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平安:缔造幸福的工程】 幸福铁西共同缔造
发布时间:2020-02-22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因为按照传统,这里多数产妇分娩,都选择在自家猪圈。当地习俗认为,生小孩是很“脏”的事情,不能在家里进行。 如果没有“母婴平安工程”,潘丽珍和王有珍的命运将会是怎样?潘丽珍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是她知道,她是这个项目的受助人之一,她现在是幸福的――因为她保住了自己的孩子,她正在享受天伦之乐。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叫沙嘴村的小山村,交通不便影响着每一个居住在这里的人。而交通的不便利,使得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知识都难以延伸到这个偏僻的角落。
苗族母亲的幸运
潘丽珍就出生在这样的大山里,并在山村里生活了20多年,像所有苗族妇女一样,长大成人的潘丽珍开始走上相亲结婚生子的道路,如果没有接下来的事故,也许她能够像其他女人一样也在适合的年龄里,拥有孩子及一个幸福的家庭。
但噩梦开始于她的第一次生产。她的第一个孩子的降生是在晚上,一家人协助接生婆忙碌一番后,孩子出生了。孩子的降生,使一家人沉浸在欢乐和喜悦中,谁都没有想到,疾病已经侵袭了这个弱小的生命。四天后,刚刚出生不久的小宝宝夭折在潘丽珍的怀中。这给初为父母的潘丽珍夫妇打击很大,至今仍不愿忆起那段日子。潘丽珍夫妇在失去第一个孩子后,他们的第二个孩子仍旧在家分娩,不幸的是第二个孩子在出生几天后又一次夭折了。这两个孩子的夭折使潘丽珍一家极度悲痛,每当看到村里的小孩打闹嬉戏,这家人的伤心事都会被勾起,都会令他们陷入难过当中,并险些导致夫妇两人离婚。
而潘丽珍并不知道,这样的死亡事件在当地并不是个案,婴儿的低出生率与当地恶劣的医疗卫生环境有关。因为按照传统,这里多数产妇分娩,都选择在自家猪圈。当地习俗认为,生小孩是很“脏”的事情,不能在家里进行。出现意外只能到村口拦过路车,产妇的安危只能凭运气。由于经济落后,很多人家无法支付到医院分娩的费用。
但是这个情况终于被改变了。2003年,三棵树镇卫生院开始接受“母婴平安工程”资助。以前,这里没有专业的产科和儿科医生。受到资助后,仅捐赠的设备,包括麻醉机、B超机等就有16个品种,还配备了一辆急救车。
潘丽珍很荣幸,成了“母婴平安工程”第一批受益人之一。在医院分娩后,潘丽珍异常兴奋,最让她高兴的,还不是因为仅仅花了50元钱,而是在医院分娩,她终于保住了第三个孩子,她终于能够像其他母亲一样,享受天伦之乐了。
延续的幸福群体
在项目的带动下,黔东南地区,甚至是在整个贵州,这样的受惠者越来越多。2008年年初,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资助镇远县妇幼保健站的救护车配备到位。2008年1月14日14点10分,镇远县舞阳镇岔河村大树坪组王有珍临产,在拨通急救电话后,其家人抬着她走了四公里多的路,停在岔河小学校门口等待救护车达到来。妇幼保健站值班人员接到电话后,由杨春花站长带领,赶往岔河村。救护车这时发挥了作用,岔河村距县城有17公里,加之山高路陡,且正值我国南方发生罕见的雪灾,地上泥泞不堪。时间就是生命,早一分钟接到产妇王有珍,就多一分母婴安全的保障。经过医护人员一个多小时的奋斗,产妇王有珍被顺利接到镇远县妇幼保健站,并于当天19点30分平安产下了重3千克的男婴。
在该项目资助下,不仅仅是当地妇女受益了,当地医生的医术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很多受惠者都和潘丽珍、王有珍一样享受着做妈妈的幸福,享受着母婴平安工程带来的幸福,但她们不知道这个项目的源起,传承于宋庆龄先生的博爱精神。
早在1950年,在宋庆龄先生的安排下,保健院深入棚户区,创建了多个妇幼保健站,医生上门服务孕妇,发放奶粉、鱼肝油等营养品,甚至到停泊在苏州河上的舢板上,跪着为产妇接生。而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发起的这个项目,正是遵循了宋庆龄先生生前“要有强健的民族先从母性及儿童福利着手”的精神指引,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母婴平安工程”的背景资料里这样写道:目前我国妇幼卫生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对妇幼卫生的重要性认识和投入不足等情况普遍存在,城乡、区域间发展存在明显差距,部分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妇幼保健水平仍然较为落后,农村的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远高于城市。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与中国福利会共同实施“母婴平安工程”项目,帮助贫困地区建设妇幼保健机构、添置基本医疗设备、资助救护车辆、培训妇科儿科医护人员、开展宣传和科普教育活动等,以实现项目实施地孕产妇安全分娩,降低孕产妇和围产期婴儿死亡率,确保母亲安全,儿童健康,为提升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母婴健康水平做出贡献。
截至2009年,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母婴平安工程”已经在贵州、四川、甘肃、福建、河北等地,投入了车辆51部,药物及资金总价值1300余万,覆盖全国九十多个县市。2010年,这一数字还将继续扩大。
相关热词搜索:平安 缔造 母婴 母婴平安:缔造幸福的工程 促进母婴平安共建和谐社会 母婴平安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