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不全是经济】 2018中国经济真实状况
发布时间:2020-03-16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谁再劝中国领导人说,石油企业兼并必须遵循“市场规则”,首先得回答,日本为什么不能遵循“市场规则”买到足够的石油资源? 6月上旬,国际原油价格逼近每桶140美元关口。仅6月5、6日两天,就每桶上涨了15美元。
回顾原油价格走势:2003年底在每桶30美元上下;2004年第三季度起不断上升,10月首次突破50美元水平;2005年8月底,飓风卡特里娜吹袭美国,油价一度上升到70美元,两年不到就翻了一番。然而,原油涨价的大趋势远未结束,经过了2006下半年的下跌,如今的油价,比2007年初的“低位”又涨了170%。
油价向上猛蹿,到底发生了什么?
“亚洲溢价”关成本何事?
2005年前后,不少分析认为,油价上升的原因是供需变化。美国主流媒体散播“中国威胁论”的同时,把中国石油需求增长推动油价上升,当成顺理成章的说法。美国能源部副部长也说,中国的能源需求增长,占2004年全球原油需求总增长的1/3,这部分需求增长,把世界原油生产的剩余部分吞没了。
然而,当我们做一下石油供求和油价对比分析,不难发现,近30年来石油的生产量与消费量基本能保持平衡并略有盈余;而且,石油生产量与消费量差额,与油价变动的相关性也并不高。
经济分析离不开成本。中东的不少浅藏油田,开采成本仅为每桶两美元左右。2006年摩根斯坦利的分析报告说,每桶石油的勘探和开采成本“超过了10美元”(是1999年的3倍)。作为佐证,一些过去无利可图而废弃的老油田,现在因油价高涨被二次开发,经过油井内置感应器全天候检测、高压蒸汽溶化石油再冷凝、抽出等十分繁复的工序之后,每桶石油的开采成本可以“高达”16美元。比起130多美元的油价,这些成本实在微不足道。
因此,纯粹的经济分析给不出合乎逻辑的解释,2008年中的油价为何比2003年底上升了3倍多?纯粹的经济分析也不能解释,为何从1992年起,所谓的“亚洲溢价”可以默许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向亚洲石油消费国收取每桶价格高出欧美1至1.5美元的“手续费”。2003年的平均“亚洲溢价”高达每桶2.56美元,中国为此一项就多付了5.4亿美元。
2007年10月,油价开始逼近每桶100美元,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秘书长也坐不住了,几次对外表示,油价太高了,供求因素无法解释这种高油价。印度石油部长干脆说,是对冲基金、银行等机构在原油期货市场上的大举人市炒作,造成了油价的疯狂飙升,因此建议取消原油期货市场,以平抑油价。
有钱买不来的资源
从1993年起,中国就开始在全世界开拓石油来源。中国石油企业在海外遇到的,更多是挫折:
从东西伯利亚到太平洋的输油管道,本有中国与俄罗斯论证谈判了10年之久的“安大线”(安加尔斯克-大庆)方案。2002年底,日本支持的“安纳线”却后来居上。最终确定的“泰纳线”,出海口正是日本提出的纳霍德卡。
2002年12月,中石油收购俄罗斯第九大石油公司斯拉夫油田以失败告终,因为俄罗斯国家杜马以绝对多数通过一项决议,不允许任何外国政府控股的实体参与竞拍斯拉夫石油的股权。
2003年3月7日,中海油宣布将从英国石油气集团(BG)手中买下里海卡拉干油田8.33%的权益。两个多月后,西方五大石油公司联手抵制,决定行使股东优先购买权,中海油的收购计划泡汤。同时,中石化与BG的买卖也吹了。
2003年,中石化和中海油联手竞购哈萨克斯坦里海地区一处大规模油田部分股权,结果,西方几家大型石油公司又用优先购买权将中国挡在了门外。
2005年中,中海油又进行一次引起广泛关注的海外收购大演习――提出以现金185亿美元并购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尤尼科。最终,中海油还是铩羽而归。中海油遭遇的,除了来自美国商业对手雪佛龙?德士古的竞购,更关键的是政治障碍――不迟不早刚刚获得通过的《2005年国家能源政策法案》。这个讨论时间长达4年之久、长达1700多页的法案,在最后通过前增加了一个专门针对中国的条款(Sec.1837),要求评估和汇报处于增长之中的中国能源需求,以及这一增长在政治、战略、经济或国家安全方面对美国的影响。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可以几乎无限期地拖延时间,阻止中海油的收购活动。
类似的大小案例,至今还在不断重演。
中海油收购尤尼科,媒体关注,专家评论。通行的议论是要按“市场规则”,中海油是中国政府控股的国有企业,先天不足。甚至有人建议,先把中海油改革,与跨国公司合资,让跨国公司控股,“市场规则”畅行无阻。这套市场万能的议论,在彩电、冰箱等行业或许成立,但用在深入国际政治的石油资源,肯定似是而非了。
中国只能算是世界石油争夺战中的后来者。日本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石油是其主要能源,但本土几乎没有石油。日本锲而不舍地进行了多年的尝试:1967年成立日本石油公团(准政府机构),负责海外石油勘查开发事务,并从组织上、技术上和经济上对石油跨国公司提供各种优惠,鼓励日本公司独立开发石油,加强同产油国的联系,帮忙勘探,投资建输油管、码头等等。然而,所有这些努力,都没能改变日本对进口石油的高度依赖。1997年,日本石油消费的99.6%依靠进口,其中76.9%来自中东地区。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多年,始终没有买到一家类似尤尼科的石油企业。
谁再劝中国领导人说,石油企业兼并必须遵循“市场规则”,首先得回答,日本为什么不能遵循“市场规则”买到足够的石油资源?
