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百年历史著名假新闻 历史上著名的假新闻
发布时间:2020-02-21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要:假新闻是随着新闻的产生而产生的,有新闻存在就有假新闻,而人们能做到的就是尽量将假新闻减少。因此,分析假新闻产生的历史原因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主观故意 非主观故意
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很多,可以分为主观故意和非主观故意,其中,非主观故意的假新闻为多。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假新闻有:
1.引起向“八国”开战的假新闻
1900年6月16日,统治中国的西太后慈禧召开御前会议。因为在这一天里,涌进北京的义和团将前门大街的数千家商铺烧毁,慈禧决定,将义和团勒令解散。年轻者,招募成军,严加管束。
当天午夜,朝廷重臣荣禄接到江苏粮道罗嘉杰之子上门报告:各国公使已经联合决定向清廷提出4项要求:一.指明一地令中国皇帝居住;二.各国代管钱粮;三.带掌天下钱粮;四、勒令太后归政。次日一早,荣禄即向慈禧报告,马上引起轩然大波。6月17日的第二次御前会议变成了战争动员会。6月21日,清廷向11国家同时宣战!结果是死去十几万人,赔款4.5亿两白银。清廷走上了覆灭之路。
英国商人在上海办的一张英文报纸《北华日报》,1900年6月19日登出一篇社论,20日为《字林西报》转载。稿件为报社的中国职工得知,辗转为罗嘉杰所闻,将此文误译,转到荣禄手中。这篇社论中说,“(慈禧)帮如果不自动毁灭,就应该被赶出北京,我们希望光绪皇帝复位。”实际上,各国并没有这个意思。
这一假新闻是中国历史上灾难最大的假新闻。造成的原因之一是,最高统治者根本不懂什么是报纸和新闻,更不理解消息和社论的区别 。当时腐败的清朝政府却被一张报纸、被罗嘉杰毁了中国。真是历史的悲剧!
2.将袁世凯引向覆灭的假新闻
清廷被推翻之后,由袁世凯任总统。1915年底至1916年初,袁世凯不满足于总统的位置,决定戴上皇冠。当时,日本人在北京办了一张《顺天时报》,因为是外国人办的,敢说一些实话。袁世凯想从中了解一些不利于自己的各方面情况。这时一心想当太子的袁克定和一帮人知道以后,竟然每天印制一张假的《顺天时报》,报纸登的都是拥护袁世凯当皇帝的假新闻等。实际上,袁世凯已经被底下人控制,中国的最高领导又一次生活在耳目闭塞的愚人世界里。结果袁世凯一直盲人骑瞎马地走下去,直到蔡锷在云南举起反对帝制的旗帜。
这个连续报道的假新闻是袁克定一帮人制造出来的。这个假新闻的特点是:报纸是假的,仅仅印制少数几张,仅仅供袁世凯一人读阅。但是,这个连续的假新闻造成的危害不可低估,即将中国又一次投入战火,乃至从此进入军阀混战。
3.国共战争时期著名的假新闻
1948年,解放军进入反攻阶段。当时,蒋介石和华北最高指挥官傅作义决定偷袭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所在的石家庄西柏坡。一名实为中共地下党的报纸记者得知后,秘密报告。毛泽东竟然把这一绝密消息由新华社播发,声称,“已经做好准备”。实际上兵力不够,但是,最终蒋介石和傅作义退却了。1948年,经过辽沈战役,解放军占领了东北全境,正在休整部队。毛泽东密令林彪率军南下进入山海关,参加平津战役。为了隐蔽,命令东北各个媒体登出“林彪等人在沈阳参加活动”的假消息。值得称道的是,最高领导的假新闻情报战获得了成功。华北国民党最高长官傅作义以为还需2、3个月解放军才能进关,结果被迅速进关的解放军包围。这些假新闻可以理解,新闻在此进入情报战的范畴。但它确实是引起历史重大变化的假新闻。
4.“三面红旗”时的假新闻
1958年,中国各地媒体大量出现“亩产万斤粮”的假新闻,给新闻界带来难以抹去的假新闻耻辱,假新闻推波助澜,粮食产量迅速下降,以至于在1960年前后,在和平年代里,饿死上千万人,成为人间惨剧。
当时的领导者难辞其咎。因为当时的苏联赫鲁晓夫提出“追赶美国”,不肯为人后的中国领导者也提出“15年赶上英国”的口号。领导者带头发动、几乎全部新闻工具都参加的造假新闻运动开始了。作为一般的人、一般的新闻记者和编辑,因为1957年反右斗争刚过去,不敢提出异议;人们用“领导指示”代替了自己的一般常识,也就代替了对客观的正确认识。这是给中国历史造成最大危害的假新闻之一。
5.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假新闻
从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将假新闻带到一个新的角度。原来的1958年的假新闻是因为乌托邦的幻境引诱人们,而“文革”的假新闻完全是为自己夺得或者保卫自己的权力而进行的政治斗争。
