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拓之女邓小岚:用歌声改变一座山村:邓拓邓小岚

发布时间:2020-03-02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一位北京老人,退休后奔走在北京到河北阜平县马兰村的山路上,她奉献支教,8年带起一支山村小乐队,用歌声改变一座山村。这位老人就是老一辈革命家、优秀的人民新闻家邓拓的女儿邓小岚。邓小岚说,马兰村在我生命里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我是马兰村的孩子。2011年6月23日晚,马兰小乐队的孩子们登上“红歌嘹亮唱响中国”演唱会的大舞台,与著名主持人、歌唱家同台献唱,共庆建党90周年。截至7月1日,为期一周的马兰村小乐队“寻梦北京七一行”大型系列活动得到社会各界广为关注……
  
  我是马兰的孩子
  北京到马兰村的路途并不遥远,却很不便捷,先从北京乘火车到定州,再从定州乘车到阜平县,最后再等从阜平到马兰村的班车。早上8点出门,到晚上七八点才能到马兰村。就是这段路,邓小岚从2004年起,每个月都要来回一趟,一走就是8年。直到2010年10月,阜平通了高速路,这段路程才缩短为5个多小时。
  马兰村位于阜平县城南庄镇西部深山区,这里曾是《晋察冀日报》(现《人民日报》前身)报社的所在地。邓拓曾任该报的社长兼总编。1943年底,日寇对晋察冀边区进行疯狂扫荡,19名马兰村乡亲为掩护报社同志而惨遭杀害。后来邓拓写《燕山夜话》时,署名“马南”,为的是“对这个村庄的永远怀念(聂荣臻语)”。邓拓之妻丁一岚在一次突围后生下了邓小岚,和很多那个年月出生的共产党人后代一样,邓小岚被寄养在马兰村附近一户村民家中,整整3年,养父母和村民悉心地保护为炮火中出生的她留下幸福无忧的童年。多年来,她一直把这里视为第二故乡。
  邓小岚小时候和父母聚少离多,长大后,她每次请父亲讲出版《晋察冀日报》时的艰险,父亲总是淡淡一笑,说:“那是我分内的事,比起办报过程中牺牲的同志,那点艰苦不值一提。”
  大学毕业后,邓小岚分配到山东工作,1995年调回北京。这时母亲丁一岚和《晋察冀日报》的好多老报人致力于那段光荣历史的研究。邓小岚便帮着抄写整理,后来看到这些80多岁的老人还四处忙碌,她就加入了《晋察冀日报》报史研究会。随着对父亲所走道路的探究,她对父亲的理解也在逐渐加深。
  在国家级和河北省级地图上,没有马兰村的标记,只是在河北省阜平县的地图上,才可以看到一个革命老区红色报纸基地和印刷故地。邓小岚在一个黑白色的区域地图上,用红色水笔标出当年父辈革命家辗转行走的路线。父母和很多先辈战斗过的地方,曾滋养了激情燃烧的英魂的土地啊,让邓小岚深深向往。她和兄弟姐妹们没有忘记父母的教诲。1997年,她和妹妹邓小虹寻访父辈的足迹,重回马兰村。没想到,地图上区区一指间,却是悬崖峭壁间数百公里的崎岖小路。
  
  为了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凭着童年时模糊的记忆,邓小岚姐妹俩一路打听,辗转一天行程,在暮色朦胧时,来到马兰村相邻的麻蓬村村口。她向一位老农妇打听自己干爹的名字:陈守元。那是她三岁前寄养的那户人家,她一直称那对哺育她的夫妇为干爹干妈。记忆里,还有位瑞姨很疼爱她,听父母说,当年她出生时,瑞姨16岁,刚刚夭折了第一个孩子,瑞姨一看见襁褓中粉嘟嘟的小岚就非常喜爱,希望承担起哺育她的重任。但是自己年纪尚轻,没有育儿经验,只好把这份愿望化为对她的疼爱,经常来小岚的干妈家抱她。老村妇听了她的问话,愣了,她对于陈守元一家非常熟悉,可久居深山无贵亲,眼前这两位是谁呢?邓小岚与她对视的瞬间,突然,老村妇大喊一声:“小岚子!”这一声呼唤开启了邓小岚尘封已久的记忆,是瑞姨!她们紧紧拥抱,分别50多年的岁月沧桑化作腮边热泪,滚滚诉来……
  父亲邓拓对马兰村充满了感情,邓小岚对这片土地也有着特殊的眷恋。从那以后,邓小岚更加挂念马兰村。1999年刚一退休,邓小岚便沿着当年父辈游击办报的路线再走马兰村,看望养育她的土地和乡亲。她想更彻底地了解他们的生活,希望自己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2003年是“马兰惨案”60周年。1939〜1948年,中国共产党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党报《晋察冀日报》在马兰村整整出报10年。邓拓作为社长,在马兰村还主持出版第一部《毛泽东选集》。他的7名记者、编辑在与日本人的交手中阵亡。1943年,19位村民为掩护报纸而被杀害。
  2004年6月,邓小岚代表《晋察冀日报》研究会,带着原《晋察冀日报》的部分老同志集资的一万多元,为“马兰惨案”牺牲的19位马兰乡亲修一座纪念碑。清华大学工科出身的她从设计图形到丈量尺寸,从选料到下料,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两米多高的汉白玉石碑 “马兰惨案遇难同胞纪念碑”前,马兰村的孩子们献花、扫墓。邓小岚想带着孩子们唱歌告慰英雄,孩子们怯生生摇头,只有一两个孩子会唱国歌,却都跑调。山村无歌无音乐,看着可爱的孩子,邓小岚的心一阵刺痛。来到马兰村所在的小学,她更是难过得几乎落泪:孩子们在四间破烂的危房里上课。回到北京,邓小岚和兄弟姐妹们为马兰村集资4万元,翻建校房,帮困难学生解决学费。
  接下来,邓小岚不停地奔波于北京和马兰村之间,筹措给孩子们开起音乐课。音乐能使人快乐,拓宽孩子们升学和就业的出路。她要尽其所能,让马兰村的孩子享受到和城市孩子一样的幸福。自幼热爱音乐的她深知音乐的力量:1966年邓拓含冤而逝,在父亲走后、母亲被批斗的日子里,一把小提琴始终与她相伴。父亲邓拓喜爱音乐,经常听《阳关三叠》等古乐,还会用福州话唱古代诗词。在邓小岚退休前一年,她的母亲――开国大典的现场播音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丁一岚去世。在遗嘱中,母亲说:在弥留之际,希望撤掉一切抢救措施,在床前放她一生最爱听的《延安颂》。邓小岚的一生,似乎和音乐有着不解之缘。
  
