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校训16字 [清华育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发布时间:2020-02-25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1966年至1970年我求学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留学美国,于1977年来到北京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工作。此后,于1995年转至北京清华大学物理系任教至今。从1966年开始作为清华人至今也有45年了,而具体在两岸清华学习工作也正好有20年。今年是清华建校百年,我这一生应说是和清华有不解之缘。
我求学新竹清华大学时,梅贻琦校长已去世。但是,他所提倡的校风余荫还在。入校开始,就先学会唱校歌。“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两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清华的校歌已有了相当久远的历史,歌词要点是鼓励来自远方的莘莘学子要能“自强不息”。而在当时的大历史背景之下,这种“自强不息”就是在辛亥革命后的新时代里,以有所作为、振兴中华、复兴祖国为历史责任。清华的校歌和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是一致的。厚德载物,就是君子之德,要德被天下,这是一个很高境界的哲学。清华的校训是近代名人梁启超所提议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于己,于公,可以上续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乃及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以为这8个字的校训,足为人生的座右铭。清华育我,也就这校训,最为深刻。
话说回来,梅校长的老清华学风的一个遗留,回想起来,就是重视文史的学习。清华大学虽然都是理工的同学,但那时我们有个非常好的教授国文课的曹老师。曹老师毕业于京师大学堂(即北京大学前身),当年上学时,他给我们研读了非常多的,平常看不到的民国年问的各种散文,以及各种版本的古典文学的教材。多年后,我愈感这些教材的珍贵,可惜就再也无缘一见了,甚是遗憾。如此熏陶下的氛围,让我至今,也把对文史的学习,作为一个丰富生活、扩展视野、增长见识的事情看待。
新竹清华那时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图书馆,其中外文的图书也很多,可能是台湾各校中,最多、最好的。也因此,我在清华求学的4年中,阅读了大量物理方面的图书(不论读懂,没读懂的)。这也培养了我一个很好的自学习惯直到现在。我因此,有了更多的物理视角,来看待化学的一些课题领域,并有所独特的思维和成果。最近几年,我把这些研究的成果写成两册,涵盖两个领域的专著出版:《拉曼谱学:峰强中的信息》和《分子高激发振动:非线性和混沌的理论》(此书被荷兰ELSEVIER出版集团出版英文版)。回想起来,我很珍视我在新竹清华读书的4年的求学时光。开阔了我的思维,因为一般的化学教育很难能给学生更多的物理概念,而这样的背景对于深化对一些化学课题的理解是不可或缺的。我也很高兴,两岸往来的今天,我的这些在大陆出版的著作,也在台湾的书店里有售。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约10年前,我也曾将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在大陆的经历,文字成书,在台湾出版,书名曰:《在历史面前》。
记得求学时,新竹清华的学生少,所以前后几届的同学都互相认识。同时,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很熟悉、密切。印象深刻的有教普通物理、理论力学的王明建老师。王老师教学认真,讲解清晰。王老师是四川人,他有个兄弟在四川老家,没去台湾。多年以后,我非常巧合地在北京见到王老师的这个兄弟。他们两个人长得非常相像,我以后听说王老师的这个兄弟去了美国。在美国,新竹清华的校友多,所以大家对待他,就一如对待王老师那样,只是很可惜,王老师在台湾,英年早逝。何世延老师是我的毕业论文的导师,一口四川口音,也对我们很是关照。这些年中。我有机会回台湾,都去拜访何老师。何老师近年出版了他的人生传记,从中我对他的经历了解就更深了(学生时代时,不会想到这些)。原来,我是他的第一个学生。另外,张老师的老家在成都,两岸开放后,他曾回成都看望家人多次,并曾在四川大学客座过。张昭鼎老师也和我们关系密切,毕业的环岛旅行,就是他陪着我们。我来北京多年后,我所在的科学院化学所有同事到日本工作访问,正巧遇到张老师。当时两岸阻绝,老师非常关心地了解我在北京的情况,并托同事问候我,我便写了封信,邮给美国的朋友,转给在台湾的张老师,表示感谢。以后,两岸相通,张老师来过几次北京,张老师看我(们)多年后,不得返乡,便去疏通台湾政界人士,这个事情不论结果如何,是很令人感动的。1993年,张老师意外去世。去世前几个月,他还和我们到烟台暑休。返回北京,我们还一起聚会。1993年底,我回台湾探亲,张师母还陪着我去竹东的张老师墓地致意。未想到,几年后张师母也去世了,令人唏嘘。
