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名山最新排名_佛教名山五台山
发布时间:2020-02-29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素有“佛教圣地,清凉胜境”之称的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五台山有25亿年的古老地质,景区以台怀镇为中心,是国家森林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
五台山与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并且位列四山之首。它是当今中国唯一兼有汉、藏佛教的驰名圣地,也是世界五大佛教圣地及五大佛教名山之一。印度、尼泊尔、缅甸、日本、蒙古等许多国家,都有佛教徒来此朝圣求法。
五台山是自然地貌与佛教文化完美结合的景观典范
五台山始称五峰山,因有东、西、南、北、中5座山峰拔地而起,峰顶却平坦如台而叫五台山。东台望海峰,登顶可看“云海日出”;西台挂月峰,有景“青峰挂月”;南台锦绣峰,犹如骏马倒卧;北台叶斗峰是五台山的主峰,海拔3061.1米,称“华北屋脊”;中台翠岩峰,登顶极目,巨石遍布,姿态各异。
中国古代历代帝王大多尊崇佛教,皇家与佛教在五台山结下不解之缘。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派两位印度高僧来五台山,建成大孚灵鹫寺。北魏孝文帝进行大规模扩建,先后兴建了善经院、真容院等12个寺院。隋文帝下诏在5个台顶各建一座寺庙,五台山从此有了“朝台”之说。唐太宗认为五台山是盛唐的发祥地,武则天登基后依靠佛教正名,那时,五台山佛教寺庙达300余所,僧侣3000多人。元代诸帝在五台山大兴喇嘛教,将10座青庙(和尚庙)改成了黄庙(喇嘛庙),僧人由和尚改为喇嘛,从此这里有了汉族喇嘛,僧人也有汉、满、蒙、藏、土等多民族信徒。清朝诸帝在此将藏传佛教推向了高峰,仅康、乾二帝巡游五台山就有10多次,留下诗作百余首。“佛门常会龙门客,禅林时集翰林人”,是当时五台山的真实历史写照。
五台山现存北魏以来8个朝代的寺庙建筑94处,古寺遗址153处。其中,台内有7座黄庙,35座青庙,5座尼姑庙。青庙中最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等;黄庙有菩萨顶、罗
寺等;它们都是各个时期寺庙建筑的典范,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活标本。现有完好的寺庙50余处,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其中,被称为中国现存佛寺之祖的南禅寺,十三世达赖坐静处栖贤寺,顺治皇帝出家地的善财洞,杨家将家庙龙泉寺,李豫王朝的镇国道场金阁寺,清帝朝台的行宫台麓寺,见证中尼友谊的道场圆照寺等等,都非常著名。
显通寺:五台佛域的开山祖庭
坐落在台怀镇北侧的显通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建寺时,因这里的山势酷似印度的灵鹫山而取名大孚灵鹫寺,和洛阳的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庙。北魏太和年间,孝文帝再建,叫花园寺。武则天因将《华严经》珍藏于此,更名“大华严寺”。明太祖朱元璋重修寺院,赐名“大显通寺”。万历年间,一度改称“永明寺”。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清圣祖玄烨拨巨款修葺,复称“大显通寺”至今。
显通寺为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十大青庙寺之首,现有殿堂楼房400多间,中轴线上为观音殿、文殊殿、大佛殿、无量殿、千钵殿、铜殿、藏经殿7重殿宇。文殊殿内供奉6尊文殊像,正中为木雕大智文殊,其左、右、前方的5尊铜质文殊像,代表着五台山的“五顶文殊”。据说在这里朝拜,能全部顶礼“五顶文殊”。
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明神宗朱翊钧敕令建成的无量殿,又名“七处九会殿”,取佛祖释迦牟尼在7个地方讲《华严经》9次之意。外观为欧式二层楼,形制古朴新颖,雕造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堪称砖砌建筑中的杰作。
千钵文殊殿内,供明代铜质文殊像,以其造型奇异优美而著称。这尊文殊像,紫磨金身,五头累叠,除前面的6臂6手外,左、右各伸出千臂千手。手中持钵,钵中有佛,全称“千臂千钵千释迦文殊菩萨圣像”,为五台山一绝。
千钵殿后的清凉妙高处,耸立着5座铜塔,称五方佛塔,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所铸。暗喻五台山的5座台顶,至此相当于朝拜“五台”。现东北、西北两塔为原物,其余3塔为复制。五方佛塔之上的铜殿,为重檐歇山式青铜建筑。殿内供奉文殊菩萨铜像,四壁铸有万尊小铜佛,谓之“万佛朝文殊”。据说是万历皇帝敕令妙峰祖师,从全国13省万户人家化来的10万斤铜铸就,是精妙绝伦的艺术瑰宝。
