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学校民主教学机制的初步探索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 要】 过去十多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于未动及传统教育思想和运行机制这一根本,基础教育始终走不出应试教育的“围城”。从反思改革入手,探讨创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民主教育思想的重要意义,探索学校实施民主教育的行动路径,对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创建学校民主教学机制是在学校层面实施民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建设现代学校管理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 以人为本;民主教育;民主教学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04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1年6月,以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标志,我国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二年来,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课程理念得以重构,教学观念明显转变,教材内容大幅革新,评价机制有所改进。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困扰基础教育的根本矛盾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推进素质教育的课改目标并未真正实现。笔者认为,课程改革徘徊不前的主要原因在于改革没有触及传统教育思想和运行机制这一根本,在宏观战略高度上缺乏整体的考量。本文拟从反思改革入手,探讨重建教育哲学思想,创建社会主义民主教育的重要意义;并从实践层面上初步探讨在学校实施民主教育的操作途径。
一、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再思考
我国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已走过十二个年头,应该说这轮新课程改革对现代教育思想具有启蒙的意义。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人本主义课程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力结构理论等现代理论成果在中小学得到广泛的传播,符合课程改革思想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基础教育学校改革春潮涌动。但是,也必须冷静地看到,这轮改革远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基础教育学校始终未走出应试教育的“围城”。困扰学校教学工作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我们非常有必要对基础教育改革来个冷静的再思考。
(一)对过去十二年改革的重新审视
基础教育改革从课程改革入手,切入口小,操作性强,影响广泛,这种设计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是基础教育改革长期局限在课程建设这一局部领域,又使这场改革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1、课程改革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当前,多数农村中学面临“应试教育”主导教学工作、学生严重厌学、教师职业倦怠、师生关系紧张、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课程改革推进缓慢等教学工作困境。从学校外部的视角看,社会文化和择人用人机制、考试评价机制的发展改革滞后是导致学校走不出“应试教育”的直接原因。就学校内部而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根本原因是学校传统的教学管理机制与民主社会背景下师生对民主教学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由于缺乏对基础教育学校面临的最基本矛盾的研究,过去十多年基础教育改革没有上升到教育哲学思想的高度来考量,在顶层设计上存在严重的缺陷,导致改革徘徊不前。
(1)课程改革所依据的素质教育理论存在先天的缺陷。这轮课程改革缘起于1999年6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中第14条明确提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此后,教育部开始着手研究制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课程改革全面启动。《纲要》指出,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理论事实上是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依据。然而,素质教育理论自身本来就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严格地说,素质教育还不是一个完整的教育理论,它还只是一种教育理念,具体来说仅仅是一种教育目标(其核心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只是针对应试教育单纯追求分数这一教学目标的现状而提出的更合理、更完整的教育目标。它既没有站在教育哲学思想的高度提出具有符合时代精神的新的教育思想,也没有在形而下的层面建立一套操作系统,提出完整的教学原则。上不接天,下不着地,注定“素质教育”是缺乏生命力的。《决定》中对素质教育是这样表述的:“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显然,这仍然是“社会中心”和“知识中心”这一教育哲学思想的产物。在这一哲学思想的主导下,素质教育理论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忽视了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对学校层面教学活动组织管理的研究,事实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力缺乏实现的途径。不突出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不激发受教育者自身的现实需要,没有受教育者主动、积极的参与,实践能力、创造力的培养都只能是外在的教育要求,很容易演变为另一种“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理论对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动性、创造力的重要性同样缺乏关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的地位,被视为实现教育目标的“工具”。“被动教学”的教师站在狭隘的自身利益的角度,只顾眼前利益,只会跟着考试“指挥棒”来转,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应试教育的现状根本不会有明显的改变。没有教师的深度参与,很难想象素质教育会取得进展。因此,不动及传统教育的“社会中心”与“知识中心”这一教育哲学思想的根本,不建立一套操作性强的、完整的运行机制,“素质教育”的目标根本无法实现。课程改革的预想再美好,也难以取得明显的成就。
(2)课程改革设计自身存在诸多的缺陷。①改革设计的着眼点过低。课程改革设计的起点太低,关注微观领域和技术层面的改变,却长期忽视在教育哲学思想层面的整体思考。当代中国教育的核心价值观仍然深受“社会中心”和“知识中心”的束缚,“见物不见人”,它与后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主流文化思潮和当前社会发展水平显然是不相称的。在规划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主管部门尽管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但是并没有上升到教育哲学思想的层面来主张全面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在教育哲学思想的层面没有突破,没有建立新的教育价值观和方法论,没有一个清晰的方向,形而下的“改革”也只能停留在浅表的改良的层面,课程改革当然不会有革命性的进展。②改革缺乏整体的规划和设计。过去十多年的改革仅仅围绕课程的建设这个局部在做文章,忽视了管理制度和教育文化等运行机制的系统变革,未能提出与课程改革配套的、着眼于整体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蓝图和行动方案。课程改革所依据的人本主义课程论实际上已具有鲜明的以人为本的民主教学思想。然而在“社会中心”、“知识中心”的学校威权式教学机制的平台上,民主教学实在难有立足之地。课程改革在打开局面后,应迅速规划和推进整体改革。保障机制、运行机制的建设跟不上来,改革肯定会回到出发的原点。③未能指出学校改革的具体路径。由于改革的方向不明确,目标不清晰,主管部门没有认识到学校整体推进改革的重要性,未就学校如何整体推进改革指出具体的行动路径。基层学校在不清楚方向,不了解改革的具体路径的情况下,既不懂得如何操作,也缺乏积极性,加之改革屡屡碰壁,大家在改革中必然陷入盲动或者不动的状态。
热点文章阅读