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与智力:一种交互作用的模型】交互作用模型
发布时间:2020-03-03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要 该文在考察人格与智力的概念本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指出了人格与智力之间可能包含的四层关系,Chamorro和Furnham(2004)提出的人格―智力关系的交互作用模型正是通过详细分析这些关系构建起来的理论模型。该模型以人格特质为中心,将主观评估智力(SAI)作为人格与IQ测试成绩之间的中介变量,深入阐述了大五人格特质与流体智力、晶体智力、主观评估智力、IQ测试成绩及其与认知操作之间的交互作用,为理解人格与智力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人格,特质,智力,SAI,交互作用。
分类号 B848
1 问题提出
人格与智力是个体差异心理的核心内容。然而,从概念的本质分析,它们却分属不同的研究领域,预测的是行为的不同方面:人格“是促进个体行为一致性的持久的、内在的特征系统”[1],人格测量是为了预测个体在一般化、典型化情境中的操作或表现;智力则是指“一般的心理能力,包含推理、计划、问题解决、抽象思维、理解复杂思想、快速学习以及从经验中学习等能力”[2],智力测验一般是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进行,预测的是个体最大化操作,较少考虑现实情境因素。一般认为,人格是一个人整体面貌的反映,而智力则反映在行为操作的效率方面,两者是相对独立的个性特征。尽管如此,人格与智力的交互作用依然明显:无论是内部的心智操作还是外部的实践活动,它们都同时受制于人格与智力。
就人格研究而言,人格结构是否应该包含智力因素?Cattell主张人格结构中应当包括智力因素,在他的16PF中因素B就是智力因素。Eysenck则认为,人格与智力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概念,因此他的PEN人格三维结构不包含智力因素。但是在人格的五因素模型(FFM)中,O因素(对经验的开放性)反映了个体的智慧、想象力和创造性的程度,它与测验智力密切相关,为此研究者称之为狭义上的智力(Intellect)[3]。就智力研究而言,有人认为IQ测验分数并不完全是真正的“智力”分数,因为在这些测验分数中人格因素也是相当重要的变异,因此主张用更为客观的认知参数如信息加工速度来取代传统的智力测验。即便如此也避免不了人格因素的影响。研究者认为,信息加工速度之所以与IQ有较高相关,是因为人格因素的作用[4]。许多现代智力理论如多元智力理论、情绪智力理论以及Ackerman的PPIK智力理论等都强调人格因素的作用[5],认为智力概念中应包含人格因素。
最近,Chamorro和Furnham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人格与智力交互作用的可能性模型[6]。他们指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尽管对人格、主观评估智力(SAI)与心理测验智力关系的关注反映了研究者们试图为整合能力与非能力特质所做的努力,但其中仅有很少一部分研究为整合与解释两者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框架,而在描述人格特质可能影响智力测试成绩的过程或机制方面,目前还几乎没有相关的理论或模型。
2 人格与智力模型中可能包含的关系
探讨人格与智力的关系,首先必须对两个概念作深入分析和分解。Chamorro认为,无论是人格还是智力的界定,都应该是多角度的,既要包括心理测验测量的人格与智力,也应包括自我估计的人格与智力。换言之,人格与智力的关系不能仅限于客观测量的,而且还涵盖主观评估的。因此,看似单一的人格与智力关系实际上牵涉到复杂程度不同的四层关系:①自我估计人格与主观评估智力;②心理测验人格与心理测验智力;③自我估计人格与心理测验智力;④主观评估智力与心理测验人格。在这些关系中,大多数理论和研究主要探讨的是第②层关系,即心理测验人格与心理测验智力之间的关系。但是,作为完整的人格与智力的理论模型,必须充分体现上述四种关系。
首先,自我估计人格是指一个人对自身人格的知觉和评估,涉及个体的自我意识层面。例如,在自我评估时觉得自己是一个活泼、开朗或敢于冒险的人。而心理测验评估的人格一般是指通过自陈式问卷得到的人格测试结果,它代表了人格的客观测量。Furnham采用NEO-FEI测量了被试的大五人格特质,同时让他们对这五种特质进行自我评估[7],结果发现:被试能够相当准确地估计自己的人格,自我估计的人格与NEO-FEI测量的人格在认真性特质上的相关最大(r =0.57),其次是外倾性(r =0.52)和神经质(r =0.51),被试不太擅长估计自己对经验的开放性(r =0.33)。
