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与困境:德国军队的海外维和|维和部队
发布时间:2020-03-19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前不久,围绕德国联邦国防军海外维和的新闻接二连三地在媒体出现。先是在中东维和的德军战舰与以色列战机“擦枪走火”;再是驻阿富汗德国维和士兵玩弄人头骨的图片见报曝光。恰在此时,德国又推出了新版《国防白皮书》,海外派兵问题占了相当篇幅。这些事件也反映出冷战后德国参与维和行动日趋频繁且引人瞩目的现实。
海外维和:国防政策调整与军队改革的产物
德军维和行动的产生与演变,是与冷战后德国国防政策的调整与军队的相应改革分不开的;而这又应最终归因于德国外部安全环境的根本性改变。
一方面,随着苏东剧变、两德统一和北约、欧盟的相继东扩,德国已从原先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前线国家”,变成被友邦环绕的“欧洲中心”;直接性的大规模入侵威胁消失。但另一方面,欧洲乃至全球的动荡和不安定因素仍然很多:素为欧洲“火药桶”的东南欧地区及前苏联地区被冷战掩盖、一朝复苏的民族、宗教矛盾及领土纠纷,层出不穷的地区性危机和局部冲突,以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恐怖主义肆虐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非传统安全威胁,都令德国难以独善其身。特别是“9?11”事件后,国防军正式把应对国际危机作为国防安全政策的优先方面,国土防御和集体防卫降到次要地位。2003年5月,国防部公布的《国防政策指导》断言,要实现“确保德国的和平、自由和独立”这一国防政策的最高目标,就要“着眼于承担未来欧洲和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责任”,并达到“根据《联合国宪章》为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服务、在危机时刻提供援助”等具体目标。参与国际维和,又是德国实现“确保本国的和平、自由和独立”这一国防政策最高目标之必需。
为应对冷战后欧洲的安全局势,以及适应维和行动较冷战期间出现的一系列新特点,德军的建设思想也随之大变。国防军自1955年建军以来,一直扮演充当抵御苏东集团西进的“绊马索”的角色,以重装部队为主力;国防军在根据两德统一的有关协定大幅裁减的同时,开始向以“轻装、机动、快速反应”为特征的“国际干预力量”转变。冷战结束至今,德军连续进行重大改组。1992年到1995年底,德军分成了两种类型的部队,即:参与北约和欧盟在远距离地区危机干预行动的快速反应部队,以及主要用于本土防卫的机动防御部队。
按计划,到2010年,国防军将进一步削减至25万军人和7.5万以平民身份服役的志愿人员(服役期9个月),并完成从义务兵役制军队向职业化部队的转变;同时,将取消现行的陆、海、空三军体制,将原有的五大军兵种(陆军、空军、海军、医疗救护部队和后勤部队)演化为三支涵盖不同军种的新型部队:一是3.5万人的快速反应部队,用于北约快速反应部队和欧盟指挥下的各快速反应战斗分队,执行短期、高烈度的强制性联合维和行动;他们将“优先在陆、海、空、天和信息空间全方位领域以最小的代价,迅速战胜敌人”。二是7万人的“稳定部队”,负责参加中低强度的、持续较长时间的多国联合性维和行动;他们将“以最小的损失,战胜军事化程度不高的敌人”。三是其余14.75万官兵组成的“支援部队”,它将为前两支部队提供医疗救护及后勤保障等支持,并执行训练、指挥和控制及本土日常执勤等任务。
2006年10月25日公布的新版德国《国防白皮书》,在基本沿袭上述思路的同时,进而指出,最近的军事改革,将是1955年联邦国防军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层次最深、涉及面最广”的一次改革,将力图把国防军建设成一支“反应快速、机动性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并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现代化军队,其未来的任务将主要是预防国际冲突、解决国际危机及与国际恐怖主义作斗争;因此,德军在未来将继续参与国际军事行动。
