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与社会主义 深入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0-03-20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发展为全球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后的世界性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虽然这场危机对世界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尚待观察和研究,但是却向我们提供了深入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主义新发展的一个时机。研究资本主义和研究社会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历史视野出发看国际形势新特点
  
  金融危机冲击着世界,超越金融、经济的范畴,将引动我们对当前国际形势特点的再思考和再研究。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把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实现了我国国内发展战略和国际战略适应时代发展的伟大转折。20多年过去了,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为时代基本特征的思想没有改变,但国际形势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个大时代又可划分为带有鲜明特征的各个时期,具体分析与研究各个时期的新特点,有助于我们的国际思维不断更新,形成新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战略。
  当前国际形势新特点,可以从两方面来概括。第一,国际格局多极化、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文化多样化都出现新的特点。第二,现在世界处于大转折、大变革时期。地缘政治和国际政治生态发生激烈变动。可以说是二战后的第三次大转折。第一次转折是冷战开始,大国的盟友及敌对关系发生变化;第二次转折是冷战结束,国际格局由两极走向多极;现在是第三次。世界这种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是多年积累起来的,并将延续一段时间,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是这个大转折的标记。
  世界处于“一球多制,社资共存”状态。“多制”是指发展模式多样性,但其中又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体制为主,而且这两种体制会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共存下去。
  从最近10年特别是最近5年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可以看到以下几点:(1)世界的多样性带来发展模式的多样性;(2)新兴经济体出现,世界经济增长呈多元化,改变着世界经济的格局;(3)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性明显表露。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给世界经济带来持续增长的同时,也带来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不均衡和不可持续性。
  
