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与校企合作:东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新焦点
发布时间:2019-08-11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 要:ICT与校企合作作为提升和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工具和途径,已被许多国家和地区熟知并充分利用。第八届东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组织论坛以“ICT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及其可获得性:提升东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有效性”为主题,围绕如何利用ICT与校企合作促进东非高等教育发展,加强质量保障的有效性,进行了交流与研讨。文章通过对该论坛学术研讨情况进行整理分析,以“一带一路”为背景,提出中国可与东非国家从签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备忘录、构建高校自评与互评交流模式、举办“丝绸之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人员培训班、开展高校质量保障信息化试点工程四方面开展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合作。
关键词:东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组织;ICT;校企合作;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2018年5月7-10日,东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组织(East African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Network,EAQAN)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举行了第八届东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组织论坛,论坛的主题为“ICT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及其可获得性:提升东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有效性”。本次论坛由EAQAN主办,卢旺达高等教育部承办,东非大学校际理事会(Inter-University Council for East Africa,IUCEA)、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eutscher Akademischer Agustauschdienst,DAAD)以及卢旺达、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4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组织协办。来自东非布隆迪、肯尼亚、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5国,DAAD、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组织,莫桑比克、南非、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0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共收到学术论文25篇,涉及ICT如何提升高等教育教与学及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水平、东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实践经验、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等议题,与会者通过主题报告、培训坊、分组报告和海报报告四种形式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研讨。除此之外,本次论坛还组织召开了东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组织2018年年会和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高端对话,同时,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东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委员会。
一、ICT在提高东非高等教育质量中的角色
ICT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可获得性及其传播性。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开放学习(open learning)、混合学习(bundling learning)、慕课(MOOCs)等学习形态发展迅速,网上学习成为重要的教育手段[1]。然而,在线学习在非洲的使用率很低。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在线学习基础设施,另外,网络安全及隐私问题、在线学习反馈延迟、缺乏清晰有效的在线学习指导也是阻碍非洲使用在线学习的重要因素。
在线学习应通过学习管理系统重点关注和监控学习者所面临的挑战,整理分析系统搜集到的数据,协助学习者有效地克服挑战,满足不同教育利益者的需求,达到学习目标。乌干达坎帕拉国际大学(Kampal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KIU)通过Moodle开源学习管理系统开发了在线学习系统,并通过系统自动形成的日志報告监控和测评用户的学习情况。但是,KIU在线学习系统既没有用户使用情况评估,无法提供日志下载、数据分析功能,也不支持实时生成报告。KIU认为自身亟需针对现有学习系统缺陷,提升在线学习评估过程及形式,能以图表等形式分析并呈现结果;提升对在线学习使用分析标准或框架的研究能力;使用开放式学习模式,为师生获得在线学习经验提供有效途径,提升高校师生利用ICT获得学习经验的直观感受。
肯尼亚荣格大学(Rongo University)则比较关注肯尼亚高校云计算服务的发展情况。尽管云计算服务系统有助于实现高等教育目标,促进跨境教育服务、劳动力、生产力等的发展。但目前在肯尼亚建立云计算服务系统面临许多问题。对肯尼亚高校信息技术相关部门主管及员工的调查研究发现,16%的受访对象不认同云计算服务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这主要源于云计算投资带来的资源管理、数据访问管理、风险管理、云服务行为准则、安全管理、用户审计、身份验证、云服务监控、云服务变更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等方面的风险。与此同时,大多数肯尼亚高校并没有对其信息技术治理实践进行评估,并不能及时跟随信息技术发展的脚步。因此,若利用云计算服务促进高等教育发展,肯尼亚亟需制定明确的云计算服务治理战略和管理计划。
与此同时,东非学者也意识到ICT是一把双刃剑,积极促进高等教育充分利用ICT提升质量的同时,也有可能导致质量问题。因此,东非学者认为如何善用ICT促进学生知识建构和知识生产尤为重要。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应通力合作,促进知识建构,并以解决东非高等教育实际问题为根本,坚持自我管理,加强沟通交流,运用ICT促进教学工作。
二、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的有效性:东非高校的经验与问题
教育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质量的提升对提高生产力、缩小贫富差距以及保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高等教育在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SDGs)更发挥着能力建设和专业培训的重要作用。同时,发展高等教育能促进技术更新,最大限度地提升国家经济生产力。因此,提升教育质量成为21世纪高等教育的重要议题。
高校为其学术标准、学生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质量负责,以便学生为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做准备。如何通过内部质量保障工具及程序持续保证其服务质量和毕业生的竞争力成为高校的关注点。近些年,东非地区高等院校数量增长迅速,高等教育迅速扩张而引发的教育质量问题也颇多。
坦桑尼亚高校目前正在积极促进学生参与高校质量保障活动,主要包括鼓励学生参与质量保障问卷调查、加入质量委员会、进行课程评价与反馈、准备自评报告等方式。然而,根据坦桑尼亚学者的调查研究,以上方式虽表明学生参与了高校的内部质量保障活动,但是参与的有效性很低。具体表现为:92%的学生能参与课程评价,但仅有10%的学生仔细回答,且没有任何学生对课程评价问卷结果进行后续关注;77%的学生虽有机会加入学校质量保障委员会或理事会,但这些学生多因各种原因很少参加会议或活动;关于自我评价,仅有2.5%的学生有机会参与。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