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意志与自己较量_鏖战板门店:意志和精神的较量
发布时间:2020-03-14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1951年8月10日下午,朝鲜半岛三八线以南的开城来凤庄。 中美关于朝鲜战争停火的谈判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在军事分界线的分歧始终难以调和,谈判陷入僵局。 朝中和美方代表互相凝视着对方,都不说话,一场意志和精神的较量就这样上演着。中方联络官柴成文悄悄地站起来,离开了谈判的会场,直奔中方谈判“总指挥部”,将现场状况传达给时任朝鲜停战谈判代表团朝中方面总负责人的李克农。李克农没有说话,快速写了一张字条塞给了柴成文,让他交给中方代表们。柴成文定睛一看,字条上只有三个字――“坐下去”。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时间在凝固的空气中慢慢过去。终于,在僵持了138分钟后,美国首席谈判代表、远东海军司令乔埃中将终于开口说话了:“我建议今天休会,明天上午10点继续开会。”
世界谈判历史上不可思议的一幕就此结束,但对于长达两年零九个月的停战谈判来说,这却仅仅是个开始。
1951年7月,朝鲜战争爆发一年后,美国人发现即使更换了统帅也无力挽回败局,终于想到谈判,希望通过此手段得到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
会议开始半个月后,双方就军事分界线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朝中方坚持以三八线为界,而美国却不想打了一场仗后又回到原地,便提出把军事分界线划在实际接触线以北深入朝中方面控制地区20至60公里不等的地方,将三八线以北12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南部政权。美方代表说:“美方在空中可以一直打到鸭绿江,海上可以到朝鲜北部东西两岸。在陆地上停战,海空都停,这样你方可得到片面利益……联合国军在陆上、空中和沿海的停火至少抵得上北朝鲜和中国地面部队的一个大规模的向北撤退。”朝中方代表驳斥道: “军事力量是各种力量的总和,任何一个兵种所取得的地位,必然是依靠其他兵种的配合,你们陆上部队所暂时占有的地位,是离不开你们海空军的配合的。也就是说,你们陆上战线集中反映了你们海陆空全部的军事效能。假如没有你们这种狂轰滥炸的掩护和支持,你们的地面部队早就不知撤到什么地方去了。”
美国在谈判桌上占不到便宜,便叫嚷道“那就让炸弹、大炮和机关枪去辩论吧”。两个月后,美方的“辩论方式”在其发动的“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失败后宣告破产,停战谈判在板门店恢复。为了使谈判尽快达成协议,朝中代表作出妥协,于11月7日提出了“在实际控制线基础上,略加调整,作为军事分界线”的新方案,很快得到“联合国军”方同意。
战俘问题是朝鲜停战谈判中消耗时阀最长的议题。整个朝鲜战争中,中朝军队被俘13万多人,其中志愿军有两万余人,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被俘两万多人,其中美军战俘三千多人。
从1951年12月11日到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朝中方为战俘问题在谈判桌上据理力争。问题的关键在于:朝中方力主根据1949年8月12日《关于战俘待遇之日内瓦公约》中关于“实际战争停止后,战俘应即予以释放并遣返,不得迟缓”的规定,提出遣返全部战俘的原则。美方代表虽未公开反对中国和朝鲜的立场,却在心里打着小算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把这些人补充到南朝鲜李承晚和台湾蒋介石反动军队里去,以加强他们的兵力。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美国人先是提出名单问题,美方提供的名单数目明显少于实际数目。继而美方又提出“一对一交换”,所余战俘改为“平民”,移交给南部政权,中方予以反驳。1952年2月,美方又提出所谓“自愿遣返”原则,企图强行扣留朝中被俘人员。与此同时,美方在战俘营中进行所谓的“甄别”,就是强迫战俘表态,是愿意回大陆还是去台湾。凡是要求回大陆的都遭到毒打和迫害,甚至是杀害。
谈不成就接着打。1952年10月14日起,美方在上甘岭地区发动了猛烈的“金化攻势”,直到11月25口。上甘岭之战,成为美军朝鲜战争中的“凡尔登”(美国新闻界评论)。此后,敌人在朝鲜战场上再也没有发动什么像样的攻势。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中以伤亡1.15万人的代价,取得了歼敌2.5万人、击落击伤敌机270余架的重大战果。
1953年2月22日,“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致函朝中方面,建议在战争期先交换伤病战俘。朝中方面进行仔细研究后于3月28日复函克拉克,不但同意交换伤病战俘,而且指出这一问题的合理解决应促使全部战俘问题的顺利解决。4月11日,双方签订《遣返病伤被俘人员协定》。此前,周恩来外长3月30日发表声明,提议谈判双方应保证停战后立即遣返其收容的所有坚持遣返的战俘,并将其余战俘转交中立国,以保证对他们遣返问题的公正解决。
至此,战俘问题告一段落。但由于美国一直拖延遣返战俘的执行,问题,人拖不决。
在战场上,人民志愿军战绩辉煌。在板门店的硝烟中,新中国的外交官们开辟了另一条前线。
相关热词搜索:鏖战 较量 意志 鏖战板门店:意志和精神的较量 鏖战板门店 意志和精神的较量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