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及其对我国地方高校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9-08-11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 要: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我国也在加速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作为全球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新加坡的高等教育备受瞩目,国际化特色是新加坡高等教育的精髓所在,为新加坡培养出了大量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国际化人才,值得同为亚洲国家的中国学习和借鉴。本文探讨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特色并深入思考其对我国高校,尤其是实力较弱地方高校推进国际化战略、培养全球化人才的启示。
  关键词: 新加坡 高等教育 国际化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7—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新加坡国家竞争力位居全球第三,从五十多年前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岛崛起为人均GDP高达58665美元(2017年数据,全球排名第六,亚洲第一)的新型工业化国家,这一辉煌的发展成就离不开新加坡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储备和高效率的人才战略发挥。如新加坡国立大学与南洋理工大学在2018年的QS大学排行榜中就分别位列第15名和第11名。2017年胡润研究院发布全球受教育程度国家的研究报告显示,新加坡是全球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因此,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尤其是直接培养精英人才的高等教育制度,更是值得同为亚洲国家的中国学习和借鉴。国际化特色是新加坡高等教育的精髓所在,为新加坡培养出了大量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国际化人才。本文将探讨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特色并深入思考其对我国高校,尤其是实力较弱的地方高校推进国际化战略、培养全球化人才的启示。
  一、新加坡高等教育体制简介
  新加坡的高等教育体系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具有国际水准的公立大学,目前共六所,即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NUS)、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NTU)、新加坡管理大学(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Singapo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Design)、新加坡理工大学(Singapor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和新跃社科大学(Singapore University of Social Sciences),可以颁发学士学位以上(含学士学位)的文凭证书。一部分是公立性质的理工学院,颁发专科文凭,共五所,即义安理工学院(Ngee Ann Polytechnic)、南洋理工学院(Nanyang Polytechnic)、新加坡理工学院(Singapore Polytechnic)、淡马锡理工学院(Temasek Polytechnic)和共和理工学院(Republic Polytechnic)。在理工学院结业后可直接就业或申请新加坡公立大学继续深造。最后一部分是各类私立大学和学院,数目众多,多为国内与国外名校联合开办,非常具有吸引力。
  新加坡政府对教育事业高度重视,对教育的投入仅次于国防,占政府财政支出的第二,即使在发生金融危机的2008年—2009年,新加坡政府也并未减少对教育的投入。新加坡高等教育资金主要投入初级学院、理工学院、技术教育学院、公立高校四类高等教育机构,其中公立大学获得的投入远高于其他类别,更加凸显其精英教育的特点。
  鉴于中国高校多为公立高校,由中央或地方政府投资并监管,公立性质的高校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构成部分,因此本文主要借鉴新加坡公立大学和公立学院的国际化经验。
  二、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分析
  在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正式提出了在21世纪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其中包括高等教育国家化战略,以培养出全球化人才,维持本国经济快速发展,保持本国整体的竞争力。新加坡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办学主要有以下特色:
  (一)办学目标的国际化
  新加坡的大学注重在培养目标上打造国际化的愿景,使得国际化成为各项学校层面政策措施的重要精神来源。如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办学目标是“成为一所全球一流大学,立志影响未来”,它强调自身竞争的对象是全球伙伴,而不仅仅局限于新加坡或者亚洲,并明确目标是成为全球教育的领导者而不是跟随者。为此,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展了众多全球性的活动,如频繁的学生交流、教师培训、联合办学、国际会议等,为本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国际化的环境。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校长更是坦言,南洋理工大学是一所伟大的全球研究型大学,要为全球提供最高标准。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致力于发展成为卓越的国际化理工学院,因此注重学院的跨国合作,尽力为学院师生们创造更多的国际交流和海外学习的机会,其“教学工厂”的理念在全世界得到推广。
  (二)师资队伍的国际化
  教师国际化是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重中之重,促进教师水平的国际化,提升高等教育机构学术声誉和水平、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途径[1]。教师国际化的主要方式为“引进来”和“走出去”。在“引进来”这一方面,新加坡有自己的人力资源小组,每年在全球寻找那些重量级的专家学者予以引进,引进对象包括校长和普通教师。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就走在前列,各自有超过50%的教师来自国外,其中不乏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菲尔兹奖获得者等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在“走出去”这一方面,新加坡本国教师多半具有海外留学经验,各大学十分鼓励在校教师积极前往他国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与进行项目合作研究等。新加坡的大学会为老师出国访学或科研合作等提供经费支持。因此,在新加坡的大学可以享受到国际顶尖科研经验、优秀的师资队伍,这些无疑都极大地加快了新加坡大学的国际化进程。
  (三)课程设置的国际化
  课程设置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授课语言的国际化。新加坡开国之父李光耀曾说:新加坡选择英文作为主要语言,让每个新加坡人享有公平的机会[2]。因此,英语成为新加坡的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才是各民族的母语。英语为教育機构第一学术及教学语言,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实行双语教育,所有课程以英文为主,反映了其在语言上的国际化程度。第二,课程形式的国际化。新加坡的大学积极推进与国际顶尖大学开展各种课程教学方面的合作项目,以期在课程方面与国外优秀大学保持统一。如新加坡国立大学与伦敦国王学院、东京大学、纽约大学等一起开设了近百个双学位、联合学位、并行学位等课程,这些课程一部分在新加坡进行,一部分在海外合作大学进行。又如南洋理工大学积极与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早稻田大学等全球知名大学院校进行双学士、双硕士课程、博士合作培养等项目[3]。第三,课程内容的国际化。新加坡的高校及时了解世界科研前沿,及时更新课程内容设置,要么直接用国外最新教材,要么通过教师培训获取最新资讯,保证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最先进和与时俱进的知识,让老师和学生敢于跳出安逸圈,获得全球化视野。

相关热词搜索:新加坡 高等教育 国际化 启示 战略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