不断担负国际性任务的德国国防军
军队转型的同时,国防军走出国门,不断参与在北约、欧盟和联合国授权下的国际行动。1993年至今,国防军的足迹几乎遍布全球各主要热点地区,担负着海上巡逻和船只检查、人道主义援助、保卫战后重建、停火观察等多种维和使命。
1993年5月16日,德国首次派出武装人员参与执行防区外的人道主义任务:一支运输和支援分队参与了联合国在索马里的第二期维和行动。此后,在经过了一场异常激烈的国内大辩论后,德国人终于普遍接受了这样的共识:使用军事手段可以阻止战争升级和避免人道主义灾难发生。
1999年,北约空袭南联盟。这是德国国防军参与的首次作战行动,国防军也因之经历了颇有争议的重要转折点:真正变成了一支国际性干涉武装。当时,在德国国内掀起了一场关于“武装干涉科索沃事务是否符合国际法”的大辩论,但联邦宪法法院抵制住了所有试图阻止国防军卷入这次行动的努力;迄今,尚有近3000名德军在科索沃执行自战争结束后开始的科索沃多国维和行动。
2001年“9?11”事件后,阿富汗战争爆发。塔利班政权被推翻后,在北约组建的国际安全援助部队中,德国出兵最多,不仅领导着费札巴得和昆都士两省的重建分队,还派出特种部队参与了在阿富汗的“持久自由”行动。2005年9月,德国议院批准,把在阿富汗执行任务的军队人数增至3000人。目前,德国已是阿富汗北方地区维和行动的统一规划者。按照德国官方的说法,德军将在阿富汗至少驻扎到2015年。
如今,在国防军的行事议程中,参与在北约、欧盟和联合国授权下的国际行动被摆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2004年12月3日,德国联邦议院通过一项新法律。其中,执行“低烈度任务”的批准程序已被大大简化:只要议会内的任何一个政党在7天以内不对该事项提出质询,该行动就因自动得到议院授权而被批准;如果面临的威胁迫在眉睫,或面对的事态“性命攸关”,那么议院可在出兵已成事实后再追加批准程序。德国向海外派兵的灵活性随之大增。德军在过去15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演变成一支参与国际维和任务的主力部队。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已先后有超过20万人次的德军在海外执行过任务。
意义和影响重大
如上所述,海外维和行动是冷战后德国保卫本国安全的重要举措。然而,德国热衷于向海外派兵,除维护本国安全外,显然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
首先,这有利于德国在安全方面减少对美国的依赖。欧洲人在波黑和科索沃两场“家门口”的局部战争中的束手无策,以及“9?11”后美国单边主义的盛行,使德国的政治家们痛感实现自主防务的必要性。到海外维和,不仅可以锻炼军队的实战能力,还能改换军队的新式武器装备;国防军实力的增强,是对由“法德轴心”倡导的欧盟防务一体化建设的有力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美国主导下的北约对欧洲安全的操控程度。
其次,可以借“维和”的名义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历史上,德俄曾多次为东欧这片“战略缓冲地带”明争暗斗。冷战结束后,尽管俄势力大幅消退,且德俄在共同抗拒美国建立“单极世界”及应对前苏东地区不稳定因素等方面有利益契合点,但德对俄的防范乃至遏制之心仍存。从2005年7月1日起,德国空军就应刚加入北约的波罗的海三国的“安全之需”,沿着三国与俄的边境巡逻和实施空域监视。而德国在阿富汗北部大片地区的驻军,也对俄的南翼传统势力范围中亚地区形成了战略压力。
