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中国正视文化 [意向中国]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这是一个位于欧洲南部,总人口近6000万的文明古国。它在2至3世纪的古罗马帝国全盛时期版图曾遍及整个地中海沿岸。14至15世纪其文艺空前繁荣,成为欧洲“文艺复兴的摇篮。”此后它几经分裂和外族入侵,直到1946年6月2日正式命名为“意大利共和国”。
还有一连串令人眩目的名胜古迹令它如此与众不同:1900年前毁于一旦的庞贝古城、闻名于世的比萨斜塔、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佛罗伦萨、风光旖旎的水城威尼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古罗马竞技场......
带着对意大利神秘古代文明的好奇,记者来到了位于北京市三里屯东二街的意大利驻华大使馆。这是一座宽敞而高贵的小楼。从意大利运来的大理石,还有洋溢着浓郁古罗马中世纪风情的建筑风格,以及精心摆放在桌上的各种名贵葡萄酒都让人仿佛置身地中海边的意大利共和国。
对大使的采访安排在中午12点半,这恐怕和意大利人注重晚餐而忽略午餐的习惯有关。神采奕奕的里卡尔多?谢飒(Riccardo Sessa) 大使毫不保留地和我们分享了他在中国的点点滴滴。
“更多意大利在中国,更多中国在意大利”
“意大利有句名言:新的一年,新的生活。我刚刚到任就已经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巨大的热情与友谊,同样的热情与友谊也正是我要向你们和贵国表达的。在这一年里,我们将为我们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幸福安康而共同工作;在这一年里,我们将使大家感觉到更加靠近意大利,并通过加强两国人民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共同为全世界的和平发展和繁荣昌盛作出贡献”,谢飒大使在2006年中国春节上任之初就向中国人民带来了他深切的祝福和对两国友好的期许。
《对外传播》:您是在2006年中国农历新年之际来到北京上任的,是否也感受到了中国人新年节日的欢乐?您此次任内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谢飒:首先,我非常高兴能够向《对外传播》的所有读者朋友表达我最深切的问候!我来中国已经一年多了,曾经两次亲身感受过中国的这个最传统的节日的欢乐和兴奋。
2006年春节我刚来中国的时候,中国各地浓厚的节日氛围当时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意识到一个国家的传统的重要性。对我们意大利人来说,文化传统同样是至关重要的。一起吃年夜饭,一起放鞭炮是中国人表达快乐的方式,而意大利人也同样是把和家人团聚看做是新年的意义所在。在这一点上,两国人民是共通的。令人遗憾的是,中国今年春节期间遭遇到了自然灾害,许多家庭因为暴风雪而不能团聚。在此我也以意大利政府和我个人的名义向受灾的中国人民表示同情和理解。同时我也看到中国政府为缓解灾情,克服困难,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对此我十分钦佩。
我在来到中国上任之后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要实现“更多意大利在中国,更多中国在意大利”。因此,我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要促进中意两国在各个方面的交流活动,特别是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当然交流也是双向的,我们也在致力于双边的经贸往来和商业合作。联系两国的纽带不仅仅是互相的投资贸易,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所以,我们迫切渴望两国人民的友谊能够进一步得到深化,相互的理解和支持能够长存。
在来之前,为了增强对中国的认知,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来中国后我实际遇到的情况比预想的更多,更复杂,也更有意义。
“文物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而不是只属于某一个国家或民族的”
“意大利对中国的印象和中国对意大利的印象一样,就像照镜子,也可以说,意大利人对中国的古老悠久的历史有比较好的认识,但对现代的中国并不十分了解。现在在意大利的中国人有20万至30万人,所以不管是在罗马还是在米兰人们都有更多的机会来认识现代的中国。所有的意大利人都知道中国的卫星到了太空,都知道了中国的运动员在奥运会得到了很多金牌,但是所有的人也知道,中国在足球方面比意大利还差一点。这些重要的新闻,几乎每天都有。现在几乎隔一天在电视上就能看到上海外滩的镜头,同样现在在中国,意大利的法拉利汽车,还有比萨饼,以及各种高级奢侈品同样受到人们的喜爱”,意大利前任驻华大使曾这样评价过他眼中的中国。
《对外传播》:您做大使期间,与中国各个阶层的人物一定都有过接触,那么,现在您眼中的中国和您以前的印象有什么区别?
