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再次参拜靖国神社中、朝、韩等国表示强烈抗议: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
发布时间:2020-02-19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8月15日早晨,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再次悍然参拜了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这是他出任首相以来第六次参拜靖国神社,也是时隔21年来日本领导人首次于“8?15”参拜靖国神社。
7时41分,身着燕尾服的小泉乘坐公用轿车来到靖国神社,进入正殿参拜。据当地媒体报道,小泉以简单的形式参拜之后,签名“内阁总理大臣小泉纯一郎”。
此前小泉分别于2001年8月13日、2002年4月21日、2003年1月14日、2004年1月1日和2005年10月17日五次参拜。
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强烈抗议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再次参拜靖国神社。声明全文如下:
今天,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又一次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中国政府对这一严重伤害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受害国人民感情、破坏中日关系政治基础的行径表示强烈抗议。
靖国神社供奉的二战甲级战犯,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和实施对外侵略的策划者和指挥者,是近代史上给亚洲和世界造成巨大劫难的祸首。小泉首相无视国际社会、亚洲邻国和日本人民的关切和反对,执意参拜供奉有这批战犯的靖国神社,是在挑战国际正义,践踏人类良知。
中国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战争的最大受害国,中国人民在日本侵华战争中蒙受了深重灾难。正确认识和对待这段历史,是战后中日关系得以恢复和发展的政治基础,也是两国共同面向未来的重要前提。小泉首相不断在历史问题上伤害中国人民感情,不仅失信于国际社会,也将失信于日本人民,损害日本的国家形象和利益。
维护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亚洲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中国政府和人民将与所有珍视并致力于中日友好的日本政治家和广大日本人民一道,在中日三个政治文件的基础上,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坚持不懈地致力于两国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我们相信,日本各界有识之士将顺应历史潮流,致力于消除政治障碍,推动中日关系早日回到正常发展的轨道。
同日,外交部长李肇星紧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宫本雄二,就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日本政府提出强烈抗议。
李肇星指出,小泉首相再次悍然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是在挑战国际正义,践踏人类良知。靖国神社供奉的二战甲级战犯,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和实施对外侵略的策划者和指挥者,是近代史上给亚洲和世界造成巨大劫难的罪魁祸首。小泉首相无视国际社会、亚洲邻国和日本人民的强烈反对,执意参拜供奉有这批战犯的靖国神社,严重伤害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受害国人民感情,破坏了中日关系政治基础。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表示强烈愤慨和严厉谴责。
李肇星强调,中国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战争的最大受害国。日本政府正确认识和对待这段历史,是战后中日关系得以恢复和发展的政治基础,也是两国共同面向未来的重要前提。小泉首相坚持错误立场,不断做出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严重违背了中日三个政治文件的精神,失信于国际社会,失信于日本人民,也损害了日本人民致力于和平发展的国际形象。
李肇星表示,中国政府和人民高度重视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将继续与所有珍视并致力于中日友好的日本政治家和日本人民一道,在中日三个政治文件的基础上,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致力于两国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我们强烈要求日本政府和领导人顺应历史潮流,消除政治障碍,推动中日关系早日回到正常发展的轨道。
李肇星强调,国际社会和日本国内反对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声音日益高涨,这说明他的行径不得人心。尽快消除政治障碍,推动中日关系回到正常发展的轨道,才是符合两国人民共同愿望和两国根本利益的正道。
同日,中国日本友好协会负责人发表书面谈话,谴责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第六次参拜靖国神社。书面谈话说,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不顾国际社会、亚洲邻国和日本人民的反对,一意孤行,再一次悍然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小泉首相的行为极大地伤害了中国和亚洲广大战争受害国人民的感情,严重破坏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对两国关系造成了严重损害。我们对小泉首相的错误行为表示极大愤慨和强烈抗议。
书面谈话最后强调,发展两国关系符合中日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愿意与日本各界人士一道,共同努力,排除障碍,在中日间三个政治文件的基础上,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继续推进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流,争取中日关系重新走上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
朝鲜、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法国、阿尔及利亚等国也于当日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一事表示强烈谴责。
(据8月16-18日《人民日报》)
相关热词搜索:日本 小泉 首相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再次参拜靖国神社中、朝、韩等国表示强烈抗议 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首相安倍为何突然辞职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