其次,智力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估,外行往往根据一些非心理测验的标准如收入、学术成绩、社会技能等来评估自己或他人的智力,而标准化的智力测验则是一种结构良好的科学测试方法。自我估计智力是指个体对自己智力水平的主观估计,心理测验智力则代表了智力的客观评估,主要通过个体在IQ测试中的成绩来体现。由于IQ测试测量的能力不尽相同,因此自我估计智力与IQ测试成绩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如Reilly等人使用WAIS中的数字符号和词汇测试测量学生的智力[8],然后将它与学生的自我估计智力进行对照,结果发现男生自我估计智力显著高于IQ测试成绩,而女生的则低于IQ测试成绩,但结果不显著。随后,Furnham要求大学生估计其整体的IQ[9],4个月后再让他们完成一个空间智力测试,结果表明:无论自我估计的还是IQ测试的智力,男生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自我估计智力与心理测验智力的相关在男生身上显著,而在女生身上不显著。
最后,以自我估计人格与心理测验人格、主观评估智力与心理测验智力关系的研究为基础,Furnham等人进一步考察了人格与智力中的所有上述四层关系[10],结果显示:(1)被试可以比较精确地估计自己的神经质、外倾性和认真性特质,自我估计智力与心理测验IQ显著相关(r = 0.30);(2)自我估计智力与心理测验评估的人格特质之间存在大量显著的相关,尤其是神经质(r = - 0.30)、宜人性(r = - 0. 20)和外倾性(r = 0.18)三个维度;(3)无论是自我评估人格还是心理测验测量的人格,它们都不能有效预测IQ测试成绩,即人格与心理测验智力之间没有显著相关。
3 人格与智力关系的交互作用模型
基于对概念的分析和获得的结论,Chamorro重点剖析了智力的层次模型、自上而下的加工取向以及智力的投资理论。在这些理论中,Cattell的流体智力(Gf)和晶体智力(Gc)是两个核心概念。其中Gf代表了信息加工和推理能力,主要依赖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有效作用;Gc通常指获取、贮存、组织和概化信息的能力,主要取决于文化中的经验和教育[11]。此外,他们还对“真正的”能力即智能(intellectual ability)与IQ测试成绩和主观评估智力(SAI)做了进一步区分。因为无论是人格对智力的影响或智力对人格的影响,只要两者存在交互作用,都要视不同的人格特质和不同的智力结构而定。在此基础上,研究者提出了人格―智力交互作用的可能性模型。
3.1 智能与IQ测试成绩
路径1a和1b是关于智能与IQ测试成绩之间的关系。尽管“真正的”智力与IQ测试成绩之间有着概念性的差别,但是我们仍然相信IQ测试或能力测量是个体智力的理想指标,亦即它们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预测效度。正如Goff和Ackerman指出的那样[12],暂时性的因素使“真正的”能力(Gf和Gc)有别于“最大化”能力(IQ测试成绩)。路径1a和1b说明了Gf和Gc对认知操作尤其是IQ测试的影响。我们认为,如同它们代表智力的可靠和有效测量那样,IQ测试应视为认知操作的一部分,与其他操作类型一样,这些测试的操作首先受个体“真正的”智力影响。
3.2 SAI与IQ测试成绩
路径2是关于SAI与IQ测试成绩的关系。如同Gf和Gc一样,SAI也是认知操作的主要预测源。尽管SAI的预测力可能比IQ测试的预测力要低,但它仍然可以较好地预测考试成绩。与“自我激励”和“自我效能”一类的概念相比,SAI的优势在于它是指个体的智能,可作为IQ测验分数的指标。路径2暗示了SAI可能受真实操作影响的假设。换言之,当个体评估其智能时,会考虑到先前的成绩,其中不仅包括IQ测试,而且也包括职业或学术成就。这样,SAI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果的连续性和真实性,它可以解释为什么SAI能够用先前的IQ测试做显著性预测。
3.3 人格特质与IQ测试成绩
