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生水起 中国公共外交:风生水起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0-03-20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公共外交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09年冬,外交部新闻司公共外交处升格为公共外交办公室,表明公共外交在中国总体外交中的地位获得了重要提升、尽管中国的公共外交机制目前仍处在建设和磨合中,但中国公共外交的新局面已经展现出了光明的前景。
  
  公共外交的内涵
  
  通常所说的“外交”,主要是指政府外交,而非“公共外交”。作为一个专业术语,公共外交一词由美国塔弗兹大学弗莱舍法学院教授埃德蒙德?古利恩于1965年首次提出。当时,古利恩把公共外交定义为一个涵盖传统外交领域之外的国际关系范畴,意指“政府向外国公众提供信息并施加影响的行为”,包括本国政府对其他国家舆论的开发、本国利益集团与他国的互动、外交事务的报道及其政策影响、外交官与外围记者的沟通、跨文化交流等。与政府对政府游说和施压的传统外交不同,公共外交是一同政府通过对外国民众施加影响,进而影响外国政府政策的对外传播方式。
  目前,中国学术界将公共外交定义为由政府主导,面向社会公众,以传播和交流为主要手段,以增强国家软实力、维护和促进国家利益为根本目标的新型外交形式。公共外交的行为主体包括政府、社会精英和普通公众三个层面。其中,政府是主导者,社会精英是最活跃的中坚,普通公众则是最为广大的基础性力量。公共外交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各种现代传播手段,向世界和国际社会介绍本国国情,解释本国政府的政策与观点,消除他国公众可能存在的误解;通过展示本国文化和价值观,积极影响和塑造他国公众对于本国的正面认知,提升国家的整体形象和国际影响力,以维护和促进本国利益。公共外交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对外传播和建构工作,可以更广泛、更直接地面对他国公众和主流社会,已成为政府外交的重要补充,发挥着政府外交“力所不及”的独特作用。
  
  中国公共外交成绩斐然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外国公众仍在不同程度上对中国存在偏见与误解。中国通过努力开展公共外交,逐渐让世界了解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负责任的中国,为中国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友善的舆论氛围
  经过多年建设,中国公共外交目前已经拥有了一系列“成熟品牌”。其中,孔子学院和“中国年”活动最具代表性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落户韩国以来,目前已有近300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和欧洲最多),成为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继2003年和2005年中法两国成功互办国家文化年后,以国家为主体,以文化为主题的“国家年”活动为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沟通、交流与互动提供了一种卓有成效的方式和载体,不仅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和人民间的彼此了解,而且还促进了国家间政治、经贸等领域双边关系的发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中国领导人经常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身体力行公共外交。胡锦涛主席出访时,总会在繁忙的日程安排中抽出时间,深入到访问国民众中走访、交流,无形中拉近了中国同受访国的距离。温家宝总理2007年和2010年访问日本和韩国时都安排了晨练活动,与日韩两国的普通民众拉家常、叙友谊,增进了中国人民与日韩两国人民的感情。《日本新华侨报》2010年5月底的一篇文章说,温家宝总理访日时的晨练可谓“四两拨千斤”,传递了一系列新的信息,颇具“不是外交胜似外交”的意味。中国领导人在出访期间,通过演讲、接受媒体采访、举行记者会、与访问国民众交流等各种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领导人的人格魅力和亲民风范,加深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于中国致力于和平发展、构建和谐世界的认识。
  2008年5月,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秉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在举全国之力开展大规模抗震救灾活动的同时,向外国记者开放灾区现场,坦然接受国际援助,把一个真实、自信、坦诚的中国展现在了世人面前。8月,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则让全世界为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所倾倒。特别是,“奥运模式”的公共外交一改以往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的“二分法”,将击缶、四大发明、书法长卷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作为中国国家形象的主要标志在奥运会开幕式上予以浓墨重彩的展现,表达了中国以“仁”、“和”为特色的传统文化和全民动员、为奥运尽力的崇高理念,成功地塑造并展示了当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中国独具特色的“奥运模式”公共外交为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2010年11月即将在广州举行的第16届亚运会必将为中国公共外交续写崭新的传奇。
  继北京奥运会之后,2010年5月开幕的上海世博会使“世博外交”成为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公共外交创举。世博会是荟萃世界经济、社会、科技、人文领域最新成果的盛会,它参与者多:全世界有近百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2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数以千万计观众参观;持续时间长:从开幕到闭幕长达半年;对于中国意义重大:是拓展公共外交,展示民众风采,提升国家形象的良机。在“世博外交”中,普通民众成为对外交流的主体,200万中国志愿者及众多国内游客在世博园内外和国际友人开心接触,热情互动,把中国民众热情、善良、乐观的精神风貌传递给了全世界。
  与此同时,中国正在由“内”而“外”积极发力,通过打造自己的强势媒体,向海外发出“中国声音”,争取国际话语权。自2009年以来,中国中央电视台相继开通了阿拉伯语、俄语国际频道,为广大阿拉伯语、俄语地区了解中国、感知中国架起了桥梁。2010年1月1日,由新华社主办、专门向海外观众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正式上星,为中国主流媒体占领对外传播制高点开辟了新的道路。2009年底,片长30秒的“中国制造”形象广告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亚洲频道滚动播出,取得了良好的礼会效果。2010年国庆节前,国务院新闻办将在国际主流媒体,面向世界观众,播放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有学者认为,这部将由50多位中国各界名人诠释中国形象的对外传播“大片”的上映,标志着中国开展国家公关的时代已经来临。
  作为国家外交工作的“领头羊”,中国外交部和驻外外交机构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公共外交的新举措。从外交部方面来说,自2003年9月以来,外交部定期举办的“公众开放日”活动已经成为外交部公共外交的一个重要品牌;将原新闻司公共外交处升格为公共外交办公室,建立公共外交综合协调机制;全面贯彻落实《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为外国记者在华采访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借助国际媒体的影响力客观报道中国;会同其他部委,紧密围绕国内外重大事件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主题,全方位推进公共外交。从驻外外交机构 方面来说,中国驻外大使和高级外交官经常通过演讲、接受采访、出席研讨会等方式,与驻在国各界人士沟通交流,增信释疑,宣传中国发展成就和政策立场。使领馆开放日、“中国论坛”、中国主题研讨会、图片展、电影招待会以及中国文化节、电影节、文艺演出和青少年交流等公共外交活动的成功举办,在当地社会和民众中不断掀起感知中国、了解中国的热潮。
  
