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文本 “影像的文本”和“文本的影像”
发布时间:2020-02-15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要 纪录片与历史著作在对历史信息进行叙述和再现时,会呈现出不同的方式,但同一媒介也会因为历史观的不同而出现另外的差异。 关键词 纪录片 文字 媒介 历史
中图分类号 G220 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很多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活跃于荧屏,可见纪录片作为一种展现历史的影视媒介,有着广泛的影响。它本身的影像记录功能,也为历史学界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那么,既然影视媒介信息可以作为史料来用,那它必然与传统的史料形式在传播方式上存在不同;而历史观的不同,也会对纪录片创作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图像学视域下的“文本图像”与“图像文本”
人类历史的文字和影像的叙述和再现无外乎是语言和视觉的联合,根据美国图像学理论家米歇尔的解释,对于语言和视觉的联合。是视觉再现的领域的两种方式:一是“文本图像”,视觉形象作为语言内部差异的场所,具体体现为文字和印刷的物质性,视觉再现之语言再现的诗歌样式。以及描述在叙事中的奇异作用;二是“图像文本”,语言在视觉领域的再现和压抑。
作为保存历史信息的史料,自然与传播媒介密不可分,一般说来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文献,包括档案、报刊、图书等文字记录的史料,档案、报刊、图书都是书写媒介和印刷媒介,此外,中国古代还将甲骨、竹简、绢帛等当作书写媒介;二是口述历史所基于的口碑材料,古代史学家就曾深入调查、采访,运用“口耳相传”的史料,这些依靠文字记录保存下来,到了近代出现了声音存储技术,才有了录音方式,这就是广播媒介的功用了;三是反映历史进程的遗迹、文物、战场、壁画等视觉史料,虽然遗迹、文物等无法一下归人具体的哪一种传播媒介,但作为视觉呈现的史料,影视媒介,即电影或电视完全能以视觉化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可以说,每一次传播媒介的变革,都决定着历史记录的方式,因此形成了以史书文献为主的“文本图像”和以影视为主的“图像文本”。
二、历史文献纪录片和史书对于历史信息的真实性保证
同属于传播媒介的影视媒介和书写媒介,各自对应于历史信息记录载体中的纪录片与历史著作,在记录与再现历史事件上有什么不同呢?下面通过分析纪录片《故宫》和历史著述《史记》来探讨这一问题。
历史之首要在于真实,当代电视传播作为大众传播手段,真实性也是其要求之一,这一点在历史文献纪录片中尤为重要。《故宫》影片中的一大特点,就是大量文物的展现,《故宫书画》、《故宫藏玉》、《故宫藏瓷》基本都是展现文物。《故宫》在宣传中,就将众多文物的第一次亮相作为一大“卖点”,这么多文物的拍摄,除了展现文物本身的精美之外,还要牵涉出背后深藏的历史,文物作为史料确保了历史的真实性,使得影片所说的历史确有“出处”。
史料的三大形式在《故宫》中都有体现,文献引用在第二集《盛世的屋脊》中就可见一斑,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李燮平在镜头前,讲述李自成是否放火烧紫禁城时。引用了《日下旧闻考》原书原文一段“因胜朝之旧而斟酌损益之”,这一行字在片中用技术特别加亮,以显示出处。可以作为影片文献引用形式的一个代表。
口述史料在影片中也被多次使用,比如在第十集《从皇宫到博物院》中,有关190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开放的情形,就让93岁的北京居民刘曾富和启功先生讲述当时自己的见闻。为了能让人物口述和历史相互印证,影片在讲述的同时还穿插历史图片和文物。
历史遗迹、绘画、照片等视觉材料在影片中的运用就更多了,如第一集中的南京明故宫遗址、《燕京八景图》等,以及第十集中拍摄于溥仪退位前后的那段时期的紫禁城老照片;此外,还有影像资料,这是作为视觉史料出现的,如克林顿-西蒙斯在1903年拍下的关于故宫最早的影像。
