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提升
发布时间:2019-08-16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 要:员工激励机制是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中比较新的概念,与以往的薪酬、职位提升等概念并不矛盾,更需要一些新手段去实现员工积极性的提升。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中,基层机关事业单位是一个管理相对比较传统,但却急需改革为现代管理体制的领域,只有科学的管理制度,才能激发基层机关事业单位的活力,提升创新水平和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的需求做好服务。本文通过借鉴企业管理制度的优势,结合员工激励机制的提升,探讨基层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才管理的突破之路。
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员工激励;人才管理
不论是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和创造力、创新能力。以绩效考核、人才选拔、进修学习、思想意识等为主流的激励行为,在基层机关事业单位的应用也各不相同。随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断改观,但员工激励依然没有形成较好的体系。尤其在基层机关事业单位,承担着国家大量政策的执行和具体业务的办理,应当率先实现与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接轨,实行因人而异、因材而异、因奉献而异的评价模式,采用各种方式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形成积极健康、长远发展的员工激励模式。
一、员工激励的重要性
所谓员工激励机制,是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之内,通过特定的制度和方法,将员工对工作内容的积极性,发挥到最大,来实现工作效率、单位效益等方面的最佳状态。基层机关事业单位作为服务民生、维持社会正常运转、传递国家政策的基础,做好人力资源的员工激励工作,对提高效率意义重大。但实际上,基层机关事业单位的员工激励政策,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处理。
员工激励已经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渗透到机关事业单位的管理中。可以说,员工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合适的员工激励政策,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将会缺乏活力,无法实现党和国家交给的服务群众任务,严重影响辖区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工作便利性。以爱国卫生运动这项工作为例,每年国家、省、市都会下达一些诸如创建、健康教育、改水改厕、病媒生物防制等工作指标,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基层爱卫办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效果严密挂钩,员工激励的水平也会影响爱国卫生运动开展效果。
二、基层员工积极性存在的问题
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的“四风”自查自纠工作,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由此来看,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一是部分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缺乏积极进取的心态,对待工作敷衍了事,不愿意承担新的责任,对待工作和服务对象缺乏良好状态;二是缺乏反思和学习的状态,怀着浮躁心情投入到工作中,遇到困难不反思自己的工作能力,善于推卸责任,乐于争夺利益,不善于学习新的工作方式,缺乏创新能力;三是作风存在一定程度的官僚化,基层机关事业单位是党和国家接触群众的第一线,但部分人员虽然在基层工作,但却长期远离一线的实际工作,对政策落实和民意反馈不够重视;四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大锅饭”依然广泛存在于基层单位的绩效考核中,导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尤其在人事任命、培训学习、职称评审过程中,缺乏科学有效的员工激励导向,导致部分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受到挫伤。
三、员工激励水平提升的几点建议
在基层机关事业单位,目前还存在一些体制方面的管理问题,制约着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这受制于国家目前的政策,同时也是在机制管理过渡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从员工激励的提升来说,应该确立长远的提升目标,不能将工作方式的转变局限于一时,要有试点、有规划、有目的地进行管理制度、员工思想方面的改变,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员工激励水平的突破。结合基层的工作经历,提出以下员工激励水平提升的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基层机关事业单位的服务对象是人民群众,首先应该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从各种不同的需求入手,为百姓解决问题、提升生活幸福感。基层员工更要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朴素情怀,从细微之处见证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状态。在日常工作中,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在精神层次上鼓舞自己服务群众、服务好群众的各种需求。
二是基层机关事业单位要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将员工激励明确提升到管理体系的重要位置。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各方面工作齐头并进,薪酬管理、绩效考核、人才选拔、职务提升、教育培训等,都要建立起与员工激励紧密连接的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及落实执行来促进员工的的积极性。
三是畅通基层人员上升路径的难题。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担负着繁重的基础工作,但在人才选拔中却并不占优势,可考虑通过增强遴选机制,成为更加强有力的员工激励手段。可以适当减少市级部门招聘人数,将名额转移到遴选机制中,让基层员工有盼头。
四是为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引入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薪酬是员工激励的最基础手段,也是最明显的激励方法,通过绩效分配的调整,能够直观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可以考虑将上市公司、外企的项目制考核方式,引入到基層机关事业单位,综合员工的工龄、职称、职位,将工作质量、数量和社会影响力纳入到考核中,改革收入分配的“大锅饭”模式。
参考文献:
[1]杨勇,林会云.激励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煤炭技术,2008,(05).
[2]黄其坤.浅谈企业管理中的激励原则和激励措施[J].时代经贸,2009,(08).
作者简介:
宁竹君,青岛市城阳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