  今后中国公共外交的努力方向
  
  公共外交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基础性工具。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公其外交起步较晚,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今后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进一步提升公共外交在中国总体外交中的地位。随着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互动的日益紧密和对外交往主体多元化趋势的进一步增强,开展多种形式的公共外交已经成为中国进一步改善国际形象、增进同国际社会相互了解的重要面有效的途径。作为公共外交的主导者,政府应加强对公共外交的规划和引导,将其纳入国家对外战略的大框架之中,并据此制定中国的公共外交战略。同时,应加大对公共外交的投入力度,在国家外交经费预算中划出一定份额,专门用于公共外交支出。
  第二,充分整合公共外交资源,完善公共外交的社会化职能。在公共外交上,单纯依赖政府的资源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要坚持政府外交与民间外交相结合的原则,在官民并举的方针下开展公共外交。在进一步发挥政府机构,特别是外交部¨作用的同时,要为民间团体和社会组织开辟更大的参与空间,为它们参与公共外交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同时,要加强对民众的公共外交教育,培养并提高全民的公共外交意识,大力推行“全民公共外交”,使社会各阶层都成为公共外交的自觉践行者。
  第三,加强公共外交理论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要大胆借鉴国外先进的公共外交理念和成功经验,制定研究规划,培养研究队伍,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理论体系。要使中国的公共外交在计划制订、项目实施和效果评估上都以科学标准为依据,提高决策的精细化、科学化水平。要在对外交往的实践中,逐步培养和造就一支掌握政策、熟悉业务、善于沟通的公共外交人才队伍。
  第四,要重视经典、成熟品牌的运作,积极开发新的交流平台。对于孔子学院和“中国年”活动等成熟的公共外交品牌,要继续大力发展,稳步推进,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同时,要积极开发新的对外传播平台,运用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努力引导国际舆论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网络外交”,将互联网作为对外传播中国政策、理念和文化的重要渠道,增进外部世界对中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和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最大限度地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今天,中国外交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正肩负着新的时代使命。现在,中国公共外交的舞台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广阔。加强公共外交,意义重大,形势紧迫,任务艰巨。我们期待并相信,公共外交将在不断提升国家软实力,营造良好外部舆论环境,塑造中国民主、进步、开放、和平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责任编辑:李瑞蔚)

相关热词搜索:正当时 中国 外交 中国公共外交:风生水起正当时 公共外交 中国公共外交与软实力建设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