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特征分析与借鉴

发布时间:2019-08-11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要】每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都是一个漫长摸索的过程,虽然各具特征,但是其借鉴价值也不容忽视。文章首先对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的发生环境进行剖析,而后进一步对其主要的几个改革举措加以讨论。对于深入认识俄罗斯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洞悉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
  【关键词】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
  【作者简介】杨颖,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高等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是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和保障。对于高等教育的这种重要地位和价值,世界各国都有着清醒地认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各国唯有谨慎地选择高等教育的发展路线,并且对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经验保持警惕,才能尽量减少错误的发生,确保本国高等教育的有效有序发展。而俄罗斯,虽然其高等教育的发展背景相对复杂,且不具备必要的借鉴意义,但是政府拿出的一系列相关改革和举措,其积极价值却不容忽视。
  一、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的发生环境
  1998年,经济危机摧毁了俄罗斯金融市场,整个国家的经济状况都因此陷入低迷,叶利钦以及其寡头政治,在这个时候退出历史舞台。普京在这个时候推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对政府腐败、中央地方关系以及市场经济秩序方面,都展开重拳出击,在俄罗斯国内构建起了适宜的投资和科技发展环境,并且成功地将市场经济纳入国家宏观调控之下。这种政治层面的改革,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保障,经济上的复苏同样功不可没,成为俄罗斯高等教育展开发展的重要支持。
  从外部因素角度看,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发展环境,还不仅仅包括日渐稳定的经济和社会背景,政府在该领域国际化的态度同样不容忽视。在叶利钦时代,俄罗斯对高等教育即提出了国家化的发展思路,1995年,俄罗斯联邦教育部长基涅廖夫将国际化列为教育的三大任务之一;同年,总理切尔诺梅尔金签署774号政府令。对教育的国际化给予充分支持。比较窘迫的经济背景,自然是俄罗斯推动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依据,毕竟留学生资源可以视为可观的市场予以对待,他们会带来教育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支持。但是不容忽视的另一个因素,则是俄罗斯对于大国地位的追求,从客观上要求实现教育的国际化,这是推动俄罗斯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环节。这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求,进一步成为高等教育自身进行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那些俄罗斯所固有的,与国际社会格格不入的学位制度和学制,都需要进行调整,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与国际学制接轨并且互相认可。2001年,普京在国立师范大学发表讲话,明确将俄罗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到了日程之上,并且表示要提升教师收入水平,借教育发展的力量,重塑俄罗斯强国地位。
  从俄罗斯教育体系内部的角度看,发展和改革同样已经迫在眉睫。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各个方面都在崩溃,叶利钦采用激进的“休克疗法”推动了经济从计划向市场方向过渡,但是在教育领域之中却采用了一系列改良的,柔和的态度,对其实现重建。这种重建,主要针对苏联时期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教育结构和教育投资等方面展开,但是限于经济力量,很多政策都未能落实到位,仍然给俄罗斯的高等教育留下了诸多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比较突出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师资力量和教育市场私有化,这两个问题同样根源于经济支持的不足,又同样为俄罗斯的教育框架环境带来质量层面的致命打击。俄罗斯经济在转型时期的衰退,导致政府为教育分配的经费无法实现,这种经费方面的无法落实,导致俄罗斯高等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危机,首先表现在师资力量的流失问题上。当时教师的福利待遇,在最严重的时候甚至接近社会最低点,其社会地位同样急剧下降,教育部门对人才的吸引力因此大大降低。大量的高端人才就此流向海外,仅1992以及1993两年,流向海外的高校教研人员就超过了4000人每年。留在国内的教师也因为经济压力而无法安心工作和研究,兼职现象不断,师资队伍老龄化严重,性别比例失衡。重建高等教育师资队伍成为俄罗斯高等教育面临的首要任务。