1965年,姚文元在经过毛泽东审阅、在报纸上发表的《评新编历史剧 海瑞罢官》中,将中国历史上的清官,说成是比贪官还坏,总之,中国历史上的官全部是坏人。实际上姚文元文章的矛头是对着中国当时的第二把手刘少奇去的。到了1975年,已经当了政治局委员的姚文元在江青的指使下,发动“批林批孔运动”,这次的矛头对准了务实的周恩来。这次又是在报纸上以历史人物说事。10年前,姚文元笔下的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好官;10年后,就有了好官和坏官之分。历史上以杀人“焚书坑儒”文明的秦始皇和呼吁残暴统治的韩非等人全成为了“法家”,即是好官。
1976年1月,务实的周恩来去世,引起大多数中国人的怀念。但是在江青等人的把持下,报纸和媒体将周恩来去世的消息尽量压缩版面。一次,《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登的《大辩论带来大变化》,讲的是批判邓小平,这已经是强奸民意了。以至于有的读者给编辑部写信,信封上写“戈培尔收”。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造假新闻,是世界历史上罕见的。其假新闻的特点一方面是在版面安排等上面做文章,将某一部分不重要的新闻夸大,比如清华、北大的大辩论,在四人帮的安排下,确实举行了,确实是“新闻”,但也是演戏;另一方面,真正的新闻,比如人民群众悼念周恩来,确实是大新闻,真新闻,但是当局者尽量压缩版面,采取种种办法“消除影响”。
与70多年前的慈禧不懂新闻体裁到70多年后的四人帮,不能不说,中国某些人对“新闻”已经十分熟悉,将新闻玩于掌股。
6.近年网络新闻的假新闻
东莞新疆籍厨师造假“15被打死”案件
发生在2009年7月底的这一假新闻,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假新闻之一,直接造成2009年8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动乱,190人多死亡,其中有156人是无辜群众。
这名厨师没有去新闻发生地韶关采访,而是凭自己想象将已经发布的、实际打死2名维族人的新闻改为打死15人。进而通过网络传播给新疆20万人知道。
“周老虎”案件
这一案件的周正龙本人是个普通猎人,为了拿到奖金而制假和不交代,没有什么稀奇。问题是陕西林业厅竟然以新闻发布会的名义,颁奖2万元来证明此事的真实性,实为历史罕见。
这一篇假新闻经过网络等媒体发布之后、引起网民在网上的强烈反对和追踪报道,最终事实大白于天下。 陕西林业厅为什么造假?因为可以制造旅游景区。可惜,今天是网络时代,网友不依不饶,追踪到底,揭露了真相。 网民,已经成为新闻打假的一支重要力量
孙中界案件
2009年10月14日,上海居民孙中界拉运一名男子,被南汇区交通执法大队处罚,孙中界气得剁掉自己的一节小拇指,成为著名的“钓鱼执法”。事后,浦东城管执法局匆匆忙忙发布假新闻说,“没有钓鱼执法”。网友追踪到底,最终浦东城管局向孙中界道歉。值得注意的是,当网络媒体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人民日报等官方主流媒体也已经加入。
阎德立案件
阎德利是一名青年女子,也是一名有妇之夫的情妇。她欲与这名男子分手,男子就在网络上发表帖子,称:阎德利是艾滋病患者,与200多人有染。一时激起多家网络媒体等转载。 经过3次检验,阎德利不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造谣者最终被警察抓住。
这个假新闻的制造者与维族厨师是一样的,他们都没有经过新闻学习,不知道新闻中真实性是最重要的,也不知道法律的尊严,更不知道维护其他人名誉的重要性。
今天,如何控制假新闻在网上传播,如何惩治制造假新闻的人,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在这方面,目前中国还没有《新闻法》,更没有对铺天盖地的造假者的“一生诚信”管理办法,也难怪网络假新闻的出现。
综上所述,历史上中国各个方面假新闻的例子很多,随着我国《新闻法》的制订和制度的健全,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新闻造假的现象将会越来越少。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相关热词搜索:浅谈 中国 假新闻 浅谈中国百年历史著名假新闻 历史上的假新闻 大公报假新闻历史林彪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