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理论视角下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获得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1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要:通过对新疆五所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调查研究表明,家庭既有社会资本对少数民族所受高等教育质量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即父母的职业类型对子女的就读高校类型产生影响。
关键词:EMI假设理论;社会资本;少数民族
Abstract: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minority students in five universities in Xinjiang,it is found that the family"s existing social capital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The occupational types of parents,the frequency of pre-university counseling and the intimacy between parents and their children have an impact on the type of college they attend.It is necessary to put forward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social,school and family levels in order to narrow the gap betwee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EMI hypothesis theory;social capital;ethnic minorities
一、引言
隨着当今社会的不竭发展,社会分层在少数民族群体中的影响日渐显著。社会分层导致社会中不同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群体的存在,占有优势地位的阶层会在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得中充分发挥自己的阶层优势,使其子女通过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传递其经济地位优势与社会地位优势,从而达到社会阶层的代际传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区域之一,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4%,民族特征鲜明,因此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教育公平的研究可为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公平研究提供借鉴。
二、文献综述
(一)EMI理论假设的基础与架构
卢卡斯( Lucas,2001)在MMI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EMI (Effectively Maintained Inequality,简称 EMI 假设)理论。卢卡斯认为在教育机会获得中存在这两种不均等,一种是教育机会数量获得上的不均等,另一种是教育机会质量获得上的不平等,由此卢卡斯提出MMI理论中研究者仅考虑到受教育机会的差异,并没有考虑教育系统内部的教育质量和类型的差异。[1]卢卡斯认为某级教育在数量上实现均等后应该考虑质量是否均等。社会既有优势地位者首先会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数量优势,当高等教育步入后大众化时代,并逐步走向普及时,优势群体又会逐步在高等教育中占据质量优势:包括高等教育质量、优势专业、高校层次等。
(二)社会资本与高等教育互动
对于父母职业层次这一指标,陆学艺学者也在《当代中国社会流动》一书中给出了选择职业层次作为社会分层与社会资本划分标准的原因:①当今社会中,职业层次已是一种能够区分人的社会性的最基本的维度。不同的职业层次,决定着其在收入、声望、教育、权力等方面也会存在显著不同,因而职业的分类与社会分化紧密相关。②在调查资料收集与分析方面,个人职业信息较易获得,也较易加以分类和处理。[2]
父母职业类型是家庭外社会资本的核心衡量指标。本研究阶层划分标准采用的是陆学艺教授的“十大阶层说”,分别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3]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EMI理论视角主要关注当高等教育逐步走向普及时,优势阶层又会在高等教育中占据质量优势的问题。因此,本文假设:少数民族家庭中,家庭外部社会资本即父母工作类型越好,子女接受的高等教育质量越好。
(二)数据来源
本次调查选取了新疆2所211本科高校和3所公办本科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主要调查对象。选择的5所高校分别为: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喀什大学。发放时间为 2018 年5月7日至2018年7月2日,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925份,回收率为77.08%;有效问卷862份,有效率为93.19%。
四、实证研究结果
通过利用卡方检验(交叉分析)研究父母工作类型对就读高校层次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从表1可知:
其一,不同父母工作类型样本对于就读高校层次呈现出显著性(父:P=0.00<0.05;母:P=0.03<0.05),意味着不同父母工作类型样本对于就读高校均呈现出差异性。其二,纵观父亲工作类型样本。上五级职业层级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私营企业主和办事人员层级的子女就读211类重点本科院校的比率远大于就读普通本科院校的比率。下五级职业层级如个体工商户、产业工人、农业人劳动者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层级的子女就读普通本科院校的比率大于就读211类重点本科院校的比率。其三,纵观母亲工作类型样本。上五级职业层级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和办事人员层级的子女在211类重点本科院校就读的概率要大于在普通本科院校就读的比率。下五级职业阶层如商业服务业员工、产业工人、农业人劳动者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层级的子女就读普通本科院校的概率大于就读211类重点本科院校的概率。
四、结论与对策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不同家庭背景少数民族的家庭社会资本对少数民族子女的高等教育入学层次与质量有显著影响:少数民族家庭中父母的职业层次越高,子女就读高校的层次越好。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针对性对策:在国家层面,完善助资机制,制定弱势阶层倾斜政策;在社会层面,加大创建信息平台力度,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在家庭层面,提升少数民族家长文化素养,转变陈旧教育思想。共同保障少数民族大学生获得高等教育质量机会的公平性。
参考文献:
[1] Lucas S.R, Effectively Maintained Inequality: Education Transitions, Track Mobility, and Social Background Effect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001,Vol.106, No.6, pp. 1642-1690.
[2]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8-9.
基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KYCX170803):江苏省研究生家庭背景与教育机会获得研究。国家社科基金(14BSH025):社会转型中高等教育公正促进社会流动的机制研究。
作者简介:
徐水晶,女,江苏常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
马安格,女,南京邮电大学,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