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短新闻浅见】浅见寡识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要】如何处理好新闻与现场的关系,这是写好现场短新闻的关键所在。本文从提高描写能力和在新闻事实中适当融会进作者的亲身感受等方面对加强“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现场短新闻 现场描写 新闻特写
  
   任何一篇现场短新闻,无论是消息,还是特写,如果不能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就不可能是一篇优秀的现场短新闻。所以,可以说,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是衡量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的重要标志,是现场短新闻写作中要努力追求达到的一个目标。那么,何谓“身临其境”之感?就是作者通过对新闻事实的描写、再现所展现新闻发生时的现场气氛,是读者的视觉和知觉与这种气氛相融合而引起的一种感觉、产生的一种联想。
  一、处理好新闻与现场的关系
  现场短新闻是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采写、制作的现场纪实性报道。无疑,离开了具体的新闻发生的现场,就没有这类新闻作品的必备要素――现场感,也就没有了现场短新闻。这里的“现场”,既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也不是附加给作品的写作要求,而是指新闻事实发生时的现场情景,与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活动的环境、气氛、举止、言行、心态,以及作者的现场感受。一句话,它包括了与表述和再现新闻事实、阐明新闻主题密切相关的内容,是新闻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仅仅为了增强新闻的可感性和可读性,作者附加给它的“点缀”或“零碎”。
  这就是说,与其他报道方式所不一样的是:现场短新闻的“现场”与“新闻”两者是互为条件、密不可分的。新闻发生的现场情景是现场短新闻,得以存在的依托和组成部分;而进入新闻作品的现场,又必须要“有新闻”,必须是饱含新闻价值的信息材料。如果没有了这些场景或场面,也就没有或者没有如此丰满的新闻事实,也就不会有此新闻作品。比如:《总书记踏雪坝上看望父老乡亲》,记叙的是2006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到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河北省承德市最北部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考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向大家祝贺新年时的情景。文章中选取了“四个小镜头”:镜头一:搀扶烈士母亲进屋;镜头二:农家小院叉草喂羊;镜头三:深深敬意献给老师;镜头四:乡村赶集亲切聊天。很显然,文中的一言一语、一行一动,如果离开了“现场”,便不可能有这篇着力反映我们党的总书记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情深的佳作。再如,1990年1月19日《光明日报》特写《多一分尊重,就多一分自爱──北京一中期末考试见闻》,换一种笔法写其报道的直观性:“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简直不相信这是真的。”,该文报道了北京市一中重视对学生的德育培养,在教育成熟的基础上,试行考场不设监考老师的新闻。无疑这是一篇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信息。特别是选用现场新闻报道的方式,在现场情景的烘托下,把这一信息立体、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更令人信服地看到了这一试验的成功。
  由此可见,现场短新闻中现场,是“饱含新闻价值”的现场。它的新闻价值与现场事实是融为一体的,其主体事实必须是现场发生的。因而从选材和写作上说,只有当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具有这个特征时,这样的题材才有可能写成现场短新闻;而被摄入新闻中的现场情景,就必须充分地展示这个个性特征,使之成为新闻作品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为再现新闻事实、阐明新闻主题不可缺少的部分。
  二、现场描写的真实性
  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描写要求的是现实的真实,一切现场景物的描写都必须限制在确切的时间、空间之内,既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能把它当成“标准件”任意组装。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满足于“我曾在现场看过了”,或者“我听当事人对情况的介绍”,必须再向前跨一步――对被描写的事物达到“见真”、“知深”的境界,真正地洞察事物的本来面目,使明确的表象和深刻的概念结合起来,这样才可能用“豁人耳目”的语言,表现作品的意境,进而让读者获得阅读愉悦。
