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联教育模式及凯洛夫教育学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要]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苏联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与此同时苏联教育模式,即凯洛夫教育学也深深的植根于中国的土地上。本文分析了苏联教育模式以及凯洛夫教育学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苏联教育模式; 凯洛夫; 教育学
  
  一、苏联教育模式的基本框架
  
  从30年代初开始,苏联政府对教育进行了全面调整,重点针对普通教育,着手制定各科教学大纲,保证各科的教学要有精确的系统知识,学校通过教学一定要培养学生具有足够的读、写、算的能力,特别是课堂讲授,应依照认真研究和严格规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并严格遵照事先安排好的课程表进行上课。“在学校的一切教学工作中,绝对保证教师的领导作用。”在普通教育制度建立的同时,苏联也开始实施普及义务教育的政策,规定在最短时期内要保证所有应受教育的儿童进人初等学校、不完全中学和完全中学,即实施十年普及教育,真正完成教育的全民化改革,师范和高等教育也得到很好的确立和发展,苏联在极短的时间内确立了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框架。
  
  二、中国教育学习苏联教育模式的利与弊
  
  1. 学习苏联教育模式对中国教育的积极影响。
  第一,教育作为一种上层建筑一定要与社会主义制度性质相一致,对于那时一穷二白的中国苏联教育模式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也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当时,由于中国受到美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包围,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那么,只有苏联共产党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当时的“以俄为师”是符合时代背景的。苏维埃政权建立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都取得了伟大成就,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建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相一致相配套的教育制度,就成为中国人民全面学习苏联经验中的必然选择之一。
  第二,苏联教育家的思想也为制定当时的教育政策起关键的作用
  凯洛夫《教育学》在建国初期风靡整个中国,成为中国教育界的圣经。他的教育学之所以传到中国不仅有历史原因,更重要的是有政治原因,同时其中的思想与我国的固有民族思维特征,风俗习惯和教育基本观念——即中国传统文化有契合之处。这是一部共产主义的经典著作,不仅其中的教育目的与任务是共产主义的,教育方法与道德教育原理也都是共产主义的,是完全符合共产主义的教育理想。
  第三,苏联的教育模式为以后中国的经济政治培养了大批中坚力量,以致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输出了大量能吃苦耐劳的年轻力量,也完善了中国的教育体制。
  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至1960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已经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广在人民群众辛勤努力的结果,其中也包含着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后,教育战线为国家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的因素。苏联教育经验在中国的传播主要通过翻译苏联教育的理论著作和教材,邀请苏联专家担任教育部顾问、学校的顾问和教师,按照苏联的教育模式建立新型学校,派遣留学生到苏联学习等。
  2.学习苏联教育模式对中国教育的消极影响
  第一,学习苏联教育管理经验,出现了程式化、模式化和形式主义等倾向。
  我们从一开始就重视苏联教育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坚持了这个方针。但在实践过程中,忽视了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和解放区创造的教育经验,存在着形式主义的照抄照搬,把苏联教育自身存在的历史局限或不足也当做经验来学习,给中国的教育长远发展带来许多问题。
  第二,学习苏联计划管理体制,脱离了中国国情,教育的长远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按照苏联经验,建国后,人民政府接收了旧学校,对原来的私立学校也一律由国家管理。公办,改为公立,师资、 设施、 经费等均由国家统一管理和配置,全国建立了集中统一的教育管理体制,以至后来发展到高度的集中统一,地方和学校缺乏必要的自主权,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地方发展教育的积极性。全国各级各类教育实行大一统的办学模式、培养目标、 教学计划、规章制度和大纲、教材等,一方面造成了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单一,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另一方面,由于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发展也不平衡,硬性追求统一,影响了先进地区教育的发展,而落后地区又难以落到实处。
  
  三、启示
  
  通过回顾和评价学习苏联教育经验,我们能够充分地认识到无论何时何事都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看待事物和处理问题,并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过去和对待未来。
  
  作者简介:任平,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相关热词搜索:洛夫 苏联 浅析 教育学 中国教育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