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不了的司徒雷登等] 别了司徒雷登
发布时间:2020-02-27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别不了的司徒雷登 傅国涌(著名作家) 因为毛泽东的那篇《别了,司徒雷登》,司徒雷登这个美国人曾经在中国家喻户晓。1949年8月2日,他黯然离开南京,告别这片生活了五十年的国土。2008年11月17日,在他离世将近半个世纪之后,他的骨灰终于在杭州下葬,这是他的出生地。他的第二故乡:他在这个城市度过了幼年和青年的十四年时光。快六十年了,时间改变了一切。时间又改变不了一切。司徒雷登这个名字连同他创造的事业。仍在历史的深处。
司徒雷登曾说自己是“中国人多于美国人”,绝不是一句嘴上的空话,他用行动一二次欢证明过对中国的至爱。1926年,就在著名的“三一八”惨案发生前夕,因为停泊在天津大沽口的日本军舰拒绝中国军队检查,引起交火,包括美国驻华公使在内的八国向段祺瑞政府发出最后通牒。他和十八位在华的传教士、教授联名写信给美国公使麦克默理,认为中国军队并非故意袭击外国军舰,向中国发出最后遥牒只会激发中国的排外情绪,美国参与这样的行动是不明智的,只会损害中美关系。他甚至亲临美国使馆抗议。当面指责并告诫美国公使。当时几乎所有北京的英文报纸都站在了另一边。但他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立场。
他办燕京大学也完全是为了中国人,燕大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他的个人努力之上。在这所大学,他把中国化和世界化奇妙地结合起来,“因真理得自由而服务”的校训激励了所有燕大学子,成为他们生命的动力。他一生的业绩主要也是通过办这所大学体现出来,那是他“实现了的梦想”。他在燕大的成就要远超过美国驻华大使这个职位。燕大在大地上的消失,并不意味着它的死亡,它永存在历史温暖而感伤的记忆中。难怪闻一多在《最后一次讲演》中要深情地赞美他是中国人民的朋友。是真正知道中国人民的要求的。可惜这段话在收入中学课本时恰好被删节了。所以并不广为人知。
此刻,当司徒雷登魂兮归来,我感到,比他的教育家、宗教家身份以及作为中美友好的象征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世界公民,一个具有人类情怀的人。一个终生信仰并追求自由的人。他在回忆录中说:“我强烈地认为,人身自由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和生存的条件,没有这一条一;我们所追求的绝大部分利益――即便不是全部的――就毫无意义……与人们一起同具一种信仰,坚持自由是一切人的权利,相信一切人可以通过自由而得到发展,这个原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创办的燕京大学就很好地显示了他的精神追求。其中的核心就是自由,思想自由、学术自由,他认为大学就是给学生以选择自由。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做到了什么,他明确地说:“保持中国的民族自由及其优秀的民族文化与实现太平洋的和平及全人类的进步事业是绝对分不开的。”他为自己能把一生献给这一事业而骄傲。直到晚年晃荡在他脑际的还是燕大校园里的柳丝,他留下的遗愿,就是希望有一天把他的骨灰葬在燕园未名湖畔,与他的妻子一起。因20世纪后半叶政治风云的变幻,他的这个遗愿一直未了。
对于司徒雷登来说,最终能魂归杭州也许是一种小小的安慰。虽然与他的遗愿并不吻合。此外。他父母、弟弟的墓都在杭州西湖边的九里松:而他被葬在杭州北郊工业区附近的一处公墓,也不是没有遗憾。历史的有些页码翻过去就翻过去了。有些页码却是永远翻不过去的,他无疑是属于后一种,历史的深处自有他的位置。
是谁惯坏了臧天朔
逢春阶
臧天朔“涉黑”被捕,再次把娱乐圈推到尴尬境地。这个圈已经成为不被看好的“怪”圈、“乱”圈,远远闻着就臭气熏鼻。我确实越来越不喜欢那些红得发紫的明星了,红得发紫,就是病态,属于以紫乱朱。明星“涉黑”,危害至巨。作为公众人物的明星们的举止历来是社会流行风气的晴雨表。在台上以真善美之身亮相,而在台下却干些龌龊勾。当,与恶为伍,以丑为荣。以虚假为得意,面目狰狞可憎。冷静想想,容忍这样的现象存在,确实挺可怕。到底是谁惯坏了臧天朔呢?
