下肢无法用力,训练时必须五花大绑――用皮带将腿、上身固定在轮椅上,“轮子一翘就翻了,没有这个,人早就飞出去了。”用力较猛的右半边身体经常练到麻木的状态,训练结束时,就像中风了一样。
“很多时候我一头栽到床上,连喝水的力气都没有了……但必须坚持我们的口号――掉皮掉肉不能掉队。”队长程双苗笑着说。陈君在一旁精气神儿十足地把自己牢牢绑在碉堡般的轮椅上,戴上护腕、护膝、护肘,他说自己全副武装的样子就像变形金刚,酷得不得了。
小便纸尿裤,大便开塞露
一小节赛后,气喘吁吁的运动员驾着轮椅下场休息,脸上却见不着一点汗珠。等候多时的护工们迅速跑上前,举着喷壶对着他们的脸,哧!哧!喷了个遍。原来,高位截瘫造成植物神经紊乱,队员们几乎丧失出汗功能,热量排不了,只能靠这种强制降温法,“内火积在里面,会烧得人发晕”。
每一个轮椅橄榄球队的队员,都有一个身体的秘密。这些,在球场上无法看到。
程双苗原是北京特种部队的战士,训练时意外受伤;两年前还在读大学的陈君因为见义勇为被一刀刺中颈椎;供电局的张征在高空作业中不慎坠落;曾是体育老师的张文莉高台跳水时触壁致残;18岁的邵德全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偶然、意外、事故,毫无留情地改写了他们的人生,那些关于飞虎队、关于大学、关于结婚生子的梦想一个个随之逝去。
最大的秘密藏在他们的脖子里,那是一两段钢筋,它几乎穿入每个队员的躯体,固定着受损的颈椎。姬建辉的秘密是一根导尿管,日日夜夜在身上插着,另一头连接尿袋收集尿液。程双苗7年前落下的病症上半年开始恶化:脊髓空洞上移至延脑,有生命危险。解决办法是从脖子置入一根“T”型分流管至腹腔,排除积水,以至于现在生个病什么的根本不敢扎针,怕把管儿扎漏了。
因高位截瘫,大小便的失禁问题也无法避免:队员们全都穿着纸尿裤训练。大多感知不到尿意,好点的知道要来了,根本就控制不了。每训练一小时休息一次,勉强能走的去厕所,不能走的自觉背过身子换掉尿裤。纸尿裤经常会漏,队员的裤子常会湿上一大块,彼此习惯也就不难为情了。排尿困难的只能用导尿管,日日夜夜在身上插着,另一头连接尿袋收集尿液。为避免泌尿感染,必须用药水冲洗膀胱,一次需要半个多小时。更为严重的是,七八个队员没有大便功能,全靠开塞露,侧躺在床上,护工在底下垫张纸等着,不行,再打一个开塞露,再等着。
对他们来说,生活的困难要远远多于竞争的困难。
没有橄榄球的橄榄球赛
橄榄球向来被誉为最具集体精神的项目,被称作“有田径运动员的跑动,篮球运动员的手感,足球运动员的脚感,是每个角落都在激烈的拼搏、拼抢、冲撞,是绝对男人的项目。”由此发展而来的轮椅橄榄球比赛,保持了其精神,但缘于重残人士“康复”的目的,在规则和形式上也大大有别。
场上队员中,一名年轻女孩尤其醒目,原来,轮椅橄榄球是惟一可以男女混合的项目。“橄榄球”不是正规的橄榄形皮球,而是标准的排球,这是从安全角度考虑,并且让这些上肢功能欠缺的运动员多了一种击地传球的选择;场地是普通篮球场地,两端篮筐下各划出一块禁区,只要带球冲进对方禁区,即可得分。比赛中,两个队各上场4名运动员,各队可有1名女队员,比赛分4节进行,每节8分钟。不同残疾程度的队员根据国际奥委会的医学分级标准得到不同分值,从0.5分到3.5不等(分值越低,残疾程度越重),每队上场队员总分不能超过8分。分值高的队员主攻,分值低的防守。
球赛允许身体合理的正面冲撞,对抗性相当强。别看人少场地小,激烈程度一点不比职业橄榄球赛差。球场上只听到一阵阵乒乓作响的轮椅撞击声,队员们辗转挪移,互相吆喝,围追堵截,抢断运球,惊险场面层出不穷。比赛激烈好看,多亏了特制的运动轮椅,它的造价几万元一辆,座椅很低、稳定性很好,两个大轮子都向外撇,还有辅助轮和保险杠,这样运动员不容易摔下来,在碰撞的时候也不会夹到手。
与橄榄球运动充分接触后,队员们都爱上了这项活动,而且经过一年多系统训练,体质增强了不少,生活自理能力也随之提升:开始连吃饭喝水都要喂的,不但能自己吃饭,还能自己上轮椅了。现在,康复中心都把他们当成高位截瘫病人的榜样,鼓励锻炼康复。看起来依然有些孱弱的姬建辉说,原来上下床都要靠两个人抬,通过锻炼臂力以后,能够自个儿上下床了。训练成绩也不错:带动轮椅速度25米只用时9秒,这还不是队里最快的。
生命,靠他们的呵护延续
由于完全不能自理,队员们的生活全靠护工照料。不论酷暑严寒,他们始终陪同训练;场内场外,密切关注着队员的一举一动,随时给予帮助,常常是一个队员摔倒了,四五个护工们蜂拥而上。护工中有白花苍苍的老父亲,有年富力强的中年汉子,他们不仅照顾自家孩子,还义务照顾队里没有家属陪同的队员,还有完全出于爱心,不计回报的好心人。
力量训练时,运动员苦,护工更苦。因为手没有握力,托举杠铃很容易滑落,护工需要全程弯腰提着杠铃做保护。队员们汗流浃背,护工们腰酸背痛。一天天下来,队员从只能举起一根棍到在护工的帮助下托举到70公斤,个别还能到100公斤。
站立训练中,队员自己站不住,护工们咬牙将他们一个个抱起来,用皮带甚至绳索将他们绑上站立架,费劲地装好脚架、垫上海绵,绑着也靠不住的,从后面托着。有的队员病后发胖到200多斤,抱起来相当吃力。长期下来,护工的腰椎落下了毛病。拿300元一个月,一年很少能回一次家,我问护工值吗?回答很坚定:他们个个都是好样的,我为他们做这点事,值!
对教练来说,除了带领训练,也要帮忙照顾生活的方方面面。前一天,主教练文燕给一个队员推轮椅时不慎扭到腰,现在躺在床上,动弹不得。“这群孩子真是相当刻苦,完了还自觉加练。他们的身体永远没有好的时候,我每天都在感动,都多一份责任心。但凡能动一下,我也一定要去看他们训练。”这位59岁的女教练动情地说着自己的队员们。
不用橄榄球,是为了保护残疾人本已脆弱的身躯,残疾人参加橄榄球赛,也不是为了竞争高下。这场没有橄榄球的球赛,被他们演绎得淋漓紧致,演绎出了一种远比“重在参与”这句话所能表达的更多的精神层面上的东西:一种充满人性的、顽强的、向上的力量。
电影中,橄榄球场上阿甘呼啸向前的身影,不但是为穿越敌对的重重阻隔,更像是为另一种人生的完全洞开而欢欣。现实生活中,我们的队员也在橄榄球场上找到了生活的力量,自信的源头,困在轮椅里的身体,为生命的价值重新定位.
相关热词搜索:橄榄球赛 橄榄球 没有橄榄球的橄榄球赛 内衣橄榄球赛 裸体橄榄球赛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