  另一个方面,教育市场的私有化,同样为高等教育体系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混乱。在叶利钦时期,虽然并未对教育进行放任式的过渡,但是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却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来自于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影响。教育要在这种环境中实现发展,必要的市场化无法避免,因此教育的私有化成为这个时期俄罗斯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1992年,联邦教育法支持,在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上实行办学主体多元化,即允许多主体办学力量的存在。这一举动,是从法律的层面上实现对非国立教育力量的地位的承认。这种对于私有教育的支持,推动了当时俄罗斯教育的繁荣,但是同时也带来了更多问题。这些办学力量中,自然有一些对教育秉承执着思想的有志之士,但是更多则是商人,他们希望从教育的市场中获利,因此常常会无视教育发展自身需求,用经营企业的方式对待学校,也因此为俄罗斯高等教育带来更多混乱,直接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
  这两个方面共同带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结果,就在于高等教育质量的下跌,科研创新能力严重不足。非国立教育机构的泛滥,甚至造成了教育市场上的腐败问题,对利润的追求,更加无视教师的利益,削弱了整体质量。
  二、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要点分析
  为了切实提升俄罗斯高等教育质量,推动其发展步入正轨,实现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等诸多目标,在进入21世纪之后的十余年间,俄罗斯在该领域展开了多项意义深远的改革,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加强国家统一的考试制度的建设。俄罗斯的传统高等教育制度,有一个重要的根基,就是自主招生。高等院校自行命题,自主考试,这种操作方式,当教育实现私有化的时候,就必然会带来大面积的腐败问题发生,教育的公平公正必然无法得到保证。因此,进入21世纪之后,俄罗斯在高等教育改革领域中的最重要举措,莫过于国家统一考试制度。在《2000年俄罗斯联邦教育发展纲要》的基础上,俄罗斯总理卡西亚诺夫于2001年2月16日,签署了俄联邦政府119号决议,暨《关于组织举行国家统一考试的实验》,随后,在2001年2月27日,俄罗斯教育部颁布《国家统一考试实施条例》,开始改革高校入学考试制度。这种对考试制度的重建,决定了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公平性的确立,同时也为其实现国际化奠定了基础。也只有具备了这种公平,才能形成对于外来留学生的吸引,才能推动本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发展。
  2.优化教育经费的利用。对于高等教育增加预算,是每一个国家都在实现教育发展的时候都会做的事情,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资金,就成了高等教育必须关注的问题。21世纪以来,普京政府和梅德韦杰夫政府在教育领域的投入都有显著增加,但是更為具有现实价值的在于,俄罗斯在拨款方式上有了进一步的改革。曾经由联邦中央直接拨付方式,开始在这个时代发生转向,相关政策开始将资金的配给和人才的培养联系起来,以高校招生人数和生源质量为要素的“实名制国家财证券”制度开始执行,同时经费的利用开始和教学质量挂钩,这些细节都成为了在教学领域中,资金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
  3.坚持高等教育国际化。教育的国际化,是俄罗斯一贯秉承的政策态度,但是从教育自身发展的角度看,如果单纯将其视为国家获取国际地位的一种手段,未免无法有效理解教育国际化自身的价值,必须承认教育国际化,对于教育发展本身,同样有着积极意义。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分为欧洲战略以及亚太战略两个方面。在欧洲方面,普京一直都在强调俄罗斯于欧洲的归属性,并且在2002年就在开始起草加入博洛尼亚进程的各种法律文件,同年7月23日,俄罗斯发布《关于修改2010年前教育现代化2002-2004年度执行方案的决定》,次年9月,正式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这标志着俄罗斯正式加入到了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除此以外,教育领域的学制和学位制度也在展开全面的调整,以配合与欧洲学制的接轨。在面向亚太地区,更多的教育交流活动也在展开。2011年俄罗斯首次加入东亚峰会并参与东盟伙伴关系,次年正式成为世贸成员国,开始进一步寻求与亚太各国的交流,这些交流中,同样包含教育领域的沟通。
  三、结论
  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摸索和改善,但是通过近年来对其观察可以发现,其已经确定了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根基,这一核心思路。目前的俄罗斯高等教育,展开了一系列围绕质量进行改善的措施,其价值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梅汉成,江燕.俄罗斯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6(6).
  [2]李建忠,刘松年.《俄罗斯联邦教育法》对我们的若干启示[J].教育探索,2008(9).

相关热词搜索:俄罗斯 高等教育 借鉴 特征 改革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