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秀水间的布依八音】 布依八音

发布时间:2020-02-12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282类别:曲艺   编号:Ⅴ―46   项目名称:布依族八音坐唱   发布时间:2006年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兴义市
  简介:八音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种民间曲艺说唱形式。千百年来,它一直流行于南盘江流域的村寨。演唱时,男子多采用高八度,女子则在原调上进行演唱。
  
  走进黔西南自治州巴结乡,当你为那宛如仙境的一座座奇峰,一湾湾碧水流连赞叹的时候,倏忽间,丝竹唢呐之声飘来,一种音乐的跃动萦绕在山水之间,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布依族八音古乐。它是对这片美景的最佳诠释。
  2003年我在黔西南万峰林耳闻目睹的八音坐唱,早已逾越八种器乐,成为一个枝繁叶茂的“大家族”了。其中,拉弦的有牛角胡、马骨胡、牛骨胡、蛮竹胡、竹根胡、葫芦胡;弹奏的有月琴、葫芦琴、三弦;吹奏的有立箫、姊妹箫、横笛、唢呐、勒优、木叶;打击乐则有牛皮鼓、竹鼓、镲、马锣,等等。对于并不熟悉器乐的我,真是眼界大开。
  八音历史上有“八音堂”的教坊传授和家庭传承。每一“堂”八音、每一个家庭,都按自己的理解来吹奏,天长日久,就形成了一个个小小的艺术流派。这两种传承方式决定了八音从吹奏方法到形式的多样性、独特性。
  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布依族八音演奏师韦利熙,他的曾祖父擅吹唢呐,并身怀绝技,能在地下打着滚吹,从2米高的田坎往下跳着吹,跳坎时吹奏不断音。他祖父除了吹唢呐外,还会二胡、笛子。而韦利熙本人,在念小学三年级时课余上坡放牛,蓝天白云、小溪草坡,美丽的大自然培育了他对艺术极强的感悟力。他学会了这些乐器,还跟着大人像模像样地走出寨门远赴四方吹奏。他后来上了民族学院的唢呐大专班,迈进了艺术专业的门槛。韦利熙说:“以前老人记谱是‘黑牛心’记,也就是‘憨记’,不容易呵!”而到他这一辈,记谱就不是问题了。他一家兄弟姊妹6人都迷恋乐器。村人笑谈“他们一家人玩起八音来,猪儿落茅厕都顾不到去救!”
  八音乐器材质的不确定性构成了每一种乃至每一件器乐的特色。万峰林一带八音最独特的吹奏乐器是勒优。勒优的音色比高亢洪亮的唢呐显得柔美,又比忧郁典雅的双簧管显得阳刚。在当地布依语中,“勒”是追的意思,“优”是情人的意思,这赋有浓郁的诗情画意的名称,让年轻人对它有一份特别的情意,“玩表”(布依族青年男女,以歌唱的形式,结识朋友或表达爱意的社交活动)的时候非吹不可。
  勒优是用泡桐杆、花椒杆做的。最为奇特的,在于它的吹嘴儿是一只虫蛹。关于吹嘴,还有一个挺有板眼的传说:一位很有音乐天赋的后生,总想自己做出一件乐器来。他用泡桐做了勒优却吹不响,正在这时,从树上掉下一只老木虫的蛹,机灵的后生把蛹壳套在泡桐上,心中的音乐就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了。以后,人们就专门去寻找老木虫的蛹,经过泡、蒸,做成勒优的吹嘴。一只小小的虫蛹能成为勒优的吹嘴,也是那虫子的福气呢。传统的勒优只有5个眼,吹不出“4”和“7”,现在万峰林一带的勒优已经增为8个眼,五声音阶变为七声音阶了。勒优吹起来极为自由。比如要与姑娘约会时,后生用勒优吹出热切的邀请:“我在第三棵树下等你!”姑娘快速反应,立即采一片木叶回吹,作出不失分寸的应答:“等我把碗洗了再来!”勒优与木叶的对吹,传达了青年男女的绵绵情意。
  万峰林的这一支演出队2003年时有9人,最年长者是时年85岁的岑利茂老人。这个八音班子,一人至少会演奏两种以上的乐器,年轻演员在学乐器演奏的同时就学习制作,乐器都是自制的。让人惊异的是,他们每一个人都能检验乐器的音准,准确把握音调。
  八音的曲目有各种灵活的组合。从前是演唱传统曲目,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敬酒歌》等,一台八音演唱的压轴戏,通常是一首叫《留溜留》的曲目。现在老曲子渐渐失传,更多的是演唱一些配合时政而自编的歌。应当怎样看待这种变化?除了技术层面的因素,我认为这也是一种审美的缺失。现代人由于文化积淀不足,对传统之美缺乏理解,难免陷入一种“喜新厌旧”的浅薄境地;而当民族审美意识一旦觉醒,传承已经断代,也许就无力回天了。

相关热词搜索:布依 秀水 青山 青山秀水间的布依八音 舟溪芦笙堂 大由乡送福花灯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