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国家形象片,那些幕后的故事】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
发布时间:2020-03-05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北京奥运会之后,熊猫已经渐渐从中国形象中淡出,古人、明星、普通人,正在通过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各种形式的文化节和宣传片脱颖而出。“中国形象”经历了一轮又一轮“选秀”,它时而是高大的姚明,时而是前卫的李宇春,时而是庄严的孔子,时而又是有力量的普通产业工人……
2010年国庆,一部名为“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短片面向全球观众播放,它的幕后推手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这些国家形象片是怎样出台的呢?这背后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
过去太沉重,现在太单薄,未来太抽象
“中国馆不是一般的馆,事关国家形象。”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副局长陈先进告诉记者。这就决定了在为国家形象挑选“设计师”时,一定是严苛甚至有些残酷的。
三年前,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就专门成立了“中国馆部”,具体执行整个中国馆的设计、施工,包括为中国馆主题“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寻找演绎方式。讨论时大家发现,许多团队都被“过去”缠住了。陈先进开玩笑地说:“过去太沉重,现在太单薄,未来太抽象。”
陈先进请来了北京、南京、上海、广州的专家一起“头脑风暴”,思路有了――先讲现在,再讲过去,最后展示未来,每个部分都要引入“竞标”机制。
“现在”部分,大家达成共识,通过一部影片来展现。
陆川介入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创作,身份是影像部评审。世博局领导找到他,希望他能为中国馆拍一部八分钟的短片,主题是“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当然,他还得与另外7支团队PK。
陆川拉上《南京!南京!》的原班策划团队,为形象短片找思路。后来定下的主线是“中国人的奔跑”,反映这30年国家是在不断奔跑中过来的。创意得到了世博局领导和专家们的支持。
2009年6月,陆川团队在PK中胜出,也签了制作合同、工程合同,准备投入拍摄,还给短片起了名字叫《美的历程》。
但是,他低估了担任“国家任务”设计师的难度。
三个月后,陆川团队已经准备开机了。却收到一纸通知:重新比稿。陆川的团队要和上海的新团队重新PK,一切戏剧化地回到原点。
郑大圣的创作团队就是从那时介入中国馆形象片拍摄的。
是军人还是艺术家?
郑大圣清楚地记得“接题”的那一天是2009年9月11日。
郑的母亲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知名导演黄蜀芹,郑大圣也是上影的导演。
上海电影集团的郑大圣算是南方队,和北方的陆川团队,以及另外四支团队一起PK。
PK已经成为政府为“国家形象”挑设计师的必须环节:被称为世博会中国馆“镇馆之宝”的动态版《清明上河图》,竞标之初,有60多支团队PK,搞了17个方案;2009年底,由商务部启动,面向海外观众播放的30秒“中国制造”广告,也走的是竞争路线,前来投标的有国外在华投资公司,还有国内的广告公司,最后中标的是国安DDB公司。
经过层层PK,郑大圣和陆川的团队活了下来。两支团队被允许同时开机,最后再二选一。此时已经是2010年1月,距离世博会开园只有4个月了。
改革开放30年的成绩、标志性的景观建筑、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都是形象片中的“必答题”。
国新办推出的“国家形象片”分为两篇,其中的《角度篇》也有“必答题”,展现“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科研、教育、环境、民族等多个领域的风貌”,规定之外,创作团队也有自己的选择,比如拍云南洱海边一对地干活的农村男女、新疆深山里拨打手机的少数民族青年等。
“如果我是一名游客,我最想看东道国城市的哪些面?我恨不得住到人家家里去,看人家怎么做饭,怎么过日子。”郑大圣这样一想就有了突破:回到普通人最普通的城市生活中去。
陆川团队也找到了自己的“普通”人,不过形象更为具体――农民工、劳动者。“我们号称是人民的国家,但我们的宣传片中从没有突出过是中国人民建设的。中国的基石是人民,所以我们这次镜头对准底层的人民。”
4个月后,两支团队都晋级了,共同成为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师”。陆川把《美的历程》改成了《历程》;郑大圣的短片名从《子日》改成了《和谐中国》,两部短片轮流在中国馆内播放。
“国家项目里你逐渐要把自己认为是一个军人,而不是一个艺术家。”陆川笑着告诉记者。
孔子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解读人?