路径3a和3b揭示了人格特质对认知操作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格特质能够显著预测学业成就,甚至可以解释期末考试成绩中近30%的变异[13]。在这些特质中,神经质与外倾性是学业成就的两个负性预测源,而认真性则是正性预测源。关于人格特质与IQ测试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IQ分数与大五因素之间存在显著而适中的相关,其中智力与认真性显著负相关。研究者认为,神经质和外倾性影响的是IQ测试成绩而不是“真正的”智力[14]。神经质与IQ分数所以呈负相关,可能是因为神经质个体在诸如IQ测试或考试一类的唤醒任务中容易感到焦虑或压力;外倾性与IQ测试的正相关可能反映了外倾者较快的反应速度和果断性,这种品质对于大多数心理测验都极为有利。
3.4 人格特质与SAI
路径4a、4b、4c、4d反映了人格特质与SAI之间的关系。有证据表明,SAI与神经质(负)、外倾性(正)和开放性(正)显著相关[15],人格特质主要与SAI而不是与IQ测试成绩相关,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个体对自身智能的洞察。在人格与IQ测试成绩之间,SAI可能是一个中介变量:高神经质个体会低估其智力,因为他们有对自我做消极判断的倾向;而外倾者可能因果断性而高估其智力。开放性与SAI的关系比较复杂,因为两者之间有大量的重叠。正如SAI一样,开放性是自我评估的结果,是指个体自陈的智力而不是客观测量的智力。值得一提的是,IQ测试成绩与开放性和SAI的相关均为0.30。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格影响个体对自己智能的评估,这些评估继而又影响真正的认知操作。
3.5 智能与人格特质
路径5a和5b是关于人格特质与智能之间的关系。按照Ackerman的观点[16],人格特质决定了个体在特定领域内的知识和技能获得。因此,对智力活动的选择与投资可以调节人格特质与智能尤其是Gc发展之间的关系。这样,人格便影响到“真正的”智力(5a)。路径5b概括了Gf对认真性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有人认为Gf较低者倾向于高认真性,而高认真性的人Gf可能也较低。这种负相关的原理在于:在竞争的学习或工作环境中,能力欠佳者会随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更加尽责,以此作为其智能相对不足的一种补偿[17]。反之我们可以推断,高Gf者倾向于发展一种较低的认真性,因为他们依靠自身天赋的能力就足以达到目标。
上述五个方面的相互联系,有的已被证实,有的只是一种假设,关键问题在于:如何通过实验而不是简单的相关来检验这一交互作用模型?从理论上讲,必须进行大量有效而又具代表性的Gf和Gc的测量、人格特质的测量以及自我评估智力和智力稳定性方面的测量。所要检验的不仅是各变量间相互关系的稳定性,而且也包括如SAI一类不太稳定的因素如何影响其他变量。令人遗憾的是,作为五因素之一的宜人性并没有进入交互作用模型,该特质主要反映人性中的人道主义及人际取向,尽管它与学术智力关系不大,但却与社会智力尤其是社会交往技能的关系密切。因此,未来的检验与整合研究也应包括宜人性在内。
4 对人格-智力关系交互作用模型的几点质疑
4.1 谁代表了人格和智力的真实评估?
人格与智力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不禁要问,在这些评估中谁代表了它们的真实评估?在人格特质中,是自我估计或他人评估的还是人格测验的更准确?在智力评估中,自我估计、IQ分数、SAI还是Gf、Gc更真实?如果上述概念之间相关非常显著,那么当然可以认为各自都具一定的代表性,但问题在于有些概念只是表面上的相关而实质上无关,此时我们应该相信哪一个呢?如果继续探究,或许还能发现与人格或智力评估更多有关联的概念,那么人格与智力关系的探讨岂不永无止境?我们认为,只有在把握概念的本质以及综合自评、他评与心理测验的基础上才能获得人格与智力的真实评估。
4.2 人格与智力能等同于人格特质与智力吗?
研究者在考察人格与智力的关系时,常常将切入点放在人格特质上,因为只有人格特质才能跟IQ一样量化。但是,人格与智力的关系是否能等同于人格特质与智力的关系?答案是否定的。人格特质充其量只是人格的一个单元,人格中还包括动机、需要、认知等单元。因此,以人格特质和智力的关系来涵盖人格与智力的关系未免有些片面。在“交互作用”模型中,人格特质居于模型中央;在Brand的“双锥体”模型中,随着智力(g因素)的增长,人格特质表现出明显的宽广性和多样化[18]。很显然,研究者们在构建人格与智力关系的理论模型时,习惯于避难就易,因为特质容易测量。这种做法很容易给我们造成这样一种错觉:人格与智力的关系就等同于人格特质与智力的关系。
4.3 与人格(特质)相关的究竟是哪一种(类)智力?
