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对话怎么玩_黑暗中的对话

发布时间:2020-02-22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黑暗中的对话(Dialogue in the Dark)是一个独具创意的项目,由德国社会企业家安德里亚?海勒奇(Andreas Heinecke,出生于德国的巴登,大学时主修历史,并拥有哲学博士学位,曾任职记者,担任过德国盲人基金会副主任)设计。这个项目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由盲人或弱视的导游引领付费的游客,在完全黑暗的室内穿行。游客们将在什么也看不见的情况下,来体会过马路、逛公园等日常的场景。
  海勒奇设计了一个场地,他把它命名为“展览馆”,这座有4000~5000平方英尺的展览馆,里面包括四个部分:家居、办公室、公园及市中心。参观者要付一定的入场费才可进场,在欧洲每人入场费约为15欧元。每次八人一组入场,在盲人或者弱视的导游引领下,用大概90分钟才能走过这个展览场地。场里完全没有光线,在导游的引领下,人们在漆黑中蹒跚步行、亲身经历、深切感受这个旅程。游客在这里会听到各种声音,感到微风及温度,接触到不同的物体;在黑暗中,日常普通行为变了样,角色也被转换了,导游成为他们唯一的依靠。
  完成这个旅程之后,参加者对失明人士的世界有了新的体会,通过这90分钟的“旅行”,他们会明白一个道理:其实在失明人的世界里,不是他们少了什么,只是与健康人不一样而已。
  参加“旅行”全部需要预约,在个别展馆,轮候时间甚至要超过一个月。
  调查表明,100%的参观者在五年之后都不会忘记展览馆“旅行”的经历和他们导游的名字,其中90%的人更加关注盲人的生活,52%的人向他人推荐这个活动,34%的人愿意再次参加,特别会带家人及同事来参加。
  这个项目有两个主要目的。首先是增强公众容忍他人的意识,从而克服“我们”和“他们”之间的障碍。其次就是通过将显而易见的劣势转化为潜在资产,来为弱势人群创造就业机会。作为一个“交流的平台”,其重点并不在于同情与关注盲人这一弱势群体,而更多强调产生共鸣及团结。这个展览希望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对于边缘人群的社会包容。
  1988年的12月,“黑暗中的对话”首次在德国法兰克福落户。20年来,该项目一直巡游世界,或作为博物馆的流动展览,或作为市集或节日的特别节目。至今它已经在20多个国家的150多座城市巡演过,足迹遍及美洲、亚洲、欧洲和中东地区。同时,它已经永久落户于澳大利亚、意大利、以色列、韩国、美国等国家。
  目前,来自中国香港的两位社会企业家 Patrick Cheung和谢家驹(香港社会企业论坛创办人)正在组建一家名为“DID(香港)有限公司”的社会企业,从而把“黑暗中的对话”这个项目引入香港和中国内地。该公司计划在几个月内先在香港搭建一处临时展点,以测试市场并完善产品。随后,计划用一年的时间在香港建成永久展点。最后,开始制定计划将此项目引进中国内地的城市,并成为一种社会企业家的模范。

相关热词搜索:对话 黑暗中 黑暗中的对话 黑暗中的对话感受 黑暗中的对话 上海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