  从国际金融危机看当代资本主义的几个特点
  
  1、当代资本主义是金融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历经500年,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1)资本主义孕育和初始阶段;(2)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3)垄断资本主义阶段;(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5)以新自由主义为标记的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美国这个“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又可称为“野蛮资本主义”或“赌场资本主义”,其金融体系与巨型赌场没有什么两样。在这个非理性的市场上,价格构成并不遵循供求规律。金融机构放弃了传统业务,致力于货币投机,追求越来越高的利润率。轻率地发放贷款和肆无忌惮的投机交易,而政府放松调控和放弃监管。在遇到困境时,却要公共机构和纳税人来保护债权人。这种“利润私有化、亏损社会化”,是社会不公正的最明显的体现。
  2、美国的“金融帝国主义”。当代资本主义有别于传统资本主义的最大特征就是资本金融化。以“金融创新”为借口,发展虚拟经济,并把它与实体经济相隔离。而且,我们把美国称为“金融帝国主义”或“货币帝国主义”,就是其以美元霸权为基础,向世界输出大量美元,同时吸收外国物资,从而提高美国国内消费水平,并且控制外国资产的所有权。美国可以不受限制地向全球注入美元,美国从而享有巨大的金融和经济好处。美国利用美元本位制,将全球经济美元化,全球为美国经济的财政赤字、国际收支赤字融资。资本金融化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发展的最高形式。
  3、经济全球化负面影响显现,但积极面仍是主要的。美国次贷危机如此迅速地发展到全球金融危机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结果。金融危机的重要特征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造成全球经济不均衡、不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性金融投机的负面作用的突出表现。因此,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国际金融全球化造成的全球资本主义体制的危机。但我们对经济全球化不能由于发生金融危机而加以全面否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正在增加,它们的经济利益诉求也日益被关注。经济全球化依然具有两面性,而且积极面是主要的。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的结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并为世界创造财富。不仅发达国家得到好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得到了好处。通过这场危机,分析如何使全球化朝更加均衡、更加公正的健康方向发展,已成为广为关心的议题。
  4,新自由主义是产生金融危机的根源。这场危机的根源。在于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主导思想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有四面旗帜,即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金融化。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新自由主义是对凯思斯主义的否定。前10年,自由竞争及私有化和市场化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发展;中期10年,新自由主义向世界推广,被认为是唯一最好发展模式。苏联解体有诸多因素,其中新自由主义渗入与发展是原因之一。新自由主义在最近10年中逐步走向顶点。
  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金融化”中,私有化是核心。战后西方国家全面私有化有一个过程。战后前期,西方国家特别是西欧处于经济恢复和调整时期。所有制多种形式并存,私人垄断所有制占统治地位,但国有经济有相当比重。这种以股份制形式出现的国有经济涉及基础建设、公共建筑、对国民经济起决定作用的工业部门和工矿企业、公用事业、土地森林、金融机构。公用事业基本由国有经济掌控。国有经济在金融业中的比重:德国54%、法国60%、意大利75%。私有化浪潮是20世纪70年代以新自由主义为主导的“撒切尔一里根革命”所欣起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模式失败,美国的放任自流资本主义发展模式被认为是唯一成功的模式,即所谓“华盛顿共识”。私有化全面深化,经济金融化,为危机种下了祸根,全面私有化伴随着彻底市场化,进入人们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
  5、资本主义经济的结构性危机。这次经济危机从金融危机开始爆发,实质还是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于这种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因而也可称为结构性危机。战后发生过几次经济危机。如1957-1958年经济危机,1974-1975年经济危机,1979-1982经济危机以及1989-1990年的东亚、拉美金融危机。本次危机同以往几次不同之处有两点:一是过去几次危机都比较温和,经济萧条阶段不太明显;二是这次危机发源地是美国,又是经济的核心金融领域。本次危机是战后资本主义60年来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发生变化积累起来的。这种结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产业结构变化。传统工业(如钢铁、纺织)急剧衰落,新兴工业迅速发展。要求对经济结构进行重大调整与转制。(2)垄断组织形式发生变化。由单一垄断组织发展为经营多样化的联合公司。由混合联合公司发展为跨国公司。垄断资 本核心为金融资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活动越来越依靠金融体系在资金和资本上进行融通和调节。垄断程度很高的跨国银行同跨国公司相互结合。虚拟经济空前膨胀。(3)世界经济结构不平衡。表现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不平衡。
  6、经过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这场危机。将是新自由主义的终结,但不是资本主义的终结,也不是市场经济的终结。在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发现了一条客观规律,就叫“扬弃”。资本主义是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为基础的,但在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和提高过程中,出现了一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其自身范围内自行扬弃的矛盾,首先表现为通向一种新的生产形式的过渡。因此,这种“扬弃”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适应生产力的社会性要求而作出的自我调节。危机是一种“创造性破坏”。是对旧体系的破坏,也是对新体系的催生。当然它仍不可能全面突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社会主义正在被热议中。从现在研究水平出发,当代社会主义的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社会主义当然是资本主义的替代物。战后资本主义得到高度发展,但其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同私有制和社会化矛盾,以及贫富差距扩大引起社会矛盾)并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变革,使生产力充分发挥和使生产关系达到新的更高的水平。工人阶级取得政权后,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第一要务。
  2、实现社会主义必须要由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来领导。这个政党要团结广大人民群众,经过长期艰苦奋斗,取得国家政权,并巩固这个政权。无论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还是取得政权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都应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和本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确定革命和建设的战略与政策。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自身解放。
  3、社会主义是一个“过渡时期”,带着旧社会的“胎记”。共产主义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总结教训之后,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认识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社会主义作为“脱胎”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体系也发生危机。
  4、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既是排斥的和对立的,又是继承与发展和相互影响的。发达资本主义本身存在着或孕育着社会主义因素。“社”与“资”两种社会体制将会长期共存,相对立而又相互影响,各自在发展“制度创新”。
  5、研究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深化改革开放,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近5年来,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我国学术界、经济界、金融界和国际问题研究领域有着相当影响。我们需要反思和警惕。经济结构转型势在必行。将过剩生产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到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在当前,中国自己稳步发展是对世界经济的最大贡献,力求经济、金融和资本稳步发展,同时也愿意参与全球金融合作和国际金融体制的改革。
  6、在“制度创新”中发展“中国模式”。源于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模式多样性,已经成为当前国际形势中显著特点之一。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也是各不相同的。大致有自由市场经济的美国模式、社会市场经济的欧洲模式和带有东方色彩的市场经济的日本模式。冷战结束之后,转型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出现,使世界的发展模式更加丰富和多样。各种发展模式各有特点,可以相互学习与借鉴,但不能将自己的模式宣扬为唯一优秀模式,更不能强加给别人。所谓“中国模式”,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正处在实践与探索之中,并在“制度创新”中形成与发展。
  
  (责任编辑:肖雪晴)

相关热词搜索:当代 资本主义 新发展 深入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研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