如果说影视媒介通过呈现具体实物使得历史真实可信,传统的文字记录则主要通过材料甄别了。例如司马迁著《史记》,主要从两方面来确保史料的真实可靠,其一是文字史料。其二是实地考证。对于文字史料,司马迁选择从数量庞大的资料中,考订、筛选出他认为的可信的资料。作者在《伯夷列传》一章中说: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考证之后认为,六艺是可信的文字资料。其二,进行实地考察,获得很多见闻也是一大资料来源,司马迁在写《孔子世家》和《屈原世家》等章节的时候,就曾亲往孔子和屈原的家乡去探访古迹,采集民间传说。文献资料、口述史料和对于遗迹的考察,在文字记录的传统中依然可以看见基本的史料形式。
三、文献纪录片的影像叙事与史书的文本叙事
媒介在传播历史信息的同时,还存在一个叙述方式的问题。因为历史是由零散的一个个事件构成,只有通过叙事技巧,才能将其串联成一个整体。这其间涉及的其实是传播技巧,而影视媒介和书写媒介在这方面,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故宫》影像叙事依靠的是蒙太奇手法,这本身也是影视媒介自身的语言,比如在第一集中配合永乐皇帝诏书解说的镜头,就是一轮巨大的红日冉冉升起,这是带有隐喻性的蒙太奇。象征故宫诞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
《故宫》在结构编排上也是别有匠心的,各集虽然各有主题,独立成篇。但总体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的,从讲述故宫营造始末的《肇建紫禁城》这一集开始,先后讲述故宫建筑(《盛世的屋脊》)、宫廷政治(《家国之间》)、宫廷礼仪(《礼仪天下》)、宫廷藏品(书画、藏玉、藏瓷、西洋物品)及博物院建立始末(《从皇宫到博物院》),最后谈及了文物流迁历史(《国宝大流迁》)和故宫大修(《永远的故宫》),从时序性上来说,基本上是顺着故宫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的。
再者。文献纪录片还有一个元素是解说词,保留了文字叙述的传统,在纪录片中配合画面进行画外解说。由于是历史文献纪录片,解说词需要保证学术性,但受到电视传播的自身特点和广大受众群的制约,又不能过于学术,因而各集在叙述过程中,很注重“故事”的讲述方式。
相对于影像,文字记录历史的传统便十分悠久了,而且也有自己的形式与方法。梁启超在《史学导论》和《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对传统历史的写作有详尽的叙述。他认为历史写作是有体裁的,体裁的区分主要在于对于历史“还原”的程度。中国传统的历史体裁大体包括传记、编年、记传本末体等。纪传体是将历史的核心归结到人,编年主要是利用时间跨度全面记述。西方历史记述在体裁上没有中国如此清晰,大都注重就某个历史时期、地区等进行研究,发展到现在才扩展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管是东方或西方,文字叙述历史都是为了再现历史,历史学家的一大任务原本即是“复原”过去。不过同为“再现”,书写媒介和影视媒介还是有着很大不同的,主要体现在直观与想象的区别。
美国历史学家海登?怀特便认为:“历史记述据称是历史过程的确定片断的言辞模式或者标记。但是。只所以需要 这些模式。是因为文献纪录片并没有就它们所涉及事件的结构,描绘出一种清晰的影像”。因此,为了说明过去“实际发生的事情”,史学家首先必须将文献中记载的整组事件,再按照自己的一套意识形态,结构成历史。这种结构后来又被史学家自己“想象”成过去“实际发生的事情”的一种表现和解释,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字记述历史存在“再现”,因为有史学家个人“想象”的部分。
说到文献纪录片对于历史的“再现”问题,海登?怀特为此专门提出了一个概念“影视史学”(historiophoty)。影视史学就是通过视觉材料与影片话语,传达历史以及我们对历史的见解。影视媒介凭借不断进步的多媒体技术,图像化直观展现历史的形式,使之与原先文字书写的方式大为不同,由于图像化带来的历史真实性质疑,使得新兴的影像“重现”方式饱受争议。影像方式能呈现历史,源于影像方式是对我们现实生活经验的一种“复制”,历史是可以被真实地“复制”出来的,这也就是历史影片创作的一大卖点。这些年的一些电影,诸如《特洛伊》、《亚历山大大帝》等,片中竭力去“再现”古代的历史事件,其服装、建筑、武器、战船等等都尽可能地和历史上的“同期”样式接近,不过影视史学中的文本与客观存在的历史,永远是两条渐进线。