  比如《追踪万里采棉人》:每到收获季节,中原乡亲结队到劳动力短缺的新疆拾花谋生,这是众所周知的,不时有媒体报道各地政府是怎么组织输送劳动力。但也仅此而已。人们对此的了解是高度抽象的。南方周末特稿等待又一个采棉季节的来临,从火车站开始贴身追踪,直到万里之外的劳作。并呈现了如下文字:
  每次拾花工小心翼翼地完成一个拾花动作,收进身前白布大口袋里的人民币大约0.0024元;如果一个拾花工要达到日拾花100公斤的较理想标准,就要在棉田里重复一个动作至少25000次。
  站在田间,俯身摘下一朵棉絮,它柔软而轻飘,这是农一师的产品,世界最优质的棉花,它怒放得如同一只小白鸽,而重量不过4克左右,掂在手心,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微微吹一口气,便悠悠地飘出好远。
  或许它是这世间最轻的农作物之一,在这个季节,却要承载一种最沉重的劳作,最沉重的生活。
  再如,《美丽在风中飘舞》中有这么一段:1号选手穿着鲜艳的泳衣翩翩走在沙滩上,自信地昂着头,自然地舞动腰枝,双手比划着各种动作:一会儿伸伸腿,一会儿甩甩头发。只要相机对准她,必然回报一个甜美的笑容;2号选手也上场了,她也毫不示弱。在湖边的摩托艇上坐下,迎着明媚的阳光,展示着自己的方方面面――这段文字有境象――参赛选手竞相展示自己的美丽。作者非常自如地“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使画面寓有十分鲜明的、富有启示力的意境,同时含有可供思索、耐人寻味的意蕴。
  又如《横锁长江之战――葛洲坝截流纪实》,现场感也很强,这与作者在新闻现场的实地观察、采访也是分不开的。文中所展示的情景:截流战士同凶猛江水英勇搏斗的威武雄壮场面──惊心动魄的“锁龙图”,来自作者的亲眼目睹。在长江截流之前,作者就到达了现场,亲眼看到:2300米的江面只留下210米的“龙口”,龙口里激流飞溅,在通向龙口的堤上,满载石料的自卸卡车一字长蛇阵摆开……大江截流开始,作者先后站在大堤前沿和紧靠龙口的船上,睁大眼睛观察,看到自卸卡车一辆紧接着一辆向江心猛抛石料。当龙口剩下20米的时候,作者又亲眼目睹:几千斤重的巨石投入激流翻滚的龙口,好似泥牛入海。这时作者的心情和参加截流的战士一样,绷得紧紧的。之后,又看到用很粗的钢丝绳捆住的一块25吨重的混凝土联成的“葡萄串”冲锋式地投入龙口,终于横锁江流,作者心情无比激动。于是,连夜奋笔疾书,如实报道了自己所目睹的这一幕幕气势磅礴的现场情景。
  三、融入作者的亲身感受
  现场观察,不仅要观察构成新闻的主要事实,而且要注意观察与新闻有关的各种细节,这样写出来的新闻特写,可信性、现场感才会更强。比如,1946年10月16日,纽伦堡国际法庭以绞刑处决十名法西斯战犯,报道中说,十名战犯临刑前都有些紧张:头号屠杀犹太人的刽子手斯特雷切是“脸上的肌肉在紧张地痉挛着”,而盖世太保首领卡尔滕布隆纳在登上刑台时紧张得“不断舔嘴唇”,另一名战犯、党卫军将军汉斯?弗兰克则“不断往肚子里吞口水”。战犯从押上刑台到毙命,在极短的时间内,作者能抓住人物特征的细微差别来写,使读者看到了战犯此时各自的内心。这种在报道的事实中融进作者一定的独到感受,能使内容显得意味深长,耐人咀嚼、回味。这种观察可谓入木三分。因此,有人说:“特写写作的功夫在写作之外,首先要把功夫下在现场观察上,一面观察,一面进行形象思维,把现场生动的形象深深地印在脑海里,然后再流到笔尖上。”现场观察、现场采访、报道现场,是新闻特写生命力所在。
  要增强现场短新闻描写语言的形象感,就要从人的各种感觉方面去描绘事物,使读者的各种感官都活跃起来。现场短新闻《巴格达商业中心恶爆炸 现场极恐怖》(新华社2004年6月15日)中,有一段比拟式描写:爆炸发生后,在现场的伊拉克人立即将第一辆越野车里的4名乘客拉出来,救援人员将一名受伤的男子从一幢炸毁的建筑物的废墟里救出来。大批被爆炸震惊和愤怒的伊拉克人涌入爆炸现场,一些人设法将压埋在废墟下的受害者拉出来。为了给救护车让道,警察不得不向空中鸣枪清道。人们把受伤的人安顿在卡车的后面或小车的里面,匆匆将他们送往医院。一些医生还在人行道上替受伤和流血的伊拉克人员包扎伤口。这段文字,记者既“看到”了现场施救的场景,又感觉到爆炸现场烟雾的浓重,二者相互映衬,格外明晰。这样便产生了使人如临其境的效果。现场短新闻描写,最忌五味俱全而味味不鲜。一个好的记者在写作时,往往瞄准一种感觉,尽力渲染,来启发读者的联想,其结果还是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达到展现画面、开拓意境的目的。
  从上述几例可以看出,新闻特写离不开作者到新闻现场观察、记录一切可能构成新闻的事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现场的目睹耳闻,就没有新闻特写,更谈不上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
  
  (作者单位:安庆日报社)
  责编:叶水茂

相关热词搜索:浅见 现场 新闻 现场短新闻浅见 现场短新闻范文 新闻现场四川4台直播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