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刻钟社区服务圈 北京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率

发布时间:2020-03-01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北京市“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历经3年探索和实践,已经让越来越多的居民实现了“小需求不出社区,大需求不远离社区”的愿望。“服务圈”目前不仅在城区迅速推广,还将逐渐向城乡接合部、远郊地区和农村延伸。
  只需一刻钟,幸福圈圈通
  银行缴费,长长的队伍令人望而生畏;早出晚归,找不到停车位;切剁烹炸,少了料酒没了咸盐;游戏正欢,家中突然漆黑一片……如今在北京不少社区,就算这些烦恼事都赶上了也不要紧。出家门步行最多一刻钟,小到买菜、吃饭、理发、缴费,大到社保、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区居民甚至只需打个电话,便能快捷享受到“看单点菜”式的基本公共服务。
  快到缴水、电、煤气和话费的时候了,家住吉祥里社区的75岁老人黄家如戴上老花镜,在台历上“8”日的位置做了个醒目的标注。“每个周五,楼下的银行都会开辟社区居民缴费绿色通道,基本上去了就能办理,再不用像以前那样因为排半小时的队而犯怵了。”
  在芳草地社区,王霞大妈小心地从便民手册上剪下地图贴在墙上。“这可不是一般的地图,上面标注了我们小区所有的便民服务网点位置,有啥事就上地图找找,保准在社区都能办了。”
  头发长了,打个电话叫美发师到家里来;缺少生活用品了,列出清单让超市员工送货上门;头疼脑热了,医疗服务队变“坐医”为“行医”,除了上门进行检查和治疗,还会定期回访;“磨剪子来,戗菜刀――”连昔日的游商,也都成了社区的基本公共服务签约商,每月中旬定期到小区来“报到”。
  什么是幸福?在北京行政学院教授吴刚看来,这种触手可及的快捷和便利就是一种幸福。“老百姓居家过日子求的就是节省成本,不仅是少付出货币成本,包括体能、时间和精力在内的非货币成本同样值得关注。”他说,尽管非货币生活成本无法进行精确统计,但目前这一个个“服务圈”能让百姓幸福感提升。主要原因就是非货币成本的降低,这也是社会管理创新内容的关键所在。
  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社会建设办公室的统计数字显示,2010年原本计划建成50个示范点,不料,仅一年时间,竟然诞生了166个“服务圈”, 共覆盖66个街道的259个社区,惠及了315万社区居民。2011年,在北京市为群众拟办的重要实事里,再建100个“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赫然在列。
  社区参与热情一触即发
  亲历“一刻钟社区服务圈”从无到有、从有到实的北京市委社会工委书记、市社会办主任宋贵伦感叹:“如果没有奥运会和国庆60周年活动的历练,别说服务圈的推进是否顺利,这个概念连想都不敢想。”
  “三步并成两步走了。”宋贵伦说,原本打算做扎实社区规范化建设,包括完成工作职能、硬件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硬件指标,之后再逐步推进社区基本公共服务。然而,在此过程中,不少社区都积极主动地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服务,像和平里街道的“便利生活服务圈”、牛街五位一体的“民生一条街”、八里庄街道“助老服务模式”等。
  看到百姓和商家的需求和积极性日益高涨,政府有关部门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加大投入,这让主管部门有了资源整合之意,以便让供需双方有一个较好的对接平台。“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应运而生。
  记者调查发现,商家加入“服务圈”,有很多具体的限制门槛,比如服务需要达到承诺、价格需要设定上限、管理需要统一和接受监督等等。按照这些标准,商家确实没有多少利润甚至会赔本,但这些门槛仍无法挡住他们的热情。因为,商家深知让利于民、得惠于民,依靠人气和口碑,会形成更多的聚集效应;定期的评比和授牌,也能提升他们的成就感和百姓的认可度。
  北京市管理科学院院长马仲良表示,“小政府、大社会”是行政体制改革的大方向之一,社会工作模式正在由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向政府调控同社会协调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群众力量互动加速转变。
  社会协同打造“生活共同体”
  为让市民更多更好地享受社会建设带来的实惠和便利,进一步发挥行政、互助、志愿等多种机制的作用,同时更好地集成政策、集中资金、集聚资源和集合力量,北京市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互动方式,共同梳理出居民群众最关心、最急需的10大类60项社区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研究制定了《北京市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指导目录》。
  该目录既是北京市居民享受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菜单”,也是政府实现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的“行动计划”。“做好这项工作肯定需要经费投入,而且还应该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宋贵伦说,像学校、菜市场、卫生服务站都是硬性规定,这时动用的资金是年初预算部署好的。另外有许多服务的完善,一部分通过少量政府投入撬动社会投资,还有一部分是通过“盘活存量”,协调社会资源。
  老旧小区的典型代表小关社区,仅有的80余个车位根本容不下140多辆私家车。街道主动深入辖区与有内部停车资源的社会单位进行协调,写字楼的白领上班时间里将车停在居民区以降低成本,周边居民下班后再将车停放到附近写字楼的地下停车场。错时停车与用活社会资源,让双方的停车难题都得到了妥善解决。
  马仲良认为,这种做法既能广泛动员社会资源,有效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又适应了当前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发展的新特点。
  宋贵伦说,社区规范化建设是最基本的,“一刻钟社区服务圈”是更高级的服务。尽管不可能做成百姓的“全能型保姆”,但只要与社会和百姓形成一个生活共同体,只要从百姓的实际需求着想,就会真正做到把百姓的怨气变成和气,让生活增添更多温暖。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 社区服务 北京:一刻钟社区服务圈 一刻钟社区服务圈 社区一刻钟便民服务圈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