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金融腐败路在何方 普惠金融路在何方
发布时间:2020-03-05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今年春节前夕,农行湖南省分行宁乡县支行煤炭坝营业所储蓄部主任王建新,调到位于县城的沙河营业所储蓄部工作。 在煤炭坝营业所召开的欢送会上,她深有感触地说:“自己在这里工作了12年多,这里客户中煤老板很多,他们的存款也多,稍微搞点名堂,也难以被人发现。但自己面对巨额公款做到了心不痒、眼不斜、手不伸,未发生过一分一厘的谋利行为。”曾年年被县支行评为先进工作者的王建新,这次调到位于县城、条件较好的沙河营业所工作,自己连做梦都没想到――因为从未对县支行领导有所“表示”,且沙河营业所是“一个打破脑袋往里挤”的地方。
王建新与同在位于县城白马桥信用社工作的原主办会计王建平、农行长沙市分行营业部电脑工程师王建宏、长沙市某房地产公司财务部负责人王建华、宁乡县老粮仓信用社会计王建琼系亲生兄妹。除王建宏是男士外,其余均为女性,王建新排行老二。“王氏五兄妹”自1981年先后进入金融系统工作以来,至今已有24年多,但没有任何一人沾黏半点腐败问题。王建新在欢送会上所说的“三不”,正是“王氏五兄妹”从事金融工作的行为准则。这也是《廉政?望》记者采访的内心感悟。
从金融系统单个个体来讲,“王氏五兄妹”的行为准则,为所有金融从业人员提供了参照。但从整个金融系统来讲,遏制金融腐败问题,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值得我们认真探求。
深化改革是治本之策
中国银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刘明康在前不久银监会党委中心组举行的反腐倡廉形势与任务报告会上强调,要进一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通过改革创新,积极创造条件,从源头上逐步铲除金融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努力形成“不敢腐败”、“不能腐败”、“不思腐败”的良好机制和环境。
金融专家指出,根据目前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情况,预防和治理金融腐败,需要注意兼顾长期的治本之策和近期的治标举措。毫无疑问,从长期看,坚定地推行银行商业化和股份制改革,进一步加大银行业开放力度,就能逐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建立现代银行的公司法人治理模式,减轻银行“软预算约束”,避免银行从业人员道德风险。
从近期看,基于目前体制条件,加强监管仍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对法制和市场化监管不健全形成“真空”的有效填补。如不久前,银监会强调要推行银行管理层强制休假和制度性轮岗、轮调、换岗制度,就便于及时发现银行经营中的贪污挪用、违规操作和监守自盗行为,防止少数人长期一手遮天,掩盖大量违规违纪行为。
更重要的是,当前要改革“行长经济”的传统模式和积习。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的银行之所以漏洞百出、大案不断,主要是行长“个人说了算”,民主作风差,贷款想要放给谁就放给谁,不考虑是否能收回来。建立现代银行业管理体制,破解“行长经济”难题,也正是中国金融业不断探索和改革的方向。
抓好监管落到实处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主持召开的北京银行业形势分析与风险防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认真做好银行业监管和风险防范工作,要求在全行业打赢一场大要案件逐步下降和案件堵截成功率不断提高的恶仗,坚决遏制当前银行系统案件回升势头,为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客观地说,我国金融系统的规章制度是比较健全和严密的,除了有内部制约机制,还有案件风险防范责任制。有的单位所有规章制度加起来有上千条,规定不可谓不细,可为什么还会接二连三地发生金融腐败问题呢?四川银监局王筠权局长认为,关键是一些单位执行规章制度不严、内部管理松弛,使放贷审查和监督流于形式。
遏制金融腐败问题,抓好监管落实是关键。严密的制度只有落到实处才会发挥出它应有的约束作用。这些上千条的规章制度不仅要让所有人知道,还要让他们知道违反这些制度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同时,要在金融系统的每一个单位都形成一种人人受监督、人人受制约的良好氛围。