“交互作用”模型至少涉及三种(类)智力,即“真正的”智力(Gf和Gc)、主观评估智力(SAI)以及心理测验智力。研究者认为,人格的五种特质与上述三种(类)智力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这些相关有的已被证实,有的还需进一步验证。但是,按照目前一些比较流行的智力理论如多元智力或成功智力理论的观点,人类的智力远不止上述三种(类)。相应地,与人格相关的智力也远远超出了传统的智力范畴。难道只是一个量化问题就让研究者将人格与智力关系的探讨局限于特质与IQ的关系上吗?事实上,研究人格与特定领域或特质任务所需要智力或能力的关系比特质与所谓的“真正的”智力或IQ的关系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Leary M 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personality. In: Derlega V J, Winstead B A, Jones W H (Eds.), Personality: Contemporary theory and research. USA: Wadsworth Group, 1999. 4~24
[2] Gottfredson L S. Mainstream science on intelligence: An editorial with 52 signatories, history, and bibliography. Intelligence, 1997, 24: 13~23
[3] Goldberg L R. An alternative ‘description of personality’: The big-five factor struct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0, 59: 1216~1229
[4] Howe M J A. Does intelligence exist? The Psychologist: Bulletin of 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 1990, 3: 490~493
[5] Ackerman P. L. A theory of adult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Process, personality, interests and knowledge. Intelligence, 1996, 22: 227~257
[6] Chamorro-Premuzic T, Furnham A. A possible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the personality-intelligence interfac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4, 95: 249~265
[7] Furnham A. Knowing and faking one"s five-factor personality scor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1997, 69: 229~243
[8] Reilly J, Mulhern G. Gender differences in self-estimated IQ.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95, 18: 189~192
[9] Furnham A, Rawles R. Correlations between self-estimated and psychometrically measured IQ.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99, 139: 405~410
[10] Furnham A, Chamorro-Premuzic T. Estimating one"s own personality and intelligence score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4, 95: 149~160
[11] Stankov L. Complexity, metacognition, and fluid intelligence. Intelligence, 2000, 28: 121~143
[12] Goff M, Ackerman P L. Personality-intelligence relations: Assessment of typical intellectual engage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2, 84: 537~552
[13] Chamorro-Premuzic T, Furnham A. Personality traits and academic exam performance.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03, 17: 237~250
[14] Zeidner M, Matthews G. Intelligence and personality. In R Sternberg (Ed.), Handbook of intelligen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581~610
[15] Furnham A. Self-estimates of intelligence: Culture and gender difference in self and other estimates of both general (g) an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1, 31: 1381~1405
[16] Ackerman P L. Traits and knowledge as determinants of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Putting it all together. In: Ackerman P L, Kyllonen P C et al. (Eds.),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Process, trait, and content determinants. Atlanta: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99. 437~462
[17] Moutafi J, Furnham A, Crump J. Demographic and personality predictors of intelligence: A study using the NEO-personality inventory and the Myers Briggs Type Indicator.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02, 17: 79~94
[18] Brand C, Egan V, Deary I. Intelligence, personality, and society: constructivist versus essentialist possibilities. In: Detterman D K (Ed.), Current topics in human intelligence. Norwood, NJ: Ablex, 1994. 29~42
Personality and Intelligence: An Interface Model
Chen Shaohua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405, China)
Zeng Yi
(Department of Nursing, South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15,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evant concepts and researches about personality and intelligence, and discusses the four possible relations among of them. A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the personality-intelligence interface, which put forward by Chamorro-Premuzic and Furnham (2004), is an integration theory on base of these relations. In this model, the researchers regard personality traits as the center, and consider subjectively assessed intelligence (SAI) as a mediator variable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IQ test performance. Moreover, the model analyzes the interface among personality trait, fluid intelligence, 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 IQ performance, SAI,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 Therefore, the present model provides a new approach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intelligence.
Key words: personality, trait, intelligence, SAI, interface.
相关热词搜索:交互 智力 人格 人格与智力:一种交互作用的模型 人格与智力 人格与文化的交互作用论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