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人的“希腊神话”_古希腊神话人物12主神

发布时间:2020-03-10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据史料记载,拳击诞生于3000年前的古希腊时代,是当时克里特岛上的一种争夺“头人”和“王权”的剽悍的格斗方式,非常受人欢迎。后来,这种特殊的格斗方式从贵族逐渐流入民间,成为广大奴隶们的一项选拔强者的体育运动。当时在社会上就已出现了游侠式的职业拳击家,他们聚众受徒,包打天下,称雄一时。
  到了公元前688年,第23届奥林匹克竞技会已将拳击列入了当时的比赛项目。而现代拳击的创始人,却是18世纪的英国拳击家布劳顿。由他所首创的拳击竞赛规则也最早产生于英国,后风行欧洲。1897年11月14日德国人占领青岛后,即将当时欧洲的拳击也带进了青岛。于是,在19世纪初叶的青岛地区,拳击运动已经成了青岛的一种殖民特色,被称做“鲍克斯”。起先,尤其是20世纪20年代以前,青岛的拳击运动还仅仅限于寓青有钱的洋人和船员、水手等,坊间鲜有教习。而真正使青岛拳击走入民间的,还是后来美国兵驻守青岛的时候,所以说拳击在旧时的青岛,实际上是一种“码头文化”或“水手文化”,青岛是中国拳击最早诞生的地方,也是中国拳击的发源地。
  
  船头上的“鲍克斯”
  
  1945年的秋天,在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个欢庆的日子里,美国太平洋舰队正护送着国民党青岛保安大队李先良部,从崂山进驻青岛。据一些老人们说,从那以后,几乎是每个星期六或星期天,青岛人都能在前海沿儿一带,看到美国水兵在军舰的甲板上“捣”“鲍克斯”。
  经常上去收拾破烂、打扫卫生的老青岛人说,美国水兵玩腻了,就找几个青岛人来对打,一般是车轮战,几个青岛人打一个美国兵。通常的情况是,几个青岛人被美国兵打得鼻青脸肿,他们所得到的赔偿除了几美分之外,还扔给你几个过期的鱼肉罐头或一堆“洋垃圾”。
  后来,为了养家糊口,一些勇敢的青岛人还是不断地被“召”到了军舰上。他们在与美国兵的对打过程中,打掉了自己的惧怕。在美国兵面前,他们是“人肉盾牌”,而在闯码头的人们眼中,他们是青岛的第一代拳手,是码头上的“老大”。旧青岛有名的“八大锤”和“四小锤”,都是闯码头的。他们应该是最早接触拳击的青岛人。
  没过一年,这些人还将美国人的拳套带回了家,心甘情愿地当起了“陪练员”。于是,在盛夏的夜晚,只要你走在观海路和金口路一带,就会听到隔墙传来的嘭嘭嘭的拳击声。这就是真正青岛拳击历史的开始,是民族屈辱下的一段反抗者的自发的体育运动。从那时起,青岛这座被几代殖民者统治过的海滨城市,就被称做是“拳击的故乡”。它也是中国拳击的发源地。
  
  拳头称雄的时代
  
  青岛拳击,实际上经过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现在健在的老拳击家们,每当回忆起这些往日的时光,无不感慨万端。
  事实上,青岛的拳击生涯基本经历了从20世纪初的“启蒙时代”,到后来30年代的“探索时代”,到50年代至70年代的“民间时代”,80年代的“专业对抗比赛时代”和90年代以后的“职业化时代”。在这几个历史时期中,名家辈出,各路好手风起云涌,相继称霸拳坛,将青岛的拳击推向了高潮。
  更令人欣慰的是,解放后青岛的第一代拳击家,也正是新中国的第一代拳击家,有些还是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关照。当时,他们是以自己的人品和个性影响着中国拳击的发展,也创造出了青岛拳击界的一个又一个辉煌。
  至今,仍令岛城人念念不忘的岛城拳击界的“三驾马车”是江志璧、杜学礼和于学恕。这三位拳师自20世纪60年代就开门授徒,且独树一帜,各领风骚,对于青岛拳击事业的推动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而随即而起的苏宁,也一度成为青岛拳坛的“霸主”,“单挑”(两人独打,众人围观)这个特地为青岛拳击“量身定做”的专用词汇,在当时几乎是家喻户晓。现在青岛的新一代拳击好手也多出自他们的门下,或曾经受到过他们的提携和指点。
  
  威震全国的时代
  
  如果说,将解放后的30年作为青岛拳击事业准备阶段的话,那么自上个世纪的80年代起,青岛的拳击就开始进入了它的辉煌时期。
  据说,青岛市真正的民间拳击比赛开始于1979年。也就在这一年,邓小平接见了来中国访问的世界拳王阿里。这件事虽然发生在北京,但是中国拳坛即将打破沉寂的钟声已经敲响。江志璧和老一代拳击家们率先组织了首届“青岛市业余拳击比赛”,地点选择了海泊河体育场。因为这是青岛拳击界的盛事,是中国正式恢复拳击比赛之前的首次地区性比赛,所以盛况空前。
  随后,青岛拳击几乎成了中国拳坛的代名词。从1983年全国四城市拳击邀请赛开始,到1984年8月在青岛举办的“东方杯”全国拳击邀请赛,这期间最先冒出来的就是以江石春和李嘉铮为代表的青年一代。其中,李嘉铮不仅在前三届全国比赛上拿了冠军,而且直到后来1988年“富奇杯”,连续拿了10届全国冠军。李嘉铮可以说是青岛拳坛第三代的优秀代表。
  1985年5月18日,世界拳王阿里再一次应中国民间拳业组织的邀请访问了上海。在阿里到来之际,杜学礼与青岛的拳坛好手李嘉铮、常进良、于伟、邹荣、马希寅、王志坚和王起亮等也纷纷抵达上海,前去参加了与阿里的见面会。阿里当时称,他希望在青岛创办一个“中美拳击友好协会”。
  1985年8月,青岛“五金杯”全国拳击邀请赛开幕。这是当时全国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比赛,也重新奠定了青岛在全国拳击界的龙头地位。之后,除已经崭露头角的江石春、于川、李嘉铮、于德顺、刘安魁、王海刚和孙魁福外,还涌现出了王亚为、赵书鹏、陈尧立、司建占、马群、王立海和宋效臣等一大批拳坛新生力量。
  
  中国拳击的希望
  
  1990年在北京举行的亚运会上,青岛出了两位力拔山兮的“洲际拳王”王亚为和于川,他们都是亚运会亚军。他们可以说当时都是站在了中国拳坛的巅峰上,一度是青岛人的希望之光。青岛的年轻选手们也都是以他们为榜样。王亚为由此还应邀出演了电影《神鞭》,成为中国硬派小生的当红“年度形象”。
  现在,青岛拳手不仅是人才辈出,而且在教练和训练器材上,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新技术的研究和掌握上,已经进入全国的先进水平。在近几年的全国各项拳击大赛中,青岛的最新一代拳击手,包括女选手屡屡夺魁。我们说,100多年来,青岛一直是全国的“拳击之根”。青岛的拳击事业尽管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但是青岛拳击也一定会再次成为“中国的希望”。

相关热词搜索:青岛 希腊神话 青岛人的“希腊神话” 半人半牛 希腊神话 人物关系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