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师范生公修教育学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9-08-09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要】学习《公修教育学》是每个师范生应该有的素养学习,对于一个准教师来说,教育学的知识尤为重要,但是目前,高校师范生公修教育学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并不是一两个学校的个例,师范生们不重视这门公修课的学习,教师们也得过且过。
【关键词】公修教育学 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8-0026-01
教育学是所有高校师范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增加师范生在教育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教育素养,另一方面让师范生了解教育现象,发现教育问题,遵循教育规律,形成坚定的教育信念,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锻炼自己的教学技能。
高校师范生教育学不仅仅需要给师范生一个分析逻辑的知识体系,而是通过教师的经验、学生的体验展示给师范生一个生动的教育生活世界。让“准教师”认识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育的本质、教育与个体的发展、德育的重要性、班主任工作等他们以后实际工作中要用到的理论和遇到的问题,教育学课堂就是帮助师范生叩问教育的意义,寻求对教育意义的整体理解。对于高校师范生的教育学课程而言,教育学的实践性质决定了它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引领未来教师分享对教育问题的“识见”[1]。然而课程实施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作为高校师范生的一门公修课,直接关系到师范生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的发展,是保证高等师范教育师范性、职业性的前提,不断提高师范教育的效能。
什么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是将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实施达到预期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实施焦点是实践中发生改革的程度和影响改革程度的那些因素[2]。课程实施的实质是:缩小现有的实际做法与课程设计者所提出的实际做法之间的差距。美国学者奥恩斯坦(A·C·0rnstein)等人指出“课程实施是一个‘做’ (doing)的过程,它致力于改变学习者个体的知识、行为和态度。是一个创造课程方案者和传递课程方案者之间的互动的过程”[3]。
作为高校师范生的一门公修课,直接关系到师范生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的发展,是保证高等师范教育师范性、职业性的前提。但是公修教育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仍有很大的问题:
一、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1.在很多师范生的心中,这门课仅是一门公修课,完成任务式的上课的不在少数,学生在玩手机、谈恋爱、学专业、备考研,教与学严重疏离脱节,上课从来不做笔记,不听讲的学生大有人在。
2.轻视课程设计,不少教师只是在教教材,不是在教学生,只是在读课件,而不是在生成新知相当一部分老师心中,对这门课所倡导的理念缺乏正确的认识,应付思想严重,评价形式单一,放水较为严重。
3.大学教育的功利化淡化了公修教育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力、认知等综合方面的功能。
二、课程目标不够清晰
1.公修教育学课程目标不明确,仅仅处在讲授理论和书本层面,缺乏思想碰撞与深层对话。
2.目标较为单一,对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很少提及。
三、课程内容单一
1.过分强调学科的知识结构,很多教材中举例几乎没有,纯理论的讲授让学生难以接受。
2.教材中的理论和实际不能接轨,学生不感兴趣,实效性差。
高校师范生公修教育学课程实施问题的对策:
1.提高思想上的认识,从2016级师范生开始,全国教师资格证需要进行统一的考试,师范资格证不再是师范生毕业的“标配”,师范生要同非师范生一样,参加全国的考试,教师资格证难度的加大,会自然使得师范生重视这门课。
2.任课教师提高重视授课的意识,教师资格证的改革意味着任课教师不能再“老生常谈”、读ppt等,而是要扎扎实实做好功课,认真负责的上好每一节课。
3.课程实施中设计活动的多样性,这门课本就是提高师范生知识和技能的一门课程,所以要在课程实施中多设计环节,让每节课深入人心。
总之,高校师范生公修教育学的课程实施从方方面面都存在一些问题 ,这就需要教师、学生一起努力,让这门课真正意义上帮助到每个师范生,让这些准教师们有师范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孙惠利.高师公修《教育学》课程建设的探索[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2]黄甫全.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267.
[3]Ornstein, A. C. & Hunkins, F. P. (1998). Curriculum: Foundations, Principles, and Issues. Third edi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P. 292.
作者簡介:
赵丽雯,1988年9月生,青海省西宁市人,青海师范大学教师,2013年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现教授科目:师范生《公修教育学》。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