谢飒:在来中国之前我就已经知道我将去的国家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下飞机后我看到的中国又是远远超出我的想象的。20年前我就曾经来中国旅游过一次,那时的中国还处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虽然两次来的总体印象反差很大,但有一点却没有改变,也是给我最大震撼的一点,那就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中国现在已经是一个驶入经济发展快车道的现代化国家,越来越开放的世界思想文化交流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了一定的挑战,但是中国却在全球化浪潮中很好地保持了自己文化上的特色。
在这一点上,意大利也有很多经验可以和中国分享。众所周知,意大利是世界上集中最多文物古迹的国家之一,而且文化艺术创作也非常丰富,所以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艺术成果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然。可以说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整个意大利就是一个庞大的“天然博物馆”。
意大利在历史上有很多个不同的民族聚居在各地,但是他们对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不是抛弃或毁灭,而是加以保护,甚至还要扩建和美化。所以意大利培养出了很多保护和修复文物的专业人才,他们在全世界都得到了认可,并向世界各国提供帮助。这些文物已经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而不是只属于某一个国家或民族了,就像万里长城一样是象征了全人类的文明成果。
“Made by Italians”,而不是“Made in Italy”
“意大利与中国一样,不仅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而且具有面向未来的长远眼光;意大利不仅是艺术与文学的摇篮,而且还是世界发达经济体之一;意大利地处地中海的中心地带,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在意大利的艺术和音乐里,你可以领略到西方最新的艺术流行趋势;意大利是个美丽的国家,有多姿的风景、中世纪的建筑、文艺复兴的艺术、音乐、电影和时装。意大利人是热情好客的。意大利有高品质的生活,从各地的美丽广场,到民风民俗,到对体育和美食的热爱。” 谢飒大使谈起意大利总是滔滔不绝。
《对外传播》:意大利是个迷人的地方,从佛罗伦萨起源的文艺复兴运动至今还散发着醉人的艺术芬芳。您也曾经说可以用三个词形容意大利人的生活,第一个是创造力,第二个是美丽, 第三个是激情,这让我们非常地向往。那么您对中国的文化艺术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了解多少?
谢飒:我总是向世界各国的人们介绍意大利人的生活方式是“创造艺术”的体现,这是对意大利传统历史的因袭和继承,是意大利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的核心。所以我常挂在嘴边的是“Made by Italians(意大利人创造)”,而不是“Made in Italy(意大利制造)”。全世界的消费者从意大利的商品里都能感受到其精妙的技术、实用性和观赏价值。我想意大利人的这种生活状态也可以成为中国人所追求的和谐社会、和谐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人民正在以令世界震惊的速度创造着巨大的财富,这样的发展是可喜的,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奋进和意大利的社会文化是相似的,甚至在许多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上也是共通的,比如,在家庭的重要性上。意大利人和中国人一样,对家族根源有很深的认同感和归属情节。
“文化是两国人民进行充分交流的一个天然工具”
2006年,“意大利文化年”在中国成功举行。当时在北京街头很容易看到以“意向中国”为主题的招贴海报,上面是大卫像和兵马俑互相用对方的语言问候“你好”。
中国和意大利均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同是具有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因此“中国意大利年”将对中国了解意大利文化、国家和人民以及两国的情感交流,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次文化交流自然而然成为对话与沟通的平台。
同时,中国文化也将逐步在意大利进行展示,包括中国文明系列展和“走向帝国”中国文物展等;此外,2006年的威尼斯狂欢节主题也被定为“龙腾狮舞――献给中国的狂欢节” 。对于接下来两国进一步加强文化联系的重要工作,谢飒大使显得踌躇满志。
《对外传播》:去年是中国的“意大利文化年”。2月27日佛罗伦萨五月剧团在北京保利剧院的音乐会将标志着意大利文化年活动的正式结束。两国举办了很多文化交流的展览和演出等活动。您在意大利对此次活动是否也有所了解? 您曾经说过两国要努力实现“更多意大利在中国,更多中国在意大利”,那么这次活动之后还有什么让人期待?