  只要我活着,只要我走得动
  马兰村偏僻落后,深山里的孩子们没有见过乐器,绝大多数家庭没有给孩子添置乐器的能力。邓小岚求亲告友,为孩子们搜罗数十件小提琴、手风琴、电子琴和吉他等乐器。邓小岚是马兰小学第一位全才音乐老师,她教给孩子们小提琴、葫芦丝、手风琴,马兰村从此歌声嘹亮……
  邓小岚在新修建的校舍给自己安排了一间连通着教室的小屋,从城里一趟趟提来电饭锅、碗筷、被褥。她节衣缩食,把大部分退休金和精力都花在马兰村小乐队上。针对艰苦的条件,她带着孩子们还玩出一些“非常规乐器”,勺子、铃铛和铝合金锯条,让这些小乐手们用这些简陋乐器演奏出淳朴美妙的乐曲,她鼓励孩子们“以后,咱到北京演出”。孩子们没有走出过马兰村,有的甚至连镇上都没去过,邓小岚要带他们到北京圆梦。2008年10月,在北京中山公园,马兰村小乐队小型音乐会,受到当年晋察冀日报社老同志们的热烈欢迎。2010年8月8日,马兰小乐队在北京“第四届中国优秀特长生艺术节”开幕式上表演。得知这些孩子来自300公里外的贫困山村时,全场惊愕,掌声如雷。孩子们成长的每个细节,倾注了邓小岚大量心血,为解决演出服燃眉之急,她一针一线缝改出几十件学生蓝色衬衣。马兰村的孩子们站在首都舞台上面对千万观众,展示歌喉与才艺。邓小岚为马兰村的孩子,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她让马兰村的音乐跨越70年时光和300公里的距离,得以延续。
  邓小岚年近古稀大爱奉献山村的故事感动社会,马兰的歌声引来热切关注:2011年,北京电影学院的研究生,青年导演刘汉祥为邓小岚拍了一部纪录片《马兰的歌声》,水木年华组合给马兰小学捐赠35部复读机,《音乐周刊》杂志捐了一架钢琴。马兰村孩子清澈的歌声《马兰的歌声》,引来数万网友热议,而邓小岚在教会孩子们唱歌的同时,也使马兰的历史广为传颂。
  马兰村风景秀丽,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为了改变山民的卫生习惯,邓小岚在校舍里给马兰村的村民做了个样板间:屋外是太阳能热水器,室内有个水冲厕所,村民们渐渐地效仿,再盖新房子时,基本都采用她当年设计的图纸。
  邓小岚拜访阜平县教育局的领导说:社会上第一个《毛泽东选集》就是出自马兰村,当年的《晋察冀日报》办报和印刷地点也在马兰村。马兰的社会知名度很高,我们不要让这些红色经典在迷惘中消失。2007年,在邓小岚建议下,阜平县教育局采纳她的意见,恢复了“马兰小学”的名称。
  邓小岚一直在思考,个人力量终有限,再过十年,我万一跑不动了,谁来给孩子们上音乐课?她联系到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她的建议得到院校领导认同,该校在马兰村成立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当年离开马兰村后,邓小岚的母亲丁一岚为她刻了个图章,上面有四个字“马兰后人”,就是要让她记得,她是马兰的孩子。如今,邓小岚用音乐改变了马兰村,她发动一切能发动的力量,关注马兰,帮助马兰。
  回到北京时,邓小岚便忙于《晋察冀日报》报史的整理研究,组织研讨会,把手边事情处理完,就长途赶到马兰村。她在为理想而努力的路上获得快乐。她告诉朋友们,我没觉得苦和累,我坐车不晕车,在车上能休息,也能看书、写东西;秋冬冷一些,住的房间简陋些,可以打扫干净,创造出好条件。在她心中,父亲邓拓一直在为民族解放,希望人民能够获得自由幸福的生活而努力,父辈们在马兰战争年代工作的条件要艰苦得多,那些优秀精神和品质激励着她。马兰村是她的家,每逢她回京忙于《晋察冀日报》的研究,孩子们会打长途问候;她住在马兰村音乐教室旁简陋的小屋时,会有淳朴的山村孩子轻轻敲门,举着家长给带来的鸡蛋、南瓜,只要她不接过去,孩子小手就高举着不走;她要回京的时候,年迈的瑞姨抹着眼泪说:“你来啊,别忘了来啊,只要我活着,你就一直来啊……”这一切都让她眼眶湿热,深深眷恋着马兰。只要她走得动,她就不会停下从北京到马兰的长途奔走,不会停下建设马兰、传承马兰精神的新长征之路……
  (编辑  王文娜)
   wangwenna@yeah.net

相关热词搜索:一座 山村 之女 邓拓之女邓小岚:用歌声改变一座山村 邓拓之女邓小岚 邓拓的女儿邓小岚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