针对如何抓好监管落实问题,王筠权局长深有感触地说,首先是要加大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监管和履职过程中的动态监管力度,督促其不断加强思想改造,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诱惑面前眼不花、心不乱。
预防金融 “期权化”腐败
近几年来,随着金融改革的逐渐深入、金融竞争的加剧和银行职业终身制的打破,部分金融领导干部及银行高管人员无法承受改革和经营带来的巨大压力,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寻租,为自己寻找所谓的“出路”和“退路”。这些出路之一便是金融腐败“期权化”。
据报载,仅2003年,某国有商业银行的省、市两级分行就有近10名领导干部和中层骨干,相继“跳糟”至企业或股份制商业银行担任相关职务。这是金融系统个别领导干部尤其是商业银行高管人员权力寻租――“期权化”腐败的又一新动向。
还有一些监管官员,他们追求的目标不是如何搞好监管,而是为了自己将来下海、到金融机构当老总留条后路。于是在监管工作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卖个人情,留下“腐败期权”,等自己有一天下海,到金融机构任职时再进行“变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加宁在谈到我国商业银行的违规贷款为何难以遏制时,就提到了金融腐败“期权化”问题,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他还要求建立强化永久责任追究制。金融领导干部、高管人员退职、离职和辞职后感到可疑的,可以随时审计、复审,查出问题,不论其离开原岗位有多长时间,也不论其走到了什么地方,都要追究责任。总之,要让搞腐败的人知道,金融腐败“期权化”并不是可靠的“安全港”,同样随时会受到法律制裁。
努力控制人事风险
人行成都分行的同志分析说,把好选人用人关,是防止金融腐败的基础性工作。银行是知识密集型行业,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而前些年一些金融机构录用职员时往往没有坚持严格的标准,致使一些思想品质较差、有不良行为习惯甚至有违法犯罪前科劣迹的人员流入金融系统。还有一些人虽然思想品质较好但法律知识缺乏、业务能力差,难以胜任金融工作,这些都为金融腐败埋下了隐患。因此,银行在选人用人上一定要把好关口,防止用人失察。对领导岗位、重要业务岗位、管理岗位的用人更要做到如此。
《廉政?望》记者在采访中,也感到业内人士普遍主张建立岗位轮换制和亲缘回避制度。对关键岗位、重要部门人员,原则上要3年左右交流轮换一次;对同一单位的岗位配置,要严格实行亲缘回避,下决心改善员工队伍结构,控制和减少近亲繁殖,严禁出现父子社、兄弟社、姐妹社的现象。
江苏媒体人士周稀银则对《廉政?望》记者说:“预防和减少金融犯罪,最主要的是加大犯罪成本,让腐败分子受到迎头痛击,使意欲涉贪者望而却步。再者,还需努力破解金融犯罪‘大鳄’卷款潜逃后的追击难题。对卷款潜逃的犯罪分子,必须发起群体攻势,集中火力,像追捕凶残的刑事犯罪分子一样,组织精兵强将,尽量缩短缉捕时间,以减小金融‘大鳄’长期不能归案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用1%的监管资源撬动99%的内控能量”
据四川银监局王筠权局长介绍,他们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实现“用1%的监管资源撬动99%的内控能量”,不断增强银行监管的效能。近年来,他们注重发挥银行业机构作为案件防范主体的作用,大大增强了风险管控的前瞻性、主动性和有效性。正是因为内控机制健全,各种防范措施到位,四川辖区内银行业机构发案数、涉案金额和风险金额都呈逐年下降态势。
同时,抓住案件责任追究,不断增强问责制的刚性。他们对案发机构的经营管理和内审部门进行责任追究,凡发生大要案的,省级机构负责人要到银监局作出深刻检讨;强化高管人员和监管人员责任,规定新发重大恶性案件,将依法追究机构主要高管、分管内控及风险的高管责任;明确监管部门责任,要求分局“一把手”亲自挂帅,认真履职,加强督导,对屡发新大要案且不能免责的市(州)分局局长责成引咎辞职。
王筠权局长说,通过这些刚性措施,四川辖区内银行监管成效非常明显。特别是涉案资金挽回率较高。2005年,辖内金融机构共挽回涉案资金2266万元,挽回率达39.8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3个百分点。此外,案件自查发现能力也明显提高。2005年末,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发生的53件各类案件中,内查发现33件,案件的内查发现率平均达到62.26%。
相关热词搜索:遏制 腐败 路在何方 遏制金融腐败路在何方 遏制金融领域腐败 遏制金融腐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