谢飒:我也经常对周围的人说,中国和意大利是两个文化强国。文化是两国人民进行充分交流的一个天然工具。过去两年中我们举办了很多意大利文化在中国的交流活动,有各种演出和展览,也包括你提到的“意大利文化年”,这些活动举办得非常成功,受到了中国观众的欢迎。因此应观众的要求,我们在新的一年中将会举办更多有新意的主题活动。
3月上旬意大利米兰小剧院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了意大利著名作家哥尔多尼的作品――《一仆二主》,这是一出有着59年全球成功历史的特别长寿的戏剧。米兰小剧院此前已经多次来中国演出,所以中国观众也非常熟悉。
另外,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普契尼的作品《图兰朵》于近期和中国观众见面。由于普契尼在去世之前没能完成整部作品,所以这次演出也有中国歌剧作家补充创作,并融入诸多中国的音乐元素。可以说这是两国艺术上合作的结晶。
由于中国今年将举办奥运会,所以我们大使馆也会借奥运东风举办一系列的庆祝活动。我们将在北京市海淀区建立一个专门的“意大利之家”,在奥运会期间每天都会举办各种不同的活动,有音乐,展览,戏剧等,到时中国观众就能有丰富的选择。在我们的工作日程上,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已经是过去式了,因为各项节目都已经安排妥当。我们相信这也将会是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届奥运会。
现在我们开始着眼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届时我们的文化活动将会从2009年开始,持续长达6个月,并延伸出上海,到达其他重要的大中城市。
另一方面,我们还在协助举办两项中国文化在意大利的交流活动。一个是将在佛罗伦萨举办的中国汉唐文化展览,另外一个是今年6月将在罗马举办的“中国文化年”。相信这两项活动也会得到意大利人民的热烈欢迎。
沿着马可?波罗的足迹
中国对意大利足球有着特殊的情感,在中国刚刚开始电视转播的时候,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就是第一个被转播的足球比赛。中国电影也已经多次在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金狮大奖.中意两国已建立上海―米兰、苏州―威尼斯、南京―佛罗伦萨等40对友好省市和地区关系。现在两国之间的民间交流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历史的先驱马可波罗为后人留下了探索的足迹,也让人感受到中意友谊的源远流长。
《对外传播》:过去马可?波罗是当时唯一的信使,他说中国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在今天信息传播这样发达的时代,意大利人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今天的中国呢?
谢飒:的确近几年来,两国人民相互理解得到了不断加深,这种友谊的纽带也在从老一辈人中传递到年轻人手中。民间的各种交流活动也在自发地举办中,其根源在于两国人民对对方文化的渴望和对本国文化发扬的热情。从中古时期开始,意大利人就对中国的文化很感兴趣,所以现在在意大利,中国热的持续并不是偶然。古代的马可?波罗是通过他写的书使意大利人民撩开了中国的神秘面纱,而现在的意大利人同样渴望更多关于中国的各种信息,他们利用各种手段,如电视,互联网等满足对中国的好奇心,我们现在举办的各种促进活动也正是顺应了这种需求。其中互联网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强大的传播效力,现在人们只要随身携带手机就能随时上网,随时跟踪来自中国的各种消息。
实际上,现在国外对中国的了解还是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所以中国也在努力和世界沟通,让其他国家更多、更好地认识中国。相信在这种共同的努力下,中国会和世界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分享全球化带来的各种便利。
经济融合
多年来,意大利一直是中国在欧洲的重要贸易伙伴,中意经贸关系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1970年两国建交时,双边贸易额仅为1.省略,欢迎读者与主持人交流。)
责编:周 瑾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意向 意向中国 中国意向 传承者之中国意向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