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部特色经济区:打好三张王牌:盐城市人民北路规划图

发布时间:2020-02-12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从地图上看,贵州东南部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区域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岩溶地貌出露面积在80%以上,为典型的岩溶山区。区域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热,雨量充足,光、热、水变化基本同步,无霜期长,气候垂直性差异明显。主要的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大面积的原始生态植被都在这个经济区内。这个经济区的地下资源相对不丰富,而且又都属于少数民族地区。
  为什么将此区域划为一个独立的特色经济区,在于它拥有3个特点,或者说独具发展潜力的3张王牌。
  
  第一张王牌:民族文化多彩
  
  东南部特色经济区是我省少数民族主要的聚居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铜仁“东五县”就有松桃苗族自治县、玉屏侗族自治县2个民族自治区域。长期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风情和绚丽多彩的民间文化,土家傩戏曾走出国门,远赴美国和日本演出,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还有苗族“四月八”、侗族“赶坳”节等民族风情。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中国苗族、侗族最大的聚居地,居住着苗、侗、瑶、水、壮等20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数的82%,山高水深让居住在这里的苗侗人民完整地保持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已被联合国保护世界乡土文化基金会列为世界18个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圈之一,正努力建成国内外知名的“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旅游目的地。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有汉、布依、苗、水、 壮、侗、毛南、仡佬等30多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6.2%;布依族和苗族是黔南的主体民族,都有语言无文字,居住在州境内的人口分别有122.06万和45.53万;水族居住在黔南境内有29.11万,占全国水族人口的90%以上,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水书》被专家们誉为“不可知的天书”。
  
  第二张王牌:生态环境最好
  
  东南部特色经济区是我省生态环境最为良好的一个区域。在铜仁“东五县”,有享誉中外的国家级生态自然保护区――梵净山。梵净山拥有四个气候带谱,是地球同纬度上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繁衍着5000多种动植物,珙桐、黔金丝猴等40多种被列为国家保护对象,被誉为“地球绿洲”、“动植物基因库”和“人类的宝贵遗产”,是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
  黔东南的生物资源更是丰富,全州森林面积188.73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0959.7万立方米,覆盖率达62.2%,有各类植物2000多种,其中野生植物资源150余科,400多属,1000余种,在种子植物中,有中国特有属24属,占全国特有属的11.7%,有秃杉、篱子三尖杉、银杏、鹅掌楸等重点保护树种37种,占全国重点保护树种的10.5%,占省保护树种的90.2%;药用野生植物400余种,盛产太子参、松茯苓、五倍子,天麻、杜仲等名贵药材,驰名全国;有野生动物上千种,草鹗、麝羊,彪豹、毛冠鹿、娃娃鱼、中华鲟等10多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黔南山青峰奇、风光绚丽,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世界上同纬度的荔波樟江、都匀剑江―斗篷山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保存完好的世界自然遗产喀斯特地貌。其中的“荔波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集山、水、洞、林、湖和瀑布为一体,融旅游、观光、科研考察于一炉,享有“地球上喀斯特地区独一无二的绿色宝库”的称号。
  
  第三张王牌:绿色产业兴旺
  
  东南部特色经济区是我省绿色产业最具特色和发展潜力的一个区域。铜仁东五县原生态农业资源极为丰富,已成为贵州省重要的天然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目前,“梵净贡茶”、“梵净翠峰”、“梵净雪峰”、“梵净翠芽”等均获“中茶杯”一等奖,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引领农民发展的天麻、丹参、黄姜、芦荟、杜仲、吴茱萸等中药材成为全国优势特色品种,已被生物制药业作为首选之地。
  黔东南近年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排除受“黑色发展思维”的影响,坚持生态立州战略,实施生态文明,全面推进“绿色黔东南”建设。目前,全州森林面积达2831万亩,活立木蓄积量为1亿多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62.28%,为全省之冠。生态农业、畜牧业发展的规模不断壮大,中药材、烤烟、果品、茶叶发展迅速,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蓬勃发展。更突出的是生态文明理念已深入人心,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和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共同理念。
  黔南基于本区域气候、生物多样化、土地、区位等优势,大力实施“绿色黔南、生态经济”发展战略,依靠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科技创新,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生态工业、持续农业、绿色消费。承接东部产业化项目转移,黔南推广普及“粮―菜、粮―经、粮―粮、菜―菜”生产模式,着力构建黔南立体生态农业产业链。目前,“立体农业”在该州得到大力推广:罗甸、三都、荔波、平塘等低海拔高热区发展了“菜―稻”或“菜―稻―菜”,一年两熟或三熟模式;都匀、贵定、福泉、瓮安等中、高海拔温热及冷凉区发展“菜―稻―菜”、“菜―菜―肥”一年两熟或三熟模式。
  目前龙里的药、贵定的苔、都匀的茶、福泉的梨、瓮安的猪、长顺的果、惠水的桔、罗甸的菜、荔波的梅、三都的竹、独山的豆、平塘的桃正在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如何打好手中的牌
  
  由于东南部特色经济区既是长江上游生态重点保护区,同时也是贵州南下、东出的两扇大门,因而,其区域经济的功能定位是:生态屏障和对外开放的门户。
  目前,在4大经济板块中,贵阳城市经济圈已初具规模,黔北综合经济区中长期规划已经形成,毕水兴经济带也在紧锣密鼓地布局,相对来说,东南部特色经济区规划较晚。设想如何变为现实,梦想如何化为行动,这有待于各区域内行政主体之间相互配合、规划,最终实现优势互补,实现区域之间资源配置的最大化。
  就其发展的基础与前景而言,整个东南部特色经济区是全省乃至西部地区重要的自然生态保护区,水能、矿物资源、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特别是该区域的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融为一体,为区域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打造具有国际品牌的民族文化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具有后发优势。
  东南部特色经济区发展方向与重点是:大力发展通道经济;加强水能资源、旅游资源、生态资源及特色矿产资源开发,重点加强森林工业和磷、铝、锰、重晶石为主导的矿产品加工业发展;大力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绿色产业;发展以苗族医药工业为龙头的特色产业。
  另一个机遇必将对此区域产生重要影响。目前,省重点工程贵阳至广州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的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贵州东南部区域将是“贵广快速通道”在贵州境内经过的主要地区,这必将对贵州东南部特色经济区带来重大发展机遇。省委、省政府对此提出要用“大思路、大规划,培育大产业,促进大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贵广快速通道”,早谋划、早规划、早实施,将贵州东南部特色经济区建成一条富有特色和活力的“通道经济带”,成为推动整个贵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的增长极。
  因此,围绕“两高”建设,贵州东南部特色经济区将重点构建一批有吸引力的产业平台,抓好凯里、都匀和铜仁等中心城市的建设,优先发展旅游业,把东南部建成多民族特色文化、喀斯特高原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中国西部旅游热点地区以及面向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休闲避暑“旅游胜地”和“休憩花园”。加快优势资源深度开发,打造面向珠三角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产业配套基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把整个贵州东南部特色经济区打造成为珠三角的生态农产品供应基地。
  如此愿景一旦逐次实现,贵州东南部特色经济区必将成为支撑贵州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一环。

相关热词搜索:经济区 王牌 打好 东南部特色经济区:打好三张王牌 国家经济新区 地方经济发展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