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在什么时代是中国领土 [尼泊尔:走进共和时代]

发布时间:2020-02-18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共和来临,君主制日益式微,但目前看正在消失的只是绝对的君权。王室和君主们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寻找自己新的角色和位置      4月10日,加德满都各大酒店人满为患。
  当天,尼泊尔制宪会议选举如期举行,此前选举日期曾因故两度推迟。欧盟、美国和亚洲观察员应邀监督大选。监督人员将近10万人,外国观察员约1万人,虽然尼泊尔人口不过2600万。
  4月14日,在10年内战之后首次参加大选的原反政府武装尼共(联合马列),在落选后宣布集体辞职。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遥遥领先。
  这是该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选举。根据原定议程,选后的第一次制宪会议以投票方式决定君主制的命运:统治尼泊尔近240年的君主制政体被废除。尼泊尔,这个深藏于喜马拉雅山麓的王国,开始了自己的共和时代!
  
  ■王室血案与国王复辟
  尼泊尔的君主制和欧洲的君主制国家有所不同。欧洲的君主制更多表现在形式上,而尼泊尔的王权在2006年4月之前仍处于统治地位。它近几十年所经历的变化就像一部好莱坞大片,精彩桥断有很多,其中包括国王主动退位、王室离奇血案、王权复辟以及复辟失败国王和王后被驱逐等等。正是这些桥段给尼泊尔的民众带来了十数年的动乱生活,如今他们更加渴望和平。
  故事要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说起。当时尼泊尔王室的集权统治已经开始陆续引发各种抗议。到了上世纪90年代,尼泊尔七大党派联手发动群众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使尼泊尔王室的统治面临巨大危机,沙阿王朝第11代国王比兰德拉主动放弃了国王实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化解了这场危机。但在2001年6月1日晚,尼泊尔王宫发生震惊世界的血案,王储迪彭德拉枪杀了包括国王比兰德拉在内的9名亲人后开枪自杀。沙阿王朝的第11代和第12代国王一夜之间先后死去。对尼泊尔王室来说,这起血案是一次无比沉重的打击,国王的弟弟贾南德拉幸免于难,并顺势继任国王宝座。
  谁知贾南德拉不满王室无所作为,试图恢复王权的“黄金时代”。2002年5月,贾南德拉国王以政府平定国内叛乱不力为由,宣布解散议会,罢免了首相,重新夺取了权力。2005年2月18日,贾南德拉国王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暂时取消公民权利,废止民选政府,自己亲自掌权。这种反历史潮流的复辟行径激化了国内的政治矛盾。2006年4月,尼泊尔全国爆发大规模示威活动。
  贾南德拉被迫宣布恢复废止4年之久的议会,但这已无法阻止王权的彻底衰落。2006年5月、6月,尼泊尔议会先后通过法案,剥夺国王的法律否决权、任命王位继承人以及统率10万尼泊尔军队等实质性权力,尼泊尔国王成了形式上的君主;2007年2月,尼泊尔政府开始没收国王贾南德拉的资产,收归国有;2007年8月,贾南德拉国王及王后科玛尔搬出了王宫;2007年12月23日,尼泊尔政府与前反对派武装就废除君主制达成协议;2008年4月13日,尼泊尔制宪会议选举结束;5月27日,尼泊尔制宪会议正式成立。根据去年12月28日通过的尼泊尔临时宪法修正案,制宪会议于5月28日举行的第一次会议上废除君主制,宣布尼泊尔为“联邦民主共和国”。贾南德拉试图复辟王权,但最终却葬送了尼泊尔的君主制。
  尼泊尔事件非常具有代表性,在这个三年前还是王权控制一切的君主制国家里,人们选择了抗争和废弃,似乎意味着国王拥有无上权力的绝对君主制正在逐渐地变成历史,若干年后,人们也许只能在教科书里才能找到它的踪迹。
  ■尼共(毛主义)的崛起
  在过去12年来,尼泊尔最好的政治分析家们在尼共(毛主义)问题上接连犯错。1996年2月,当时奉行“武装斗争道路”的该党在“四十条最后通牒”遭政府拒绝后,拿着几把廓尔克刀和政府军报废的手枪走入丛林,当时的大会党德乌帕对此不屑一顾。即便在该党半年内发动5000余次袭击之后,尼政府仍把它定义为“一般刑事案件”,交由警察总局处理。由于政府的“选择性记忆”,多数尼泊尔民众只听说“普拉昌达”(尼语中是“愤怒的火焰”之意)其名,从未见过其照片,不少人则说根本没这个人。
  不过,2001年3月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突然对尼进行数小时访问,并提出美国愿出巨资助尼剿灭尼共(毛主义)这个“恐怖组织”时,人们才突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到2005年年初,据称该党已控制或影响着70%的尼泊尔国土,拥有3万余士兵,并建立了多个“解放区”和地方“人民政府”。一位尼共(毛主义)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副总指挥说,其实当时反政府武装如果真攻打加德满都,最多一周肯定拿下。只是考虑到“外部势力”会派兵长期干预尼内政才作罢。
  但各政党领袖们继续在议会和政府中缠斗。2005年2月1日,即位不久的贾南德拉国王援引尼宪法解散政党政府,亲自执政。随即,不少政党领导人被捕,甚至全国的通讯也被切断数月。当年5月,由七支议会政党成立的联盟束手无策,既无法收回执政权,又组织不起有效抵抗。当年11月,绝望的政党领袖们在“第三方”安排下,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与普拉昌达领导的尼共(毛主义)达成战略共识。
  反政府武装的力量果然迅猛,2006年4月的“人民运动”中,超过200万民众集中在加德满都市发出对贾南德拉国王“独裁政权”的怒吼。七党联盟终于在贾南德拉之后再度夺回政权。有位尼共(毛主义)领导人事后说,其实当时多数示威民众是该党组织的,但为免敏感,该党准备了数百面大会党和尼共(联合马列)的旗帜在示威时使用。
  
