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媒体起了不好的导向作用 韩国好用的地铁app
发布时间:2020-03-14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王晓玲: 关于韩国媒体对中韩关系的影响,我去年曾经做了一个案例分析,以某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大报为例,分析了这家报纸从1992年到2007年期间对中国形象的报道。通过研究我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2000年可以看作是一个分界线,前八年与后八年中所描绘的中国形象有比较明显的差异。
1992年~1999年的报道大多告诉人们中国在与韩国发展友好关系的同时也是朝鲜的盟友,是解决朝鲜核问题等一系列朝鲜问题的重要的中间人。在经济方面,中国是一个对投资者们充满了成功机会的土地。但是2000年~2007年的头版报道中,负面报道的数量以及涉及的内容增多。在经济上,中国虽然仍旧被介绍成充满机会的土地,但是这一方面的报道明显减少,介绍中国投资环境恶化的报道开始出现。2006年和2007年,对韩资过多流入中国而造成韩国国内投资减少、就业困难等问题表示忧虑的报道出现在了头版中。虽然中国迅速发展的报道也出现在头版中,但是对金融危机以来发展相对迟缓的韩国人来讲,这样的报道间接刺激了韩国人在中国面前的危机感。对中国农产品占领韩国市场以及由此引发的韩国农村危机、中韩贸易摩擦的报道也很多,中国劣质农产品的报道也频频登上头条。然而,对中国形象产生最坏影响的还是2004年以后五次出现在报纸头版的中韩历史分歧。围绕中国“东北工程”的几则长篇报道的语言很具有煽动性。有报道称中国“偷高句丽历史”是为日后称霸做准备,批评中国的史学观带有“社会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特点”。有报道甚至说,中国推行“文化帝国主义”,对韩国进行“文化侵略”。韩国媒体对中国评论的转变与韩国民众看待中国的心态的转变几乎是同时的。韩国的媒体追求商业利益,这种迎合和刺激大众的报道会给他们带来好的经济利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过去10年里的金大中、卢武铉总统都属于左派阵营,对美国有些疏远,对中国比较友好,偏向右派阵营的一些媒体就老找中国的茬儿,很多时候批评中国是因为要批政府的外交政策。并不是所有的韩国民众对他们的观点都全盘接受,但是这种针对中国的负面报道确实在客观上导致了对华负面感情的增加。中国的老百姓通过各种媒体渠道了解到韩国媒体经常批评中国,身处中国的老百姓们自然无法理解其中的原因,他们之中很多年轻人本来可能非常喜欢“韩流”文化,这一下子就感到了背叛和愤怒。
另外,我还发现韩国媒体似乎对中韩交流中的“平等”问题非常敏感,一些我们中国人不留意的问题都会被用于炒作。例如,韩国报纸在韩国总统某次访华的时候曾经报道过“中国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东门欢迎韩国总统,这是中国历史上对边陲小国的礼节”。上次李明博访华时“胡锦涛主席脸上没有微笑”的“问题”也被拿来大肆渲染。过去10年里韩国媒体的论调一直是韩国政府对中国的外交“太软弱”,“中国轻视韩国”。
韩国媒体对“平等”问题如此挑剔,其实反映了一个我们中国人不太能体会到的问题,那就是中国对韩国非常重要,再联想到历史上的两国关系,就使韩国人在与中国人打交道时变得非常敏感。
詹小洪:
我也认为,中韩关系走下坡路,韩国媒体应该负很大的责任。韩方媒体常常打着“我们是自由国家、民主国家,我们有新闻自由”的旗号,大肆报道中国的负面新闻。应该说,中国媒体(特别是官方背景的媒体)对韩国的报道多是正面的。
我在最近四五年内,八次到过韩国,客观地说,我所看到的韩国、在韩接触到的人和我熟悉的韩国学者都是很友好的。但一些媒体的言论真是令我感到非常失望。我在不少场合,对韩国媒体人员或者韩国学者说过,两国的高层互访和两国间签订的好多经济合作协议,所创造出来的两国和睦气氛,都会被他们的几篇社论给毁掉。他们却以“韩国新闻自由,这也是媒体生存之道”来搪塞。
相关热词搜索:韩国 导向 不好 韩国媒体起了不好的导向作用 新媒体舆论导向作用 新闻媒体舆论导向作用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