由此可见,影视媒介叙述历史是通过直观呈现、大跨度的蒙太奇叙事,兼有视听娱乐的功能,借助于多媒体技术进行逼真地历史“再现”;而文字记述则必须通过严谨地体例记载、材料甄别,来确保历史信息的真实性,并凭借一定的想象符合历史的因果。从目前的大众传播手段看,影视媒介是主流,因而文献纪录片作为一种传播载体,在传播历史信息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中西不同史学传统下的文献纪录片叙事比较
文献纪录片在创作过程中,不同的历史观也会使得相同题材的纪录片呈现完全不同的叙事结构。而在这一点上,东方和西方的历史观就有着明显的不同。梁启超认为中国史家长于叙事,而西方史家则长于评析,这是由长期的书写记录传统形成的。中国史家往往把个人对于历史的见解融于史实叙述中,要么在后面的论赞中发挥,与叙事分开;西方史家则侧重与分析历史事件前后的因果关系。海登?怀特在《历史的诗学》中,说西方史学界有这样的叙事传统:将编年史中挑选出的事件编成故事产生了各种问题,史学家在建构其叙事的过程中必须预料到并加以回答。这些问题的种类有:“这是怎样造成的?”“为什么事情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最终会是怎样?”这说明西方史家的思维是因果关系式的,与中国传统单纯书写事件是不同的。下面,我们从《故宫》和《辉煌的古代文明》这两部作品的比较中分析这一问题。
BBC制作的文献片《辉煌的古代文明》,体现了典型的西方评析性的历史思维。从结构上说,它是按照文明地区来分集的,诸如:《埃及一不熄的生命》、《罗马一终极帝国》、《中国一力量的王朝》等。而在每一集的叙事中,突出的又是评析文明现象,笔者在这里选取一集《希腊一黄金时代》加以分析说明。由于是失落的古代文明,影片一开始就用一场发生于1687年的战争,来宣告这种文明的毁坏,其中有大量的古迹被毁。接着选取了希腊文明有代表性的建筑、雕塑、思想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考察,并在简单叙述完一个方面的背景资料后,再由专家进行分析。这成为了影片最为重要的叙述方式,画外解说只是一种辅助。
从叙事学上分析,这样的评析是符合因果性的。《故宫》虽然也有建筑、礼仪、政治等分集,但基本都是由文物或者历史事件去牵出背后的历史故事,专门的评析不是很多,基本集中在明代的政治制度、马戛尔尼访华和明清两代宫廷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上。比如在《礼仪天下》这一集中。谈及英使马戛尔尼来访,并以他的视角看当时的中国,议论中国近代的落后,其中的一些观点并不为广大民众熟知,显得很新颖。不过,这样的议论在影片中所占的分量不是很多,往往在一集的最后,作为画龙点睛式地总结性陈述。全片基本上是以画外音叙述历史事件作为主题。而《故宫》中的专家叙述,基本上是作为历史事实的叙述者出现的,成为主体叙述的一种穿插、融合,与西方做法不同。相比BBC的《辉煌的古代文明》,《故宫》专家论述部分显得很少。
从以上二片中的专家讲解以及叙述的主体性上,我们能看出中西历史观念的差别对纪录片的影响。西方侧重于专家的论述,重视解释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专家论述是叙述主体,而画外音是背景资料介绍;而中国则重视叙述历史事件的过程,这样的传统使得影片的叙述主体变成了画外音了,专家则成了具体历史细节的介绍者。
综上分析,文字与影像对历史的叙述和再现,其差别还是明显的。现代传播技术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传播手段,使图像和视觉化表现成为现在的潮流;但这样的变化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传播手段。因为历史的文字记载依然重要,它是影视创作的基石,文字记载传统所形成的历史观,还可指导影视创作的风格。
相关热词搜索:影像 文本 “影像的文本”和“文本的影像” 从文本到影像 谷歌影像文本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