  在贾南德拉执政期间长期被软禁的大会党领导人柯依拉腊成为直接受益者,被推为首相。在尼共(毛主义)的支持下,他做了两年首相。这对1990年尼泊尔民主运动之后几乎每年换一位首相的政府来说,算是一个奇迹了。
  2006年11月,尼共(毛主义)与政府签署《综合和平协议》,并于随后将3.5万名反政府军士兵全部驻扎进临时营地“封存”起来。加德满都精英层一片激动。对他们来说,一直以来,尼泊尔一直有三股政治势力在激战,一股是各政党,一股是国王,一股则是原反政府武装。现在国王成了“拔了牙的老虎”,尼共(毛主义)则是“关进笼的狮子”,而2008 年4月的制宪会议选举,则成了执政政党们彻底洗牌、全面夺权的好机会。
  
  ■尼泊尔人民的角色
  只是他们算准了所有棋局,唯独漏掉了致命的一个角色:人民――对战争和贫困极度厌倦了的尼泊尔人民。
  美国为首的西方大使们在加德满都政客们中周旋的时候,他们没有想过人民;各政党忙于设计权力游戏规则的时候,他们没有想过人民;被外部势力操纵的媒体精英们在攻击尼共(毛主义)的时候,没有人关注民声。
  一位尼泊尔雇员说,他要投票给尼共(毛主义),说他的乡亲们受够了欺负;一位尼泊尔少数民族学生说他要投票给尼共(毛主义),说年轻人希望看到国家变革,尼共(毛主义)是民众的希望。选举结束后,一位70多岁的学者说,他投票支持尼共(毛主义)只有一个原因,在他的选区,尼共(毛主义)候选人三度登门拜访他这个老头子,听他的意见,而其他政党的候选人,他一次也没见过。不少政治家们选区在外地,却一直在加德满都打拼,只到了选举前才回选区竞选。普拉昌达说,所有尼共(毛主义)领导层都深入学习过所有马列著作,尤其是毛泽东的所有文章,“我们打的是人民战争”,大人物们不了解这一点。
  这就是扑朔迷离的尼泊尔政局背后,一点最质朴的道理:想洗牌的人,被人民洗了牌。
  
  ■君主制的新形象
  目前,欧洲的荷兰、瑞典、挪威、摩纳哥,仍保有一个王室或一个贵族家族作为国家元首。但这些君主家族都做出了巨大让步。瑞典王室早已放弃了传统的仪仗和行列,王室成员所用的车子只比平民车辆贵一点;荷兰王室放弃了大部分田产和土地,整个家族住在阿姆斯特丹市中心单一的王宫中。在欧洲,君主们拥有的权力更多是形式上的。
  在亚洲,王室的地位要比欧洲更稳固。不丹王室深受民众爱戴,在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下的不丹老百姓看来,邻国印度、尼泊尔的老百姓在民主制度下好像生活得还不如他们。不过,2008年3月24日,不丹成功举行国民议会(下院)选举,首次通过选举产生了议会民主制下的政府。不丹国王结束世袭君主制,建立了议会民主制国家。根据宪法,国王是不丹的国家元首,而议会在三分之二多数的支持下可以弹劾国王。国王自废王权,为的是避免如邻国锡金和尼泊尔,连权力带王位一同丧失。
  从长期的趋势来看,君主制似乎正在逐渐消亡,但目前看消亡的只是绝对的君权,君主制还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得以存在,它们随着时间的变化正在努力调整自己的作用和形式,特别是在传统文化和民族历史更为悠久的亚洲和中东地区,君主制还有着很深的稳固性。君主是中立的、超党派的,可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能够起到政治协调作用。此外,由于在位时间长,君主对国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能起到一定的保证作用。在欧洲,王室或君主也在努力塑造自己的新角色,他们转而广泛涉足慈善事业,并且更多的成了国家和民族的象征。
  (综合4月21日《新世纪周刊》、4月28日《中国新闻周刊》、5月5-11日《新民周刊》、5月28日《文汇报》和“新华网”。标题有改动)

相关热词搜索:尼泊尔 共和 走进 尼泊尔:走进共和时代 走进尼泊尔 尼泊尔走进共和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