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认识的5个误区|合规认识的误区不包括
发布时间:2020-02-29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误区一:血脂偏高、胆固醇异常是多吃少动的生活方式导致的。 不少人把血脂偏高、胆固醇异常看作是多吃少动带来的“富贵病”。其实,胆固醇异常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生活方式病,它虽然与饮食运动有一定关系,但并不是只要忌口、多运动就能解决的。
在导致以冠心病为主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素中,年龄、性别、冠心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不可改变。在可以改变的因素中,引起严重危害的主要是胆固醇异常,尤其是LDL-C(低密度脂蛋白)过高。此外,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有吸烟习惯,也是导致胆固醇沉积、诱发冠心病的重要因素。
很多体重较轻的瘦人与严格素食者,以为自己绝不会发生血脂偏高、胆固醇异常问题,其实,只要他有上述危险因素,都可能因此出现冠心病。
误区二:高血脂就是甘油三酯高,就是血黏度高、血流缓慢。
血脂是血中所含脂质的总称,其中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引起严重危害的主要是胆固醇异常,尤其是LDL-C过高。研究显示,甘油三酯的增加未能显示,与冠心病、缺血性心血管病的相对风险增加有关。
而如果血液中有过多的低密度脂蛋白,沉积于动脉血管壁,就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斑块的血管狭窄或破裂就直接导致急性心梗、中风甚至猝死。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目前最重要的血脂检测指标,并非甘油三酯。
误区三:体检化验单没有“箭头”就是正常。
如今很多人都格外关注体检结果中的胆固醇指标,但鲜有人发现自己有胆固醇异常问题,因为化验单上并未发现有“箭头”。专家介绍说,一般人群和已有冠心病或糖尿病等疾病,或者已经发生过心梗、中风的患者,血脂治疗值和目标值与化验单上显示的正常值是不同的。他们的血脂目标值要求更严格,要低于血脂化验单上的参考值,即LDL-C需低于80mg/dL或者2.1mmol/L。
重点人群,即40岁以上男性、绝经女性、肥胖、有黄色瘤、有血脂异常及心脑血管病家族史者的胆固醇指标,也不能仅仅参考化验单上“不高于3mmol/L”这一指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此类人群应每年检测一次血脂。
误区四:胆固醇异常是慢性问题,即使不达标也不会有大碍。
胆固醇异常在很多人眼中是一种慢性问题,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一时半会儿不会导致健康出大问题。实际上,以冠心病为主的心脑血管疾病,往往与动脉粥样硬化密不可分,它的特征是:慢性进展、急性突变、全程炎症。
“坏”胆固醇在动脉血管内壁慢慢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变窄、被阻塞住。并且,这些斑块就像一个个“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破裂,导致急性心梗、中风。如果不尽早控制,年轻患者也同样会遭遇斑块破裂带来的恶果。
误区五:保健品或中药可以软化血管、降低血黏度,服用无副作用。
一些保健品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不明确,中药作为治疗高脂血症辅助用药的确也具有一定疗效,但目前仍然缺乏明确的临床研究依据。因此,保健品或中药是无法取代药物治疗的。目前医学界公认“他汀”类药物是降胆固醇治疗的主导药物,而且全球患者20年左右的用药经验验证了“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链接:血脂并非越低越好
血液中脂肪类物质,统称为血脂。血浆中的脂类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等,在血液中与不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血脂异常是血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
高血脂是许多疾病的发病因素,那么血脂是否越低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据国外报道,血浆总胆固醇越低,死于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就越大。虽然血脂低于一定程度死亡率不降反升的原因至今不明,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是必需的营养物质,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或太少都会引起不良后果。
另外,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与血液蛋白质分别结合成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其中高密度脂蛋白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而低密度脂蛋白是促使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罪魁祸首。如果血液中胆固醇增多仅是由于高密度脂蛋白较多引起的,就不一定是坏事情,无需治疗。相反,即使血清总胆固醇不是很高而低密度脂蛋白过多,就应积极地治疗。
相关热词搜索:血脂 误区 血脂认识的5个误区 认识误区 合规认识的误区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