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
发布时间:2019-08-14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 要:文章设计了一套自动化、协同化的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符合信息化管理要求,利用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进一步开发利用测评结果,形成学校人事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提高学校的人事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校人事管理;管理系统;ASP.NET
引言:高校人事管理系统作为高校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处理繁杂数据信息的能力,人事管理的信息化可以提高人事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省办公开支,促进高校人事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人事管理人员及时地、动态地完成数据信息的录入、查询、统计等相关工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学校领导的有关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一、人事管理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在设计人事管理系统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1)部分高校仍停留在手工管理阶段,没有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科学化、自动化管理;(2)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功能过于单一,管理模式基于低层次的数据处理,应用范围狭小,缺乏高校人事管理特色功能;(3)高校各部门数据标准不一致问题的出现,会造成数据冗余和数据杂乱,为数据库管理人员的维护工作带来困难;(4)高校人事系统采用基于C/S单机版开发模式,这种开发模式不利于系统功能的扩展,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发展进程,其局限性也显露出来提高分析的实时性,以便于及时进行响应。
人事管理信息化能够促进高校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管理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数据的统计工作,满足教职工对信息服务的要求,辅助领导决策,实现校园管理平台的资源共享。因此,开发一套基于.NET的高校人事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二、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我国各大高校领导层对人事管理重视程度不高,导致人事管理系统的数字化进程缓慢,现有的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大多集中在工资管理及档案管理较片面的功能上,各管理模块之间耦合性较低,很难实现自动化、协同化办公的需要。人事管理需要处理海量数据信息,但现有的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在处理数据信息的速度上、精确性上很难达到人事管理人员的要求。数据的存储存在冗余性且在数据维护方面需要依靠的人力和物力远超出了其能带来的社会价值。企业绩效考核作为人事管理的重要内容,然而实际各大高校人事管理系统中绩效考核需要参照的指标有很多,但现有的系统所罗列的指标远不能实现对教职工工作质量合理准确的评估,只是给出优良中差的评估结果,不能很好的反应实际问题且说服力不强。
三、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
系统采用基于.NET的数据库设计模式,后台数据库是SQL Server 2008,完成数据的存储和管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编程采用主流的C#语言,前台业务逻辑层为ASP.NET技术。
高校人事管理系统是针对高校人事部门业务处理而开发的软件,根据高校人事部门的特点,本系统从功能上主要分为九个模块,分别是用户管理、部门管理、人员管理、合同管理、工资管理、考勤管理、绩效考核管理、培训管理及系统设置。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图
三、系统的安全性
(一)应用系统安全。(1)加强权限管理:本系统通过设置严格的、管理权限。用户需要输入注册的用户名和用户密码才可登入系统。根据注册用户的不同职责,分别分配相应的管理权限,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2)日志管理: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类管理,采用日志跟踪的手段,查询非法到访问系统的用户的访问时间等信息,为系统的恢复提供有力证据。(3)系统备份及恢复机制:系统定时对数据库,数据中的表进行自动备份功能,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二)数据库安全。系统在数据库的参数配置方面也做到通过优化参数配置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用户注册将其访问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记录到数据库中。用户登录时,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验证其登录用户名和密码,判断用户是否具有访问权限。不同职责的用户,一般拥有不同的访问权限数据库的最低权限是对数据的浏览功能,因此,数据库只允许超级管理员来完成该高级别的操作。备份的日志也可作为实时跟踪器,实时的监控,是否有非法的用户访问。双管齐下保障数据库的安全。
结束语:人事管理的信息化是高校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后的工作和研究中将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采用先进、适用的软件开发模式和软件开发过程推进系统的改进,使系统更全面、更完善、更适用,真正实现人事管理的信息化。
參考文献:
[1] 郝文华. ASP.NET与网络数据库开发培训教程[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3月,42-45
[2] 袁云飞. 学校人事管理系统构架[J]. 榆林学院学报,2008(3):123-125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