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利刃指向政府自身】新高考综合改革背后的价值指向
发布时间:2020-02-18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北大街5号的黑龙江宾馆,刚刚粉刷不久的白色9层楼体在车辆拥挤的二环路边格外显眼。黑龙江省政府驻京办事处就在这里办公。距离这座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投资兴建的涉外宾馆一路之隔,就是北京著名的“金融街”。
从这里出发,到中南海以及人民大会堂只需10分钟的路程,到集中在城区的中央各部委也很近便。
像这样的驻京办和驻京联络处已经成为北京一景。据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驻京办事处管理司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特区以及中央级大企业等在京共设办事处52家。但据媒体报道称,除了52家副省级以上办事处外,还有520家市级和5000余家县级办事处。
改革驻京办
2006年11月22日下午,在宾馆三楼负责接待工作的黑龙江省政府驻京办一位姓于的副主任表示,这次中央整顿驻京办主要是指县一级办事处,而省一级的办事处不在其中。
于副主任表示,2006年11月17日的国内公务接待工作座谈会主要是讨论公务接待的问题,而驻京办问题很少涉及,会上领导只说县一级办事处比较乱,要加强管理和规范。对于整顿的具体情况于表示有规定不便介绍。
而据内部人士透露,由国管局主导的驻京办改革方案大的思路已经确定,近期即将公布实施。
2006年11月17日,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出席国内公务接待工作座谈会时强调,要坚决清理和取消“小金库”,整顿和规范各地驻京办事机构。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省区市和副省级城市负责接待工作的有关人员参加了座谈会。
事实上,驻京办之所以成为整顿的“靶点”和舆论风暴中心,有媒体认为缘于2005年年底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谈到对预算资金进行审计监督时的一番话:各省市区、地级市甚至县都在北京设立办事处,有的驻京办目的就是“跑部钱进”。
同样,在2006年1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会上所做的工作报告中,也三次提到了驻京办的腐败和治理问题。
据国管局的一位负责人介绍,中纪委将调查整顿驻京机构列为2006年的重点任务之一。在一个多月后的国管局廉政工作会议上,确定将设计一套改革方案,52家副省级以上驻京办事处的整顿与改革首当其冲。
一场即将针对各级地方政府驻京办的整肃风暴,成为新一轮政府改革的先声。
2006年10月27日,在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第59次国际论坛上,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发言说,从反腐倡廉的角度研究改革驻京办的问题是一个信号,是一个改革的切入点,要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从体制、机制上分析其深层次原因,否则是难以根治的。(相关报道见本刊2006年10月上半月刊《驻京办整肃风暴》)
从廉洁政府开始
2006年11月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会上提到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坚决惩治官商勾结、商业贿赂等腐败行为”,再次引起社会关注。
继2006年中共中央初步构建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后,全面指导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国务院“l+5”文件即将下发。
曾经参加“l+5”文件讨论的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教授表示,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从建立廉洁政府入手,否则政府的行政效率、行政能力等都会受到影响。
竹立家2006年3月12日在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上撰文指出,2004年中国至少有公车400万辆,消费财政资源4085亿元,大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3%以上。而全国一年的公款吃喝在2000亿元以上,二者相加总数逾6000亿元,如果财政收入按3万亿元计算,几乎相当于财政收入的20%。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建立一个廉洁政府的改革诉求不相符合。
竹立家认为,政府改革切入点的选择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政府自身管理改革主要应从“公车改革”、“公费出国改革”、“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改革”四方面切入,对降低政府成本、提高政府效率、有效遏制腐败、确立政府威信、增加政府与人民的亲和力、张扬社会主义价值具有现实意义。
就在2006年11月1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针对目前广遭议论的党政机关公务接待费用问题,明确表态:国务院所属部门要带头贯彻执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要将公务接待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2006年8月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曾提供了这样一个数据:2004年全国公款吃喝3700亿元。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各级政府统计内的预算外收费高达5000亿元,统计外的预算外收入超过5000亿元。
“如果把这些费用投入到公共服务领域,那将带来很大的变化。”竹立家认为强化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成为现实的必然要求。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李全博士分析认为,接待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工作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把目前自收自支的预算外收益纳入预算内,实行收支两条线;另一个是目前预算内的行政事业经费,其中的招待费比例及其额度需要进一步细化。
破除部门利益是改革的关键
“破除部门利益的改革必须尽快解决,这也是治理腐败最重要的方式。”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不久前结束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认为,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关键时期,解决部门利益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性。
周天勇曾多次撰文指出在行政执法和司法上部门利益膨胀带来的危害,并且估算出各级政府部门每年收费总收入约为8000亿元,从而引发社会关注。
“最初发布这个数据确实是我的估算,也引发了很多质疑。但是《2005年中国经济普查年鉴》发表后,谁都不声讨我了。因为年鉴中显示,2004年,我国的工商、质监、城管、消防、交通等等政府部门年收费达9367.67亿,加上检察院和法院所收的356亿,共计高达9723.67亿。可见,我不是算多了,而是算少了。”周天勇说。
同样,竹立家也认为改革必须触及利益,改革必须纳入法制化。“政府改革目前处于比较迷茫的状态,口号多,动作少。”
2006年9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主持召开了“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电视电话会议,会议上相关省部单位交流了行政改革的经验,并就“1+5文件”的起草内容征求了意见。
一位权威人士透露,即将下发的“l+5”文件内容包括:关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决定、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法治政府、行政问责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绩效评估等。
竹立家表示,行政体制改革内容以政府文件形式下发,而不是以法规或者条例形式颁布,在执行力上将大打折扣。
他认为,政府改革必须制度化,要站在公共利益的角度制定政策,但目前很多人是站在部门角度上制定政策。地方法规部门倾向很严重,缺乏维护公共利益的精神。
改革是利益关系的重新分配。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沈荣华认为,有些政府部门为了获取部门利益,不惜越位在市场中与民争利。另一方面,本该为纳税人提供的公共服务,因为无利可图竟然缺位。政府部门的错位导致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好,不该做的事情做了很多。政府行为发生紊乱的一个直接原因,与政府机构的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有关。
在“十七大”之前,国务院着手研究政府改革具有深刻的意义。竹立家认为,目前政府职能出现了“短路”的现象,错位越位现象很严重,以前的改革是政府主导下的改革,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后,政府改革重点是改革自身。
“而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建立公共服务体系。”他说。
(摘自《望东方周刊》2006年第48期,作者为该刊记者)
相关热词搜索:利刃 指向 改革 改革利刃指向政府自身 政府利刃指向 政府利刃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