首先是臧天朔的粉丝。无条件地仰慕自己的偶像。崇拜自己的偶像,原谅自己的偶像,即使看到明星们的缺点。也如鲁迅先生讽刺无聊文人的话,把一个“脓包”看成“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而明星们也把自己在台上表演的功夫搬到台下来,所谓游戏人生。君不见,陈冠希的艳照门,不是都玩出花样来了吗?!
其次是臧天朔的“朋友”们。臧天朔以一曲《朋友》而为全国所闻,《朋友》应该是首不错的歌,歌颂友谊,总是最能打动人的。可是臧天朔因《朋友》而扬名,又因“朋友”而被葬送。孔子说:“不知其人视其友。”臧天朔的“友”有涉恶者,臧天朔是耳濡目染。最终滑入深渊而不能自拔。所谓近恶者黑。墨子把择’友喻为染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而己为五色,故染不可不慎也。”有这么条哲学道理:事物在关联中被认知。你的交往,你的社会关系,往往会成为别人认识你、给你下结论的最直接注解。不善之交,小人之交,势利之交,将臧天朔团团围住了。臧天朔与走邪门歪道的人交朋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现在是“损失”大了。
第三是浮躁的娱乐圈。娱乐圈中的好多明星简直是丑态百出。吸毒的,豪赌的,纵火的,偷税的,原本觉得明星们都是素质高的人群,而现在竟然成了挑战法律、挑战良知的高危人群。演艺行业该是有行业组织的,但到目前为止,没有看到艺人的自律组织出来说道说道这些带“病”的明星们。于是,松散的艺人们就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自律组织松散,必然就会拼出个“老大”来,所谓的老大,要划地盘。剃着光头的臧天朔,还真有点老大做派!谁谁是我的人,干吗呀。这样吆喝着,比单听观众的掌声过瘾啊。能满足统治欲啊!
第四是当下的传媒。充斥网页、版面、画面、时段的那些廉价的关于明星的溢美之词。那些完美的一边倒的专访、特写、花絮,还有那些邪乎的“最什么最什么”的标题,都给明星们垒建了一个虚假的现实。仿佛自己成为世界上最受拥戴的人,传媒把明星吹大了,吹美了,吹晕乎了。久而久之,明星就飘飘然了,愿听顺耳之官,拒听逆耳之语。由低调到高调,到够不着边了,然后是,吹得越高,跌得越惨!
当然,最关键的是臧天朔的自我膨胀,自我丑化,自我放纵,自我亵渎。他面对社会上的势利、物欲、丑恶与道德滑坡。不能自我把持。贝多芬说:“不幸的、粗鄙的人性总是屡屡粗鲁地把他(艺术家)从纯净高巍的天堂上拖拉下来。”臧天朔就是被粗鄙的人性拖拉下来的明星之一。
著名学者尹韵公先生指出,从一系列明星“涉恶”和失德行为看,对金钱的贪婪欲望是导致这些恶果的直接原因,有不少大腕明星,在没成气候前本来就是奔着名利去的,在追名求利的道路上忽略了加深文化思想修养,到最后,业专了,素质却低了。“最突出的问题还是法律意识的淡薄。因为他们自以为有事可以出钱请律师解决,自以为所从事的职业和法律相隔太远。也就淡化了法制观念。”
对艺术家的最高评价是“德艺双馨”。意在说这个艺术家的人生修养、才艺修炼要达到珠联璧合、炉火纯青的程度。这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要经历无数次的磨砺和考验。才能达到目标。臧天朔涉黑。已经不仅仅是道德问题了,他已经触犯了刑律,他这叫自作自受。一切由法律来评判吧。
相关热词搜索:司徒 雷登 别不了的司徒雷登等 别了司徒雷登原文 别了司徒雷登 读后感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