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评书乌托邦】80后评书

发布时间:2020-03-02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有人说,北京是文艺青年的天堂,这话一点儿不假。每周,都有几百场文艺活动在北京的各个角落上演。只有文青儿们想不到的,绝对没有看不到的。去MAO看摇滚,去人艺看话剧,去小西天看文艺电影,去三联看书,去美术馆看展览,去康龄轩听评书。
  评书?没错,就是评书。还记得小时候吗?只要一放学就急急忙忙往家跑,只为了赶上电视里的评书连播。袁阔成的《三国演义》、田连元的《小八义》、单田芳的《白眉大侠》……都曾让年少的我们魂牵梦萦。慢慢长大了,评书似乎离80后渐行渐远,只有在打车时,偶尔还能听见单田芳的沙哑嗓音。2005年底,德云社火透京城,也顺带给其他传统艺术招徕了不少人气。2007年夏天,后海边儿上的鸦儿胡同里,有家名叫康龄轩的茶馆开始有了评书演出。
  
  书好不怕巷子深
  后海银锭桥往北,就是鸦儿胡同。顺着胡同往西走,约莫200米,能看见一座三层高的中式阁楼。阁楼旁边儿,有一条狭长的甬道。顺着甬道再往里走,闪出一个中式小院,这便是康龄轩。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在这里,是书好不怕巷子深。马岐总是调侃,“我们这儿是保密书馆,一般人根本找不着。尤其到了冬天,天儿黑得早。路那么窄,黑咕隆咚,知道的是听书,不知道的当暗娼呢。”
  虽然位置偏僻了些,但进了小院,却又别有洞天。这是个京味儿特浓的中式院落,天井、鱼缸、花盆、葫芦架一应俱全。夏天时,说书的书台就设在院子里,观众们坐在葫芦架下,一边儿扇着扇子,一边儿喝茶听书。细心的老板娘会在每张桌子下点燃一盘蚊香,桌子上再放一瓶花露水。常年在一起听书,观众间早已熟络。有时,有人会抱着刚买的西瓜过来,请老板娘帮忙切开分给众人。吃瓜的人都微笑颔首,向买瓜的人致意。天儿凉了,就搬到屋里说。室外寒风瑟瑟,室内热气腾腾。仿佛不是空调,而是演员的说书声和观众的笑声、掌声,驱散了逼人的冷意。
  康龄轩还养了两只小狗。它们是母子俩,笨笨是妈妈,点点是儿子。两只小狗可聪明了,对常来的观众都记得清楚。尤其是豆弟和丁三,因为总会给它们带些吃的,所以小狗对他们特别亲。每次豆弟和丁三一进门,赶紧就摇着尾巴跑过去。丁三总喜欢伸出手,让它们舔个够。然后,就拿出吃的,一口一口地喂给它们。有时候,台上正在说书,台下突然传来了呼噜声。循声一看,原来是两个小家伙吃饱喝足,正呼呼大睡呢,引得大伙儿忍俊不禁。
  
  一辈子没红的老艺人
  在康龄轩演说评书的,是一师一徒。师父马岐,今年七十岁,出身于评书世家。老先生一辈子最恨的,就是自己没红。他老说:“我这辈子就像我说的这个伍云昭似的,隋唐第五杰好汉,多大的能耐!那有什么用啊?一辈子净走背字儿了。”
  马岐的父亲马连登、师父陈荣启都是赫赫有名的评书大家。他从小耳濡目染,酷爱上了评书艺术。小学时,他就经常给街坊小伙伴们说书,这里头就包括当时只有七八岁的侯耀华、侯耀文兄弟。后来,马岐考入北京市文化局办的曲艺学员班,随后又分配到北京曲艺团工作。“文革”期间,别人都不敢说书了,只有马岐还偷着在小范围内给好朋友们说“黑书”,观众有李金斗、王谦祥等人。有一次,李金斗还因为掩护马岐说书挨了造反派的一个嘴巴。每每提起这些往事,他都充满自豪。“别人都把书放下过,就我,一直没断。”几十年来,马岐始终坚持在书馆现场说书。可评书演员要想走红,必须在广播里出声儿、在电视里露脸儿。马岐在广播、电视里也录过几部书,但造化弄人,2008年以前,除了交通广播放过一遍他的《龙图侠义》外,其他那几部书从来就没在北京台播过。2008年,他的《评书奥运》和《智破冲霄楼》在城管广播播了整一年,老先生这才有点儿扬眉吐气的感觉。
  给马岐垫场的,是他的徒弟勾超。勾超80年生人,现在在一家图书发行公司做编辑。上世纪90年代,他在琉璃厂的京味茶馆听马岐的书听入了迷,开始追随马岐学习评书艺术。一晃十几年,今年一月份,马岐在鸿宾楼饭庄举行收徒仪式,他这才算正式入了评书行当的家谱。说到当年的京味茶馆,还有一段小故事。那时给马岐垫场的,是个刚刚进京两眼一抹黑的北漂儿。因为没钱,生活很艰难。有一天马岐到茶馆时,正看见那个小伙子蹲在角落里,双手捧着一块烤白薯狼吞虎咽。小伙子抬头看见马岐进来,出于面子,总得客气客气。“三叔,要不您也来点儿?”马岐在家行三,三爷、三叔、三哥,都是曲艺圈儿中老少爷们儿对他的称呼。“吃你的吧。你都吃了一半儿了,还让什么啊?”十几年过去了,那个年轻人见到马岐,还是一口一个“三叔”地叫着。只不过,时过境迁,他早已红透中国,而马岐依旧是个不知名的说书人。年轻人的名字,叫郭德纲。
  
