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拉丹”死了,还是“拉登”死了|拉登死了谁接手
发布时间:2020-03-19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几乎每一个被误读的人名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而这些将错就错延续下来的“不正确”,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归于尘埃。 “看到她天使般的脸,以及她谦和的笑容,你会觉得她身上散发着一股凝聚力。”这是国外媒体对泰国首位女总理英拉?西那瓦的一段评论。
Yingluck Shinawatra,当大家开始关注这个泰国政坛新星的身世、新政和未来时,她一定不曾想到,在中国,这个讲汉语的国家正在发生一场关于她的中文名字的争论。媒体记者和编辑们在“英拉”与“英禄”之间犹豫不决,人们在争论和变换的译名面前心存疑虑,不断质疑她们是否为同一人。而那些曾经的记忆――关于本?拉丹与本?拉登、奥巴马与欧巴马的故事也再次被翻新重温。
英拉终于“赢啦”
英拉?西那瓦,这个有着1/4中国血统的女人,一直都没有一个统一的中文名字,偶尔也是以“他信的妹妹”身份出现才能引起大家的注意。有统计称她曾经有过九个中文名字:中国大陆称“英拉”;港媒称“英禄”、“丘英乐”、“仁乐”;台湾译为“颖拉”或“盈拉”。而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媒体称“英叻”、“威禄”、“茵腊”。面对这些纷繁的译名,有人调侃还不如叫“她信”更让人信服。
7月3日,曼谷,为泰党总理竞选人英拉?西那瓦面带标志性的笑容在投票前展示身份证,身份证上有一个英文的名字:Yingluck Shinawatra。也就是在这一天,新华社译名室统一将沿用已久的译名“英禄”改为“英拉”,为此,深知“行规”(译名以新华社为准)的著名记者闾丘露薇发微博“诉苦”,认为这一“昨天还叫英禄,今天变成英拉”的行为有“玩残同行”的嫌疑。尽管如此,当日央视新闻播报这条新闻时仍然采用旧称“英禄”。
“泰国候选总理、他信妹妹的名字如何译,央视和新华社又干上了。央视这次译为英禄,而新华社译为英拉。依过往经验,有强势话语权的央视最终会胜出,美女总理可能会被中国人叫做‘英禄’。”7月4日,北京青年报常务副总编辑田科武的一条微博,引发了更多人关于外国政要译名标准的思考。
“按照泰国语的标准译音表luck中lu发‘禄’音,按照泰国语的惯例,元音后面的子音ck作为最后一个音节不发音,所以我们一开始看到Yingluck就译为‘英禄’。”新华社译名室的工作人员吴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说,“后来,外交部相关负责人打来电话说泰国民众都将luck发音为‘拉’,当时考虑到她还没有当选为总理,改后影响也不大,于是就纠正为‘英拉’。”
译名室,这个承担着外国政要译名重大职责的机构,在确定译名后第一时间发布了这一通知。而反应较其他媒体慢了一拍、7月3日依然沿用“英禄”的央视,也随后改口为“英拉”。有网友因此评论说,这次译名之争最终以“英拉赢啦”结束。但尽管如此,早前“英禄”的影响却也非同小可,本报记者截稿前在网上搜索“英禄”,发现仍有86万多条相关信息。
本?拉丹也并非真名
今年5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向全世界宣布了“基地”恐怖头目本?拉丹被击毙的消息。当人们看到有些媒体报道“拉丹”而不是“拉登”时,甚至怀疑死去的到底是不是那个曾多次制造恐怖袭击的“基地”组织领导人。
事实上,自“9?11”后,“拉登”二字已牢牢地刻在了人们的记忆里。但新华社译名室作为国家认定的唯一综合性译名单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毅然决然地为这一全球头号枭雄更名,译名室的结论是:本?拉丹才是正确的译名。
“拉登”最早是广播电视媒体根据英语或者汉语拼音的发音,即“望文生音”而产生的读音,但乌萨马?本?拉丹(Osama Bin Laden)的名字来自阿拉伯语,在阿拉伯语系中根本没有“登”这个音节,“丹”才是正确的发音。
“我们译名时遵从音译为主、名从主人、约定俗成三大规则,即翻译外国人名基本上根据译名表和译音表来音译;而外文字母拼写相同的外国人名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读音。一般来说,我们都会追踪溯源到他的家族根源来确定发音,Bin Laden在阿拉伯语中发音为本?拉丹。”在译名室工作了20多年的陈有明告诉记者。
此外,本?拉丹全名“乌萨马?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丹”,是他祖传四代名字的组合。“本?拉丹”的意思是拉丹之子,乌萨马才是他自己的名字,而拉丹则是他曾祖父的名字。但是由于“本?拉登”和“本?拉丹”在国内普及率都很高,无论说哪个,大家都知道是谁。
从“奥巴马”到“白宫”
两年前,《华盛顿邮报》记者肯思?B?理查伯格就美国总统“Obama”的译名写了一篇题为《外交交锋:“奥巴马”还是“欧巴马”》的文章。文章源自奥巴马首访中国前的一次译名风波。
当年11月12日,为给奥巴马访华造势,美国驻华使馆发布了一款关于美国总统首次访华的纪念海报,海报中的奥巴马虽然还是那个人,但其中文译名却变成了“欧巴马”。对此,美国驻华使馆解释,美国政府现在正在规范总统中文译名,今后将统一使用“欧巴马”。
而在新华社的译名库里,现任美国总统的全名是“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这一姓名于2004年11月3日存储入库。“奥巴马这个姓氏在非洲国家肯尼亚的一些部落很普遍。‘欧’尽管是打头,后面紧接着是辅音,在拼音文字、拉丁文字以外的地方都是翻译成‘奥’,不分亲疏,所以绝对不能翻译成‘欧’。而且一直都是这么翻译,如果他改了那个家族的名字都会受影响。”陈有明说。所以,为奥巴马“改名”的要求并未成功。
类似的话语交锋可以一直追溯到“White House”的中文译法。中国人向来称之为“白宫”,意为“白色的宫殿”。但奥巴马政府对此持有异议,他们说美国没有宫殿,坚持在官方声明中使用“白屋”,意指“白色的房屋”。由于大家已经对白宫耳熟能详,一旦改动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一直沿用至今。
事实上,关于外国政要的译名之争一直存在。早在2006年,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留德博士景德祥就指出,德国女总理的德文原名是“Merkel”,更为准确、文雅而带有女性特色的音译应该是“梅克尔”,而不应该是“默克尔”。但是,“默克尔”已是事实上的“标准译法”。
目前,在译名室的数据库里依然有许多与现实约定俗成相异的译名,比如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录入的是“威廉?盖茨”,基辛格的译名准确版本是“基辛杰”。几乎每一个被误读的人名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而这些将错就错延续下来的“不正确”,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归于尘埃。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相关热词搜索:死了 拉登 拉丹 是“拉丹”死了 还是“拉登”死了 到底是拉登还是拉丹死了 拉丹打死了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