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两大战略”的实施提供相应的人才支撑 战略实施

发布时间:2020-02-12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最近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多次强调,“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应是贵州省“十二五”规划的主基调,要在加速发展中推进加快转型,在加快转型中促进加速发展,重点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贵州省高等教育能不能适应、如何适应“两大战略”的需要,能不能为贵州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支持,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二十七条中明确指出:“积极发展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支持民族院校加强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在“两大战略”的大背景下,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应以此为纲,在适应“两大战略”的基础上,积极培养人才,促进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由教育的内生力量反过来推动两大战略的实施,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谋求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
  按照分类指导、分层发展的原则,有重点地加大对民族地区高校的投入。我省高校普遍面临办学经费紧缺的困难,单纯依靠政府投入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因此首先要努力实现由单一国家拨款向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转变。也就是要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同时适度收取学费、鼓励企事业单位投入、校办产业投入、社会集资捐资以及设立各种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体制。其次在政府有限投入的现实条件下,可以考虑根据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的实施,在教育经费投入中对适应“两大战略”需要的高校加大倾斜力度,从而调动民族地区高校为贵州经济发展服务的积极性。
  改变高等教育科类布局的不科学和不合理性,发挥好民族地区高等教育资源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当前,我省高校中能培养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院校数量偏少,难以为“两大战略”的实施提供充足的人才和技术支持。在目前条件下,显然不可能靠新办多少大学去培养实施“两大战略”所需要的人才。除了将培养人才与引进人才结合起来外,还有一条现实途径,就是改造和提升贵州现有高校的科类布局。为此,贵州高校尤其是民族地区新建、转制及升格的本科院校要加快转型,通过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提升教育教学内涵、转变发展方式来调适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为“两大战略”的实施服务。
  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布局 ,实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转型,提升为民族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民族地区高校作为地方高等学府,是所在地域科研人才的相对集中地,是地方科学发展、技术革新的排头兵。在人才培养上,要积极实现从培养综合型人才向技能型人才转型。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与需要,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和布局,提高高等教育为地方发展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优化重组教育教学资源,根据经济发展需要更新课程设置、加强实践环节、深化教学改革,从而提高人才的竞争力和适用性。在科学研究上,要紧密结合贵州地区科技、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实际,体现本地特色,积极开发应用型研究,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立足民族地区发展特点,建设特色化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从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来看,“特色办学、突出亮点、力展所长”一直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民族地区高等教育要彰显特色,首要任务是应立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特点,主动融入民族地区的建设与发展,以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优势来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其次,在营建特色、自主创新的办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民族地区文化积淀、民俗风情、社会需求等开展各项特色工作,重点培养一批特色学科与专业,多样化培养高等教育人才,积极开展实用化科学研究,提供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更为丰富的高等教育服务。
  总的来说,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一定要主动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符合实际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充分体现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鲜明个性,办出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鲜明特色,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的发展道路。要通过产、学、研结合,立足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大科技开发力度,努力使高等教育成为民族地区实施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的生力军。(作者系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相关热词搜索:两大 支撑 战略 为“两大战略”的实施提供相应的人才支撑 发挥区位优势实施两大战略 坚守两条底线实施两大战略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