  “就爱听闲白儿”
  马岐说书,还有个别人比不了的本事――不动书。所谓不动书,就是口若悬河地说了整整一晚上,到结束时观众突然反应过来,故事情节竟然原地踏步,一点儿都没往前发展。那这一晚上都说什么了?闲白儿。也就是书外书。别看没动书,可观众照样听得津津有味,说行话,就是因为闲白儿把观众的神给拢住了。有人在网上评论马岐的书,“就是爱听老爷子的闲白儿。”
  马岐说书外书,总是由某一处情节,很自然地从正书中引出去,而不是刻意地为了说闲白儿而说,让人感觉贴切不突兀。比如说到尉迟恭去介休县借粮,由于介休的名字,是因春秋时晋国名臣介子推而得,他便拉了一段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的典故,进而又交代了清明节的来历,使听众大长见识。再比如《隋唐》中攻城打仗的情节甚多,马岐经常以人民解放军解放天津举例。因这是他儿时亲历,所以讲起来格外生动。他说,那时候由于国民党的反动宣传,老百姓都误以为解放军全是青面獠牙的恶人,所以天津解放的当天,他们一家子吓得躲在屋里不敢开门。可是民以食为天,艺人总要演出养家糊口啊。这时候,他的母亲打开了收音机,话匣子里传出了革命题材的西河大鼓声音。老太太乐了,“甭怕,饿不死了。敢情解放区也有咱这行儿!”这个包袱抖出,满场笑翻。
  有人听马岐,还专爱听他骂街。说起来,看人骂街也是件很过瘾的事,要不怎么李敖、王朔都那么火呢。马岐骂起街来,自有一种别样的痛快。他骂小沈阳,骂张艺谋,骂不懂评书的电视导演,还骂世间上的种种弊端,活脱一个老愤青儿。不过,老先生终归是老先生,他很懂得控制节奏。在怒骂间,总要夹杂些嬉笑调侃,既过了瘾,又抖响了包袱。
  马岐的这部《隋唐》,从2007年夏天开书,到现在已经说了快三年了,才说了将近四分之三。之所以说得这么慢,就是因为马岐在书里夹杂了大量的评点和书外书。这里边,蕴含着老先生的深厚功力。听评书就像喝功夫茶,只有沉下心来,方能品出味道。
  
  比郭德纲还逗乐
  空子不空是相声公社的著名坛友,他是最早那茬儿的钢丝。2004年,在郭德纲还默默无闻的时候,他每个周末就已经混迹在天桥乐了。跟他同属钢丝“黄埔一期”的,还有不是烦人、HONGDA等几位。这么多年,他们早就修炼到听任何相声段子都能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境界。唯独在康龄轩,每每还是被马岐逗得前仰后合。
  马岐说书从不正襟危坐、凝眉瞪眼。老是跟闲聊天儿似的,透着轻松随意。这么一来,就和观众拉近了距离。他就像个老顽童,时常冒出些奇思妙语。类似“阎王爷抱小鬼儿,乐一会儿是一会儿”的俏皮话儿,以及《隋唐》里的水贼后来跑到非洲,代代相传,就成了如今的索马里海盗之类的趣味评点,都是在别处难以听到的。还有一次,他在书外书里提到了慈禧太后。说慈禧因为某事心花怒放,“老佛爷高兴得恨不得跳脚儿蹦,她不蹦我替她蹦!”说着,竟然真的双手一撑桌子,两脚离地,从座位上蹦了起来。要知道,马岐的体重可是250多斤啊!
  