张艺谋为东方卫视拍了一部世博宣传片,叫《梦从世博起,风从东方来》。有不少明星曾主动要求参演。张艺谋最终还是让普通民众做了回主角。
张前是2010广州亚运会宣传片《理念篇》的导演,他曾执导过《和平年代》、《亮剑》等“英雄”题材电视剧。在《理念篇》中,“英雄”不再,近6分钟的形象片,他让孩子成了主角,6位“做梦”的小孩,数百位拿着气球奔跑的小孩,占去了《理念篇》一半的时间。“精英”和“草根”谁更适合担当“中国形象”代言人,这样的争论似乎一直没有停歇过。国新办主推的2010“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中,就因起用50多位各行各业的名人,在掀起了一场“代言人”口水战。
“国家形象片”的《角度篇》也拍摄了大量普通人,对于他们而言,“普通人”是一种更加“方便”的表达方式。
郑大圣对《和谐中国》的理想期待是尽可能平常、朴实。一个普通家庭的3个普通傍晚成了故事的叙述主线,代表改革开放以后的3个10年,其中必不可少的话题是“搬家”。国家的飞速变化落在每个普通人身上,搬家成了典型动作。
郑大圣的规矩是长得像演员也不行:“就两个标准,一是像街上的人,二是像你我家里的人。”短片中有一场结婚场景,原本找来的新郎太像平面广告模特了,郑大圣看上了团队里的制片主任。制片主任穿上自己结婚时的西服,一边“结婚”,一边在镜头前指挥。团队还找来了剧组的摄影、灯光助理、场记,他们是普通人,同时又熟悉片场环境,在镜头前不会紧张。
人们对“精英”与“草根”谁来代言国家形象争论不休,但却对一位“名人”代言乐此不疲,他就是孔子。
截至2009年12月,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建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郑大圣认为,“套上孔子语录,很多故事可以讲得很通顺。”因为他教人怎么更好地相处。
大家找了各种版本的《论语》,挑了上百条语录,让每条“语录”进行PK,最后选了三句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君子和而不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版解读。”送审时,郑大圣这样说服领导,“选题”就算通过了。
中国馆一定要用中国式的语言
对于正而言,除了孔子还有别的选择。
于正是世博会中国馆动态版《清明上河图》的总策划人。动态版《清明上河图》是在128米长的液晶折幕上“复原” 北宋张择端的原作,并让原作“动”了起来,还出现了夜市。
原作中静态的“船过虹桥”,“水晶石”团队让它动了起来。船上的人在划桨、翻桅杆,岸上的纤夫拉船,桥上的人指挥,往左一点,岸上的人有看热闹的,也有呐喊助威的,表现的是“大家为了一件事情,从互不相识到齐心协力”。
“小孩追猪”是新增上去的,讲的是一个小孩的猪跑了,小孩去追,把摊贩的东西给撞翻了;还有在集市上做生意,争抢客人的场面,“都是老百姓市井生活的真实一面”。
动态版《清明上河图》中有一篇叫“兼容并蓄”,讲的是纯阳殿左侧摆着一个说书摊位,和尚、道士、小老百姓都聚在一起听说书,不同宗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融洽地做着同一件事。“原来讲市井生活,屋后确实有一口井,大家在一起打水,然后分水,人的和谐,就是理想的国家形象。”于正告诉记者。
有了设计师、代言人,“中国形象”用什么方式表达?
为国家形象“代言”时,郑大圣选择了水墨动画。8分钟的《和谐中国》,给了水墨动画3分钟,6个镜头。
中国馆一定要用中国式的语言一一足够中国,并且是中国唯一。
他们找到了手绘水墨动画,那是中国独有的技术,不出口,不合拍。由于成本比一般动画片高六七倍,水墨动画并不适应汹涌的商业大潮,票房上就是“死”,在水墨动画片《山水情》之后,中国的水墨动画技术休眠了25年,但核心技术是受国家保护的,就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了3分钟的水墨动画镜头,半个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都出动了,一画就是3个月。
最后展现的未来中国城市形象,是一个水墨画染下诗意的东方“桃花源”,可以“采菊东篱下”,在自家阳台上搭建一个迷你的有机农场,可以采摘无污染的黄瓜、西红柿。
“中国制造”和质量报告
同样是展现国家形象,于正的“水晶石”团队选择了现代的、更为西方的表达――LED。整个中国馆的“中国红”主色调,也是用2.3万个LED屏调成的。
“动态版”《清明上河图》之所以会“动”,其秘密就在LED上,12台投影机投射在长128米立体转折屏幕上,人和景立刻就活了。
LED也让《清明上河图》出现夜市变成了可能。张择端笔下的北宋都城汴京是中国古代城市生活的巅峰。“水晶石”团队利用LED技术让《清明上河图》上出现了夜景,增加了水面的荷花灯,还有水中月光的倒影,在商铺外添上几张桌椅板凳,人们可以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为了“复活”千年前的市井繁华,“水晶石”团队想了很多招。《清明上河图》上原有“市民”近600人,他们又增加了四百多人,把每个人物根据样貌、特征进行分类编号,明确每个人做些什么事情,有些人原地不动,还有一些人要引人注目,一千多人就得有一千多种动作。
使用西方语言还是中式表达,商务部2009年推出的“中国制造”广告使用了更为“讨巧”的方法。在这部时长30秒的广告中,中式表达是无处不在的“中国制造”标签,但贴上“中国制造”标签的都是很西方的元素,比如MP3播放器、美式运动鞋、法国顶级模特。这部广告继商务部2009年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主流媒体买下6周广告时间后,2010年又在英国广播公司(BBC)世界新闻频道再次播放,累计播放次数将达到约400次。
相关热词搜索:幕后 形象 故事 那些国家形象片 那些幕后的故事 中国国家形象片 俄罗斯国家形象片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