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我市财政信息化建设的思考及建议

发布时间:2019-08-13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今年是荥阳市财政信息化建设破茧成蝶的阶段,从财政OA移动办公、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非税收入征管电子化改革、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贯彻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和政府中长期支出事项监测平台、公务车管理系统、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提升……
  一、当前荥阳市财政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一)信息化机房、硬件建设情况。核心软件数据库设在郑州市财政局,统一管理。荥阳市财政局机房硬件设备有空调、UPS电源系统、网络设备、服务器等,缺乏存储阵列设备、终端管理软件等。外网纳入政府电子政务外网统一管理,局机关内部全面实现外网无线WIFI覆盖,并对登陆设备进行实名绑定。财政内网为有线网,所有设备绑定MARCO地址,预算单位台式电脑通过有线财政专网VPN接入,移动端通过网闸和APN接入。
  (二)信息化网络建设情况。截止到目前,市、乡镇办事处两级财政和预算单位实现“互联互通”。即市本级预算单位、乡镇级预算单位二级横向网络贯通。局域网采用双网络、双布线,实行内、外网物理隔离,移动端实行逻辑分离,已建成了上连郑州市财政局,下连乡镇财政所,横连市本级预算单位、各代理银行的财政信息专网。
  (三)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运用情况。按照财政部、河南省财政厅、郑州市财政局相关信息系统建设要求,荥阳市财政系统从2011年开始“由下而上”、“分阶段”、“分步骤”稳步推行全市财政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截止到目前,全市财政均已实现网上办公、财政核心业务通过财政业务信息系统办理。
  1、市本级财政信息管理系统运用情况。目前我局分别启用了方正春元账务处理系统(预算帐)、用友U8会计核算系统(财务帐)、中财信财政工资统发系统、地方财政分析评价系统、收入综合查询系统、地方预算综合管理系统、财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系统、河南省财政惠农补贴资金管理一卡通系统、财政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农民补贴网络信息系统、农业综合开发决算系统、郑州市财政局部门决算信息系统、预算执行信息系统3.0、地方财政库款系统、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荥阳市乡镇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录入表、河南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系统、救助基金财务管理系统、社保基金预决算系统、河南省非税收入管理系统、河南省非税收入核算系统、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和政府中长期支出事项监测平台、公务车管理系统等。
  2、乡镇财政信息管理系统运用情况。乡镇办事处财政所已启用了指标管理、国库直接支付、方正春元账务处理系统(预算帐)、用友会计核算系统(财务帐),服务器部署在市财政局机房管理。同时还运行了部门预算、公务卡、资产管理、非税收入、一事一议、财政惠民一卡通等6个财政业务软件。目前,各乡镇财政所预算单位办理财政业务基本实现了网上办公。实现了预算单位统一记账电子化管理。乡镇财政收入纳入县级统筹管理后,当前,所有乡镇财政所均视为预算单位管理,纳入了国库直接支付管理范围。总之,按照财政信息一体化建设要求,各乡镇所已建立和完善了乡镇财政基础信息库,市本级财政与各乡镇财政所实现了上下级财政数据共享,实现了财政业务的系统化、标准化、信息化的管理目标。
  (四)提升信息化服务及网络系统运用情况。
  1、在提升信息化服务方面。目前已建成滎阳财政微信公众平台等信息化建设项目,并主动公开全市财政年度收支预决算、财政三公经费、惠农政策补贴、各单位记账情况和财政民生支出等情况。通过微信,大范围地提升宣传我市市委、政府在财政方面的新政策、新成就、新举措力度,赢得了广大网友和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和点赞。
  2、在网络系统运用方面。当前,我局通过各类软件,随时了解各乡镇办事处财政指标管理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工资统发和账务系统的相关内容。各乡镇财政、预算单位可以通过市财政内网服务器下载客户端杀毒软件,也可以访问郑州市财政局、河南省财政厅和财政部网站,各级财政通过访问“一卡通”系统,了解民生资金发放情况,如良种补贴、农机具、公益林生态效益、农村医疗、养老、大学生救助及村组干部报酬和务工等多项资金补贴。访问“一事一议”了解惠民补贴政策,如各地区美丽新农村建设补贴到位情况等。
  综上所述,荥阳市财政系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各类软件的建设和应用,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财政资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规范财政行为和推进各项财政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目前荥阳市财政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市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财政部门信息化建设要求仍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仍处在碎片化管理状态,数据编码不统一,造成多个公司的软件之间数据信息不能完全共享。目前,全市财政系统使用的业务软件包括太极华青、方正春元、正同、用友、久其等公司的软件产品,每家产品都有自身的数据编码,软件差异造成财政内部、外部形成了若干个相互独立、各自为政的信息应用系统。
  2、按照上级财政部门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思路和财政改革需求,要研发绩效资金管理、专项资金管理、监督检查管理、预算单位财务管理等系统。
  3、由于市乡镇财政受多种因素制约,有些乡镇不能全面实行支付电子化。一是受财政体制影响,乡镇财政所不作为一级财政管理。二是个别乡镇受地理环境影响,VPN网络运行不稳定。三是人行不支持农商行电子清算,暂时还需要手工清算。
  4、财政信息管理机构没有编制,缺乏财政业务和信息化技术双料专家,故信息化技术力量薄弱。
  5、信息化建设队伍素质尚需提高。预算单位操作人员计算机操作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既增加了信息中心技术人员日常维保业务工作量,也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三、进一步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促进财政精细化管理的思考和研究
  财政信息化建设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技术支撑和保障手段,也是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助推器”,为保证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信息化建设必须努力实现各业务环节和各管理层全面贯通,实现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监控、统计分析全方位管理。因此,进入新阶段的财政信息化建设,必须加强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建设,推动财政改革向前发展,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按照上级财政部门一体化建设要求,我市财政信息系统建设今后应由独立、分散建设向一体化发展转变,主要业务应用向财政业务全覆盖转变,支撑日常业务处理向推动加强财政管理、促进财政科学决策转变。最终实现建设标准统一、数据库统一,纵向实现三级财政数据共享,横向实现财政与预算单位、银行、税务互联,实现财税库银相通。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高起点、前瞻性规划。
  2、做好网络升级改造工作,为信息化建设打好基础。
  3、要实现财政信息一体化建设,首先应升级完善现有应用支撑平台,共享资源。
  4、进一步完善部分软件功能,强化财政管理职能。
  5、在巩固和提高现有信息化成果的前提下,按照财政改革和管理需求,探索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内容,在现有一体化平台上研究开发绩效管理、监督检查、专项资金管理、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监管等软件系统。
  6、运用现有综合查询分析系统,使信息技术向深层次管理分析转变。
  7、进一步加强市乡两级财政部门的组织领导,要成立信息化和网络安全领导小组。
  8、要提升素质、强化服务,进一步加大信息化队伍培训力度。
  通过不断提高公共财政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推进荥阳市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效能化。(作者单位为荥阳市财政局)

相关热词搜索:信息化建设 我市 加快推进 财政 思考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