塔院寺:大明王朝的皇家道场
塔院寺,因院内有大白塔得名,被佛教徒视为圣地,是五台山五大禅处和十大青庙寺之一。历史上,塔院寺是唐代大华严寺的塔院。明万历年间,神宗皇帝对寺院进行改造时,将塔院从寺中分离出来,成为一座独立的皇家寺院。
塔院寺坐北朝南,建筑布局以牌楼、山门为前哨,廊房、禅堂为两翼,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白塔、藏经楼,还有山海楼、伽蓝殿、祖师殿等建筑。大白塔始建何时尚待考证。史料记载,此地在汉明帝前就有“慈寿塔”。当年,西域僧人看到台怀之地似灵鹫山,且有一佛塔,才奏请明帝修寺。有专家认为,大白塔建于元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由尼泊尔匠师阿尼哥设计建造,并将慈寿塔置于腹中。
现在的大白塔状如覆体,为喇嘛塔造型。塔身砖砌,通高75.3米。因其造型优美,地处景区中心,是五台山的象征和标志。天王殿门楣悬挂“敕建护国大塔院寺”匾额,殿内供奉观音菩萨而不是弥勒佛,观音背后是一通圣旨碑而不是护法神韦驮像,比较特殊。大雄宝殿又叫大慈延寿宝殿,意为祝福万历皇帝的母亲万寿无疆。殿内高挂清代三帝所题之匾,即康熙“景标清汉”、乾隆“揽妙曼云”、嘉庆“尊胜法幢”,其规格之高,更显皇家道场之气派。
塔院寺的方丈院,现为“毛主席路居旧址”。1948年春,毛泽东率中央机关东渡黄河、挺进北平途中,路过五台山时曾在这里借住一夜,视察了塔院寺和蒙藏合作社等处,观看了文物古迹,给历史留下了“春到五台”的美好回忆。
菩萨顶:清凉世界的黄庙首府
坐落于台怀镇灵鹫峰上的菩萨顶,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也是十座黄庙中的首庙。菩萨顶远看好似布达拉宫,人称喇嘛宫,是五台山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菩萨顶和大白塔相互映衬,展示着青、黄两庙并存的文化特色。
菩萨顶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初名大文殊院。唐时,传说文殊菩萨曾在这里显露真容而改名为真容院。北宋重修时,铸铜质文殊像万尊供奉寺内。南宋改建,易名为大文殊寺。明永乐初年始有菩萨顶称谓。清时的菩萨顶成为实际上的皇室寺庙。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菩萨顶由和尚庙改为喇嘛庙。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敕令重修,向该寺授“番汉提都印”,周围地方官府一律向其进贡,还敕令菩萨顶的部分主要殿宇铺上了黄色琉璃瓦。康熙皇帝先后5次到菩萨顶朝拜,御题“灵峰胜境”,置于山门外牌楼之上。此后,乾隆皇帝6次来此朝拜,现东禅院内两座四棱碑上刻写的碑文,就是他的亲笔。
菩萨顶的建筑布局很有特色。站在灵鹫峰下向上仰望,菩萨顶前108级的石阶,犹如挂在空中的天梯直达梵宫佛国。天梯尽处的平台上立有一座四柱三门木牌楼,牌楼两侧是高高的旗杆。山门两边厢房的红墙上,开着两扇圆形的窗户。有人说,这个布局恰似龙头。牌楼的正门是龙口,两根旗杆是龙角,两扇窗户是龙眼,而108级石阶则是龙吐出的舌头。
菩萨顶有殿堂僧舍近百间,均为康熙年间所建。全寺分前、中、后3个院落。入山门,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文殊殿。两旁,对称排列着钟鼓楼、禅院等建筑。各主要大殿的布置和雕塑,具有浓烈的喇嘛教色彩。
黛螺顶:乾隆皇帝的“小朝台”
位于台怀镇东的黛螺顶,也称大螺顶,始建于明成化年间。乾隆年间,曾称大螺顶,后又改回现名。寺内山门背后立有两块石碑:“五台山重建佛顶庵碑记”,立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仲秋;另一块是康熙年间的“青峰顶造像建亭记”。可以看出,黛螺顶又名青峰顶;佛顶庵,是黛螺顶寺宇的另一种称谓。
据说,乾隆皇帝来五台山,屡次欲登台进香拜菩萨,都被风雨所阻。于是,他要求寺院住持青云和尚:5年后再来时,既要能登台顶,又可朝拜五方文殊。大师果然想出了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将5个台顶的文殊像,合塑于正殿,即“五方文殊殿”。登上黛螺顶就如同登上5个台顶,进正殿就能够朝拜五方文殊。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小朝台”。每个台顶都去拜遍,那叫“大朝台”。人们为了节省路程,又了却“朝台”心愿,常常只上黛螺顶,“小朝台”从此闻名遐迩。殿前的乾隆御制石碑,有乾隆御笔诗。
黛螺顶坐东朝西,占地3000平方米,有殿堂僧舍48间。中轴线上由西向东分别是天王殿、旃檀殿、五方文殊殿、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前长着的苍松古柏,是乾隆皇帝当年诗中所称的“阶下千年不老松”,其高大直立,如戟指蓝天。
题头照片:五台山的标志和象征――塔院寺藏式大白塔。
相关热词搜索:名山 佛教 佛教名山五台山 山西五台山佛教网 佛教五台山法会视频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