  评书,“评”书
  大多数80后都拥有儿时在电视、广播里听评书的美好回忆。不过如果对你说,你听过的那些,其实并不能算作真正的评书,你怎么想?马岐说,评书关键在“评”。没有评,就名不副实,只能叫讲故事,不能叫评书。电视和广播给评书设置了太多条条框框,说书人自由发挥的空间极其有限,讲好故事已属不易,更遑论评点了。因此,只有在书馆里,才能听到真正原汁原味的“评”书。
  老话说,“说书不评,先生无能”。听马岐的书,特别长学问。老先生见识广博,常批解些典故知识,听者大都闻所未闻。比如说到“下九流”,他就会详细解释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各自都包括什么。上九流是“一流佛祖二流天,三流皇上四流官,五流阁老六宰相,七进八举九解元”;中九流是“一流举子二流医,三流风水四流批,五流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棋”;下九流是“优、娼、皂、卒、批、捶、奴、划、剃”。优就是优伶,排在下九流头一位。“评书演员就属于优,比娼妓强点儿有限。”每次使这个包袱,都能引发一阵哄笑。
  来书馆的80后观众,大都是刚进入职场没几年的菜鸟。他们从马岐的书里,学到了不少职场策略和技巧。他们觉得,《隋唐》里的罗成、程咬金们,比杜拉拉还要高明呢。比如,有一回说到单雄信犯错,元帅下令推出斩首。这时候,瓦岗众将哗啦啦跪倒一大片,纷纷求情。就连平素一向同单雄信不睦的罗成也跪下了。“为什么连那么狂的罗成都跪下了?因为这都是互相的。如果这回你不跪,下回你犯错,别人也不给你求情。”瞧瞧,这不就是职场秘笈吗?还有一回,说到尉迟恭得罪了唐太宗李渊的两个儿子李建成和李元吉,遭到两个奸王陷害险些被斩。马岐语重心长:“您记准了,在公司尤其是私企,一定要跟老板的亲戚搞好团结。要不然,就等着穿小鞋吧!”评书行有句至理名言,“懂多大人情,说多大书”。也只有具备了几十年的生活阅历,才能发出如此通达人情的议论。
  说起来,这两年大火的“百家讲坛”倒是有很多精彩的“评”。可专家教授们一般只擅长评议,在叙述故事方面远比不上比评书演员的绘声绘色。看来,还是夹叙夹议的评书更胜一筹。
  
  听书也得打月票
  在康龄轩听书,很像在小剧场看话剧,亲切、舒服、零距离。说它像小剧场,首先是因为面积确实小。40多平方米的屋子,满打满算也就盛得下三四十人。与之对应的,就是观众也少。听书贵在坚持,如今的人们,“有钱”难得,“有闲”更难得。所以常年坚持来的,也就20多位。即便他们有时带朋友来听个新鲜,也绝不会超出屋子的容量。别看人数不多,但曲艺界有句话叫“知音不在多,一个胜十个”。这些80后观众虽然身份各异,既有电视台编导、动漫设计师,也有翻译,还有在校的研究生,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自幼喜欢曲艺。而且不但对评书了解甚多,对相声、鼓曲……各种曲艺形式全都门儿清。像前文提过的空子不空、不是烦人和HONGDA,就都是著名曲艺论坛中华相声网上的活跃网友。他们最初知道康龄轩开设书馆,也都是从这个网站上看到的消息。他们按曲艺界的行话,自称“书座儿”或者“黏子”。
  天长日久,“书座儿”、“黏子”们跟演员的感情也很微妙。既有点儿粉丝与偶像的意思,又成了很好的朋友。不仅聊天毫无拘束,有时还会在开书之前请演员吃饭。马岐是回民,正巧书馆门口有个特别地道的清真馆子,于是,那儿几乎成了康龄轩书馆的专属食堂。逢年过节,有的观众还要买上几大包酱牛肉和几瓶好酒,给马岐送上年货。每次散书后,徒弟勾超负责开车送马岐回家,往往也都主动招呼顺道的观众蹭车。提到观众,马岐心里总是热乎乎的。“别看我一辈子没红,但是有这些喜欢我的观众,我也值了。”
  老话讲,“看得起戏,听不起书。”意思是说,虽然听一回书比看一场戏便宜得多,但听书必须细水长流,日积月累,自然花费不菲。康龄轩为了回报老观众们,也特意设置了月票。说是月票,但其实并没有票。书馆预备下一个很普通的笔记本,谁买月票,就翻出一页写上名字。每听一次书,就在这页上签个名。等签够8个,另换一页再接着来。月票很便宜,100块钱8次,连听书带喝茶,一次才合12块5毛钱。
  