王松茂老师也来过北京清华,可惜,那时,我正好因公出差,只能在电话里和他说了几句话。以后,我回台探亲时,他就不在人世了。还要提及的是洪同老师,他是我们的训导长,我第一次回台时,他以校友会长的身份招待了我。洪老师是30年代的老清华,和大陆中央的领导人姚依林是同学,他们共同参与了兴起抗战的北平大学生的“12?9”运动。80年代,我在北京时有机会见到姚依林副总理,他每次见到我,就笑着和我说,我们都是清华人啊!也因此,洪老师第一次来北京时,还到中南海拜访了他这位老校友。1996年,两岸清华师生在两校王大中、沈君山校长的安排下互访,我也随团返台。访问后,我还多留几天,洪老师年岁高,还特别陪着我们拜访海基会,那时的秘书长正是我的高中同届校友。晚年的洪老师从两年来一次北京,参加校庆,到每年都来北京参加校庆。2005年是他最后一次来大陆,此后因身体不好,隔年便去世了。
每每回忆起当年在新竹清华求学时的经历,总是难以忘怀师生之情。还有几位老师,不能不提及。如叶锡溶老师、师母以及任过校长的沈君山教授。叶老师、师母每学期都会找我们到他家会餐一次,每每师母都精心准备丰盛而精致的菜肴招待我们。晚年的叶老师侨居美国,身体不好,记忆模糊。但据见到他的同学说,叶老师还很清楚地记得我当年求学时的模样。沈校长来过北京多次,他的身体不好后,也曾来北京治疗,我也和他见面多次。总之,清华的师生之情,同学之谊大概在别的学校很难有类似的情形。多年之后,我听说我当年从美国赴大陆的事情,使得这些老师,受到来自台湾一些部门的压力。1993年末,我离开台湾22年后首次回台,向见到的老师致以歉意,只是有些老师已不在人世了。
话说我们这些70年代的海外台湾学生,参与“保钓”运动,那个时代两岸尚未开通,但是通过海外的渠道,也开启了两岸间接往来的过程。“保钓”运动时期曾留下了很多的学生刊物。这些年,经过海外朋友的努力,也借我在北京清华之便,逐步把这些历史性的资料文献集中到清华的图书馆,并且巍然可观。现在,有大陆的研究生对此历史感 兴趣,拟以之作为博士论文研究的对象。同时,也开始有台湾的访客,特别是年轻的台湾学子来参观。我也很宽慰,这些历史的记忆能在北京清华大学得以永久保存。
清华校名,源自清华园,而清华园乃是清朝初期的皇家园林的一部分,可谓是具有历史蕴涵的宝地。清华校歌云:西山苍苍。西山是北京的上风上水之地。北京清华背依西山,清华的紧邻就是圆明园。圆明园是中国近代悲惨历史的缩影。然而,现在的圆明园经过整理,倒也风光明媚,富有灵气。因我住在清华,时常到圆明园散步,总和台湾的朋友开玩笑讲,我的后花园就是圆明园。每每有台湾的朋友来访,除了走马参观清华园外,我的标准招待就是约朋友到圆明园散步。
这几年中,我只要有机会回到台湾,都会回到育我的新竹清华母校。现在的新竹清华发展的更好了,我们念书时的小树苗如今已是参天高,环境也更加宜人。2009年我受邀赴母校客座3个月,可谓是温故知新。在新竹母校,我还见到一些从大陆,包括北京清华的交换学生。实事上,两岸清华的学子在美国的校友会从来就是不分彼此,毕竟大家都是清华人!
今年是清华大学立校100年。自辛亥革命后,中国历史走入一个新时代,而清华大学正是伴随着这个时代的进程而不断发展。我想百年来,清华学子不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多以“自强不息”自勉,并秉持中国传统学人“士”的精神,以“厚德载物”的理想,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了历史足迹。以后,随着梅校长的迁移到台湾,也把这个历史的传承延伸到台湾。
回顾自己的过往,尤感幸运,能受此美德的沐浴,自立自强,并且能有机缘,来到大陆,并在清华任教,度过了我充实的人生岁月。我在大陆的这34年,见证了大陆的振兴,在80年代至90年代物质缺匮的年代,科研的条件也很局限,我自觉未敢疏怠,努力工作。现今,不仅大陆的发展进步,硕果累累,举世相看,更令人宽慰的是两岸的关系也由隔绝而相互往来,至今已开启了互通有无的全面发展的新局面。冥思清华过往百年的岁月,回忆自己近50年前在台湾清华的青春记忆,以及这些年在大陆,在北京清华的经历,我是有所兴发,有所感动的。与此,近来受台湾年轻朋友之约,我也在台湾校园的《两岸辑报》上,以《荷清苑书简》专栏的形式,笔传我的这些经历和感思,希望有助于台湾学子的视野参考。这对我来说,也是赏心的事情。
值清华百年校庆的来临前夕,写此短文,以笔触情,并和学友分享,至感幸哉。
相关热词搜索:厚德载物 清华 自强不息 清华育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是什么意思 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