美国控制之下
中国石油进口运输大多依靠远距离、大运量的海运,其中约80%要经过马六甲海峡。全球主要的海上石油运输线路掌握在美国手中。要顺利买到石油,是“极其复杂的国际经济、政治、外交和军事问题”。想得到石油,还得看美国脸色。
有英国学者说:瞥一眼所谓的恐怖分子避难所和敌对无赖国家分布地图,会发现那几乎就是一幅“世界主要能源分布地图”。“美国控制石油资源并不只是为了满足本国消费,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其他重要工业国家,特别是欧盟、中国和日本,控制石油资源。”对波斯湾、伊朗、里海盆地的战略意义,布热津斯基说得更直截了当:“谁能在战略上控制这个地区,谁就有最大的霸权资产。”
2007年2月,伊拉克内阁提出一项重建国家石油业的法例草案。吊诡的是,这项草案的草拟者竟然是美国能源顾问公司Bearing Point,2006年7月提交白宫,9月分送至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德士古、壳牌和英国石油,随后给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7年初才终于提交伊拉克政府。这一项“生产分 享协议”(production-sharing agreement),让外国石油公司有权开采、提炼(和勘探)伊拉克的石油,然后和伊拉克国营石油公司“分享”。
过去,玻利维亚、中东各国、90年代中期的俄罗斯,缺乏财力和技术,都有过类似的与外国企业合作的协议。但是,随着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各国纷纷组织自己的石油开发公司,与外国公司谈判新合约,这种开采形式大为减少。“生产分享协议”在伊拉克回光返照,整个过程,足以成为“石油不全是经济”的又一注脚。
“阴谋”与储备
“在大多数经济领域已经普遍应用了自由贸易和投资规则的年代,石油领域是一个极大的例外,而且经常被外交政策目的所操纵。不管有没有飓风,油价都在以加速而不是线性的方式飞涨。”这是一家能源公司的高级顾问在2005年高盛的一个论坛上的发
2005年下半年油价猛然飙升,国际上开始出现“阴谋论”,认为原因不是供求问题而是政治因素。2001年,美国开始增加战略石油储备,石油价格则从2001年11月每桶17.45美元开始上升。从2004年中开始,美国政府一方面一直在公开市场大量买入石油,以增加战略石油储备(这又带动部分国家和地区效仿,争相增加战略石油储备);另一方面,美国能源部又不断公布石油储备减少的资料,如2004年7月14日公布数据称,在截至7月9日的一周内,美国原油和汽油商业库存均有下降,随后又有3次美国石油储备连续下降信息的发布,刺激国际石油价格连连上升……石油成为世界经济政治的敏感神经线。到2005年,美国政府在石油储备建设中投入了212亿美元。有人测算,以2005年的每桶70美元计,当时的美国石油储备值490亿美元。这是一项绝妙的投资,4年时间不到,利润就能涨到本金的130%。与此同时,近年来才开始建战略石油储备的中国,只能被迫高价储油。
“油价阴谋论”并不是新论题。俄罗斯《劳动报》2005年8月的文章就说,油价是美国用来遏制中国这匹经济“快马”的“绊索”,而且是故技重施。1985年夏秋之间,两个新动向使本已奄奄一息的苏联经济受到休克性的打击。其一,是美国推行的“弱美元”政策――国际石油贸易以美元结算,这使得苏联的卖油收入减少。不过,对苏联经济真正的打击来自沙特。沙特石油大量增产,1986年一度接近1000万桶,使油价从每桶30美元跌至最低8美元。1986年5月美国中央情报局一份秘密报告以《苏联面对外汇短缺困境》为标题的报告称,“在能源价格不振,石油产量走下坡和美元弱势的处境下,苏联购买西方技术、农产品和工业原材料的能力大减”。该报告还引用“油价下降每一美元可引起苏联岁收入减少5~10亿美元”的事实,估计苏联因油价下跌而每年少收130亿美元。另外,受弱美元影响的损失估计为20亿美元。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后来接受采访说,“我们供应沙特阿拉伯武器的原因之一,是要它压低油价。”
这是对付国际石油市场卖方的手段。
现在,中国是国际石油市场的买方。2005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是42.9%,2006年已达到50%左右。按2005年进口平均单价计算,2006年中国为原油和成品油进口多付了153亿美元。2007年,进口石油再创历史新高。
面对严峻形势,除了努力降低经济对石油的依存度,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是抵御石油供应中断、维护国家安全的大计。从2003年起,中国开始在大连等4个沿海地区建设首批战略石油储备基地;2006年10月,开始向镇海基地注入石油;到2010年,将建成相当于30天进口量的石油战略储备。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师牛犁认为,“从中长期来看,每桶40美元的油价是进行战略石油储备的较好区间”。可惜,国际油价扶摇直上的大趋势不改,这个“较好区间”可望不可及了。
当然,镇海基地的启用,意味着作为石油消费大国的中国,终结了没有战略石油储备的历史。此外,中国还尽量在石油定价、运输方面争取更多发言权:例如,与美、日、韩、印度共同讨论稳定油价、“团购”较廉价的石油、以及石油运输方案等等;又如,筹建巴基斯坦至新疆的中巴石油管道,取代海上石油命脉――马六甲海峡。
这,毕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随着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各国纷纷组织自己的石油开发公司,与外国公司谈判新合约,这种开采形式大为减少。“生产分享协议”在伊拉克回光返照,整个过程,足以成为“石油不全是经济”的又一注脚。
相关热词搜索:不全 油价 经济 油价,不全是经济 油价上涨对经济的影响 油价下跌对经济的影响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