  和尚与情侣
  2008年冬天有一段时间,书馆里常来一个怪人。他每次都穿一件式样很奇特的大袍子,头上戴着帽子。进屋也不与人搭话,就在后排找把椅子坐下,低头闭眼静静地听。散书后,也是一个人默默离开。因为他总是穿着那件古怪的袍子,所以观众间有人开玩笑给他起了个“哈利?波特”的外号。有一次,马岐主动跟他搭话,才知道他是一位出家的僧人,那件袍子,便是和尚们日常穿的大衣。鼎鼎大名的广化寺距离康龄轩只有几百米之遥,来听书的那位,正是广化寺的僧人。看起来,马岐的评书魅力确实不小,不然,怎么连出家人都被吸引住了呢?
  康龄轩还成就了一对儿情侣。豆弟今年30岁,是一名动漫设计师,他也是康龄轩的老“书座儿”了。有一天,他在豆瓣的评书小组里发现一个帖子,正在热火朝天地讨论哪个版本的《隋唐》最好。一时兴起,他就在底下回了一句,“还是马岐的好。不信,可以来康龄轩听听。”没想到,没过多一会儿,就有个叫丁三的ID给他发站内豆邮,说从小就在电视上看评书连播,从来不知道现场评书是什么味道,想让他带自己去听听。两个人约好,周三傍晚在鼓楼地铁站见面。刚一见面,豆弟就被惊呆了。本以为丁三是个小伙子,哪知道,竟然是个亭亭玉立的大美女。灰色大衣、长筒皮靴,一股时尚气息扑面而来。“你好。”“你好。”一张嘴,豆弟乐了。丁三一嘴天津味儿的普通话,敢情来自曲艺之乡啊,怨不得爱听评书呢。眼瞅快开书了,俩人随便垫补了两口包子,就赶到书馆。两个小时下来,头回在现场听评书的丁三乐得上气不接下气。散场后,豆弟把她送回了家,并相约第二天还来。那之后,两个人不但每周三、四风雨无阻,还经常在MSN上交流听后感。日久生情,终于走到了一起。他们说,以后结婚没准儿会在康龄轩“办事儿”呢。司仪,当然非马岐莫属。
  
  后海在老北京的概念里,是藏匿于闹市之中的一处世外桃源。但就像何勇唱的,“今天的钟鼓楼和以前不一样了!”现在的后海,“水中的荷花它的叶子已残,银锭桥再也望不见那西山”,灯红酒绿夜夜笙歌,早已失去了以往的从容亲切。幸好,还有评书,慰藉着浮躁的心灵。
  “在很多人眼里,评书与京剧、昆曲、书法等一样,都是国粹。提到国粹,人们不免肃然起敬。但在肃然起敬的同时,不免又给它贴上另外两个标签:疏远、过时。其实,我以前也抱着同样的想法。但当我真正来康龄轩听过一次评书后,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让我发现,传统艺术的魅力原来是那么大!我爱听评书,并不因为它顶着国粹的名头,而是因为它真真正正能够给我带来快乐。”这是康龄轩一个80后观众在博客当中写过的一段话。
  康龄轩的80后观众们,自发地在豆瓣上为书馆建起了小组,还成立了名为“鼓楼听书”的QQ群,并且在网盘上放出评书现场录音供人下载。“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他们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像他们一样,不再把评书看得高高在上,就如同看话剧、看摇滚一般,把评书当成生活中的一种平常的乐趣。
  编辑/冯 岚 icarusfeng@126.com

相关热词搜索:乌托邦 评书 80后的评书乌托邦 济公传评书80回 评书济公传110回的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