第三,有助于提高德国的国际地位和政治影响力。由于在多国维和部队所提供军事力量的不断增多,德国已先后获得了在科索沃、阿富汗北部等地的多支维和部队的指挥权,这不仅凸显了它在北约和欧盟中的地位,也增添了它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的砝码。施特鲁克曾说,“德国的国防行动也正在(阿富汗东北部的)兴都库什山麓进行”。在与德国相隔万里的地方搞“国防”,其政治含义显然远重于军事意义。
不可否认海外出兵给德国带来的好处。首先,德国及其军队大大改善了自身形象,这是德国彻底成为“正常化”国家的必经之路。德国二战后一直在反省和批判当年的侵略历史和战争暴行,政府非常重视对国防军的正确引导与严格管理,并设有专门机构从事军人的思想教育工作。鉴于二战的教训,政府强调,国防军官兵不能“仅仅是服从命令”,还要明白自己所执行的任务的含义,并将“道德”二字时刻牢记心中;这就是国防军独特的建军之本――“道德原则”。这也是国防军在过去10多年里参加维和的表现受到广泛好评的重要原因。总体而言,德国的海外驻军善于与当地民众和睦相处,因而很受欢迎。由此,就不难明白德国从政府到公众对“骷髅门”丑闻涉案者发出一片“严惩”声的缘故,也可以理解以色列人总理,为何如今却表示欢迎德国人来中东维和、并就“误击”事件主动道歉。
其次,海外维和使“欧洲的德国”扮演了世界性角色。德国是在联合国授权的前提下、在北约和欧盟等多边合作框架中出兵的,这种以国际机制“自我束缚”之举,既打消了世界特别是欧洲邻国对德国的疑虑,又巧妙地在“师出有名”的背景下彰显了德国奉行的多边主义政治思潮、政治理念的成功实践,显然有利于德国实现成为世界性政治大国的夙愿。
制约因素不少,今后为继不易
海外维和虽可实现德国多层次的国家利益,但其前景并不容乐观。首先是政治文化的影响。一是两次世界大战害人又害己的教训,使“和平主义”思潮在德国深入人心,多数德国人颇为反感使用武力,他们坚决抵制由“单边主义”衍生而来的“军国主义”和“干涉主义”,认为经济、政治和外交斡旋等手段应是推行对外政策的首选方式。二是德国公众在克制方面比政治精英们走得更远,他们本能地不愿让德国扮演强国角色。进入新世纪后的民调连续显示,70%的应答者希望德国“像瑞典或瑞士一样”,只有不到30%的公众相信德国最适合在安全政策上领导欧盟。这就使政界在利用维和行动扩大本国影响力时,不得不小心翼翼。
其次是经济状况的限制。军队改制的顺利进行,需要充足的军费保障;但从2004年至今,德国的国防预算始终冻结在240亿欧元上下的水平上,只占GDP的1.3%左右,连北约2%的基本标准也达不到。这是冷战结束至今,在“和平思潮”笼罩下,广大民众不重视军事力量的发展,对防务政策的支持率不高的结果。同时,由于德国近年来经济状况一直不景气,大多数人认为,国家目前的当务之急,应是进行旨在稳定本国经济的大规模改革,而非军队的改革进程。本来就紧张的预算“银根”大多数又用在了人员和装备的维持上面,致使用于采购、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预算下降严重,军队改革步履维艰,官兵难以得到足够的维和所必需的新装备和训练。这导致总兵力达27万多人的国防军,如今仅有1万人可被派往国外,被国人讥讽为对危机反应迟钝的“笨拙恐龙”和“第三世界国家军队”;即使新的改革计划得以落实,国防军也仅能同时在海外部署1.4万人,这就使德军加强在海外部署的回旋余地变得极为有限。
新《国防白皮书》发表仅数天后的10月29日,国防部长荣恩就宣布,德军海外执行任务已近能力极限,为减轻压力,不得不从12月起将驻波黑的7000维和官兵分批撤出。应该说,今年5月黑山的独立及科索沃地位的长期不明确,证明巴尔干仍是需国际社会予以特别关注的区域;而德国竟连这近在咫尺的地方也感到力有不逮,可见其军力之捉襟见肘。可以预见,德国进一步担负维和义务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本文责任编辑:王栋)
相关热词搜索:维和 德国 变革 变革与困境:德国军队的海外维和 变革与困境 德国军队的海外维和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